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视野·新声音:东北亚传媒研究的前沿与进路
2023-07-06吴文汐钟秋月
吴文汐 钟秋月
东北亚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东北亚各文明在悠久绵长的对话交往中建立了民心相通的文化联结,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条件。全新的媒介生态格局下,信息传播技术成为了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力量,东北亚地区亟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拓深合作交流的张力,发挥主体合作意识,以传播促发展,以合作求共赢,走向文化交流新境界,合力发出新声音。
为此,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于2022年12月3日举办了“新征程·新视野·新声音——第二届(2022)东北亚传媒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蒙古国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话东北亚传媒研究的前沿与进路,力求在多元观点的碰撞与融合上,探寻东北亚文化传播力的提升策略,为区域繁荣发展贡献传媒智慧。
传递新声音:共话东北亚地区的电影特质及未来发展
东北亚地区作为地缘政治的中心,是地缘文化的重要集散地。其中,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形式,在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与传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此次研讨会上,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剖析了东北亚地区的电影特质及未来发展。
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教授以《东北亚电影:日常性美学的呈现和传播弥散》为主题展开演讲。他指出,日常性美学是平实自然的美学,它与亚洲文化息息相关。受自身美学传统的影响,东北亚这一特殊区域的电影表意通常以底层叙事、质朴表意见长,同时包含着丰富而多样的日常性美学的展示和传播,这是东北亚电影的优势和显著标识。他通过列举优秀的东北亚影片,来说明日常性美学对于东北亚电影的价值。最后,他总结道,坚持人本自觉,坚持以日常性、历史场景意识增进银幕对世道人心的折射和对民心的询唤,才能创作出时代需要的好作品。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琦副教授以《回旋:寻找东亚电影的诗意结构》为主题发言,她基于空间视角解读东亚电影的诗意与美学体现。她用回旋(Turning)一词来形容东亚电影作品中各式结构所包含的空间感、时间感、人物位置与行动趋势等。回旋表现为非直线、非直接的任何向度上的姿态或行动,而不是现代主流的单一前进叙事,目的是赢得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她通过详细列举各国导演作品,展现出了东亚电影充满灵动性感的电影语言以及独特的电影叙事想象空间。她表示期待未来能有一个更大的关于中国当代东北历史情感的诗意结构,照亮人们对东北亚地区文化心灵结构的理解。
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研究员从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他指出,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东北亚区域电影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要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的便是电影的高质量发展。他认为,当下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应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软”主要指内容层面,积极开拓不同的电影类型,实现民族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更好结合,创造出彰显中国精神和价值的高质量作品;“硬”则强调技术过硬,在电影数字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的当下,技术实力是预测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电影应不断突破技术局限,以新技术赋予电影新动能。在“软”“硬”双重层面的发展调试与整合下,中国电影可在高质量发展中助力电影强国建设,更有力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将视角聚焦于东北电影,指出东北电影是中国区域电影中常被忽略但实际上不可或缺的类型之一。他从历史轴、区域轴、地域轴三个角度剖析东北电影。首先,就历史轴而言,东北地区曾开启了新中国电影的新天地,为中国电影贡献了丰富的作品与人才,同时开拓了不同类型的电影创作,對新中国电影生产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从区域轴来看,在与日韩电影互相比照的境况中,目前东北电影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最后,从地域轴的角度看,东北电影仍需继续开拓创新,找到自身的特色和发展位置。他提出,东北电影未来需要培养更多高端人才,在题材表现、生活深度上不断挖掘,出新、出彩,同时积极与东北亚区域电影进行交流、互鉴以焕发新生机。
发现新视野:聚焦媒介生态的革命性转向
当下,我们处于传播生态变革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间交汇点上。随着大数据、5G网络、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不断突破,当前世界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都发生着深刻变化,愈加多元的创新传播方式进入了大众视野。东北亚区域媒体须抓住这一机遇,加强交流合作,开拓新视野,加快融合发展,创新传播手段。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教授以《认知竞争时代的传播转向与操作策略》为题,深入阐释了认知竞争在媒介技术变革环境下的重要意义以及应对策略。他分析了当下媒介环境的重大转型:算法机制改变了用户的思维特征以及记忆模式,使得用户的短程记忆和浅化思维成为常态;海量的信息资源不断抢占人们的注意力;此外,当今社会呈现出明显的“数字化”倾向,用户的主体权利被削弱。他指出,在如今的数字传播时代,认知成为传播学不可替代的重要概念,“观点的争夺”逐渐演化为“认知的争夺”,人们的认知将成为未来被争夺和占有的重要资源,“得认知者得天下”将成为未来传播和社会建构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
《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杨驰原发表了题为《传媒这十年》的主题演讲。传媒产业的发展变化与国家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自党的十八大确立“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以来,中国传媒产业在这十年间发生了深刻变化,对这十年间传媒产业的变化与成就进行回顾与提炼,具有深刻的意义。他从思想引领、资源整合、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规范发展和产业增速发展共六个方面总结了中国传媒近十年的改革创新和非凡成就,重点介绍了中国传媒业在媒体与技术融合发展方面的累累硕果。十年来,中国媒体产业由产业化向舆论引领化导向转变,各类资源不断整合创新,传媒新科技广泛、深入运用,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在革新中逐渐完善,产业增速在全球大大领先。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教授发表了题为《全球媒介化进程中的中国式媒介制度实践》的主旨演讲,详细阐述了媒介化研究学派及其主要理论渊源,指出媒介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深度媒介化无所不在,中国式媒介实践是全球媒介化的第一现场。当前全民媒介化实践带来了传媒生态的解构与重构,推动了媒介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中国式媒介制度实践。中国式的媒介制度实践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将媒介实践融入到社会治理体系当中。媒介深度融合则主要表现为媒体经营方式和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媒介文化的嬗变以及媒介制度的创新。
北海道大学伊藤直哉教授聚焦于“Z世代”这一群体。他指出Z世代人群是当前信息行为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关于Z世代人群的讨论逐渐增多。他对美国及东亚三个国家(中、日、韩)的Z世代人群特征进行比较,发现与美国相比,东亚三国的Z世代人群比重相对偏低。他指出,Z世代是改变世界和传媒的人群,相较于其它世代,Z世代人群的占比对各国传媒环境影响较大,针对该人群的研究十分必要。他还详细介绍了不同世代的划分标准,并结合具体案例和研究,阐述了有关Z世代人群的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调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代际差异会影响认知和专注的内部结构,具体而言,相较于其他世代的人群,Z世代人群对于视觉信息和多任务的处理更为熟练,对于沉浸行为中的时间流逝有更强的感知。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洋教授的发言聚焦于“论文电影及其亚洲表述”。他从媒介生态以及影视创作环境的变革出发,对“论文电影(Essay Film)”进行了追根溯源,阐释了论文电影研究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概念酝酿与提出阶段,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线索;随后发展至以1991年和2003年举办于维也纳和巴黎的两个学术会议为标志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论文电影开始受到理论家的影响;最近十年是论文电影研究的第三阶段,在个人化平台式创作的背景下,学界兴起了关于论文电影的研究热潮。此外,他还介绍了论文电影的五个层次:电影创作、电影观念、公关宣教、文体精神以及批判思维。他认为,当前我们已由“投影屏幕”时代步入了“总体屏幕”时代。“总体屏幕”时代的突出特点是个人生产的崛起,大量的个人创作作品通过媒介在各类平台上传播,自我创作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这种背景下,“论文电影”这类电影创作模式得到了更多的讨论。随后,他将视角细化至亚洲论文电影,介绍了数位运用反抗精神进行文化批评书写的亚洲论文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品,并指出尽管论文电影这一概念发源于西方,但或许如今已到了由亚洲艺术家们通过论文电影这一文体进行自我表达、书写民族命运的时代。
启航新征程:寻求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新方略
媒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先进的媒介通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大众传播媒介使国家、区域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东北亚地区经济存在一定互补性,合作拥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正呈现向东北亚延伸的趋向,为区域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在这种背景下,思考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开启东北亚传媒合作的新征程,既能进一步丰富有关区域合作的理论宝库,又能为地区的和平繁荣和稳定贡献积极能量。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教授作了题为《东北区域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战略意义与国际视野》的演讲。她指出,东北地区紧邻四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是展现多国政治、文化与透视多国关系的窗口,是与周边俄、日、韩等国家进行交流的良田沃土。目前关于东北亚地区的国际传播研究大多囿于单向度的文化流动,而缺乏“对视”的研究视角。针对国际传播,她认为,中国在对外进行传播时需根植于本土话语,同时明确地以受众为本位。未来,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应更多地在对视研究中探索出科学路径与方法,可以尝试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起多国参与的多边资源库。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助理教授谢琼聚焦于现代东北的多民族文学。她首先讨论了中国东北地区对于近现代东亚文学的意义,指出中国东北在东亚文化语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存在,但中国东北的跨国文学对于东亚文学的意义却往往被忽视。中国东北地区是整个东亚文学中一个非常显著的意象,拥有丰富的政治和文化意涵,许多东亚著名作家的作品与中国东北有关。活跃于中国东北的跨国文学,促进了现代东亚各国国族文学的定型,推动了各国语境中对国族文学这一概念的反思。她总结道,各国国族文学的核心并不是封闭的,而恰恰是在同地域邻居之间的交流关系中获得自身的身份认同,这有助于进一步思考东北亚环境中的国家文化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围绕“同构”这一概念展开讨论,通过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实例,来解释“同构”的唯一性概念。他指出,同构的存在是与社会意识形态密不可分的,同构是一种强制性传播,也是一种终极传播,是教育的结果。同构总会与媒介共谋,形成一种“软暴力”,使受众从一个同构陷入另一个新的同构之中,在同构的传播中被俘虏。他还将“同构”这一理念放置于国家形象传播领域中进行阐述,他认为,同构虽是一种小技巧,但它往往能够起到大杠杆、长效果的作用。
日本朝日放送电视纪实事务局长藤田贵久发表了题为《以亚洲友好为目的——作为电视纪实工作者的信念》的主旨演讲。研讨会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他首先回溯了藤野严九郎先生与鲁迅先生的友谊故事,回顾了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表达了中日友好交流的愿望。在演讲中,他详细介绍了其制作的跨国主题纪录片的内容、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过程。他认为,人民之间的交流往来不应该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混为一谈,作为一名节目制片人,他始终坚持以亚洲友好为目的挖掘、报道事实真相,致力于通过节目采访等各种形式,努力在日本与中国、朝鲜、蒙古国等多个国家之间搭建起友好交流的桥梁。
韩国放送通信电波振兴院、放送传媒策划总监安泳珉以《传媒环境变化与韩国数字传媒新产业战略》为题,运用翔实的数据对目前韩国的数字传媒产业环境进行了全景式介绍,描绘了当下韩国媒体的基本生态,同时以一系列韩国知名的IP影视作品,阐释韩国影视作品的制作流程以及多样化传播战略。此外,他表示,利用超现实虚拟制作技术这项数字创新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制作费用和时间,并且能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生产。他还介绍了超现实虚拟制作技术在韩国釜山世界博览会中的运用。他表示,希望未来韩国能够与周边国家一起,加强传媒领域的国际合作,举办更多国际盛会,共同推进数字媒体制作技术的发展。
蒙古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副校长敖德苏荣教授从蒙古国高等教育及传媒人才培养的角度,對该大学的传媒艺术专业发展进行了全方位讲述,具体包括国际活动参与情况、文化艺术成果、培养结构体系等。她指出,媒体艺术学科建设不仅是学科知识问题,还关系到社会关系、政治、社会发展以及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她希望能够在文化交流与建设方面提供蒙古力量,可通过建立东北亚媒体艺术教育中心,与东北亚周边国家高校进行更多双向的学术交流合作,互通有无,实现未来媒体艺术学科的国际共赢发展。
此次东北亚传媒国际学术研讨会还设立了两个青年论坛,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二十多名青年学者围绕“东北亚传媒艺术研究:国族形象及跨国传播”“东北亚国际传播研究:全球视野与在地经验”两个主题展开研讨,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思考,为东北亚传媒研究贡献了新视角与新声音。
作者吴文汐系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教授钟秋月系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东北亚网络国际传播平台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WT4)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曲涌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