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数字赋能,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
2023-07-06
绍兴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唯一省级综合性试点,主动拥抱数字文明和技术变革,大胆探索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积极成效
绍兴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唯一省级综合试点市,坚持“传统产业+数字变革就是新兴产业”理念,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加快先进制造强市建设。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8%,增速居全省第四,高于全省平均13.4个百分点;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数字经济系统建设综合评价全省第一;2022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51亿元,增长4.4%,增速居全省第三,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全省第二。
围绕产业规模,做优做强数字产业
打造战略平台。制定出台《绍兴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产业政策,打造智能视觉、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引导数字产业“全链式”发展。
招引引擎项目。坚持以头部企业招引为关键突破口,中芯绍兴、长电科技、科大讯飞、朗迅科技等链主企业相继落户。
聚力要素供给。引进浙大绍兴微电子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平台),设立百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盘活空间容量,基于产业项目用地实际,完成用地性质规划调整,累计盘活存量用地 965 亩。
围绕提质增效,深化推进数智转型
实施智能制造五年提升行动,全行业扎实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由 13 个传统产业扩展到了 33 个细分领域;在役机器人累计达 18172 台,机器人密度从 2019 年的 167 台/万人提升至 278 台/万人。
深化推进“三个全覆盖”。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42 家、重点平台 3 家,“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制造能力”和“康立纺织智慧工厂建设方案”入选工信部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环思智慧、陀曼云计算入选国家首批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平台。
持续推进两化贯标。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关键业务环节广泛应用,全市187家企业完成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1家企业入选省级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
围绕经济治理,强力推进数字改革
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积极打造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数字经济系统,数字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全省第一。
深化“产业大脑”建设。织造印染、电机、轴承、袜业、智能厨电等7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入选省级试点,探索突破产业大脑市场化运营模式,产业大脑建设进展连续获评优秀。
打造未来工厂。按照“数字生产线—數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培育路径,成功打造省级未来工厂3家、智能工厂19家、数字化车间35家;打造省级未来农场1家、数字农场(牧场、渔场)19家。
加快重大应用建设。“纺织品花样数治”入选2022年度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4个应用入选《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下一步,绍兴将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强化创新人才首位战略,紧扣“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主攻方向,以点带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4151”计划提速,积极探索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提供强大引擎。
未来蓝图
锚定千亿目标
坚定突围发展、创新发展决心,争取到2027年全市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两位数增长;同时,在全省三类12项指标体系框架下,结合绍兴实际,突出锻长补短强基础,设定14项具体目标。
定位“四区一市”
立足地方特色优势、面向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五年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发展“四区一市”定位(国家级智能制造先行区、省数字产业发展核心区、产业数字转型引领区、高品质消费体验区和国家“双千兆”网络城市),争取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跃居全省第一方阵。
加快“六化”协同
坚持系统思维,突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主线,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数字普惠化、设施智慧化“六化”协同发展,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赋能“4151”计划提速。
实施八大行动
聚焦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数字产业竞争力、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优化数字经济生态等方面再突破、勇担当,打造优势增活力,提出实施数字关键技术提升行动、数据价值激活释放、数字产业做强做优行动等八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