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夫和他的工具

2023-07-06尹祖泽

大理文化 2023年7期
关键词:铁铲锄头师傅

尹祖泽

卢夫在铁匠铺打了一把锄头,一把铁铲。他把锄头、铁铲带回家,用推刨刨了两根光滑的栗木棒,分别装在锄头和铁铲上。完了,用砂布打磨,将刨痕磨光,使之浑圆光滑、崭新。卢夫把两件农具放在一起,一般样高的个儿,分不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

第二天,卢夫来到锄头和铁铲旁边,他拿起铁铲掂了掂,嘴里不知嘀咕了什么一句话,把铁铲放下了。接着拿起锄头来挥动了几下,一甩手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动作潇洒地扛上肩头。锄头在上肩的那一瞬间,对伙伴铁铲回眸一笑,作了一个“拜拜”的动作。看着主人扛着锄头扬长而去,铁铲不知为啥,心里酸溜溜的。它想不明白,主人为啥不捎带上它,它的能力也不差呀。想归想,铁铲又不能走动,只有安分守己地站着。铁铲孤单单地靠在墙角,被冷清、寂寞的气氛包围,浑身起鸡皮疙瘩。

来到河边,卢夫左右看看,最后选择了低于河床的一块荒地。低于河床,便于灌溉,种啥都行。但就是难收拾,得下一番苦功夫,才有望开垦出一块能种庄稼的田来。这块洼地上长满荆棘、野草,茂盛得很,一般人看了会顿生畏难情绪;这怎能拾掇得好呢?可是在卢夫眼里,这可是一块好地呢,正因为长满了荆棘、野草,才说明有土质存在,要不便是寸草不生的沙砾之地了。开荒需将这些植物处理掉。这于卢夫来说不是个难事,他取下后腰别着的镰刀,戴上帆布手套,三下五除二地把这些障碍物割倒,堆放在一起,然后点火燃烧……烧成一堆灰烬后,卢夫用锄头扒开灰烬,抛撒四周。看到空旷的荒地,卢夫想到这里将长出庄稼来,弥补口粮的不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队里划分自留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在生产队的田里划出几丘田,以每户一分的面积分到户,另一种是自个开垦河滩的荒地,面积放宽至三分;让社员自行选择一种,而且是一锤定音,不得反悔。全生产队就卢夫一个人选择去河滩开荒。大家都对卢夫的“另类”行为不理解,有人说他的脑筋“短路”,放着现成耕种的良田不要,劳其筋骨去开荒,不就是犯神经病吗?其实,卢夫的心里有盘小九九的算计:一分的自留地,就在家门前,种植、收割方便,但就是面积太小,顾了种菜,顾不了种庄稼,解决不了现实存在的困难,河滩离村远一点(两公里左右),但面积放宽至三分(即使超过三分也不会有人过问),可以兼顾两头,既可种蔬菜,又可种粮食,何乐而不为呢?开荒是辛苦点,但不辛苦,队里又怎能放宽“政策”至三分呢?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要奢望吃国家拨的救济粮度日,那不是长久之计,深陷其中,只会滋生惰性,永远摆脱不了贫困的缠绕。人嘛,活在世上,自食其力才是最稳妥的事,有手有脚就是用来做事谋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自古如此。再说力气是攒不起来的,闲一天与干一天的区别在于,前者消耗了时间而无所事事,后者则利用了时间,干出成绩,有一定的报酬获得,维持生计不成问题。人呀,就怕被政策的规定捆绑住手脚,有力气没处使,干着急而束手无策。现在政策允许垦荒,是难逢难遇的好事呢,不抓住机会,错失良机,果真成了“过了此山无鸟叫”的状况,那可是遗憾终身了。卢夫的思想不是超前的,而是抓住机会,不瞻前顾后,说干就干,自己想办法走出困境。

卢夫点燃一支烟,狠劲地吸上几口,朝天的鼻孔同时喷出的两股浓烟,上升五十公分的高度后,随风飘走,了无踪迹。过足了烟瘾,卢夫往手心里吐一口唾沫,十指交叉一搓一扭,骨节“咯咯”作响,显示出精力旺盛力大无穷的样儿。卢夫拿起锄头甩了几下,活动一下筋骨,触地比划几下,然后对锄头自语道:“老伙计,这回就看你的了!”说完,举起锄头使劲地往下挖。锄头被深深插入荒地中,一股湿冷的地气迅速将锄头上灰烬的余热吸走,锄头瞬间变作冷兵器般冷酷无情,服从于主人蛮力的驱使,翻起了一块块潮湿的泥土。初露锋芒的锄头快意满身,钝的锄口,灰蓝色的颜色,经与泥沙砾石的咬合、磨擦,刃口锋利了,灰蓝色变作白色了,且寒光闪闪。

卢夫和锄头配合得当,所向披靡,沉睡的泥土顺利地翻个身,储藏的昆虫在阳光的照耀下伸展肢体蠕动,引来雀鸟的光临,荒地即时热闹了起来。热闹的气氛促使人与锄头处于兴奋状态之中,挖地的速度加快了。卢夫一边挖,一边捡土里的石块,将之抛出去。土里埋藏的石头还真不少,他挖几锄头,就得停顿下来捡一下石头,费事不说还有遗漏的。他于是改变了方式,挖一阵后停下来捡石子。这样的稍事休息,既能恢复体力,又能专心捡石子,可谓两全其美矣。他捡石子不是捡表面的,而是十个指头变作耙子扒拉土块,把土扒碎扒细,从中刨出石头来。他的指甲磨秃了,渗出了鲜血,但他毫不在意,刨土不止,捡石不停。

“咚”的一声,锄头挖到了一块顽石,绽放出几粒火星。锄头刃口遇到了强敌,无可奈何回弹了一下,弄不出石破天惊的动作来。卢夫心疼地抬起锄头查看,刃口沒有卷,粘着一点石粉,卢夫得意于自己选择了好铁匠。锄头和铁铲的材料,铁匠是用了汽车的旧钢板锻造而成的,硬度和韧度均在上乘。顽石在锄头的撬动下,终于被卢夫抬出来垒在田埂上。

一天干下来,卢夫挖出了大约五厘的(五厘的地合33平方米,有两间卧室大)地。卢夫挥汗如雨一连干了半个月,终于开垦出了一块多边形的地,面积在四分左右。卢夫计划用三分的地种庄稼,一年两熟,可以收五百斤左右的粮食,一分的地种蔬菜,除了自家吃外,多余的菜蔬可以卖了换钱。卢夫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信心,因为他走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剩下的种植那是小菜一碟的事了,他感到满足。日落西山,卢夫在河水中洗手洗脚,顺便抓了一把草,把锄头全身上下搓得干干净净的。可是汗渍像墨汁般渗进木纤维里,是洗不掉了。

回到家,卢夫把锄头靠拢铁铲,去吃饭了。累了一天的锄头却异常地兴奋,它把今天的劳动情况,一五一十地讲给铁铲听,言语之间渲染、美化自己,有劳苦功高的自豪感。铁铲听了,羡慕生嫉妒,不由得埋怨起主人来:“咱也不是等闲之辈,有的是能力和力量,但主人不用咱,空长一身本领没处使,无奈!”铁铲发的一番牢骚并没有引起锄头的应声,锄头伸一下腰说:“明天还要干活呢,早点休息吧。”靠拢墙鼾声如雷。一连几天,卢夫扛起锄头出去,扛着锄头回来,不把铁铲当回事。被冷落的铁铲伤心欲绝,不再听锄头的自吹自擂,变得沉默寡言了。

种下了庄稼,锄头的使命暂且告一段落。

一天,朋友来找卢夫,告诉他,一个建筑工地急需小工,问卢夫去不去。卢夫一口应承下来,去。庄稼种下了,无事可干,正好做小工挣点钱弥补家用。第二天早上,卢夫走到锄头和铁铲旁,将锄头和铁铲的位置调换了一下。站前的锄头排到铁铲后面,即铁铲原来靠墙角的地方。调换位置于卢夫来说是拿起、放下方便些,没有更多的考虑。但位置对于锄头和铁铲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谁排在首要的位置,担负的责任起的作用就大。作用大,脸上有光彩,说话的声音大,有居“老大”的意味。铁铲憋屈了这么多日,突然之间被主人重用了,由开始的受宠若惊转为洋洋得意了。它在被主人扛上肩的那一瞬间,回眸一笑,对锄头摆摆手说:“拜拜!”锄头扭头,做出视而不见的轻蔑样,鼻孔“哼”了一声,嘴里嘀咕道:“别高兴得太早,有你哭鼻子的时候呢!”

卢夫来到建筑工地,第一天就遇上浇灌。那时的混凝土浇灌不像现在有搅拌机操作,长臂塔吊、提升机运输,完全是人工铲翻沙、石、水泥,肩挑混凝土到板面,虽说层高三四层不等,但是劳动强度大,很辛苦。混凝土翻铲是一项艰苦的体力活,非身强力壮者莫属,而且所持的铁铲要得心应手,干起活来才省力。卢夫具备这两种条件。

翻铲混凝土的顺序是这样的:地上摆下几块铁皮,倒下一车沙子做成条形,上面覆蓋水泥(一至二包),先用铁铲将沙、水泥翻匀净,然后倒两车碎石上去;翻铲的两人对站,铁铲贴铁皮,随水的注入,将沙、石、水泥用铁铲铲起来,翻过去,这样不停地铲动,把三种材料拌合匀净,且成泥状,名之曰“混凝土”。

卢夫第一次遇上这种胶着的劳动,既兴奋又紧张。于卢夫来说,初次上阵,劳动场面有异,工作对象不同,心里产生新奇,但能否干得顺利,不出乱子,是卢夫担心的事,所以紧张。物像其人,铁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所幸的是卢夫与朋友搭伙,他只需配合朋友的翻铲节奏进行翻铲即可。开始时,卢夫直愣愣使用铁铲,费力不说还跟不上朋友的节奏。朋友示意他弯腰,铁铲要紧贴铁皮往里一插,手腕一翻转,一铲沙石料倒扣,接着翻第二铲……这样渐进循环的操作,卢夫由生涩的插入、翻转、倒扣中,逐渐掌握了技巧,用力匀净,干起来有节奏感,不至于气喘如牛。铁铲也避免与碎石硬碰硬的纠缠,充分利用沙子垫底的作用,紧贴铁皮往里插,借力将沙石、水泥兜底翻起,然后倒扣……熟练的动作让铁铲将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它兴奋地重复着“铲铲……”这个词,将一车车沙、石、水泥拌成了混凝土。

热火朝天地干了一阵子,稍事休息。朋友把卢夫的铁铲拿过来,铲了两铲,称赞道:“好铲子,轻便、锋利、称手!”卢夫喜上眉梢说:“汽车钢板做的,韧性好。”听到了赞扬,铁铲心里暖融融的,觉得不虚此行,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好好为主人效力,不仅要为主人挣到钱,也要挣到面子、荣誉。一天劳动下来,铁铲锃光发亮。卢夫摸摸铁铲锋利的刃口,由衷地说:“手巧不如家什妙,老伙计争气!”

回到家。卢夫把铁铲放在锄头前。晚上,月光照在铁铲上,铁铲亮光闪闪地魅力四射,连萤火虫也飞过来“沾光”,更不要提蚊子、飞蛾之辈来凑热闹的欢喜了。铁铲高兴地招呼四方来客,冷落了身边的伙计——锄头。

热闹的聚会散了。铁铲转过身来跟锄头打招呼:“嗨,还没睡?”铁铲无话找话说。“闹哄哄的,能睡得着吗?”锄头回敬铁铲。“对不起,打扰了。”铁铲向锄头道歉。锄头的气消了一些,问铁铲:“今天感觉如何?”一提到今天的工作,铁铲来劲了,绘声绘色地给锄头讲劳动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所向披靡的自豪,尤其提到了主人朋友对自己的赞许,有点飘飘然的陶醉。锄头是过来人,也有当初的喜悦经过,理解铁铲的心情,于是淡淡地对铁铲说:“老弟,悠着点,路还长着呢。”

一连几天,卢夫扛着铁铲出去,扛着铁铲回来,也不去摸摸锄柄,好像忘记了锄头的存在一样。锄头“见景生情”,心里酸酸的很不自在。锄头想,主人用得着你的地方,就把你捧上天,用不着了,视而不见,人呀,真是“过河拆桥,见利忘义”!其实,卢夫的思想没有这么复杂,也没有“顾此失彼”的意思。在卢夫眼里,锄头和铁铲同等重要,没有偏爱谁,嫌弃谁的狭隘思想,他只是从工作对象来考虑用得着谁,就让谁上,锄头多心了。

房子封顶了,建筑老板进行第二栋房子的基础开挖,卢夫把基础开挖的工程承包了下来。那时的卢夫思想单纯,没有外包出去,也没有雇小工,而是单枪匹马“冲锋陷阵”的干。这回,卢夫把锄头和铁铲都带上了,挖基础少了这两样工具不行。卢夫还带上铺盖卷儿和锅碗瓢盆,他要住在工地,省得来回跑工,耽误了时间。一栋房子的条行基础总共有60来米长,宽度1米,深度1.2米,土方数量为70多方。卢夫计划一个星期完工,一天要挖10多方土,这是个艰苦的活。但承包下来了,再苦也要拿下!卢夫争的是一口气。

卢夫是农民工,对建筑的事一窍不通,但对挖地是在行的,他知道土壤表层20公分深度以内土质干燥,属于硬土层,蛮干硬挖,费时费力不说,还直接影响进度,很难按计划完成。但这难不倒头脑活络的卢夫。他在开挖的头天晚上,将胶管套在水龙头上,对基础进行浇淋,潮湿硬土,明天好开挖。

第二天,天刚亮,卢夫扛着锄头铁铲赤膊上阵。来到撒了石灰的基础上,卢夫顿了顿锄头和铁铲:“两位老伙计,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战场上给我好好的表现,不要拉稀哟!”卢夫说完,往手心吐两口唾沫,拿起锄头先开挖。经过一夜的浸透,土质潮湿了,卢夫挖起来毫不费力。挖出10米的长度后,卢夫折回来操起铁铲,铲泥巴抛出界外。将基础的模型挖出来后,卢夫先在两米长的位置,把基础的深度挖到1.2米,然后在这凹坑里,卢夫一会使锄头挖,一会使铁铲抛土,轮流使用工具。汗,从卢夫全身淌出来,滴在泥土上,滴在锄头、铁铲上,卢夫用汗水向前推进。锄头和铁铲被卢夫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染,面对硬土顽石毫不犹豫地迎上前拼搏,将之挖下来,铲出去,表现勇猛,不松懈,不拉稀,与卢夫配合得当。一天干下来,卢夫挖出了12米的长度。有了第一天的成绩,卢夫心里有底,信心满怀。吃了晚饭,卢夫倒下呼呼大睡。锄头和铁铲也被卢夫撂地上。两位伙计也累了,但无法入睡,它们对卢夫的这种凭力气蛮干很不赞同,这样既挣不到钱,而且还损伤了身体,于它们的使用寿命也是一种损耗。但它们没法与卢夫沟通,只是希望卢夫哪一天能醒悟过来。

一连苦干了一个星期,卢夫按期完成了挖基础的任务,而且验收合格。7天的苦干,卢夫瘦了一圈,所幸没有累趴下,撑了过来。锄头和铁铲经过这次的锻炼,棱角磨圆了,收束锋芒,不再张扬,成熟、内敛多了。并且在共同的劳动中,它俩紧密配合,不争风吃醋,忠于职守,为主人赢得了时间,争了面子。并且结下了友谊,不再互相嘲讽。

卢夫拿到一笔钱,但也休息了一个星期恢复体力,算起来比平时做小工赚不了多少钱。有一天,卢夫的朋友对卢夫说:“下苦力干活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学点手艺稳当些。”卢夫原先也有这种打算,但苦于没有师傅带,也就想想而已,不好意思向朋友提出来。现在由朋友主动提出来,卢夫求之不得,马上抱拳说道:“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下跪之际,被朋友拉住:“咱谁跟谁呀,不要搞这一套。我看你实诚,学得快,以后学一技在身,少受累。”朋友是泥工师傅,凡是建筑上的泥工活路都懂且娴熟,而且人随和,不拿架子。卢夫庆幸自己交了一个好朋友。朋友对卢夫说,置几样工具吧。卢夫满口答应。

卢夫回到家,拿起锄头和铁铲,褪下了木棒。他拿锄头和铁铲“叮当”相撞一下说:“老伙计,咱们改行了,以后你们跟着我走四方见世面去。”锄头和铁铲面面相觑,不知道主人要干什么,把它们置于何地?但它们无法与主人交流,也就順其自然了。卢夫用根绳子,把锄头和铁铲穿在一起,提到铁匠铺。他先给铁匠师傅递上一根烟,然后让铁匠师傅把锄头铁铲各打成一把砖刀,一把泥铲。铁匠对他说,买现成的还便宜,干嘛要打?卢夫说,这两件东西,跟我好长时间,用着称手,再说您的手艺咱信得过,打造出来肯定经久耐用,说不定还给我带来好运呢。铁匠一听,满脸高兴,说道:“包你满意!”于是把锄头和铁铲丢进熊熊燃烧的炉子里……铁匠一阵“叮叮当当”的敲打,砖刀和泥铲相继成形。拿着这两件工具,卢夫感慨涌胸:锄头变成了砖刀,铁铲变成了泥铲,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与时俱进的必然?卢夫想不透,也不去琢磨它,“顺其自然吧”。卢夫把两件工具一拍,像是对自己说,又像对原来的锄头和铁铲说,反正是告别过去,重新起步的意思。卢夫另外买了一个吊线锤,一把钢卷尺,工具就备齐了。卢夫让妻子找出读小学时父亲给他买的帆布书包。这个书包他挂了6年,学到的东西还保存在记忆中,加减乘除还能运算,报纸杂志也能看,就这点文化水平,还得感谢父亲当时的英明决定让他上学读书。父亲的愿望是他以后能读上师范,毕业后当一名老师,做一个公家的人,吃国家供应的粮食,按月领工资,改变身份、命运。但父母亲早逝,他小学毕业就没再去上中学,独立生活,独自闯荡,走出一条曲曲折折的路……

卢夫将几样工具装进帆布包,往肩上一挂,俨然是上班人的模样。到了建筑工地,朋友先让他干拌沙灰、提沙灰,搬砖的粗活。他对朋友说,工具都备齐了,怎么还做小工?朋友指着那些个做小工的说,他们都干了一两年了,都还没摸上砖刀泥铲呢。学手艺先要吃苦、勤快,讨得师傅的喜欢,看熟了师傅的操作工序,偷空学、练、揣摩,掌握了基础技术才能做师傅的帮手“二师傅”。朋友的一番话让他开了窍。他本来就是干苦活出身,小工的活计于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再说,他这个人脾气好,人缘好,懂得尊师敬同辈,所以在工地上干了几天就跟工友们处熟了。人家拿他开玩笑逗乐子,他也不生气,总是乐呵呵的。朋友是大师傅了,但朋友不带上他是因为工地人多嘴杂,影响不好。朋友就是要让他在实际工作中多磨炼,自己走出一条路来。小工在工地上干活得听工头的调动,今天工头让你拌沙灰,你就得拌沙灰,明天工头让你去搬砖,你就得去搬砖,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卢夫不管干什么活路,都愉快地接受,认真地干好,没有二话。

拌沙灰和提沙灰是合在一起的,几个人把一塘沙灰拌好后,留一个人在沙灰塘备料拌合另一塘沙灰,这个活路比跑来跑去提沙灰要轻松得多,大多数人抢着、霸着干。卢夫却反其道而行之,宁肯提沙灰而不去争拌沙灰的位置。有的小工当他是“傻帽”,见他提沙灰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也不去替换他,觉得他自找苦头,责任自负。其实,这些人都不知道他的心思。提沙灰固然是辛苦,但在提沙灰的过程中能看到师傅砌砖的工作流程,接触到师傅。卢夫只要手脚麻利地提几桶沙灰摆脚手架上,够师傅用一阵子,就有时间上架子给师傅搬砖、倒沙灰、用砖刀刮平沙灰,好让师傅顺手摆砖。有时看见师傅要掏烟的样子,马上掏出烟来敬上一支,顺手火机打燃了。师傅要喝水了,茶缸就递了过来,茶缸没水了,马上添上。如此的小勤快,让师傅省心、舒服,继而对卢夫产生了好感。有时,师傅干累了,把砖刀递给他,让他砌上几块砖,过过瘾,并指点一二。让他知道了什么是“三走一丁”的砌筑法,什么叫做“七分砖头”,什么是“二四墙”,什么是“一八墙”,什么是“三八砖墩”,什么是“五〇砖墩”,怎样调节砖缝而避免“破缝”等等的砌砖技术,不经意的传授,卢夫不经意间将手艺学到手。

卢夫干了一年的小工,基本上掌握了砌砖的技术,能照线砌砖头了,而且做到灰浆饱满,灰缝匀净。有一天,砌砖的活路紧,有一个“二师傅”又生病了,在这紧要关头,有个大师傅推荐卢夫上架砌砖。工头问,能行吗?这位大师傅说,能行,一锤定音。卢夫听说让自己上架子砌砖,甭提多高兴了!他跑回工棚,从枕头下拿出那个帆布包,将砖刀和泥铲拿出来,“叮当”一碰击,说,“两位老伙计,委屈了这么长时间,憋坏了吧?今天,咱上架子砌砖了,砖刀先上,可要好好表现呀!”卢夫抽出砖刀“吧叽”亲了一口。砖刀受宠若惊地在阳光下一颤动,散发出一缕青光,那是砖刀力量的聚合之光,也是信心十足的承诺。砖刀向泥铲眨巴一下眼睛,向朋友做了一个告别的动作。泥铲紧捏拳头向砖刀示意“加油”!

卢夫提着砖刀兴冲冲来到工地,他兴奋地向做小工的同伴挥手致意。小工同伴看见卢夫意气风发的样儿,表现冷淡,没有人向他祝贺,心里反倒五味杂陈。想到他往日辛苦地跑前跑后,累活脏活抢着干,原来是有动机的。当时还当他是“傻帽”,瞧不起他呢。现在人家暗地里把手艺学到手,脱离小工的岗位,一跃而成“二师傅”了。可是嫉妒也白嫉妒,只怨自己吃不了苦,下不了决心学手艺,还得干小工。

卢夫上架砌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力气大,手脚麻利,沙灰桶一提,一溜儿倒下,砖刀一扒拉,沙灰铺平,左手提着砖照着线摆下,右手用砖刀敲一下砖,平了直了后,砖刀在内外墙面上一刮,收了砖缝余留的沙灰,往铺就的砖头上一抹,干脆利落,内外墙清秀。卢夫不惜力的干活,深得大师傅的喜欢,有他这个二师傅的协助,既省心又省力,大师傅们争着要他当助手。只有卢夫的朋友不掺合,但他对卢夫的表现甚为高兴,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砖刀随着主人的操作,与沙灰、砖头碰撞、咬合,淬火后的青灰色,自然地褪去,显露出淡白的寒光。砖刀砍砖头如削泥般利索,砍下的七分砖头齐整,尺寸恰到好处,深得大师傅们看好,都说卢夫打了一把好砖刀。砖刀听见别人赞美自己,心里暖融融的,它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感受对泥铲讲:“咱主人出来打工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如果还窝在家里,不要说他没出息,就咱俩也得被埋没在乡下,整天跟泥土打交道,外面的社会一概不知,庸庸碌碌一辈子岂不可惜?现在咱跟主人走南闯北大开眼界,可谓不枉此生矣!况且有了技术就不一样,活儿轻工资高面子大,咱们的潜力也得到发挥,地位上升,被人瞧得上眼。”泥铲觉得砖刀说的话入情入理,不像以前那样自负了,也就搭话道:“是呀,社会在发展、前进,人也要与时俱进,不要生活在‘井底之蛙的环境中自我安慰,要走出去经风雨见世面闯荡一番,改变命运,重新选择生活才有出路。”两个伙计聊了一宿,天亮了。卢夫拎起砖刀去上班,泥铲好好地跟吊线锤、钢卷尺待在一起,不再有怨言。现在的卢夫还用不上它们,等用上了,卢夫也就上到了大师傅的位置。

卢夫用上了泥铲,是在主体工程完工以后。也就是房子进入粉刷和装修的阶段。粉刷看似轻巧的活计,也就是把水泥沙浆抹在砖砌体上摊平,让墙体平直光滑。其实,这个活路比砌砖还要累,使的是手劲、腹肌的力,而且还要识“火候”,什么时候用刮尺刮平墙体,什么时候用搓板来回搓磨沙浆,使之更密实,这些细节凭的是力气和经验的配合,来不得半点马虎。泥铲在卢夫手里挥舞着,它把沙浆涂抹在墙上,一层加上一层,把凹凸不平的墙体抹平压光,靠的是铁板的平直与弹性的作用,才能把“稀泥扶上墙”。所以铁板的硬度和韧度恰到好处是粉刷墙的关键。卢夫得意于泥铲的得心应手,干起活来也就心情舒畅,速度和质量也相应提高。粉刷完后是铺设地砖和墙砖,泥铲都被派上了用场,发挥了作用。

辛苦一天的泥铲躺在砖刀旁边,伸展着酸痛的身子辗转反侧骚动不安。砖刀敲敲泥铲疲累的身子说:“老伙计,我给你捶捶身子如何?”“刮一下痧,通通筋脉吧,”泥铲说。砖刀“滋滋”地给泥铲刮身子。卢夫听到“滋滋”的响声,以为是老鼠啃帆布包呢,睡眼惺忪地由床上探下手来拉一下包,赶老鼠。卢夫一拉动包,砖刀就停止了动作。卢夫刚要睡着,“滋滋”声又起。三番五次搞得卢夫心烦。他翻爬起来打开灯,下床拉出帆布包打开看,只见砖刀和泥铲紧挨在一起,泥铲上有细微的刮痕,卢夫惊异了,老鼠怎能在泥铲上磨牙齿呢?卢夫把泥铲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由此滋滋声不再响起。

卢夫挂起帆布包去工地上班,已经是三年以后的事了。卢夫上升为大师傅,能看图纸施工,能用吊线锤测量四大角砖砌体的垂直度,并且时不时拿出钢卷尺量量层高,耳朵上夹着一截铅笔,俨然是“掌墨”的大师傅了。昔日的小工同伴,再也提不起精神在背后對卢夫说三道四了,他们对卢夫笑脸相迎,恭敬有加,师傅叫的亲热。卢夫不计前嫌,对工友兄弟称呼,随便又随和。卢夫的处之泰然让兄弟们感动,大家都说他好。

卢夫在建筑工地干了8年的活计,也潜心静气自学了8年建筑方面的理论知识,经过考试拿到了施工员的资格证书。成了施工员后,建筑老板让他管理一个工地。因为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并且建筑理论技术也精通,放在一线管工程老板省心放心,比用一个刚从建筑系毕业的大学生还实在。

一天,卢夫把帆布书包里的砖刀和泥铲掏出来,放在一个塑料袋里束之高阁。吊线锤和钢卷尺检查工程质量时用得着,他将两样东西与建筑设计图纸装进帆布书包里。他把帆布包挂上右肩的一瞬间,低头看见了书包上母亲绣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几个字,他的眼睛立刻潮湿了:多年来他背着这个书包奔忙在人生的路上,栉风沐雨吃尽了苦头,但他不退缩,拼搏不止,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他走出了成绩,改变了命运,凭的是母亲绣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8个字。有这8个字的垫底、鞭策,他才有今天的“活出个人样来”。这8个字的颜色褪了,但字迹仍然清楚,他仍然记得母亲把书包挂在他身上,让他念这鲜红的8个字的情景,他当时抓头挠腮地念不出来。母亲就带着他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跟着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就照着这8个字去做事,不会错。”母亲叮嘱他。多年来,这8个字铭刻在他的心上,每做一样事,他的潜意识里这8个字如影随形地支撑、鼓励着他,让他坚持下来,并受益终生。“父亲母亲,我做到了,你们安息吧!”卢夫朝着家乡的方向鞠了三个躬。卢夫做完仪式,眼泪奔涌出来,滴在了字迹上,绽放出熠熠生辉的8朵泪花。卢夫抹一下眼泪,昂着头向工地走去。

每天上班、下班,他像去读书一样挂着帆布包,走进了管理层的行列。他手拿一卷建筑设计图,或与几位工头、大师傅商量着什么,或在板面上照图纸检查绑扎的钢筋合不合设计要求,或检查砖砌体质量是否合乎质检要求……他在工地上到处走,看见不规范的操作,就喊叫着让工人停工整改。他也有权调度大师傅分配活计了。

卢夫的升迁,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但他不得意忘形,除工作以外,生活中他跟工友一样的称兄道弟,打成一片,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也讲粗话骂人,但那是逗趣的玩笑话。卢夫耿耿于怀的是朋友对他的情意,没有朋友的拉扯、帮助,他现在一样不是,他直言不讳地向朋友讲。朋友笑笑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是你能耐的发挥,自己走出的一条路,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不要感谢我,感谢自己的努力吧!朋友的诚恳让卢夫大为感动,他更加敬重这位从小结识的朋友。朋友问他,以后怎样打算,是继续发展下去,还是另有打算?卢夫说,攒点钱把老屋拆了,盖一栋新楼,在家搞一个农家乐接待城里的游人,在家乡发展,也给一双儿女留点家产。朋友问他,一双儿女发展如何?卢夫说,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工作,女儿读大学。朋友说他的福气好,在外苦钱,但儿女身上没操什么心,苦得单纯,烦心事少。卢夫也觉得是这个理。他说,最对不起的是妻子。他在外漂泊十多年,把一个家丢给妻子撑持,孩子让她抚养、教育,妻子操的心受的苦,比他多。“想想,愧疚难当呀!”卢夫抹一下淌出的眼泪。“一切都会过去的。”朋友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束之高阁的砖刀和泥铲度日如年,寂寞难当,它们多想跟着主人在建筑工地热火朝天地干,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但事与愿违,主人升迁,不再是个干活的师傅了,而是管工程的“二老板”,一天到晚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地奔忙,完全忘记了它俩的存在。从将它们挂上墙的那一天开始,主人就没有看过它们一眼,更不要提打开袋子看看它们安慰一番。“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咱在主人手上砌了多少块砖,那是数不清的天文数字呢,咱的身子骨虽说苦瘦了一圈,但精气神不减,起码还能再干上十多年,可是主人不需要咱了,把咱丢一边不管,寒心呀!”砖刀抹泪唏嘘不已。“可不是吗,咱从家乡走出来,跟主人走南闯北,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被人唾骂过,看不起,但咱跟主人忍气吞声走过来了。咱只想着跟主人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也不枉此生!谁曾想正当年的咱们却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呆着没事干,这日子过的真窝囊!”泥铲忿忿不平地说。诚然,砖刀和泥铲所谓的干一番事业就是出力气干活,这是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劳动光荣”的人生哲学,砖刀和泥铲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个是自然规律,一个是人世的哲理,两者之间有着距离、高度的反差,但两种现象同时说明了物和人方向选择的正确性。卢夫如果一辈子生活在劳动中而一贫如洗,不是光荣,而是耻辱,是无能的表现。劳动致富,不是下苦力干活。比如一个小工与一个师傅,同样是干活,如果比出力气和辛苦,小工自然比师傅付出的多,但要讲技术含量,师傅干的活计比小工要高,技术含量越高,经济效益越高。所以师傅的工资高于小工是无可厚非的事。卢夫由做小工转入“二师傅”,由“二师傅”升为大师傅,再由大师傅升迁为施工员管理工程的“二老板”,是手艺转向理论知识的提升。手艺再好,那是手艺,还得由科学技术来指导,占主导地位,所以说,掌握文化知识最重要。广义的农民工,我们大都理解为在城里下苦力的农民。其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有的农民工由体力劳动转为掌握机器的技术工人,有的走入管理阶层,这是形势的必然转化,卢夫就是其中的例子。

卢夫的朋友出了事,从脚手架上跌下来。拉到医院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卢夫满头大汗赶到医院,见状,惊骇得脸苍白,手脚不由自主发抖。医生过来,用听诊器听了听心肺部位,翻翻眼皮,摸一下脉,摇摇头说,不行了,准备后事吧。“扑通”!卢夫跪下,拉着医生的手说:“大夫,您行行好救救他,不管付出多少钱,我们承担!”医生把他扶起来说,没办法,从几十层楼高跌下来,华佗再世也无能为力。卢夫跪在朋友身边痛哭不起。几个工友把他拉起来说,人死不能复生,咱们还是给他料理后事吧。卢夫抹一下泪,哽咽着从帆布包里拿出一沓钱来,交给手下一个人支付,买丧事用品。手下人提来一桶热水,卢夫把新买的毛巾浸水里,拧干了给朋友擦洗血迹泥污。卢夫颤抖着手用毛巾把血污一点点擦了,洗干净毛巾,拧干,再擦,就这样不断地重复操作,把朋友身体的血污擦洗干净,然后换了一桶热水,把朋友的衣服脱下来擦洗身子……给朋友换上一套新买的棉织衣裳后,将尸体存放进医院的冷冻柜里。卢夫累趴在地,几个工友把他拉起来。在医院旁边的一个小饭馆里,卢夫请帮忙的工友吃了一顿饭。他举起酒杯哽咽着对大家说:“我先代表朋友的家属感谢大家伙的热心帮忙,干了。”卢夫端酒杯一口干,连同滴下的眼泪咽下。

朋友的妻子赶到,已经是出事后的第三天了。卢夫陪着悲痛欲绝的朋友妻子,一步步走过了煎熬的日子。到结算清丧葬抚恤金后,卢夫把她们母子二人送到车站。临别时,卢夫拿出一张卡交到女人手里说:“嫂子,这8万元钱是我借大哥的,密码是他身份证尾数正数6位数字。”“哪有这回事呢,是怕我不收,你编的吧?”朋友的妻子不接卡。“是这么回事,你一定得收下。”卢夫把卡转递到朋友儿子的手里:“好好工作,照顾好你妈,以后电话联系。”卢夫作了打电话的手势,抹一下眼睛转身离去。“叔叔,您的卡……”

朋友出的事故不在卢夫管理的工地,但對卢夫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悲痛压得他精神恍惚,眼前时常出现朋友那笑眯眯的面孔,转眼又变成血肉模糊的惨状。两种现象在他脑海中交替出现,以致让他在工作中常常走神:跟人交代工作时,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有时忘记了要检查某项目的事,而致使项目单子没有主管人的签字,而突然停顿下来。工地上原材料供应的琐事也往往忘在脑后。有一天,工地急需水泥的工头早就跟他说过,他只要拨个电话通知供应商,事情就解决了。可是他忘记了,结果工地无故停工一天。老板知道后很生气,对他说:“你怎么犯这种低级错误呢!难道不知道建筑工地上的事一环扣一环,某一环节跟不上或出错,就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吗?”他诚恳接受老板的批评,并请求由他的工资中扣除工人的误工费。老板说了句下不为例,结束谈话。卢夫回来后前思后想,自己陷入个人感情的泥淖中不能自拔,他在工地一天,就永远忘不了朋友惨死的表情,如果这样下去,势必影响到工作,后果是难以预料的。他于是给老板打了个辞职报告,也不提思想情绪方面的事,只是含糊地说妻子要他回去修房子。老板看了,笑了,说:“多大的事,还要你回家,不就钱的问题吗,要多少,我让财务拨给你。”他对老板说,不是钱的问题,是自己不愿意干了。话说到此处,老板急了,问他是那天谈话重了,还是嫌工资低了另谋他处?他说都不是。“总得有个原因嘛,提出来,好解决。”老板舍不得他这个人才,即使多花点钱也要留住他。没法子,他向老板实话说了思想情绪波动的问题。老板听后深受感动,说:“你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朋友没白交你一场。你又是懂道理顾大局的人。从以后的大局着想,你的决定是对的,但我又十分舍不得放你呀!”老板动感情了,要给他一笔钱作为今后事业的发展资金。卢夫慌忙摇手说,不必了,我这几年的积蓄够回家建房子。等房子建好后,请您来住几天,体验农村的田园生活。一定去,必须去,到时要通知我呀!而且我这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门为你开着,等你啥时缓过劲来,心情平顺了,欢迎回来,老板握着他的手热情地说。要走了,留念之情陡然而生,他挥泪与老板辞别。

十一

工地上工人、师傅听到他要回家的消息,纷纷来看望他,大家挽留他,希望他看在相处多年的情分上,回心转意留下来,再带领大家干上几年。卢夫一一谢过,并出钱让食堂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请工地上的全体人员聚餐。他端起酒碗说:“明天星期天,是休息天,大家开酒戒喝一顿酒,但要记住酒随量,不要喝醉了。再说,咱们在一起相处,有的几年,有的十多年,是兄弟关系,在这里我向自家兄弟敬酒,请大家原谅我的缺点,记住我的优点,咱们以后还是好兄弟!干了!”卢夫一仰脖子,喝了一碗酒。“干了!”工友们异口同声,豪情满怀地喝下临别之酒……

第二天,卢夫早早地起来,捆绑好行李,把墙上挂的塑料袋拿下来,取出砖刀泥铲来。他左手拿泥铲,右手拿砖刀,两样工具“叮当”一撞击说:“老伙计,咱回家喽。”随即将之装进帆布书包。卢夫背上背包,挎起书包,关了门,走出来。他本想早早地走,不惊动大家,悄悄地离去。谁知,大家伙等在工地大门外送他。老板还让司机开出自己的“大奔”送他去火车站。看到这阵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真舍不得离开这些朝夕相处的伙伴呀!有几个年轻的工友拿下他的背包、书包,放进后备车箱。他淌着眼泪跟送别人一一握手告别。“再见——”他挥动着手,扯着嗓子喊着这简单又充满感激的话坐进车里,“嘟”,汽车按响喇叭,卷起一股灰尘扬长而去。

十二

卢夫回到家,请了几个帮工,拆掉老屋,蓋起了一栋白墙青瓦的新楼。新楼内是标准客房的设计,有卫生间、空调、电视电话等设备,与城里的酒店宾馆相差无几。楼前是宽敞的院子,院里植花种草,修了一条绿色甬道,搭了几个竹凉亭,环境清秀安静,最适宜休闲。卢夫准备将之办成农家乐的形式。办农家乐的首要项目就是开发本地的特色菜,而且还要有几样上得了席面的“当家菜”。卢夫要从砌砖、粉刷、看图纸施工的行当转变为厨师,首先要从做一般的家常便饭提升至有档次的菜肴,就得另起锅灶从头系统地学烹、炒、煎、炖、蒸等厨艺,而烹饪的技术不是一下子能掌握的,于是,卢夫报名参加了速成烹饪学校,成了一名“老学生”。经过一年的培训学习,卢夫拿到了厨师资格证书,成为专职的大厨。

有一天,卢夫把砖刀和泥铲找出来,还是习惯性地一撞击说“老伙计,咱们转行了,干厨师这个行当,你俩还是跟着我,不过要改变一下身份,砖刀削砖如泥,就做菜刀吧,泥铲粉刷在行,就做一把锅铲吧。二位意下如何?”砖刀和泥铲面面相觑沉默不语。它们的命运掌握在主人手上,主人让干啥就干啥,哪能挑三拣四呢,跟着主人慢慢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吧。“好,就这样定了。”卢夫一锤定音。卢夫拿着砖刀和泥铲去了铁匠铺。铁匠铺冷冷清清的炉子也没有生火。铁匠老了,满头白发,戴着眼镜,昏昏欲睡。卢夫恭敬地叫一声师傅。铁匠师傅睁开眼,卢夫递上一支烟。铁匠接烟问道,你是谁呀?卢夫报上姓名,但铁匠摇头,记不清了。“那年,是您给我打的砖刀泥铲,您老记起来了吗?”“噢,是你呀,听说回来盖房子了,发财了吧。”铁匠终于记起来了。“托您老的福,发了点小财。”卢夫将砖刀泥铲递给老铁匠。“打啥呀?”“打一把菜刀,一把锅铲。”“不够打呀。”铁匠看了看说。“您添一点。”铁匠从碎铁堆里找出一截汽车钢板放拢砖刀泥铲,然后去生火……一把菜刀,一把锅铲打成了。铁匠在砂轮机上打磨菜刀锅铲,完了,交给卢夫。卢夫掏出一百元递给铁匠。铁匠要找补,被卢夫挡住手不让找补。“好,我收了,祝你生意兴隆。”“借您吉言,谢了!”卢夫拱手道谢,高高兴兴离开铁匠铺。

卢夫回到家,在油石上把菜刀磨锋利了。他拿刀削铁,削下铁屑,刀刃不卷,他用刀砍骨头,“咔嚓”一声,一剁两半,干脆利索。锅铲捏着称手,翻铲起来利索,与锅搭配相当。卢夫满意地亲一下菜刀锅铲说到:“人世沧桑,难以预料,过去的锄头和铁铲变成了砖刀泥铲,再由砖刀泥铲转变为菜刀锅铲,这是时代变迁促成命运的转化呀。”卢夫最后的总结,也把自己的一生归纳了进去。卢夫把两件厨具抹上一层油放案板上,然后去布置另外的事了。明天,是他的农家乐开张,他请的客人除邻里乡亲外,还有的就是省城的工友、同事们。

卢夫的宅院灯火辉煌,卢夫指挥帮忙的人张灯结彩。厨房里却静悄悄的,只有大锅里炖的牛肉冒着热气,偶尔发出咕嘟的响声。菜刀对锅铲说:“明天最累的是咱俩,咱现在抓紧时间好好养精蓄锐,到时大显身手,不失以前的雄风,为咱主人争光露脸全力以赴!”“怎么睡得着呢,心里兴奋异常,像初上战场的战士一样既紧张又害怕,心跳加速呢。”锅铲道出了实情。“怕啥,咱——”“吱呀”,厨房门开了。菜刀的话哽在了喉头。卢夫揭开锅盖,用锅铲铲出几坨牛肉来,然后操起菜刀切碎放盆里,他要给来帮忙的人做宵夜。卢夫一会操刀,一会使锅铲忙碌开来。菜刀和锅铲随着主人的操作进入实战前的演习……

猜你喜欢

铁铲锄头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小猪
绕转小舌头
沙滩捉蟹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两代人的锄头
两代人的锄头
结婚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