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锦防线经营兴衰始末与明蒙后金关系研究*
2023-07-04李锦波吴志远
★ 李锦波 吴志远
在明金(清)战争整体过程中,有两条突出的脉络,其一是参与其中的蒙古部族同双方关系的转变,其二是明金双方整饬武备攻防的过程。关宁锦防线虽是整饬武备的表现,但其经营兴衰却与明蒙后金三方关系密切相关,完整地展现了民族关系和军事武备的动态联系交织过程。学界围绕这两条脉络,或分开或交织研究,各取得丰硕成果,却鲜有系统完整地将明末明蒙后金三方关系互动同关宁锦防线筹建经营相结合的研究,相关研究在集中于一方面的同时缺乏对另一方面的系统回应。
在关宁锦防线研究方面,学界主要围绕明廷对于修筑、经营防线始末及其细节展开,但对于关宁锦防线经营过程与明蒙后金关系缺乏详细论述,更多地着眼于明朝自身对于防线的经营,未能很好地在一个较长的跨度理清二者的内在联系。以人物为中心的关宁锦防线研究方面,殷琦、李川以孙承宗这一辽东事务负责人为中心,论述在其治下关宁锦防线的营建经营始末,阐述了关宁锦防线对辽东战局的重要作用,但其仅是论述孙承宗修堡、练兵、抚民的举措,对其处理与左翼蒙古关系在营建经营关宁锦防线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论述。①殷琦、李川:《孙承宗与关宁锦防线研究》,《西部学刊》2017 年第10 期。陈作荣则以孙承宗经营辽东始末为视角,论述了其在关四年功绩,其中间有论及孙承宗处理蒙古占据辽西部分,但仅是寥寥带过以佐证其收复辽西的功绩。②陈作荣:《天启间孙承宗督辽业绩述略》,《东北师大学报》1988 年第3 期。而袁垣注意到相关研究对于建设防线的主体——辽东武将群体关注甚少,于是其以武将群体的角度,提出在广宁之败后明朝辽东武将们出关建设防线,为关宁锦防线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③袁垣:《辽东武将与关宁锦防线》,《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1 期。在关宁锦防线整体经营方面,周瑞奇就修筑的缘起、构筑初期之波折概况及其成效展开论述,其间指出明朝对蒙古的成功安抚使得明朝能够收复辽西,修建关宁锦防线,①周瑞奇:《论析明末关宁锦防线构筑初期之波折与成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5 卷第6 期。此外其《明末关宁锦防线瓦解之内外原因探析》中以五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关宁锦防线瓦解的原因,但对于外部因素中的蒙古方面,仅是提及清朝对蒙古的争取,对于明蒙之间波折最终促使明蒙关系恶化以致双方同盟关系最终破裂却未有提及。②周瑞奇:《明末关宁锦防线瓦解之内外原因探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7 卷第3 期。
在涉及明末辽东关宁锦防线的民族关系史方面,学术界也不乏系统性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论述明蒙、清蒙关系变化与明朝、清朝在鼎革之际的民族政策得失,但对于关宁锦防线这一具体防御体系,大多学者仅是将其作为双边以及三边关系互动中一个小分支来论述,未能较好地将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王荣湟详细论述了孙承宗对漠南蒙古在天启年间“款防合一”的斗争策略到天启、崇祯之交的“主剿慎款”的变化,其间也着重提及孙承宗以“且抚且防”的方式处理与左翼蒙古关系对于稳定辽西秩序以及将辽西地区重新被明朝接管的重要作用。③王荣湟:《孙承宗对漠南蒙古的斗争策略》,《军事历史研究》2016 年第5 期。吴雅舒着眼于松锦之战中归附明清双方的蒙古人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在归清后的安置问题,揭示了蒙古力量被清朝所争取后对清朝取得战争胜利所起到的关键作用。④吴雅舒:《明清松锦之战中的归附蒙古人》,内蒙古大学中国史系硕士学位论文,2019 年。袁森坡则详细论述了明蒙关系过程,就明朝由争取蒙古成功到关系恶化、争取失败的整体过程展开论述,分析了明朝争取蒙古失败的原因。⑤袁森坡:《明朝后期与辽东蒙古的关系》,《明史研究论丛》1991 年第2 期。唐烈则以东北亚政局为切入点,以朝鲜为研究重点,将东部与西部两个三角关系纳入一个宏观研究体系当中,剖析明清交替之际东北亚政局的变化。⑥唐烈:《论明清交替之际东北亚政局的变化——以后金、明朝、蒙古、朝鲜间的关系为中心》,延边大学专门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15 年。王满满则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明蒙后金三方关系变化,探讨了明蒙后金三边关系形成与过渡到明后金双边格局的过程,但对于具体时段之间的明蒙后金关系的探讨过程有些简略。⑦王满满:《明、蒙、金三角关系试探》,中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关系史系硕士学位论文,2013 年。
由此,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明、蒙、后金三边关系格局向明、后金双边格局转变为主线,通过关宁锦防线这一军事防御兴衰为视角,进一步将明末军事与民族关系串联起来,探索明末北边民族关系和明清鼎革的多元路径与内涵。
一、关宁锦防线筹建阶段
关宁锦防线是由孙承宗、袁崇焕于辽西走廊先后修建经营的以宁远、锦州、山海关为中心的战略防线。在广宁之败后,明朝丧失广宁在内的辽东大片土地人口,辽西诸堡被焚,山海关成为其与后金作战的前线;后金占据大小凌河一带,兵锋直逼辽西;左翼蒙古诸部勒马塞上,意欲在广宁抚赏地丧失后和明朝达成新的抚赏。在这严峻的形势下,重整武备、修筑防御的提议被迅速提上日程,关宁锦防线的筹建也由此展开。
筹建关宁锦防线的提议一开始就与蒙古相关。广宁之战后,左翼蒙古占据了广宁以西地区向明朝胁赏。而明军前哨游击名义上驻守中前所,但实际上尽收缩在八里铺以西,⑧[明]孙承宗:《车营叩答合编》卷4《明高阳孙文正公传》,清同治八年高阳孙氏师俭堂刻本,第261 页。以东区域尽成“西虏”牧所。基于这一现实,对于是否重新收取关外宁远、锦州等五城七十二堡顿时成为讨论的焦点。
围绕辽东防御问题始以王在晋在八里铺建重城设重兵、弃守辽东的提议在朝堂上占据主流,⑨《明熹宗实录》卷17,天启二年五月丙午。并获得了皇帝帑金20 万发放的许可。⑩《明熹宗实录》卷18,天启二年六月庚寅。孙承宗则认为关外形势不明,不实地考察终不晓畅,于是在当年6 月向熹宗提出出关巡视的请求,①《明熹宗实录》卷18,天命二年六月丙子。在其考察中,除了宁远、觉华犄角防御的地理格局,关外的情形也促使其重视整备辽西防御。
左翼蒙古在八里铺附近杀人劫掠,附近烽堡日日报警,极大地扰乱了广宁之败后的关门秩序,②[明]孙承宗:《高阳集》卷19《尺牍·又启》,清顺治十二年孙之淓刻本,第1733 页。所以孙承宗在考察完毕,在其所上奏疏中除了提及宁远、觉华处于要害之地不可不守外,还着重提出将左翼蒙古势力驱逐出辽西走廊,以此使其远离关门。③《明熹宗实录》卷19,天启二年七月甲寅。此外,关宁锦防线的营建还兴起于救援十三山受困义民的议论中。
广宁之败后,大量滞留辽东的汉民被后金掌控,后金的强制削发、将辽西人口迁徙至辽东④《满文老档》卷35,天命七年二月初四日。,以及追捕逃人的做法⑤《满文老档》卷40,天命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引发了以广宁地区为中心大量辽民的纷纷反抗,如石河、清河民丁捆杀前来催促迁徙的后金使者⑥《满文老档》卷36,天命七年二月十二日。,但更多的辽民选择逃居山上,数万辽民集中在十三山一带与后金前来攻山的部队相持⑦[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0,上海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第1033 页。,而其在被围困的同时,也积极寻找机会联络明军,在山百姓趁夜下山泛海渡往觉华向明军求救,但明廷在自身关门防御未备,出城敢战、能战之士未具,接引全部义民需要数万军队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以兵船接济而非解围接引,使其安顿于觉华岛。⑧[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0,第1037 页。
突如其来的十三山义民救援问题使得孙承宗修复辽西防御的提议得到重申,袁崇焕镇守宁远的提议也勃勃欲起⑨[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0,第1091 页。,在救回一部分被困辽民后,以辽人守辽土、修葺辽西旧堡的实际举措⑩[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1,第1179 页。,证明了孙承宗经营辽西防御的提议最终获得了明廷的肯定,而提议最终得到肯定,也正是凸显了明朝和后金、蒙古互动结果。
二、关宁锦防线修葺阶段
关宁锦防线的修建除了需要在筹建阶段得到朝廷的肯定,另一重要因素是左翼蒙古势力退出辽西走廊。
左翼蒙古勒马辽西,其所图的便是在以广宁为中心的抚赏地丧失后与明廷达成新的抚赏。左翼蒙古的领赏地在广宁之战前主要集中于以广宁为中心的周边关堡及其本身,张鼐的《辽夷略》对于左翼蒙古抚赏地有着详细的记载,⑪[明]张鼐:《辽夷略》,《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 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92 ~100 页。而《明熹宗实录》中更是记载了左翼蒙古诸部不同时间的抚赏地位置。⑫《明熹宗实录》卷77,天启六年十月己酉。下表即为抚赏地设立的时间和抚赏位置针对的关外部分。
在明金战争爆发以前,左翼蒙古在辽东的抚赏一般集中在开原、铁岭一带和广宁义州一带,而随着明金战争爆发,开原、铁岭等抚赏地被后金攻陷,关外抚赏地转移到广宁一带。在广宁之败后,随着关外明军撤回山海关一带,辽西诸堡被焚,左翼蒙古在关外的抚赏地全部丧失,于是群聚辽西要求明廷重新议定抚赏。对于左翼蒙古重议抚赏的要求,若是明廷能够回应得当,便有可能在广宁新败之际借助蒙古军事力量抵御后金,若是回应失当,则有可能导致蒙古与后金合流,山海关有被兵戈之患。
为此,明廷专门派遣辽东经略王在晋负责抚赏事宜并逐一与各部达成抚赏条例。在此其中,喀喇沁部首先被招抚,而其也积极与明朝展开合作,发兵设帐拱卫山海、宁前,运送明朝在辽西丢弃的火器火炮、护送难民、接送马畜。①[明]王象乾:《遵旨抚处属夷报竣事》,《明经世文编》卷464,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第5096 页。王在晋也在五月向朝廷请给赏米布以收其向用之心。②《明熹宗实录》卷17,天启二年五月壬子。
关外抚赏左翼蒙古部表
但此时后金也对歹青、抽扣儿等察哈尔台吉以金帛婚媾的方式展开争取,③[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9,第1011 页。引发了明廷的忧虑。除了被学界确认的歹青为察哈尔营下敖汉部的岱青杜楞外,刘大治指出抽扣儿即《辽夷略》记载的鬼麻的“五男石堡赤丑库儿”,即歹青之弟。④刘大治:《后金与东部蒙古关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史系博士学位论文,2015 年,第75 ~76 页。
察哈尔敖汉部位于平虏堡正北四百余里⑤[明]张鼐:《辽夷略》,《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 辑,第99 页。,处在察哈尔和哈喇沁部之间,位置关键,若歹青干预明廷对于喀喇沁和察哈尔部的争取计划,那么明军既无法收复广宁,也不能安稳守卫宁远。⑥[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9,第1022 页。于是明廷委派王在晋,通过与明亲好且与歹青关系亲密的煖太,以离间的方式使歹青就抚,最终取得“歹青等部与奴私约婚姻今悉勾致,受赏不复为异”的功效。⑦[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1,第1181 页。
可见,明廷此时对左翼蒙古的争取计胜一筹,而敖汉部的成功争取也使得其款虏政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促使喀尔喀五部闻风前来接受抚赏。⑧[明]王象乾:《备陈抚款事宜疏抚款事宜》,《明经世文编》卷464,第5090 页。而林丹汗随后也派遣贵英恰与王在晋谈论抚赏事宜⑨[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1,第1181 页。,双方最终达成以明廷给察哈尔一年两季赏,林丹汗在广宁附近留一万兵丁、喀喇沁在宁前道留兵一万协助防守,每名夷兵月给米布银一两五钱的协议,而此时明蒙双方达成的盟誓不仅是明廷给予钱帛以用蒙古之兵和新的抚赏条例,双方在此时还可能进一步达成了不互相杀掠彼此军民的协议,如后金焚毁广宁撤走后,一些蒙古部落见广宁城中陆续入住的辽民想要对其杀掠以冒恢复广宁之功时,被孙承宗以盟誓要求制止⑩[明]孙承宗:《车营叩答合编》卷4《明高阳孙文正公传》,第265 页。,可见此时明蒙双方在后金压力下达成了以抚赏为前提的和平条约,这是自左翼蒙古东迁以来明廷和左翼蒙古之间所从未达成的整体和平条议。
茅元仪此时也与拱兔部达成抚赏,使其不毁坏宁远城庐,⑪[明]茅元仪:《督师纪略》卷4,明末刻本,第112 页。而时常侵扰宁远前屯的喀喇沁部也顺多逆少。⑫[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6,第1586 页。后金虽然在明廷抚赏左翼蒙古时也积极争取,但其攻下广宁、占据左翼蒙古抚赏地的行为令其明人愤恨不已,愤慨道“破我饭碗,坏我一条白道”⑬[明]王象乾:《请发帑金以充抚赏疏》,《明经世文编》卷463,第5085 页。,再加之后金此时刚占据广宁地区,根基不稳以及辽民的反抗与毛文龙对其后方的侵扰和察哈尔小股骑兵的不断劫掠①《满文老档》卷35,天命七年二月初四日。,最终使其短期无法以军事干预明朝拉拢蒙古、修整防线的行动。
于此,关宁锦防线在1623 年5 月开始修建,1625 年夏,孙承宗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防线由宁远向前推进二百里,关外地方三百里尽复,五城二十七堡俱归版图,此外随着相关装备制造完成,兵员裁汰精简,水陆兵筹训完备,民夫班军筹备充分,此时孙承宗提出“虏为护,当护于我所守之外”②[明]茅元仪:《督师纪略》卷3,第72 页。的提议,于是抚场自八里铺向东移,最终构成以宁远为核心的抚赏地。
关宁锦防线的修建得益于此时明朝与蒙古重新构建的良好关系,双方达成盟誓,左翼蒙古因此让出辽西走廊,协助明朝镇守辽西前线使后金无法骚扰明军筑城,相反蒙古游骑不断袭扰后金统治区使其无暇应付,加之左翼蒙古诸部尤其是喀喇沁部还帮助明朝运送炮铳、粮食、红黄铜铅,在这些有利条件的加持下,关宁锦防线得以顺利营建。自此,以宁远为中心的关宁锦防线体系初步形成。
三、关宁锦防线经营阶段
(一)左翼蒙古未完全归附后金时期
受制于辽西走廊狭长的地形,广宁之败后明朝在辽东布防是一个明显的突出部,如果没有北方喀喇沁、喀尔喀五部等作为羽翼而相反被后金控制,关宁锦防线在实际中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不说收复辽东失地,就是在防守上因容易被后金战场分割、切断后勤,成为一个在野战中围点打援的极好目标。但若是左翼蒙古诸部成为明朝辽东军事力量的羽翼,那么明军便只需集中于向东一个方向的防御,以堡垒杀伤后金军队。而后金在进攻明军辽西时也非常注重对左翼蒙古部的经营争取,尤其是在宁远、宁锦之战受挫以后,更是全力投入到对左翼蒙古的争取,可以说在宁远、宁锦之战受挫前,后金对于左翼蒙古的争取更多地是为了解决林丹汗察哈尔部为首的左翼蒙古的威胁与增强自身实力,在意识到以现有力量强行进攻明廷固若金汤的关宁锦防线不可取后,其对于左翼蒙古的攻略争取更多的是整合蒙古势力,绕道蒙古、切换方向劫掠明廷以壮大自身力量。
关宁锦防线在修建之初并非拘泥于防守,在防御之际也积极进取。随着关宁锦防线的逐步建成,明朝正面战线开始尝试小规模进攻。1625 年孙承宗、马世龙等辽东军务负责人因刘伯镪所谓“四王子住在耀州,虏兵不满三百”③[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4,第1447 页。之言决定展开柳河之役,但因仓促进攻而被后金设伏大败。这次失败使得明朝防线后移,大凌堡、广宁右屯卫由原先防线的前沿部分变成前哨站。④[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5,第1519 页。防线的重心最终由向东修复堡垒压缩后金统治区,回归到以宁远为中心防御后金。而马世龙、孙承宗在朝中也受到剧烈的弹劾,孙承宗被迫辞官,由高第以兵部尚书原职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等处军务。⑤《明熹宗实录》卷59,天启五年十月庚辰。
高第上任之后,便下令将宁、锦、大小凌河、松山和杏山等地军民、粮食、武器全部撤回关内,在袁崇焕力争下,最终勉强保留宁远和前屯的军事防备,宁远以东军民尽撤关内。努尔哈赤闻讯,于1626 年正月率兵向辽西进发,之所以此时进攻辽西防线并不仅是因为明朝辽东经略的更易,而蒙古因素的变化尤其是明蒙关系恶化,以及后金对部分左翼蒙古的成功分化争取,也是其此时选择对明进攻的重要原因。
1.明蒙关系恶化。这一时期,明蒙双方虽然已经达成抚赏条例,但小规模冲突仍不断,是影响明蒙关系的重要因素。明廷对左翼蒙古且抚且防,左翼蒙古部也在接受明朝抚赏的同时杀掠在辽军民,双方为此不断发生冲突,其中以王楹被杀事件和歹青被杀事件最为典型,双方关系几于破裂。
1623 年11 月,喀喇沁朗素部因堵防有功,要求加赏遭拒,便于仙灵寺堡伏杀王楹,由此引发了明廷朝中抚虏和防虏派的激烈争议,孙承宗当即命令马世龙前去剿杀朗素部,力主断朗素部抚赏,而王象乾担心破坏抚局,令朗素部缚杀人者,最终以朗素部献上杀害王楹之人并献上马牛羊二百九十七匹而结束。王象乾认为朗素部虽杀人在先,却在事后有抵有罚,于是以每岁加银950 两维持抚局,但言官因此亦诋象乾,①《明史·王象乾传》。王象乾也感叹:“自王楹之死也,谈者遂以款为射的,几于废格而不用。”②[明]王象乾:《条议款虏疏》,《明经世文编》卷464,第5098 页。
歹青被杀事件则是1624 年敖汉部歹青乘醉前往白塔峪索赏,被明守兵格杀。③《明熹宗实录》卷63,天启六年二月癸卯。作为黄金家族子孙、林丹汗亲属的歹青,在明蒙和平之时被杀,无疑会引发双方关系危机。愤怒的林丹汗果扬言对明朝开展报复,而明朝因担心歹青事件会使得同盟破裂也与林丹汗进行和谈,但其含糊的处理,使得双方和谈竟接近一年,未能及时挽回与左翼蒙古的关系,兵部尚书高第对此也指出:“此人情不容已者在我,当善为讲处乃含糊耽阁,以致西虏怀忿声言犯报。”④《明熹宗实录》卷60,天启五年十一月癸丑。此事件最终以赔偿察哈尔偿命银13400 两,并且增加抚恤银而结束,⑤《明熹宗实录》卷63,天启六年二月癸卯。但林丹汗仍心怀怏怏,益思飏去,而明廷在歹青事件后也下定决心,决定专心抚局“著枢辅必能留心西虏挟赏,著抚镇道将诸臣善能调停毋坏款局以开边衅”⑥《明熹宗实录》卷58,天启五年九月丁卯。。
虽然此时明廷积极与林丹汗协商和谈并给予相应的赔偿措施,但也仅是维持双方关系不断裂,双方关系已经出现实质性的恶化,林丹汗随即下令撤出协防辽西的数万蒙古兵丁,“以丧礼之故挟我,坐门夷丁已尽撤去”。⑦《明熹宗实录》卷59,天启五年十月乙酉。而这一举动也意味着左翼蒙古很可能不会在接下来后金对明朝的军事行动中主动对明朝提供军事援助,而左翼蒙古在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中,其果不主动协防,反而“隙肆暴邀绝吾商贾掳劫我堡军”⑧《明熹宗实录》卷65,天启五年十月乙酉。,乘机进犯平川、三山堡。⑨《明史·赵率教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林丹汗对于名义上的下属左翼蒙古诸部的掌握失控,但鉴于林丹汗与明朝之间发生上述冲突,相关文献记载中也没有类似前文所言的欲掠广宁遗民的蒙古部被孙承宗以盟誓制止的记载与林丹汗或相关部落对当事者的责罚和对明朝赔罪的描述,所以林丹汗对于下属部落劫掠明朝持默许态度与双方在发生上述矛盾之后,盟誓已经实质上失效的解释可能更为合理。由此可见,明蒙原本难得的合作互惠和平关系在双方不断的摩擦冲突中已经出现了无法忽视的裂痕,而这也给后金加速分化和争取左翼蒙古部众以机会。
2.后金对左翼蒙古成功分化。1625 年8 月以后,林丹汗要进攻科尔沁的消息一直持续不断,⑩《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9,天命九年八月丁丑。即使明朝柳河之战军队败退,防线后移,后金在这一时期也按兵不动,唯恐林丹汗趁机将原本有意依附自己的科尔沁控制,可见后金对于明朝辽西防线的进攻决策深受蒙古部状况影响。同年11月,林丹汗联合宰赛、暖兔、色本等喀尔喀五部半数台吉正式向科尔沁进行征伐,⑪《满文老档》卷66,天命十年十一月初五日。其联合行动劫掠了大量的人畜财物,并迫使科尔沁部交出札尔布台吉等察哈尔逃人,⑫参见《满文老档》卷14,天聪二年十二月初一日。后金随即派兵五千履行盟约,但林丹汗在听闻后金出兵后就草草撤退,科尔沁也因此得救。虽然林丹汗组织的军事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终究未能达成合政这一根本目的,反而促使科尔沁迅速倒向后金。1626 年,奥巴台吉亲自到后金与努尔哈赤对天地盟誓,正式封奥巴台吉为土谢图汗,科尔沁完全投入后金怀抱。⑬《满文老档》卷72,天命十一年六月初七日。
在此之前,后金先招抚了前来归顺的察哈尔乌鲁特部,①《满文老档》卷40,天命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对左翼蒙古的其他部族进行分化、笼络。努尔哈赤以后金的首个蒙古额附恩格德尔作为同喀尔喀五部的沟通桥梁,先行争取恩格德尔所属的巴岳特部,最终在恩格德尔的影响下,恩格德尔的直系家族的台吉逐渐向后金靠拢。恩格德尔和其弟于1624年也率众举部而归后金,居于“东京”辽阳,被赐予平虏堡人民。②《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9,天命九年正月丙辰。而面对劫杀自己使者,夺取自己牲畜的扎鲁特部的昂刚贝勒,努尔哈赤采取军事行动以杀鸡儆猴,其于1623 年斩杀昂刚父子,俘获昂刚部妻子、人口、牲畜以及捉拿桑土台吉的妻子。③《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8,天命八年四月癸酉。1624 年,努尔哈赤派遣库尔缠等人前往科尔沁部,与科尔沁部奥巴台吉等人进行刑白马黑牛盟誓。
正是在明蒙关系的恶化和后金的一系列运作下,将左翼蒙古干预明金战争的顾虑完全排除以后,后金方才腾出手考虑大举攻明,由此足以看出左翼蒙古为关宁锦防线羽翼的重要作用。
这天,小熊欢欢在他的房间里擦拭他最喜欢的玩具机器人。明天是弟弟乐乐的生日,欢欢想把这个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弟弟。
高第弃防宁远以东守备后,后金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广大防线腹地。努尔哈赤率兵6 万奔袭宁远城,袁崇焕坚壁清野、严查奸细、激赏军民,最终挫败努尔哈赤的进攻。后金兵受阻于明朝宁远城的坚城利炮,而时方正月,觉华岛和宁远城之间结起厚冰,于是后金遂跨过冰面进攻明朝的屯粮基地——觉华岛,劫掠焚烧明军储粮而归。虽然觉华岛被后金攻陷,粮草焚烧劫掠一空,但在总体上确实是明朝首次取得的防守胜利,战后蓟辽总督王之臣总结战胜原因,除了将防守胜利的原因归功于将士勇敢杀敌,中右所和宁远等城堡相互配合支持与中外火器的运用外,其也指出团结左翼蒙古诸部,使得后金没有和蒙古合流也是胜利的重要原因,王牧民、朱梅、祖大寿等都是抚夷有功之人。④《明熹宗实录》卷68,天启六年二月丙子。
此后皇太极继位,亲率大军围锦州,攻宁远,但因为守城明军坚守不降,城坚炮利,最终只能解围撤退。虽然明朝两次防守都宣告胜利,但在此期间,科尔沁部投靠后金,奥巴台吉被赐予土谢图汗号;喀尔喀五部已经形成实质上的分裂。扎鲁特部继昂刚父子被袭杀后,皇太极继位后的再次报复行动使其对后金军事实力几乎屈服,⑤《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天命十一年十月乙酉。后金将俘虏的扎鲁特台吉编入满洲八旗,扎鲁特部贝勒色本、马尼、根度尔、朱彻等先投科尔沁再转投后金;而1626 年宁远之败后,巴林部袭杀后金哨所,努尔哈赤遂率军征讨巴林部,斩杀囊奴克,击溃其部众,并取其畜产,⑥《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10,天命十一年四月癸酉。而后金攻伐喀尔喀五部之际,林丹汗乘机对其加以兼并,收拢喀尔喀五部残部,巴岳特部在恩格德尔的牵引和后金的赏赐与军威下几乎倒向后金。而由于察哈尔的攻击,其一部分台吉率部归附后金,其余部分被察哈尔兼并。乌济业特部炒花死后,而其子孙部落分投后金和明朝,其余部分被也被察哈尔兼并。翁吉特部暖兔其子拜浑岱、喇巴泰、满朱习礼三台吉于1631年从科尔沁归附后金,⑦《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天聪三年七月辛卯。暖兔于1634 年自察哈尔归附后金,后被编入八旗。而后金除了加强争取尚未归附于自身左翼蒙古诸部,努尔哈赤还积极在物质上笼络已归各部落蒙古部众,给予金银财物、皮毛华服,⑧《满文老档》卷39,天命七年三月十一日。并在同归附蒙古诸部婚媾时,规训出嫁满洲女子行径,以维护满蒙关系。⑨[清]蒋良骐:《东华录》卷1,济南:齐鲁书社,2005 年,第13 页。
然而明朝的辽东军务负责人袁崇焕却因为侦察到左翼蒙古实力不如后金,以及经营军队多年不可轻易使其损失为由,不愿派兵与左翼蒙古部联合共同与后金野地作战,只是坚守城堡坐视蒙古部被后金兼并,其在奏疏中提出:“虎又非奴敌,虎之势安足以抗奴……被皇上多年豢养之恩,且自图存必不折而入奴。”⑩[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4,第1585 页。
只到后金几乎将左翼蒙古全部控制,辽东明军都未曾主动派遣军队支援左翼蒙古部,关宁锦防线北部的区域基本被后金和察哈尔瓜分,而此时林丹汗所统的察哈尔诸部也在分崩离析。1627 年5 月,奈曼、敖汉两部归附后金,11 月,察哈尔管旗大贝勒昂坤杜棱也率部属投靠后金。同年,察哈尔阿喇克绰特部多名台吉先后也携带部属投奔后金。面对左翼蒙古失控、后金的步步紧逼以及本部的叛离,林丹汗率众数万西迁,并与喀喇沁、土默特等部发生冲突。
由此,关宁锦防线及蓟镇以北区域几乎全部被后金以及亲附后金的蒙古诸部所控制,后金不用再受限于辽西走廊北部蒙古部的阻挡,可以从容经蒙古地区绕过辽西走廊以劫掠关内,关宁锦防线功用开始遭到巨大削弱。
(二)左翼蒙古完全瓦解、林丹汗西迁时期
随着林丹汗西迁,其在1628 年与永谢部、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发生大战,最终击败右翼蒙古诸部,①《明清史料·第6 本》丁编中册,《兵部行稿》,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 年,第561 页。而同年明朝革除对林丹汗的抚赏再加上明朝边将妄杀察哈尔谈判使者贵英恰以及诱杀前来胁赏的宰生等人的行为深深激怒了林丹汗,于是其在6月于得胜口讲赏不许后,率步骑2万直攻大同,以致“杀军民数万,大同几不守”②[清]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3《西人封贡》,涵芬楼秘笈本,第110 页。。而大同方面上奏的题本也记载:“顷以挟常赏未遂,两边齐发,使我分应不暇”③《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5 册,《为与进边达夷剿杀事题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88 页。。最终,明廷派遣王象乾作为宣大总督来抚赏察哈尔,将原给右翼蒙古的抚赏加之市赏马价银以及新增赏银给予林丹汗作为招抚条件。
因为林丹汗的西迁使得明朝宣府、大同以东区域面临后金的军事威胁,所以明廷招抚林丹汗最大的作用就是稳住西部防线,减少明军在大同、宣府一带的防守压力,使其得以集中全力应对后金,而对于林丹汗的招抚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西部安宁的作用,故《明史纪事本末》称:“插之抗衡东人者二年,西鄙无警”④[清]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3《西人封贡》,第112 页。。但此时明廷也彻底看清了林丹汗对明朝胁赏对后金退缩的真面目,对林丹汗西迁后再与其联合对付后金的想法不再报有幻想,《兵部为议请予宣云重镇募兵补马并有旨事行稿》载:“国家之边患,莫大于插、奴。插岁费金绢数十万。冀其为我外藩,与奴为难。乃奴来则去,奴去又来,稍不随其要求,轧抢掠迎恩堡以泄愤。”⑤《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14 册,《兵部为议请予宣云重镇募兵补马并有旨事行稿》,第270 页。
林丹汗对于后金和东蒙古的联合兵锋避实就虚,而对于明朝则小规模寇边不断,抚赏稍不得意,便拥兵破堡。对于后金的主动出击也仅限于攻打后金入塞后留守在遵化、大安口等地的守军来向明朝邀赏。⑥《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7 册,《兵部尚书梁廷栋等为辽东西犯之插汉诱赏事题行稿》,第190 页。对于明朝关宁锦防线一带分担压力与抵抗后金的作用只能说聊胜于无。而最终随着喀喇沁部塔布囊苏布地邀请皇太极助兵⑦[清]祁韵士:《清藩部要略》卷1《内蒙古要略一》,清道光刻本,第23 页。,后金三次攻伐察哈尔,最终林丹汗仓促西奔青海,于1634 年死于大草滩,余部大都归顺后金,一小部分则投靠明朝。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6,天聪九年十一月丁酉。
然而明朝在察哈尔西迁、后金加紧对漠南蒙古诸部的控制之际,其本应在这一过程中积极阻挡蒙金合流,但其不仅未能采取措施阻止后金西进,相反还因错误的决策倒推处于摇摆状态的蒙古诸部投向后金。1628 年10 月,会同塞外饥荒,但崇祯帝却由于得悉喀喇沁部等与后金暗中有贸易往来,坚持必须是归降明朝的蒙古部才允许计口换粮,想以此制虏,并下令“如有疏违,以通夷罪论处”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6 册,《兵部为袁崇焕等尊奉详查西夷市买货物事行稿》,第130 页。。《国榷》载:“虏蓟镇三协有三十六家守门诸夷,所云西虏也,皆受我赏。建虏虽强,其势未大,合至是中外迎上,指谓通建虏并革其赏,诸夷已哄然。会塞外饥请粟,上坚不予且罪阑出者,于是东边诸胡群起扬去,乃尽折入建虏不受汉索矣。”①[明]谈迁:《国榷》卷89,清抄本,第14148 页。同此,本就在后金与明朝之间摇摆不定却作为蓟镇屏障的喀喇沁等蒙古部,最终被推向明朝的对立面。而随着后金对漠南蒙古的积极争取与明朝上层主动将同蒙古羁縻抚赏互市手段的放弃,最终促使后金控制整个漠南蒙古,并掌握漠南蒙古部的人力、物力、战略效用,使得明朝的关宁锦防线日趋失效。
四、关宁锦防线效用最终丧失阶段
关宁锦防线修建的目的是复辽西两百里以卫关门、卫关门以卫京师,而随着左翼蒙古乃至整个漠南蒙古被后金(清)所控制,使得后金不必局限于在辽西走廊发动进攻,长城九边各个关口都可以成为其突破口。虽然此时关宁锦防线仍有保卫山海关,凭借临近后金核心地带,迫使后金最终退回关外的作用,但其实在功效已大大削弱。
(一)卫关门以卫京师功效的削弱
随着左翼蒙古被后金控制,察哈尔部西迁与喀喇沁部发生冲突,喀喇沁以及众多右翼蒙古部落选择与后金结盟,蓟镇北部区域被后金所控制,使得后金可以绕道蒙古,从左翼蒙古南部长城各关口发动对明朝北方的劫掠。而蓟辽督师袁崇焕也看到后金绕道蒙古南下袭击蓟镇的可能,于是上疏指出“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量兵以防窥窃”②[清]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卷1《畿辅死事传》,广东丛书本,第33 页。,希望朝廷加强在蓟镇的防御。
1629 年在皇太极的主导下,后金军队果从喜峰口破关南下,劫掠北直隶,而后随着对察哈尔的三次西征,在政治经济上笼络归降的蒙古众台吉,尤其是林丹汗败亡以后,察哈尔余部大都归顺后金,整个蒙古均被后金所控制,使后金进攻明朝的战场宽度极大地扩展,后金此时便可以从长城九边各个关口南下入侵明朝,而《明史·鞑靼传》也评价:“明未亡,而插先毙,诸部皆折入于大清。国计愈困,边事愈棘,朝议愈纷,明亦遂不可为矣。”③《明史·鞑靼传》。1634 年皇太极分兵四路以大同、宣化为主攻方向,破关而出,大肆劫掠,正是其最鲜明的体现。此次入塞,一是体现了后金此时对蒙古诸部的掌控,二是体现了后金对明朝的攻伐拥有广阔的战场宽度,后金可以随意在长城九边选择突破口。
由此,明朝北方核心地区都面临后金兵锋的威胁,使明朝对于后金的进攻防不胜防,京师作为明朝的心脏再也无法无虞兵患,而关宁锦防线卫关门以卫京师作用的大幅削弱也不言自明。
(二)关内防御与辽东防御的顾此失彼
在蒙古诸部被控制后,后金可以绕道袭击明朝关口,使得明朝在辽东方向的军事力量被迫分散,蓟镇既临近昌平皇陵,也是京师东边的最后防线,其防御因而至关重要,万历时期,张居正更是指出蓟镇以守为功。④[明]张居正:《张江陵集·答阅边郜文川》,《明经世文编》卷327,第3503 页。正因为蓟镇突出的重要性,所以在1629 年后金从喜峰口破关,直逼蓟镇后,袁崇焕率领辽东精锐赶忙回援京师,而此后在1630 年8 月的锦州之战中,辽东总兵祖大寿因为率领军队滞留永平以防备后金入塞导致辽西走廊一带兵力孱弱,最终促使明军坚守不出,坐视后金三千人攻克双堡、焚烧宁锦运船。此后,明朝也将有限的兵力、物资增加到蓟镇、昌平一带,加强昌平皇陵的防御,以防其复寻故道,再三(躏)入陵园,⑤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代辽东档案汇编》,沈阳:辽沈书社,第1200 页。如崇祯八年,兵部尚书张凤翼等以宣府之兵不足以防守后金袭扰昌平皇陵为由,提请将辽兵驻防宣府昌平一带,并获得了在宣府昌平留辽兵五千待草枯水合之际才班师回辽的允可⑥《中国明朝档案总汇》第19 册,《兵部尚书张凤翼等为议请将辽兵留戍以防护陵京重地事题行稿》,第459 ~470 页。。学者王荣湟所指出的“明军在防御蓟镇和宁锦之间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也正说明了这一点。⑦王荣湟:《崇祯三年明金锦州之役考辨》,《军事历史研究》2021 年第3 期。
(三)蒙古军事力量加入后金使防御压力陡然增大
随着后金成功争取漠南蒙古诸部,蒙古马源被后金掌握,大量蒙古部落男丁被后金编入八旗,壮大了后金的军事力量,使得后金可以以优势机动兵力将关宁锦防线从中间截断。
在大凌河之战中,科尔沁、阿鲁、扎鲁特、巴林及敖汉、奈曼、喀喇沁、土默特等八路蒙古两万骑步兵于8 月与皇太极汇合,共同展开对明朝大凌河堡的破坏行动。蒙古步骑兵从义州出发,切断锦州和大凌河堡的沟通,与后金部队分兵齐聚大凌河堡城下,围困大凌河堡①《满文老档》卷39,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初二日。,无不彰显了蒙古力量在被后金争取后对明朝的反噬。
而在松锦之战中,作为明清之间的战略决战,更加体现了蒙古在明清博弈中的重要作用。松锦之战开始前,清朝先从喀喇沁购置1 万匹马,②[明]谈迁:《国榷》第15328 页。使军队拥有充足的机动力量,而蒙古诸部作为清朝的新附力量,在松锦之战中出力颇多,皇太极也在战争中充分肯定了蒙古军队,并以此指责豪格、多尔衮等不肯用心用力。《清太宗文皇帝实录》载:“军国重事,无论尔等,义同一体,即新附蒙古尚知岀力报效,尔等乃不尽心忧国,以为事不关己,上而皇天,暨我皇考太祖神灵,岂不照鉴乎?”③《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55,崇德六年三月丁酉。
学者吴雅舒在《明清松锦之战中的归附蒙古人》一文中对于蒙古在松锦之战中的作用有着颇为详细的论述,其列举了在此役中参战的蒙古15 个部以及蒙八旗与蒙古察哈尔八旗,指出其对清朝松锦之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④吴雅舒:《明清松锦之战中的归附蒙古人》,内蒙古大学中国史系硕士学位论文,2019 年,第16 ~27 页。,而在战争中叛明降清的蒙古兵将更是推动了战争的走向,本为明防守锦州外城的敖汉部吴巴什、诺木齐的反叛使得外城被清军攻占,祖大寿只能率领余部退守内城,最终在满蒙联军的共同作用以及清军一方策略得当,明廷上层急于催进等多种因素下,松锦之战最终以明朝惨败收场,由此可见蒙古因素在关宁锦防线经营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松锦之战后,锦州、松山、塔山、杏山四城落入清军手中,明朝辽西野战主力尽失,山海关外的中后所、前屯卫于1643 年被清军攻占⑤《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2,崇德八年十月辛酉。,中前所和沙河卫两城被明朝自动放弃,分别收入山海关、宁远卫。⑥《辽海丛书》第8 集,《沈馆录》卷7,沈阳:辽沈书社,1985 年,第2b 页。宁远孤悬关外二百里,难于固守,关宁锦防线名存实亡。及至1644 年崇祯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令吴三桂入关勤王,宁远一城也最终被弃守,关宁锦防线彻底瓦解。
五、结语
关宁锦防线建于明蒙关系火热阶段,逐渐失效于明蒙关系冷淡阶段,最终失效于蒙古彻底依附后金(清)阶段,与历史上的军事体系一样,其经营奏效与否都是有着复杂的因素,但在明末明、蒙、女真三方角逐的过程中,民族因素无疑占据了重要地位。遗憾的是,明廷虽然在战事失利初期及时争取左翼蒙古部,促使了防线稳固建立,但在此后却不能稳固抚局,未能正确处理双方关系,加之自身出现种种问题,最终造成防线失效,这提示我们明清战争的走向不能仅局限于明清双方,还需要将北边复杂的民族关系充分考量进来,以多元视角来考察明后期边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