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汉族和满族成人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对高血压发病的交互作用
2023-07-05蒋晨晨孙纪新何慧婧胡耀达单广良
蒋晨晨,崔 泽,潘 利,孙纪新,何慧婧,胡耀达,单广良*
1.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005;2.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高血压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可预防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不断攀升,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重大挑战[1]。中国成人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从2002年的12.3%上升到2018年的27.5%,目前中国高血压人口约2.45亿[2-3]。既往研究表明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均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4],目前国内有关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国民健康状况和基本生理参数本底调查(二期)”河北现场的调查数据来探讨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对高血压的交互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7~8月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承德市和雄安新区作为调查现场,以20~80岁的汉族和满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纳入4 633名调查对象。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20~80周岁;在当地居住满1年及以上;本人及父母的民族均为汉族或均为满族。排除标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身体残疾或明显畸形者;妊娠期妇女。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健康调查问卷,采用一对一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问卷工作人员均在现场开始前接受严格规范的培训,掌握询问的技巧和填写问卷的统一标准,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现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人口学信息:民族、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址、现住地址、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2)健康状况: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史。3)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家族史。4)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身体锻炼和体力劳动等情况[5]。
1.2.2 体格检查[6]:1)身高:采用身高仪进行测量。受试者需提前脱帽、取下头饰,赤脚直立,头部、肩胛、臀部和脚跟紧贴于身高仪,平视前方。然后测量人员压下测量板,并保持视线与压板在同一水平读取身高数值。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精确到0.1 cm。2)体质量: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TANITA BC-420,日本)测量。测量前受试者需脱去外套,身着轻便服装,取下随身的钥匙、手表、手机和首饰等金属物品,赤脚直立于分析仪秤盘的金属电极上,双手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不得交叉或接触其他物品,测量1次,精确至0.1 kg。3)血压: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HEM-907)测量血压。受试者测量前需空腹,不可吸烟、饮酒、喝咖啡等,不可剧烈运动。血压计的测量程序设置为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1.2.3 变量定义:因变量为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7],受试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 mmHg(1 mmHg = 0.133 kPa)和(或)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 mmHg和(或)既往存在高血压病史和(或)目前正在服用高血压药物,则定义为高血压。自变量[5]包括BMI和高血压家族史。BMI(body mass index)=体质量(kg)/[身高(m)]2。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8]提出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诊断标准,非超重/肥胖定义为 BMI≤23.9 kg/m2,超重/肥胖定义为BMI≥24.0 kg/m2。高血压家族史指调查对象的(外)祖父母、父母或兄弟姐妹中至少有1人有高血压,否则为无。协变量包括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身体锻炼和体力劳动。吸烟情况分为3类,即从不吸烟、戒烟和目前吸烟。目前吸烟定义为受试者自主且规律性地吸烟,且平均每日吸烟量至少1支,截至参加调查时吸烟时间达到6个月及以上。戒烟指曾经达到上述吸烟标准,截至参加调查时,连续6个月及以上不吸烟。以上标准均不满足者为从不吸烟。饮酒情况分为3类,即从不饮酒、戒酒和目前饮酒。目前饮酒定义为每月至少饮酒2次,每次饮用至少100 mL白酒,或100 mL葡萄酒,或500 mL啤酒,截至参加调查时饮酒时间达6个月及以上。戒酒指曾经达到上述饮酒标准,截至参加调查时连续6个月及以上不饮酒。以上标准均不满足者为从不饮酒。身体锻炼指指调查对象在工作时间之外自主、规律地进行以促进健康为目的身体锻炼活动,且平均每次活动时间在20 min及以上。根据锻炼的频率将其分为3组:低(从不锻炼或每月锻炼次数≤3次)、中(1~4 d/周)和高(≥5 d/周)。体力劳动按照调查对象日常工作的强度分为轻、中和重3组。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共有6 643人参与本次调查,其中完成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者6 558人,调查完成率98.72%。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512人(非汉族或满族482人,现住地不是河北29人,年龄<20岁1人)和不符合分析要求的1 413人(缺失血压、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等重要变量85人,高血压家族史不详1 328人),最终纳入分析4 633人,其中汉族2 985人,满族1 648人。有高血压家族史者3 839人,占比82.86%;超重/肥胖者2 772人,占比59.83%(表1)。
表1 河北省汉族和满族成人的基本特征
2.2 不同特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
在纳入分析的4 633名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者1 863例,患病率为40.21%。汉族高血压患病率为40.84%,满族为39.08%。
高血压患病率在汉族和满族中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并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20~39岁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在15%以下,而在60~80岁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70%左右。在汉族和满族中,均是有高血压家族史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超重/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超重/肥胖者,有较高教育程度或较高收入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低(表2)。
表2 河北省汉族和满族不同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2.3 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对高血压发病的交互作用
在校正了民族、性别、年龄、城乡、收入、教育程度、吸烟、饮酒、身体锻炼和体力劳动后,在汉族和满族中,高血压家族史和超重/肥胖均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且二者对高血压的发病存在正向的加法交互作用,即协同作用。在调查对象总体中,有高血压家族史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无高血压家族史人群的3.60倍(95%CI:2.51~5.18),超重/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是非超重肥胖人群的2.90倍(95%CI:1.92~4.37),二者同时存在时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二者皆不存在时的9.78倍(95%CI:6.86~13.95)。RERI为4.28(95%CI:2.59~5.96),SI为1.95(95%CI:1.54~2.47),AP为0.44(95%CI:0.33~0.54),即在与高血压家族史和超重/肥胖相关的高血压患者中,有44%可归因于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汉族和满族分别分析,结果与对调查对象总体的分析结果相似(表3)。
表3 河北省汉族和满族成人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对高血压发病的加法交互作用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家族史和超重/肥胖均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有关,且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加法交互作用,这与其他研究一致[4,6,9]。江苏省南通市的一项调查表明,有高血压家族史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约为无高血压家族史人群的2倍[10]。贵州省的一项队列研究表明高血压发病风险随着BMI值的增加而升高[11]。对北京市某科研院所职工的一项调查表明,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正向的加法交互作用[12]。
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年龄和生活方式等,目前已知与血压表型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超过1 477个,家族史是遗传因素的重要标志[13]。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膳食、BMI、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等,其中肥胖可以通过引起胰岛素抵抗,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钠水潴留等多种方式引起血压升高[4]。既往研究表明BMI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BMI值越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越高[11]。
高血压家族史虽然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中国一项队列研究表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BMI、终止高血压膳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38%的女性和43%的男性发生高血压[14]。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是横断面调查,高血压家族史可能存在一定的回忆偏倚。由于体力劳动程度分级是由调查对象自我报告的,可能无法精确测量其体力劳动情况。由于调查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调查对象以中年、女性居多,可能会造成样本的代表性不足。本调查缺乏膳食的数据,无法校正膳食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后续的调查中可以注意控制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比例,增加膳食方面的调查内容以及提高问卷的询问水平,使结果更具代表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在汉族和满族中,高血压家族史与超重/肥胖之间均存在协同作用,有高血压家族史且超重/肥胖者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这部分人群更需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BMI,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