APP下载

玉米栽培规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7-06曹艳

新农民 2023年16期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

曹艳

摘要: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具备丰富的营养,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成了食品以及医药等行业重要的生产原料,因此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种植户重点对玉米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就玉米种植现状,探讨了玉米栽培规程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望促进玉米高效种植。

关键词:玉米种植;栽培规程;病虫害防治

因其玉米具备较高的适应性,所以在我国各地区被广泛种植。但是随着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大,其玉米在种植的过程中,愈来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病虫害对玉米生长的侵害。因此,为了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生长的侵害,种植户对现有的玉米栽培技术进行革新,以便能促使病虫害防治技术得到进一步优化,使得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得以提高,实现种植户经济创收。

1 玉米种植现状

毕节市七星关区作为玉米重要的种植基地,其玉米播种量已经达到90%左右,其中玉米良种年产需可达1200t,但就现今良种的种植情况而言,玉米种植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玉米生产无法适应现有的市场。

1.1 育种水平与玉米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就玉米种植情况而言,虽然已经培育了毕单以及毕玉等杂交良种的玉米,也促使玉米的选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得该地区的玉米产量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在杂交玉米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玉米杂交品种生产无法跟上玉米品种更换的步伐,以至于玉米杂交种生产无法适应现实的生产需求。同时因为该地区处于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所以随着海拔的提高,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面临着立体气候的影响,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态气候,使得玉米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法满足玉米良种生产的要求。

1.2 玉米杂交种市场混乱

由于受到经营者文化水平以及种植观念的限制,种植户无法对市场利益作出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因为种植户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使得种植户在对市场上经营玉米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违法行为,甚至在对玉米种子进行销售的过程中,出现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而这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对玉米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坑害了广大农业生产[1]。

1.3 繁殖种子管理不够严格

种植户在进行制种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玉米种子出现授粉不良以及去杂不彻底的情况,以至于形成了较为低纯度以及低质量的自交系组配的玉米品种,无法充分展示自交系玉米良种的优势以及纯度,从而对玉米增收增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玉米良种进行培育以及推广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快选育工作的步伐以及进程,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自交系玉米管理机制,以便在进行培育的过程中有相应的繁育体系作为保障。为了实现对繁育种子的严格管理,既要从根本上对杂交种玉米的质量以及纯度进行保证,又要提高玉米种植的机械化以及自动化水平,从而实现对玉米质量的标准化控制,提高繁育种子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玉米高产。

1.4 亲本自交系退化严重

经过不断的繁殖以及培育,其亲本自交系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但是由于在培育的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致使其保纯手段以及提纯手段相对落后,从而导致玉米在繁育的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影响玉米的生长质量,甚至导致部分玉米新品种出现自交衰退的情况,其综合性状也逐渐退化。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甚至会出现配合力、适应性以及抗逆能力下降的情況。

1.5 土壤翻耕不合理

在玉米成苗期,位于土壤上部的玉米苗期不具备较为明显的特征,但是处于土壤下部的玉米根系却表现出较为强大的力量,能够通过健壮的根部对土壤中的营养进行吸收,从而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为玉米生长品质提供保障。但是,因为大多数的种植户无法意识土壤翻耕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处于土壤下部的玉米根系之间的连接过于紧密,导致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吸收到充足的养分,从而无法呈现出健康的生长态势,以至于对玉米后续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2 玉米栽培规程

为了保证玉米栽培的质量,应当从选种工作入手,保证玉米选种的科学性,进而从根源上提高玉米生长的质量,而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则要做好田间管理以及水肥管理工作,适时地转变施肥方式,以便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2.1 科学选种

在对玉米品种进行挑选的过程中,要根据玉米种植地区的特点进行选种,选择符合当地地形以及气候的玉米品种,以便保证玉米的适应性,例如在毕节市对玉米进行种植应当考虑到玉米的抗寒性以及抗旱性,从而降低气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地形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对玉米品种进行选择,例如如果种植区域处于平原地区,则会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热量,而高原地区玉米吸收的热量则会相应减少,因此为了促进玉米生长,要保证当地地形能够为玉米吸收营养物质提供便利,以便保证玉米能够健康生长。另外,玉米作为高秆作物,其对风力的感应力较为敏锐,因此在进行选种的过程中,要保证玉米品种具备一定的抗倒伏性,以便适应当地的风力情况,降低风力对于玉米生长的影响。

2.2 适时播种

为保证玉米种植的质量,要合理确定玉米播种时间,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具备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为了提高玉米品种对于气候条件的适应力,会根据地区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播种时间。而且因为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气候以及气温的影响,所以一些地区将玉米种植分为两季,例如我国云南等南方地区。在云南种植玉米时,为了降低气候对于玉米生长的影响,会尽可能选择在6月中进行播种,至9月中则可以对玉米进行收获。同时,为了保证玉米种植的质量,除了要科学确定播种时间之外,还需要对土壤的湿度进行测定,如果出现土壤湿度不足的情况,则需要通过等待降雨或是选用人工降雨的方式为土壤补充水分,以便提高玉米的发芽率[2]。

2.3 施肥与灌溉

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对于吸收营养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具备充足的营养,要开展施肥以及追肥工作,从而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而且因为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氮磷钾以及镁硫等肥料,因此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户要科学地制定施肥以及追加肥料的计划,做好追肥工作,以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对肥料用量进行确定,保证土壤能够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以免玉米植株的生长间距对玉米生长态势造成影响,致使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高。但是要注意的是,对于玉米进行过度施肥也同样能够对玉米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旦玉米营养过剩,会导致玉米植株比例失调,因此种植户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对肥力进行掌握,科学地选择肥料的用量,从而提高施肥工作的科学性。

2.4 管理种植密度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的生长态势也容易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合理控制好玉米的种植密度,以便能与玉米生长情况相适应。通常情况下,在对耐密紧凑型玉米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将植株的数量控制在6.65万株/hm?左右,也可以进行适量的增加;而在种植大穗型玉米品种的过程中,尽量采取留苗的方式,将苗株的数量控制在5.3万株/hm?左右,以便能够与土壤的肥力相适应[3]。

2.5 转变粗放型施肥模式

在以往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粗放式施肥的方式,只简单地判断玉米的生长情况对玉米进行施肥,从而保证玉米后续的健康生长。但是随着科学施肥理念的渗透,种植户逐渐意识到科学施肥的重要性,转变了施肥方式,采用科学的施肥配方开展施肥工作,并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大力推广。而在对一般地块进行施肥时,其主要采用氮磷钾等肥料,以便起到平衡施肥的效果。而且在施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肥的科学性,还会根据玉米的产量指标以及地块土壤条件对肥量进行确定,以便注意磷钾肥料以及微肥的用量,并对氮肥进行分期使用。在施肥过程中,还会秉持着“轻施苗肥以及重施穗肥”的原则,以便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肥料。而且在施肥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补充花粒肥,尤其是对于处于灌浆期的玉米,更要施加充足的磷钾肥,从而达到丰收增产的目的。

3 玉米栽培病虫害防治

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玉米病虫害对于玉米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危害面积达到了9400hm?左右。而严重威胁玉米生长的病虫害除了常见的玉米螟以及黏虫等病虫害等,还有小地老虎等毕节市独有虫害,其严重损害了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

3.1 玉米螟

玉米螟也被称为玉米钻心虫,其主要通过啃食玉米茎秆以及叶片等部位,造成玉米出现倒伏的现象,使得玉米在受到玉米螟侵害后其植株呈现不饱满的状态,从而出现枯萎以及早衰的问题,以至于造成玉米严重减产。因此,种植户在对玉米螟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具备针对性的措施。首先,提高玉米抵抗冬季的能力,加大对于冬季玉米螟的防治力度,因为玉米螟主要储藏于玉米秆或是穗轴内部度过冬天,直至春季进行化蛹,因此在4月底就已经能够对玉米生长造成危害,所以在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对上一年的玉米秸秆进行烧毁或是捣碎处理,以便破坏玉米螟生存的环境,降低玉米螟幼虫留在田间的概率,使得玉米螟幼虫的密度得以降低。其次,主要针对玉米心叶以及抽穗期进行防治,通过施撒颗粒物药剂的方式防治玉米螟,当花叶株率达到10%时,向玉米花叶株喷洒辛硫磷乳油,再与细泥或是煤渣相配合,将其洒至心叶的内部,以便起到杀虫的作用。对于抽穗期的玉米螟进行防治,因为玉米螟正处于卵孵化的鼎盛时期,所以一旦其虫穗率达到10%时就需要立即对其进行防治,通过向雌穗顶部花丝部分施撒颗粒剂的方式起到杀虫的目的,其主要施撒的部位为雌穗上叶腋或是下叶腋。

3.2 黏虫

黏虫是对毕节市玉米影响最为严重的虫害,也被称为五色虫或是行军虫,该种害虫具备迁飞性,因此具备间接爆发的特点,其危害性极强,该种害虫处于幼虫时期对于玉米就能够造成严重的危害,能够造成玉米叶片缺刻,甚至能够啃食掉玉米全部的叶片,严重损害玉米的产量,造成玉米绝收。因此,种植户在对其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红糖、醋抑或是白酒等溶剂,再与水进行配比,添加适量的敌百虫或其他农药,待至搅拌均匀,放置于盆内,将其放置距离田间地面一米的位置,以便起到杀虫的目的。在放置的过程中还要增设放置点,最好放置的位置相隔500m左右,待五天后更换一次药剂,并将被毒死的害虫掩埋,达到诱杀成虫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采用谷草進行诱杀,将谷草捆扎成大约10层面粗细的草把,在插入的过程中,保证草把的下端距离地面大约0.5m的距离,保证大约有350把/hm2,以便达到诱集虫卵的目的,待至诱卵量逐渐增大时,就可以烧毁枯草把,以便减少虫卵的基数,提高防治的力度[4]。在制作草把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五天对草把进行一次更换。最后,可以采用药剂防治的方式,对低龄幼虫进行防治时,当玉米虫株率达到20%时,可以选用毒死蜱乳油倍液与辛硫酸乳油相配合制成喷雾,起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3.3 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被称为土蚕子,该种幼虫在白天主要潜伏于玉米生长的土壤中,待至夜间出行影响玉米生长,尤其是对于低龄幼虫,其主要通过啃食玉米的根部,造成玉米缺窝断行,待至幼虫成长到一定阶段,能够对玉米生长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随着幼虫成熟其对于药力的抵抗能力也相应增强,因此防治难度也相应增大,所以种植户在防治的过程中主要对低龄幼虫就开始防治。其一,采用黑光灯或是糖醋液对其进行诱杀,以便降低虫卵的数量,从根本上减少虫卵的基数。其二,在中耕除草的阶段,破坏幼虫产卵的场所,同样能够起到降低虫卵数量的作用。其三,则是在玉米出土时期,向玉米施撒毒土或是毒饵,以便对小地老虎进行防治。在防治的过程中,如果选用杀虫剂,则可以选用胃毒,以便起到良好的杀虫效果。对于低龄的小地老虎进行防治,也可以选用辛硫磷乳油倍液对田地进行浇灌抑或是直接向地面进行喷洒,从而起到杀虫的效果。在选用饵料时,则可以选用适合小地老虎特性的饵料,例如油菜粒等,在黄昏时直接向田地喷洒,起到诱杀的效果[5]。

3.4 大小斑病

大小斑病主要高发于高温高湿的季节,因此在对其进行防治,首先从玉米品种入手,尽可能选择具备较强抵抗力的玉米品种,以便抵御高温高湿的环境。其次,玉米进行轮作或是深翻稻茬的处理,以便达到消除病株残体的目的,切断感染的路径,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工作,使得植株抵御疾病的能力得以增强。最后,利用药物进行防治,可以采用挑治的方式,当玉米抽穗前期,其疾病的覆盖率达到20%时,则可以采用多菌灵与水混合的喷雾,以便达到降低疾病传染的概率。

3.5 应对寒露风

在寒露风来临时,如果齐穗尚未出现破口,所以可以不采用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但是如果寒风期的来临正处于抽穗田块,则需要利用氮肥或是尿素推迟玉米的成熟时间,以便错开寒露风。同时,还可以在破口期选择920与水制成的喷雾,使得玉米提前抽穗,从而避开寒露风的影响,以免寒露风对田间造成危害。

4 结语

玉米生长状况与周边环境是分不开的,所以在进行玉米栽培的过程中,要选用科学的栽培规程,注重提高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以便保证玉米生长的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1] 杨小康,王瑞华.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1):222-224.

[2] 丁斌飞.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路径探析[J].河北农业,2022(11):75-76.

[3] 周云全,梅玲芳.玉米栽培规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4):56-57.

[4] 陈莹,蔡丽娟,史洪远,等.毕节市七星关区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9(16):57,68.

[5] 陈勇,李艳琼,汪美蓉.毕节市七星关区玉米栽培现状及病虫害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12):145-146.

猜你喜欢

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
玉米夺丰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探析玉米高产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