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光》中的“最美支边人”刘铭庭
2023-07-05汪爱武
文|汪爱武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被称为“生命的禁区”的地方,一位治沙老人扎根于此,用毕生的心血,书写了新疆治沙史上“人进沙退”的一段传奇。他就是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尊称为“刘红柳”的世界著名治沙专家、植物学家刘铭庭。
作为知名的植物学家和治沙专家,刘铭庭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总说自己把梦想都寄托在那里的一草一木中。1956 年,还在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学习的刘铭庭来到新疆实习,被漫天风沙震惊了。回校后,刘铭庭给时任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把我分配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把我分配到祖国的边疆去”的炽热之情。1957 年,刘铭庭如愿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物研究室,开始了他的沙漠治理研究。
几千年来,新疆沙区百姓面临的是“沙进人退”的无奈,风沙毁灭了无数个人类文明和家园,埋藏了无数个王国和城堡。刘铭庭投身沙漠治沙植绿。他发现新疆的红柳特别多,而且固沙效果特别好,就选择了固沙植物——红柳作为主攻课题。30 多年间,刘铭庭在防沙治沙、生态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寻求突破。功夫不负有心人,刘铭庭经过长期实践与研究掌握了200 种固沙植物,发现了5 个红柳新品种,成为“中国红柳家庭”1/4 品种的发现人和定名人,使得我国红柳研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他创新研究提出的“引洪水灌溉繁育红柳固沙的方法”使南疆的红柳植被很快发展到500 余万亩。有了研究成果,灌溉繁育红柳固沙的方法开始推广,人们在南疆沙漠边缘筑起了绿色屏障,开辟了我国治沙史上第一次“人进沙退”的新格局。刘铭庭的小家也随着流动沙丘的固定终于稳定了下来。“到1997 年,在塔里木盆地一共推广红柳500万亩。红柳面积大了,沙地就小了,也就有了生态效益。”刘铭庭将全身心投入到防沙治沙中,投入到固沙植物的研究中。直到1993 年在策勒治沙站退休,他一直战斗在沙漠的最前沿,脚步从未停歇,一步一步走了4 万多公里,相当于围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转了整整7 圈。
“只有生态效益也不行,老百姓不能致富。”沙退人进,沙漠绿了,风沙小了,但刘铭庭看在眼里的是,沙区的部分群众没有得到实惠,生活依然艰难。早在策勒治沙站工作时,他就将人工大芸(肉苁蓉)研究出来了,但当时的试验是小面积的,没有推广。退休后的刘铭庭又开始研究人工大芸的“开沟播撒高产种植法”。试验的几年,条件是艰苦的,刘铭庭带着毕生积蓄,白天在沙地里冒着大风与酷暑辛勤劳作,晚上则在地窝子里忍受着蚊子和牛虻的叮咬,交通工具就是一辆摩托车和一辆毛驴车,喝的水是从很远地方拉来的涝坝水,上面甚至漂着虫子。1997 年,首批大芸种出来,陆续就有不少沙区群众跟着他种起了大芸,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科学技术不能锁在抽屉里。”就这样,刘铭庭将“开沟播撒高产种植法”这项获得专利的技术免费教给南疆沙区百姓,让大家跟着种植大芸,他也一直留在于田,为百姓提供技术指导。到2014 年,于田县的大芸种植面积达17 万亩,整个和田地区有50 多万亩,他让南疆几十万沙区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60 多年来,刘铭庭用一生积极践行着“红柳精神”。和他一样,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治沙工作者还有很多很多……戈壁深处,镌刻着他们无私奉献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