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等级评估探析*

2023-07-05贾世劲宗军君

舰船电子工程 2023年3期
关键词:特战特种部队美国陆军

贾世劲 宗军君 张 琦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合肥 230031)

1 引言

近年来,我陆军特种部队持续开展了以特种兵等级考核评定为典型样式的训练考评活动,对于检验特战队员训练水平、激发参训热情,提升战斗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从工作实际看,也存在部分考评标准模糊、与实战衔接不够紧密、考评组织不够规范等问题[1]。如何架构作战指向鲜明的考评标准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评体制机制,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美国陆军特种部队联合终端攻击攻控制员(Joint Terminal Attack Controller,JTAC)等级评估的组织实施、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陆军特种部队开展等级考核评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等级评估的组织实施

在美军官方文件中,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是经国防部认证和授权,在近距离空中或其它空中行动的前线执行末端攻击控制任务的人员[2]。从其官方定义可以看出,JTAC 作战效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引导”和“控制”两个关键词上,它涉及了JTAC 在作战过程中如何规划任务、如何对打击目标进行分析、如何使用通信联络工具、如何提供信号指引等诸多内容。从这些要素出发,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结合历次实战经验,不断对JTAC 等级评估的组织流程、环境构设、评估项目、评估等级进行优化重构,以确保其在具体作战过程中发挥最大效能。

2.1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等级评估基本流程

评估流程是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开展等级评估之前所作的整体性筹划工作,其一般流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评估结束三个阶段。评估准备阶段,主要是完成各类清单、表格、想定、方案的制定工作,并对参考者资格进行审查;评估实施过程中,先由组织者向参考者说明基本情况、介绍具体考评场景和各课目评估标准,而后按事先计划组织实施考评;评估结束阶段,采取“任务后汇报”的形式,由组织者和参考者交叉核验成绩,判定考评结果。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等级评估流程及主要工作[3]

2.2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评估项目

评估项目设置是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等级评估工作的核心要素。如何设置与实战联系最紧密,能够发挥现有武器系统最佳效能,能够充分检验JTAC作战能力的考评课目一直是其重点研究和改进的问题。以美军第1 特种部队司令部(空降)JTAC 等级评估为例[4],其评估项目是依据单个人员在具体实战环境下,从任务规划开始,按照评估准备——申请报告——分析协调——系统和信号指引——攻击与控制——攻击后评估——辅助考评——安全防护的一整套作战流程设置相关课目。从这些项目看,JTAC 等级评估充分体现了其训练内容、考评标准的现实针对性和与实战的紧密联系性。具体评估项目如图1所示。

图1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等级评估项目

2.3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等级评定标准

在评定标准方面,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共设置了三个等级,分别为“Q”“Q—”和“U”三级[5]。“Q”表示JTAC 在上述25 个评估项目中达到了预期表现水平,即参考者能够较好地理解必要的信息,在规定的错误容忍范围内履行了JTAC 的职责,完成了指定的作战任务;“Q—”表示参考者有资格执行指定的区域或子区域作战任务,但需要听取情况汇报或者接受特种部队JTAC 额外训练项目;“U”表示参考者不具备执行作战任务的资格,需要额外培训。同时,美军明确,对于影响任务完成或危及安全的情况都将被评定为不合格。从上述美军特种部队关于JTAC 等级的划分可以看出,其显著特征是以单个特战队员完成作战任务的程度为基本考量,这种清晰明了的等级划分更多体现的是对一名特战队员能否完成作战任务的认可,也是美军近距空中支援战术协同水平的外在体现。

3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等级评估的特点

从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 等级评估的程序、内容等表象上看,其更像是美国陆军特战队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实际上,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 队伍自组建后,通过在历次战争中的不断深化总结,并结合陆军各新型作战概念的出炉和自身作战运用的实际,其等级评估在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既有本军种的特色,也有“空地一体战”作战思想的印记,还折射出美军联合战术训练的发展趋向[6]。概括起来,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3.1 评估程序标准化

美国陆军部队的JTAC起初由空军派遣飞行员负责担任[7],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受训练协同难、训练成本高和实际作战需要等问题的影响,美国陆军也适时组建了属于本军种的JTAC。由此,开启了JTAC等级评估的“陆军模式”。首先是在组织层面。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等级评估顶层政策法规由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统一制定,并向部署在全球各地的美国陆军特战力量发布实施[8]。这种总分统揽式的组织架构下的标准化体系,为JTAC 等级评估提供了强力的指导;其次是在评估程序上。前述所分析的JTAC等级评估流程从准备到结束的不同时期均是按照作战流程转化生成,且该流程已经形成指导性文件下发部队,为特种部队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法规制度保证;最后是在等级评估方案上。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建有多个种类、多个环境、多项作战任务数据库供特种部队选用,这些数标准化的数据库为JTAC开展等级评估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多套评估方案为开展JTAC等级评估提供支撑。

3.2 评估标准实战化

与陆军其它兵种训练考评不同,特种部队JTAC 开展等级评估的标准摒弃了单兵军事素质、技术等单一层面,而是将特战队员如何引导实施攻击所需各项技术、战术能力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面向实战、直指任务的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既有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基本操作,也有对JTAC进行作战筹划、作战控制、作战分析的硬性要求,还有对特战队员特殊作战技能的明确规定。这些评估内容涵盖了一名JTAC在具体作战过程中发挥效能所需的全方位能力素质,集中体现了其在实战条件下实施作战行动的一整套流程。可以说,特种部队JTAC 等级评估的标准设置就是美国陆军特战队员在实战状态下具体作战行动的缩影[9]。

3.3 评估方式多样化

目前,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 等级评估的类型共有七种。一是初步评估。主要考查参考者战场感知的能力以及与陆军炮兵部队火力控制员协调能力;二是周期性评估。主要考查参考者场景规划能力和使用陆军所属固定翼飞机的能力;三是再次评估。考查参考者是否能够正常和安全的履行职责;四是现场评估。主要对JTAC、JTAC-教练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查;五是突然行动。即下达预先号令,考查参考者身心准备情况;六是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教练员评估(JTAC-I)。考查JTAC 教练员指导、培训和参训能力水平;七是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评估(JTAC-E)。考查参考者在真实场景中的具体表现以及管理JTAC 等级评估活动的能力。上述评估类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象、任务、目的阐述了开展JTAC等级评估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既是检验特战队员拥有JTAC 资格的重要手段,也是JTAC 能否发挥作战效能的有力抓手,其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大大有效提升了评估的质效。

3.4 评估保障体系化

JTAC 是美军军兵种之间在作战中实施近距空中支援战术协同的衍生品[10]。作为美军目前最复杂、最常用的战术协同方式,近距空中支援得以实现的保证除了需要JTAC 自身的过硬素质,还需要完备的保障体系予以支撑。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 等级评估保障体系既有硬件上的,也有软件上的,还有考核场景方面上的。以JTAC装具为例,其先后经历了传统地面引导、数字辅助和持久近距空中支援地面系统网络化三个发展阶段[11]。目前,JTAC 单兵装具已经形成了涵盖地面控制系统、微型计算机、激光指示器、GPS 接收机等多种类型的保障体系[12]。这些软硬件完全为JTAC 量身打造,相互间组成网络化的交联关系,为JTAC 作战提供辅助;再以评估场景为例,美国陆军特种部队JTAC等级评估针对不同的作战任务、对手和自身角色定位为参考者设置了多种场景想定,且每一个场景均有完备的配套软硬件装备助考。上述关于JTAC等级评估保障体系的建设,为评估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软、硬件支撑。同时,也能从评估实践中进一步查找实战状态下保障能力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整改提高。

4 对我陆军特种部队开展等级考核评定的启示

为了发挥特战等级考核评定的最大效益,我军特种部队既要着眼未来作战需求,也要立足当下实际,还要深刻汲取外军特战力量考评的经验启示。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组建专业评判队伍、优化评估标准、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手段等方面做工作。

4.1 加强顶层设计

美国陆军JTAC等级评估持续向上的发展过程得益于美国陆军高层的持续关注。从JTAC等级评估相关政策法规的起草颁布到评估标准的制定设置各个环节,均由陆军条令训练司令部负责统揽。美国陆军JTAC 等级评估的实践证明,搞好顶层设计是持续开展评估活动,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对于我军特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来说,首要的是要制定系统配套的政策法规。在考评方案的制定上,应该进一步提出一套规范化、适用性强的考评体系供部队执行;在考评组织时机上,不能仅仅局限于特种部队内部平时状态下的实施,而是要贯彻考评也是作战的理念,在联合训练、重点作战课题研训、重大演习的实践中就组织定期不定期考评相关问题进行统筹明确;在考评流程上,要紧前出台配套的、规范的操作实施标准供部队参考,破解目前考评组织各自为政的局面。

4.2 组建专业化的评判队伍

与美国陆军JTAC等级评估专业的评判队伍不同,我军特战等级考核评定评判队伍多由本单位人员在考评前临时抽调组建[13]。由于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加之评判队伍缺少专业系统培训以及个人能力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特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的质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对此,首先要确立评判队伍的目标任务,可依托战区陆军、集团军抽调组建一支知识结构复合、专业结构多元、年龄梯次合理、编成精干高效的专业队伍;其次要对评判队伍人员实行业务培训和资格认证,确保每一名成员能熟知等级考评操作流程、精通特战专业、能管理、会协调,能够严密组织等级考评,具备开展考评工作的资格;最后要在持续增强专业评判队伍个人素质上做工作。可依托院校资源,寻求地方评估专家助力,采取集中办公、集中培训等方式不断吸收最新评估理论知识,掌握前沿方法手段,实现评判队伍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4.3 优化考评标准

考评标准是考评活动的核心组成要素。考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考评活动的现实指向。目前,我陆军特战等级考核评定标准更多体现的是单兵身体素质、装备操作等层面,单兵战、技术的作战指向性还不够明显,综合考评体系也尚未建立。同时,陆军所属各特种部队开展等级考评共用同一标准,这与特战队员在不同作战环境下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需要不同的能力素质要求不相符。因此,优化考评标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遵循考评向作战任务聚焦的理念,针对各特种部队所担负的具体作战任务优化考评标准。指标权重上,要突出技、战术考评课目的占比,摸索设置针对指挥员进行作战任务规划的考评内容;考评环境上,针对各部队不同的驻地环境细化相关课目设置;考评层次上,进一步区分军官和士兵的考评课目,军官的考评课目重点要放在作战筹划、作战控制层面,普通士兵考评课目重点放在技术、战术、武器装备操作层面。

4.4 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手段

特战等级考核评定就其工作本身而言,主要涉及怎么考和怎么评两个问题。从“考”的角度看,包含了谁来考、怎样考两个层面。从“评”的角度看,它同样包含了谁来评、怎样评价的问题。因此,要持续在这几个方向用力,积极探索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考评方法手段。一是建构多类型考评模型。摒弃传统的人工考核、数字记录方法,转向数据支撑、统计分析的定量化考评模式;二是建构质量评估机构。以专业评判队伍为主体,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考评理论的同时,深入查找制约考评质量的瓶颈,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理论、数据双向支撑;三是搭构网络化的考评系统。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探索构建导控、监测、评估一体化考评系统。实现考评方案自动生成,考评信息自主采集、考评过程可视化等要求,不断为提升考评质效精细管理提供助力。

5 结语

从表面看,JTAC 是美军取得职业资格的火力打击引导员。实际上,JTAC 是美军联合作战的产物,也是美军精确作战思想、火力作战思想指导下的输出产品。我军特战等级考核评定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其考评作战指向还不够清晰,考评标准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考评方法、手段也需要进一步摸索创新。

猜你喜欢

特战特种部队美国陆军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本期主题:特种部队队徽
特战女兵
2020年9月17日,美国陆军士兵在训练中发射新的M109A7圣骑士自行火炮
特种部队巡礼之英国特别空勤团
特种部队巡礼之阿尔法小组
代号“今日评说”——新闻特战小分队如何打造?
全副武装手持G36步枪的德国特种部队队员
特战训练
越南战争后美国陆军的训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