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全力打造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2023-07-06
衢州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决策部署,聚焦聚力“高、融、新”三大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近年来,衢州市全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以数字变革为契机,推进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产业集群、融合创新、要素集成、动能培育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抓发展环境,促数字经济协同提升
强化数字经济工作机制。成立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坚持“部门主建+专班主战”“常态监测+定期考核”,将数字经济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体系,有力推进数字经济核心指标全面提质进位。
健全数字经济规划政策。编制《衢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等顶层文件,每年配套出台工作要点。在大科创政策体系中加大对数字经济企业的支持,2022年全市共兑现数字经济相关政策资金超3亿元。
完善数字经济支撑平台。着力打造衢州高端电子材料“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省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省无线电产业基地。创建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谋划打造动力电池和储能研究院。累计引进高端人才超400人,组建科研团队50余个。
抓融合应用,促传统产业转升创新
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举办全省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推进现场会,推广轻量化智改经验。建设氟硅产业大脑;“工业强市在线”应用获评2022年度省数字经济系统最佳应用。
数字技术+实体经济。巨化物流公司被省发展改革委确定为省“降本增效e物流”应用场景——电子回单试点之一。常山县打造气象指数保险智能速办应用被列入省委改革办“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名单。2022年衢州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606.1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数字基建+数据挖掘。持续完善数字新基建,推进“双千兆”城市创建。创新成立四省边际数据运营服务中心,在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领域打造一批数据运营服务场景应用。市级产业数据仓初步建成,有效支撑氟硅、特种纸、轴承等行业产业中枢建设。龙游县列入全省DCMM试点。
抓市场主体,促数字产业能级跃升
重点项目“招大引强”。全市成立专业招商队伍,长期派驻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等地招商,对重大项目市主要领导带队上门对接,一事一议快速落地。市政府每半月召开“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指标”工作例会,对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现场办公、立即协调解决。
市场主体“培大育强”。筛选15家产业链龙头企业作为“链主型”企业培育对象,对企业实施重点智能化改造项目、制造业投资项目补助标准上浮20%。成功培育山区26县首家科创板数字经济上市企业——禾川科技,中巨芯公司上市已通过审核。
产业集群“五链融合”。围绕锂电新材料、集成电路、光伏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出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服务链“五链融合”实施意见。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链长,各重点产业指派一名市领导任“链长”,领衔组建部门、专家、区块、链主企业等共同参与的产业链工作团队,形成“八个一”工作体系,抓细化抓落实。
下一步,衢州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决策部署,聚焦聚力“高、融、新”三大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到2027年,力争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40%以上,超过3000亿元;力争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5%以上,超过500亿元。
未来蓝图
往“高”攀升,不断壮大数字产业规模
一是招大引强培大育强。着力打造“1521”(1000亿级锂电池材料、500亿级智能光伏、200亿级集成电路、100亿级无线电)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二是提升科创支撑能力。加快电子科大長三角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持续引进数字经济高端人才。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楼宇制造业,推进新型产业用地(M0)新模式,加快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建设。
以“融”提效,不断促进数字赋能实效
一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三个全覆盖”。构建企业数改梯度培育体系,推行轻量化智改、零手动等数字化改造“衢州”模式。二是扎实推进数字乡村试点。持续深化乡村电商直播,发展乡村经济新业态。三是实施服务业数字赋能工程。深入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健全全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打造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向“新”进军,不断提升数字创新能力
一是加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主体,探索创新技术实现路径和商业模式。二是拓展数据价值化应用场景。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先行先试,打造一批数据资源价值化前瞻应用的示范项目。三是培育发展平台经济。加大平台型企业招引和培育,引导平台企业发挥市场和数据优势,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加速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