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邱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田间最佳施肥量分析

2023-07-06潘锦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霍邱县效益小麦

潘锦勇

摘要 为促进科学合理施肥,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保护耕地质量,2022年在霍邱县开展了小麦“3414”小区肥效试验,分析小麦种植田间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霍邱县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278.12 kg/hm2、P2O5 109.37 kg/hm2、K2O 95.59 kg/hm2,此时产量达最大值,经济效益最好。

关键词 小麦;最佳施肥量;产量;效益;霍邱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7-0042-04

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和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技术措施,近40%农作物的增产依靠肥料的投入[1]。肥料的过量投入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2]。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3]。近几年,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渐摒弃“一炮轰”施肥方法,改为分期多次施肥,施肥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在农业生产中,“3414”小区肥效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促进科学合理施肥,保护耕地环境,2022年笔者开展了小麦“3414”小区肥效试验,为肥料配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当地主导品种宁麦18。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含纯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0512%),钾肥为氯化钾(含K20 60%)。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远离村庄、道路、沟渠,且无明显障碍层,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的田块。耕作类型为稻—麦轮作,前茬作物为水稻。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5.4 ℃,年降水量1 000 mm,全年无霜期220 d。试验地块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土类、粘盘黄棕壤亚类、沙泥土田土属、淤泥土田土种。试验地土壤基础养分指标采用常规方法测定[4],其养分状况如下:有机质14.89 g/kg、全氮1.24 g/kg、有效磷16.25 mg/kg,速效钾135.28 mg/kg、有效铁84.71 mg/kg、有效锌2.03 mg/kg、有效硼0.41 mg/kg、有效锰32.55 mg/kg,pH 6.30。

1.3 试验设计

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共计设氮、磷、钾3个因素,4水平,14个处理。4水平的含义为0水平不施肥、1水平为2水平×0.5、2水平指当地习惯施肥、3水平为2水平×1.5。各处理施肥水平和试验小区实际施肥量(折纯,下同)见表1。小区面积30 m2(6 m×5 m)。设3次重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小麦播种量、土壤、地形、灌溉、病虫草害管理等其他条件一致。

1.4 试验过程

2021年10月6日水稻收割后先使用灭茬机粉碎秸秆和稻茬,实行秸秆全量还田,趁墒旋耕翻犁。10月20日开始整地做小区,整地前按照方案将氮肥60%和全部磷、钾肥一次性做基肥施入小区。试验田四周设置1 m保护行,每小区面积30 m2(5 m×6 m)。小区间四周做墒沟,沟宽0.3 m,沟深0.3 m,共计4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10月21日进行田间播种,小麦播种量按照225 kg/hm2计算,即每小区0.675 kg。于10月27日小麦出芽前用乙草胺封闭处理,预防杂草;12月3日,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剂加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茎叶喷雾防治田间杂草。拔节肥(氮肥的40%)于2022年2月28日施入;4月21日喷施井冈霉素、多菌灵、蚜虱净防治纹枯病、赤霉病、麦蚜等病虫害,及时进行清沟沥水等田间管理。5月26日田间测产,记录不同处理小麦的生物学性状,采集植株样品。6月2日小区单收、单打、单独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性状

经过田间观察、记载,试验各处理单打单收,各处理生物学性状和田间产量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株高以处理11(N3P2K2)最高,为86.83 cm,较对照处理1(N0P0K0)高33.18 cm,增幅为61.85%;氮2水平的株高明显高于氮1水平的。穗长以处理11(N3P2K2)最长,为12.81 cm,较对照处理1(N0P0K0)长5.39 cm,增幅为72.64%;氮2水平的穗长明显长于氮1水平的。由此表明,氮元素严重影响小麦的株高和穗长,氮2水平的株高和穗长为最佳。最佳的生物学性状有利于维持小麦高产的植株构型,最终获得理想产量[5]。

有效穗以处理7(N3P2K2)最多,为539.85 万穗/hm2,较对照处理1(N0P0K0)多335.10 万穗/hm2,增幅为163.66%;其次是处理6(N2P2K2),为539.70 万穗/hm2,较对照处理1多334.95 万穗/hm2,增幅为163.59%;再次是处理11(N3P2K2),为525.45 万穗/hm2,较对照处理1多320.70 万穗/hm2,增幅为156.63%;不施氮肥的处理2(N0P2K2)有效穗只有280.50 万穗/hm2,在所有处理中为倒数第二。由此表明,无氮处理的小麦有效穗明显偏少,说明氮肥对有效穗的影响很大。

氮(N)和磷(P)2种元素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穗实粒数、千粒重都以处理7(N3P2K2)最大,分别较对照处理1(N0P0K0)增长65.64%和34.88%。氮2水平的穗实粒数、千粒重明显高于氮1水平的。高磷处理小麦穗实粒数、千粒重明显偏大。

实收单产以处理6(N2P2K2)最高,为6 723.66 kg/hm2,处理1(N0P0K0、空白对照)最少,为1 126.48 kg/hm2,两者相差5 597.18 kg/hm2,增产率为496.87%,其他处理比空白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处理7(N2P3K2)的磷为3水平,较处理6(N2P2K2)的磷多50%,两者氮、钾肥料水平一致,但处理7实收单产比处理6的少13.12 kg/hm2。由此表明,在小麦生产中,增施肥料可使小麦产量增加,但当达到最佳施肥量时再增施肥料小麦产量反而下降。

对各处理的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可以看出,处理间F=246.35>F0.01=2.904,说明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肥增产效果显著;重复间F=0.681

2.2 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经济效益以处理6(N2P2K2)最高,纯收入为10 494.26元/hm2,较对照处理1(N0P0K0)多13 340.12 元/hm2。处理1(N0P0K0)和处理2(N0P2K2)入不敷出,纯收入分别为-2 845.86和-2 276.57 元/hm2。处理11(N3P2K2)、处理7(N2P3K2)、处理10(N2P2K3)和处理6(N2P2K2)相比较氮、磷、钾分别为高肥处理,但纯收入分别下降1 890.09、259.12、1 823.77 元/hm2、降幅分别为18.01%、2.47%、17.38%。由此说明,增施氮、磷、钾肥具有增产增收效果,而且氮、磷、钾配合施用效益最好,但当达到最佳施肥量时再增施肥料经济效益反而下降。

2.3 施肥效果回归分析

2.3.1 施氮效果分析。由处理2、3、6、11相比较可知,在施氮肥不同而其他肥料相同的情况下,小麦经济效益相差很大。其中,氮1水平的处理3(N1P2K2)比不施氮的处理2(N0P2K2)增效5 954.82元/hm2;氮2水平的处理6(N2P2K2)比氮1水平的处理3(N1P2K2)增效6 816.01元/hm2;而氮3水平的处理11(N3P2K2)比氮2水平的处理6(N2P2K2)减收1 890.09元/hm2。由此说明,施用低量氮肥随氮肥量增加小麦纯收入增加较大,但到高氮量后再增施氮肥小麦经济效益反而下降。通过建立一元二次回歸方程y=-0.159 2x21+88.554x1-2 754.9得出氮肥施用278.12 kg/hm2,经济效益最好。

2.3.2 施磷效果分析。由处理4、5、6、7相比较可知,在施磷肥不同而其他肥料相同的情况下,小麦经济效益相差很大。其中,磷1水平的处理5(N2P1K2)比不施磷的处理4(N2P0K2)增效4 448.89元/hm2,增幅为523.15%;磷2水平的处理6(N2P2K2)比磷1水平的处理5(N2P1K2)增效5 194.96元/hm2,增幅为98.03%;在氮、钾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多施磷肥会对小麦有较显著的增产、增效作用[6]。而磷3水平的处理7(N2P3K2)比磷2水平的处理6(N2P2K2)减收259.12元/hm2,降幅为2.47%。由此说明,施用低量磷肥随磷肥量增加小麦纯收入增加较大,但到高磷量后再增施磷肥小麦经济效益反而下降。通过建立一元二次回归方程y=-0.837x22+183.09x2+540.4得出磷肥施用109.37 kg/hm2,经济效益最好。

2.3.3 施钾效果分析。由处理8、9、6、10相比较可知,在施钾量不同而其他肥料相同的情况下,小麦经济效益相差很大。其中,钾1水平的处理9(N2P2K1)比不施钾的处理8(N2P2K0)增效386.27 元/hm2,增幅为4.40%;鉀2水平的处理6(N2P2K2)比钾1水平的处理9(N2P2K1)增效1 336.34 元/hm2,增幅为14.59%;而钾3水平的处理10(N2P2K3)比钾2水平的处理6(N2P2K2)减收1 823.77 元/hm2,降幅为17.38%。由此说明,施用低量钾肥随钾肥量增加小麦纯收入增加较大,但到高钾量后再增施钾肥小麦经济效益反而下降。通过建立一元二次回归方程y=-0.153 5x32+29.347x3+8 566.1得出:钾肥施用95.59 kg/hm2,经济效益最好。

2.3.4 氮磷钾多因子综合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经济效益以处理6(N2P2K2)最高,较处理1(N0P0K0)多13 340.12元/hm2,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也很明显,但是高施肥量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会下降。3个因素中有1个因素为0水平,其他2个因素均为2水平时,无钾处理的产量和效益都较高,但无氮、无磷的产量和效益都很低,说明氮、磷肥对小麦增产尤为重要,单因子分析和土壤养分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综合分析,建立三元二次综合效应方程为y=308.56+41.29x1+27.11x2+15.88x3+2.93x1x2+0.85x1x3-18.37x2x3-0.96x21-2.53x22-0.79x23(x1为纯N施用量,x2为P2O5施用量,x3为K2O施用量),也表明上述分析的情况。三因素综合分析可知,当施纯N 278.12 kg/hm2、P2O5109.37 kg/hm2、K2O 95.59 kg/hm2时,产量达极大值,经济效益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测土配方施肥作为长期推广应用的技术,可根据土壤情况、作物类型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施肥方案,协调氮、磷、钾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按照最佳施肥量进行田间施肥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过量施肥粮食产量和纯收益双降,不仅减产减收,造成浪费,还造成环境污染。对于土壤不缺某种肥料元素,应不施或少施。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单因子氮肥为y=-0.159 2x21+88.554x1-2 754.9,单因子磷肥为y=-0.837x22+183.09x2+540.4,单因子钾肥为y=-0.153 5x23+29.347x3+8 566.1;建立三元二次综合效应方程为y=308.56+ 41.29x1+27.11x2+15.88x3+2.93x1x2+0.85x1x3-18.37x2x3-0.96x21-2.53x22-0.79x23。在当地的耕地地力条件下,种植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施纯N 278.12 kg/hm2、P2O5109.37 kg/hm2、K2O 95.59 kg/hm2。建议这一肥料用量应用于大田生产。

在氮、钾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多施磷肥会对小麦有着较显著的增产、增效作用。作物肥料利用率的高低与施肥方法、施肥时期密切相关,肥料的过量投入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适期施肥、合理施肥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4 参考文献

[1] 李辉,张卫东,杨海霞,等.昌平区肥料质量监管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农技推广,2021(11):12-13.

[2] 武淑霞,刘宏斌,刘申,等.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18(5):23-30.

[3] 高祥照,马常宝,杜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5.

[4] 杨剑虹.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5] 苏祖芳,张亚洁.基蘖肥与穗粒肥配比对小麦产量形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6):826-829.

[6] 杨永安,葛均筑,侯海鹏,等.不同配方肥及用量对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2021,37(9):68-70.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霍邱县效益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霍邱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分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