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快检技术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2023-07-04李健冯春艳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

李健 冯春艳

摘 要:食品快检技术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有着重要地位,是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分别从食品快检技术的简介、常用食品快检技术在基层监管中的应用及意义、食品快检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讨食品快检技术在基层监管中的应用,为食品快检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快检技术;食品安全;基层监管

Abstract: Food rapid inspection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for peoples health and life at grassroots level,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keep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t present stage.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food safety inspection techniques, the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ommon food rapid inspection technology at grassroots supervision,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food rapid inspection,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rapid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 grassroots supervis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ood safety inspec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rapid inspection technology; food safety; grassroots supervision

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渠道,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食品快检技术由于其简便、快捷的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中,是常规实验室检验检测的良好补充,不仅节约了基层质量抽检的检测成本,还大大提升了基层食品安全质量抽检的效能[2]。本文主要就食品的安全性检验和监督管理体制进行探究,以期为今后的食品快检工作提供参考。

1 食品快检技术概述

食品快检技术是指在较为简单的环境条件下,运用简便可移动的仪器设备或试剂盒,采用快速定性或半定量的检验检测方法对食品及其相关产品进行快速检测的一种技术手段[3]。食品快检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比色分析法、酶抑制技术、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检测法等。食品快检技术具有高效率、可移动、易操作等优势,有利于现场对可疑样品进行快速筛查,能够有效补充传统检验检测方法检验周期长、检测成本高、不能在现场进行的短板。《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二条明确规定了抽查检测结果的实际应用,以及可作为行政处罚依据的参照情形,因此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执法有据。

2 快检技术在基层监管中应用的意义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不断加大,食品快检技术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道“滤网”,其广泛应用有重大意义。①快检技术具有“快速抽样、快速检验、快速处置”的特点,有助于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高监督工作效率。②采用快速检测,可使相关人员在日常检查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可疑问题,使食品安全预警前移。③快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对大量食品进行初筛,同时为后续实验室常规检测给出检测项目参考,节约时间成本、检测成本,这对于食品检验具有进一步的提升作用。④快速检测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基于监管人员少、监管对象多、监管品种杂的现实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部分区域人才匮乏的情况。⑤食品快检技术在基层监管中是判断原材料的有效利器,以往基层监管人员不能对食品中的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及非法添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而食品快检技术有效补充了传统监管的空白[4]。

3 食品快检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3.1 快检技术水平亟待革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目前快检技术基本满足食品中添加剂成分、重金属污染、农兽药残留及微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检测需要,能够基本实现基层食品监管初步筛查的工作目的。但食品快检技术在监管层面实际运用中也有一定缺陷,如快检方法灵敏度差、稳定性不足、缺少质量控制体系、结果判定人为操作影响大以及记录不全等,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食品快检技术发展成为法定标准[5]。快检技术的弊端主要体现在结果准确性欠佳,影响研究的检验效率,此外其结果缺乏有效性也是基层开展快檢工作的明显壁垒[6]。

3.2 快检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快检产品质量不一,品种混杂,对于食品安全性而言具有严峻考验。由于未对快检产品市场准入或计量认证明确强制要求,快检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产品性能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的直接影响。2017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对市售的12种快检仪器、32种快检试纸条(卡)和试剂盒共计13 763件样品进行评价检测,44种产品中仅10种产品基本适应基层食品快检需求,显示出市售快检产品准确性不强、稳定性不高、经济适用性不足等缺陷[7]。2019年,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对市售基于化学比色原理的10家亚硝酸盐快检产品开展评价,发现10家产品的一般指标均不能满足要求,4家产品色阶卡与实际颜色不符[8]。2023年1月29日颁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使用的意见》[9]中提到“切实提升食品快检产品质量水平”,开展食品快检结果实验室验证以及稳妥推进食品快检产品符合性评价和认证,此举可有效保障食品快检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提升监测效能。

3.3 快检运行方式各有千秋

快检运行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监管部门配置快检车且安排专人负责、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①监管方面。各地监管部门耗资配置大量的快检设备,包含食品快检车,通过对农贸市场、学校配送单位及展会活动等密集流通场所开展快检抽样检测,在重大活动中加强食品安全保障;下属基层监管所配置食品快检箱、检测仪等,可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关于食品安全性鉴定的需要,实际应用不多。此外,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法定职能,农业主管部门设立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乡镇检测站,开展生产领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工作;根据《水产品质量安全法》法定职能,农业主管部门设立县级农检机构、乡镇监管站,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快检。②购买第三方服务。通过招投标采购选定有效承担并完成快检任务的机构即第三方检测机构。快检外包服务供应商可指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当发现阳性结果,能够迅速送达对应机构进行阳性确证,但也可能存在数据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不乏存在服务机构为促使检测任务达标而,对数据结果应付完事、胡乱捏造;为减少成本而使用性价比差的快检产品;当快检数据存在问题,监管部门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處理[10]。

4 食品快检技术改进方向

4.1 推进快检技术创新发展

建议相关部门从以下方面努力。①政府层面把快检技术纳入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中,从人员、设备、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加强保障[11]。②科研机构要扩大快检技术研究对象范围,满足新型食材及食品外包装食用安全性监测需求。③创建相关检测机构存储信息系统,实现快检试验基本信息及相关记录的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对食品安全性检测的结果进行保存,促进实现快检技术找准食品安全问题的靶向作用。

4.2 注重提升快检产品质量

作为快检行业的关键要素,快检产品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等要求,因其直接影响快检结果,关乎食品安全快检监管是否准确有效,以及能否有效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建议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提升快检产品质量。①升级快检产品,满足多元化场景的应用需求。目前,政府监管部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的主要目标群体,家用快检技术与产品的开发也是市场发展的行业趋势,选择实力企业的快检产品适应应用场景需求,在检测准确性、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升检测自动化、便利化。②做好对快检产品的评价工作。当前快检产品的评价分为标前评价、标中评价、标后评价。建议通过优化快检评价方案为快检产品评价提供理论参考,打造权威的评价认证平台,提供产品评价认证优质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定期组织开展采购前和使用中快检产品的评价工作,建立黑名单目录,对评价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震慑惩戒,不允许再进入市场。

4.3 健全快检运行保障体系

快检运行除了监管部门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以外,可考虑完善快检“产学研用”体系,丰富快检服务运行业态,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综合实力较强的快检机构,综合多方检测需要,采用示范引领的方式,构造快检技术产学研用前卫基地,充分利用多方优势力量,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快检试剂生产企业等,积极关注和参与快检重要技术突破和标准申报,推动快检工作与现代科技融入发展现代化。通过构建食品快检方法成果转化平台,以食品市场监管需求为出发点,对技术进行深度研发革新,遵循市场需要开拓生产产品,及时开展产品和技术评价,并使其能够实际投入市场使用,立足满足新的监管需求导向,形成良性工作格局,实现科学监管赋能食品产业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12]。

5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要加强对食品快检的研究力度,利用食品快检技术其“快”的突出优势,不断拓展及开发食品快检技术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应用范围及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扩大覆盖面、提升监管效果,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通过有效完善食品安全快检体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快检水平,拓宽快检的检测范围,夯实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基础,提高食品安全预警能力,充分发挥食品快检的技术支撑作用,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整体提升,构筑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屏障,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赫荣昕,黄晶,蔡德玲,等.食品检验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食品工业,2021(增刊1):127-128.

[2]陈勤.浅谈快检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1):175-176.

[3]栾振祥.食品快检技术与实验室检验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抽检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食品,2018(20):31-32.

[4]韦双.浅议食品快检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2023(5):67-69.

[5]岳清洪,黄瑛,黄璐瑶,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基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8):6356-6361.

[6] 商春锋,张辰辰,相丽新,等.济宁市食品及农产品安全监管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食品,2021(24):154-157.

[7]刘婷,曹进,王钢力,等.市售食品快速检测产品的应用评价与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7):2439-2447.

[8]周璇,何新叶,杨露峰,等.基于化学比色原理的食品安全快检产品评价方法的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5):1278-1283.

[9]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使用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3(10):76-83.

[10]叶雅真.我国食品安全快检产品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2):3719-3724.

[11]曹克任.快检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食品界,2021(8):94-95.

[12]颜松.基层食品快检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食品,2022,28(22):64-67.

作者简介:李健(1983—),男,海南海口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通信作者:冯春艳(1986—),女,海南海口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药品安全。E-mail:956228454@qq.com。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若干思考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
浅析食品安全犯罪的成因及其对策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经济法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食品安全体系中物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