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时代教育“勤廉之音”
2023-07-05汤平曾维平曾宪瑛叶冬青
汤平 曾维平 曾宪瑛 叶冬青
“勤,劳也。勤就是勤劳、节俭;廉就是廉洁。勤廉就像一朵莲花,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在兴国县第三小学的“勤廉”主题班会课上,学生们分享着学习体会。据了解,为深入推进勤廉学校建设,兴国县在各中小学校开展“上好一堂勤廉文化課”等主题教育活动,将勤廉文化建设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将军故里,模范兴国。苏区时期,中共兴国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响应党的号召,在物资奇缺的艰难岁月,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带领兴国人民创造了闻名苏区的“第一等的工作”。如今的兴国,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苏区干部好作风在党员干部中传承发扬……到处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勤廉之风扑面而来。走进兴国县的乡镇、社区,一幅幅勤廉书画、一句句勤廉格言映入眼帘。龙口镇刘启耀纪念馆、潋江镇陈奇涵故居、高兴镇杨震“四知堂”等一个个勤廉文化示范点成为人民群众接受勤廉教育的重要场所,一个个触动人心的勤廉故事被广为传颂。
全面建设勤廉赣州工作开展以来,兴国县创新勤廉文化建设载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勤廉文化系列活动,构建勤廉文化“全周期管理”建设工作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兴国特色的勤廉文化品牌。
2022年以来,兴国县教育系统跟进召开县教科体工委会议、全县勤廉学校建设动员部署会,讨论通过并印发《兴国县建设勤廉学校实施方案》,对勤廉学校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通过建立责任体系,紧盯工作主线,拓展工作实效,打好勤廉学校建设“组合拳”,将勤廉之风吹进全县186所学校的脉络细微处。
党建引领打通勤廉“大动脉”
2022年9月,少雨。看着小章小学的两口水井越来越低的水位,兴国县均村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钟有发犯了愁。
小章小学是均村乡北部的一所山村小学,距离圩镇3公里,距离兴国县城35公里。学校所处位置地势较高,生活用水一直是个难题。一年当中,除去春季,教师和寄宿的学生只能到附近的村民家中提水。
为了解决师生的用水问题,钟有发下定决心要为学校重新打一口深水井。说干就干,他与小章小学校长曾爱桢等人一起,组织施工队苦苦寻找新的水源。几经周折,选定的位置位于学校附近,属于村干部肖礼华家的地。为了得到村委会和肖礼华的支持,钟有发积极与村委会联系,得知情况的肖礼华当即决定将这块地无偿提供给学校打水井。经过数月的奋战,一口向下扎了35米的深水井终于汩汩涌出了甘甜的清水。
小章小学的第三口井,是兴国县勤廉文化进校园、亮出“有事找书记”党建品牌的一个缩影。
兴国县委教科体工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赣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接待日”活动要求,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有事找书记”活动中,发挥党组织书记的“头雁效应”,将“有事找书记”拓展到“书记找问题”,对所有收集到的问题由党组织书记牵头推进办理和答复,为师生群众排忧解难并及时建立台账。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书记接待日”等平台作用,全县教育系统的信访总量明显降低。
从“有事找书记”到“书记找问题”,兴国县全面压实学校党组织书记责任,搭建为民解忧“便民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2023年3月,兴国县教育系统共受理各类诉求2163件,办结2158件,办结率达99.76%,有效解决了学校招生、违规补课、违规乱收费和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等问题,受到广泛好评。
“我们完善了一套责任体系,我是勤廉学校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局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具体负责所联系学校、分管股室抓勤廉学校工作的落实;学校党组织书记、校(园)长落实勤廉学校建设的主要责任,学校副校(园)长是本校(园)勤廉学校建设的具体责任人,具体负责分管领域和分管年级勤廉学校建设工作的落实,各责任人按照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勤廉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兴国县委教科体工委书记、县教科体局局长庄刚介绍道。
社富乡中心小学成立了包括校长、校务会成员、工会负责人、党员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为组员的勤廉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党支部领导、党建办公室具体落实、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保证了勤廉学校工作的持续开展。同时,学校党支部书记带头上勤廉教育主题党课,通过“两个覆盖”(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推动其他党员到所联系的完小(村小)上勤廉主题党课。
兴国县还按照“地域相邻、特色相似”的原则,组建16个“党建联盟体”,覆盖80个学校党组织,通过抓细抓实学校党建结对共建工作,以强校带弱校,补齐农村学校和民办学校党建短板,提升学校党建整体水平,畅通勤廉学校建设“动脉”循环,将勤廉学校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勤廉文化筑牢勤廉“主阵地”
“哎呀嘞……勤廉文化进校园,勤廉种子种心田。崇廉敬洁树新风,净化校园促发展”“潋江流水波连波,兴国老表爱唱歌。山歌好比山泉水,源源不绝汇成河”……走进位于潋江河畔的兴国县实验小学,到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校园山歌文化氛围。漫步校园,制作精美的“勤廉山歌”海报随处可见,悠扬动听的歌声不时在耳边响起。
兴国不仅是闻名遐迩的红色故土,也是久负盛名的“山歌之乡”。在革命战争年代,兴国山歌起到过号角般的战斗作用,引领着兴国人民创造“第一等的工作”。如今,山歌走进校园,孩子们在吟唱中丰富了情感体验。
兴国山歌进校园活动在兴国县实验小学已经开展16个年头。学校将勤廉文化建设与兴国山歌有机结合,创建了“山歌声声唱‘勤廉”勤廉学校示范点。校长曾慧告诉记者,学校围绕勤廉文化建设,向师生、家长广泛征集勤廉山歌,建设勤廉山歌文化墙,将勤廉文化编成山歌,教育引导学生在写勤廉、唱勤廉、行勤廉等活动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0年,兴国县第三小学建成江西省首个楷模道德教育馆,馆内设有兴国籍56位开国将军墙、英雄人物墙、道德楷模墙、共和国功勋人物墙、模范标兵最美人物墙、兴国县楷模人物墙等。“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勤廉楷模的先进事迹,找到他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充分利用楷模道德教育馆的教育资源,让勤廉楷模进馆、楷模精神进馆。”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周九发说,学校通过“四进”(勤廉文化进校园、勤廉故事进课堂、勤廉精神进头脑、勤廉楷模进学校)“五抓”(抓学习教育、抓议事规则、抓警示整顿、抓具体活动、抓楷模评选)等举措,打造“学榜样、做楷模、勇争先”的勤廉学校建设品牌,强化了师生的勤廉意识。
“廉是民族美德的传承,廉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听!一场声势浩大的千人诵读活动在兴国县第七中学举行。步入校园,只见操场上,千余名师生齐声朗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谢玉城告诉记者,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千人诵读活动,10多年来一直坚持着。“我们分年级确定不同的主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勤廉文化等,帮助学生端正思想、开阔眼界、文明言行,从而正直为人。”
在兴国县思源实验中学的勤廉文化主题书画展现场,记者看到一幅幅出自师生之手的美术、书法、海报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气息浓厚,既充分体现了廉洁元素,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韩周兴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展览效果。在他看来,作品传递了勤廉的价值取向,让师生既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滋润,也受到廉洁教育,从而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清正廉洁、一心为公、艰苦朴素、信念坚定”,是兴国籍革命烈士刘启耀一生品格的真实写照。龙口中学通过常态化开展“星耀睦埠 启智廉心”红色文化研学实践活动,在学生心中播下勤廉的种子。
社富小学结合建设篮球特色学校,着力打造“党建促‘双减 篮球健身心”的勤廉学校品牌。
“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在兴国县各中小学校的围墙、教学楼、宣传栏、黑板报等地方,勤廉标语随处可见;校园新媒体开辟勤廉学校建设专栏,传播勤廉学校建设知识,树立勤廉标兵,将勤廉文化浸润每名师生的心田;课堂教学成为开展勤廉教育的主渠道,一堂堂主题教育课好评如潮。
走进兴国县一所所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研学、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组织勤廉主题班会、写勤廉文化诗歌、讲红色故事、诵优秀经典……崇廉尚廉的风气日渐浓厚,一个个动人的勤廉校园故事在这里遍地开花。
师德师风建设凝聚勤廉“永动力”
小周是兴国县良村镇前村村的一名特殊孩子。在3岁的时候,他的肢体发育出现问题,后来智力也出现了障碍。虽然如今十几岁了,但他的基本生活起居还得靠家人照料。由于父母在外务工,家里只有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而爷爷卧病在床,照顾他的任务就落到了奶奶身上。
面对如此情况,从2020年9月起,良村镇前村小学教师王亲生坚持送教上门。第一次送教上门,小周见到王亲生就东躲西藏。见此,王亲生索性和他玩起了捉迷藏游戏。半个多小时后,气喘吁吁的小周主动走到了王亲生面前。
2020年10月的一天,王亲生提著小黑板,给本该学习高年级内容的小周教起了小学一年级的拼音。小周跟读时的发音总是不准,王亲生硬是凭着耐心,放慢节奏、张大嘴巴、示范口型,一字一节地教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小周终于学会了前两个拼音的读法。
王亲生一次又一次送教上门,使小周这个原本在别人眼里不正常的孩子,如今不仅能生活自理,还学会了接纳他人。
“送教上门是让有需求的特殊孩子在家中就能得到教育,这也是打造勤廉学校建设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良村镇中心小学校长刘春林说。春去秋来,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成了兴国教育战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兴国县教科体局宣传中心主任卓效告诉记者,良村镇中心小学持续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是兴国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助力勤廉学校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6年8月,赖福东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他怀揣教书育人的梦想,来到兴国县良村镇红星教学点,开始了一师一校的教学生涯,且一待就是6年多。2000多个日日夜夜,他用真情浇灌一棵棵幼苗,用爱心去温暖每一名学生,哺育他们快乐成长。
同样单调的场景,也定格在良村镇上迳村船形教学点。30多年来,吴世财既当教师也当“保姆”,中午为孩子们做午餐,遇上恶劣天气还要接送学生上学放学。他用青春和汗水为孩子们点亮人生梦想。
2021年,潘菊梅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托付给父母,来到了远离乡镇的下沾教学点,成了一名深山里的女教师。山路崎岖难行,学生散居在村子的各个角落。两年来,她坚持“校务、教学大如天”,每遇恶劣天气,就用瘦弱的身躯护送学生回家;每有学生的学习跟不上,就牺牲休息时间上门辅导。“不能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已具化为她的实际行动。
有同频共振的呼唤,才会有共生共长的成果。
2022年10月17日,兴国县高兴中心小学家长委员会如期召开。有家长代表在会上提出,学校进行家访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暑假或者寒假,能否在平日里也经常性开展家访活动。家长的意见建议就是行动的“号角”。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和祥与其他校领导班子成员商量后决定,注重日常和假期相结合,持续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踏着晨曦出门,披着月色回家,全乡镇的274名小学教师成了“政策解说员”和“信息采集员”。
什么是“双减”?教师如何开展好课后服务?教师如何与留守老人畅通沟通渠道……在面对面的家访中,家长们提出的问题被教师们带回了学校,分门别类成12个方面问题。“我们把声音带下去,把反馈带回来;把答案带下去,把问题带回来;把关心带下去,把诉求带回来。”刘和祥说,通过持续不断地家访,他们不仅对每名学生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也收获了家校合作带来的成效,明晰了学校工作的方向。
“让所有教师走出校园开展家访,能全面了解当前的教学状况,有效解决了解情况的局限性,处理问题可以做到及时对症下药,这些做法是勤于育人、廉于办学的好举措,也是提质增效的好做法。”在兴国县委教科体工委副书记、教科体局副局长郭声文看来,只要脚下有力、心中有爱,家访就一定会有成效。
师德立,则教育兴;师德兴,则教育强。兴国县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勤廉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师德培训,自觉将廉洁从教的要求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勤廉教风成为无声的教育。
社富中学坚持“党建+班主任”联动模式,以建设一支高质量班主任队伍为突破口,带动全体教师树牢勤廉意识。
兴国七中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制定《兴国七中教师日常管理积分方案》,签订《兴国七中师德师风承诺书》《兴国七中“三违”治理承诺书》等,将勤廉学校建设工作融入教师日常行为管理和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社富中心小学组织全体教师签订责任状,通过师德师风专题家访、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师德师风问题反映平台,开展师德师风问题调研,组织全乡小学教师开展师德师风问题自查自纠,防范师德师风问题发生。
兴国县建立了全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活动工作清单,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从严从重惩治违规补课、违规或变相推销教辅资料、举办或参与校外培训(辅导)、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性侵犯罪等师德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兴国县教师队伍建设“十严禁”,按照“凡举报必查、凡查实必究、凡追究必严”的原则,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违规违纪人员进行惩治。通过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立德树人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推进勤廉学校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了解到,兴国县还持续加大校级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充分利用全县现有的红色资源,加大后备干部的党性教育,为全县校级管理队伍输送讲政治、守纪律、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才补给;在全县教育系統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选树一批正面典型、通报一批反面案例,坚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绩效发放的第一标准,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
“勤廉学校建设是勤廉兴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力保障。”庄刚说,兴国县教育系统将大力传承和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为民情怀投入教育工作中,珍惜现在岗位,用心、用情教育好孩子,用力整治教育领域乱象,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以勤廉学校建设为抓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实到教育领域各方面和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带动家长、教师、学生共同推进,借助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教育领域管党治党走深走实,坚决遏制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这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沃土。在时间刻度里,兴国教育人用行动彰显着与先烈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推动勤廉学校创建走深走实,将勤廉深深根植于师生心中,让勤廉教育带动家长、辐射社会,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努力把教育系统打造成为兴国县民生领域的勤廉标杆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