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童年敲糖人

2023-07-06余平

祝您健康 2023年7期
关键词:黑芝麻糊鸭毛凿子

余平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怀旧的广告视频:“小时候,一听到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这句20世纪90年代的黑芝麻糊电视广告语,勾起了我曾经甜蜜的回忆。其实对我来说,能唤起更多甜蜜回忆的不仅仅是黑芝麻糊,还有行走在春夏里挑担叫卖麦芽糖的敲糖人。

我小时候物质比较匮乏,大人们辛辛苦苦赚钱只为填饱家人的肚子,因此根本不会给小孩子零钱,吃零食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奢望。但有一种零食是不需要用钱买的,只须用平时积攒的破烂就可以换,那就是敲糖人手头的麦芽糖。

春夏两季敲糖人来得最勤,老远就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听到这声音,胡同里的孩子都兴奋了。有些孩子在家里到处翻找,平时那些看不上眼的破烂现在可是孩子们心中的宝,只盼着能多找到一些,能多兑一些麦芽糖。而有些孩子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平时已经收集好了破铜烂铁、电池铝壳、塑料鞋、牙膏皮、鸡毛鸭毛、废纸旧书,这时就可以不慌不忙地等着敲糖人来兑换麦芽糖。

敲糖人都是挑着担子过来的,担子两头是篾箩筐,一个箩筐装着自制的麦芽糖块和敲糖工具,另一个箩筐装着孩子们送過来的“兑换品”。敲糖人来了后,小孩子手里拿着准备好的物件,一窝蜂围上去,跟敲糖人以物换糖。敲糖人总是笑呵呵的,先对小孩拿来的物件进行估价,然后用一个铁凿子,垂直于麦芽糖饼的上面,比画着可以换取的糖块大小。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双方笑嘻嘻地相互妥协。敲糖人用一把小榔头轻敲几下凿子,一块麦芽糖便应声从糖饼分离开来。这时孩子总会嫌糖块小,敲糖人便会装作无奈地再敲下一小块递给孩子。如果孩子还继续要加糖,敲糖人就会面露愠色,叫嚷着不能再多给了。

在“破烂”里,废铜烂铁的“含金量”最高,而鸡毛、鸭毛看似一大堆,其实换不了多少糖。记得有一年春夏之交我运气特别好,捡了一堆废弃的旧电线。我把电线皮剥下来,用里面的黄铜换了很大一块糖,足足吃了一星期才吃完。麦芽糖看似硬邦邦的,其实吃起来韧劲十足,越嚼越绵软,还透着隐隐的麦香,回味无穷。

现在的麦芽糖,味道比童年时要逊色多了,可能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没有敲糖人手工熬制的那样软糯、甘甜。敲糖人箩筐里的麦芽糖其实做起来很费工夫的。他在家里先将小麦浸泡在温水里,让其发芽到三四厘米长,切碎,然后将糯米洗净倒进锅里焖熟并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发酵半日,直至转化出汁液。尔后将滤出的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状,再用木棒搅动,反复拉扯至银白色,最后糖糊凝固成糖饼方才大功告成。

时光流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很多敲糖人都卸下了担子,放下了凿子,他们的身影也渐渐远去,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一段我童年甜蜜的印记,值得我久久回味。

(编辑    黄奕言)

猜你喜欢

黑芝麻糊鸭毛凿子
第12个凿子
第12个凿子
第12个凿子
鸡妈妈道歉
游泳比赛
南方黑芝麻糊5批次产品不合格 均为大肠菌群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