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兴调研之风 回答“发展之问”
——从“四个维度”看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经济报道

2023-07-04宋振远

中国记者 2023年6期
关键词:经济

新形势下经济报道面临重大风险挑战和战略机遇:一方面,外部经济逆风劲吹,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另一方面,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百年目标后,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

经济形势越复杂,发展任务越繁重,越需要让“家事国事天下事”声声入耳。经济报道要破局“双重考验”,必须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狠抓落实之风,不断增强守正创新本领、服务群众本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和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着力提高经济报道的思想容量和舆论引导能力。

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调研,讲政治是第一要求。一方面,要锤炼政治品格,为经济报道立根铸魂,在思想淬炼、理论转化、报道内化上下足功夫;另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突出国情思维和价值传播,加快数字化赋能,锻造新时代经济报道的核心竞争力。

一、立根铸魂:锤炼经济报道的“政治品格”

经济是政治的集中体现。实践表明,经济工作要善于从政治上把握,经济报道更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当前重在深入研学习近平经济思想,增强政治、思想、理论和情感认同,并将其内化为经济报道的筋和骨。

在这方面,新华社社长傅华同志提炼出“美、实、效、协、共”五个关键字,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行了学理化阐释和大众化表达,在此基础上,组织新华社记者深入一线调研推出系列报道。这组经济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根本在于“接天线”系统精准、“接地气”深入浅出。

一方面,加强经济调研,要注重在思想理论淬炼中“把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观势谋局,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从理论上系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根本要求、指导原则、发展阶段、增长理论、战略路径、动力模式等,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南针”,也是当前经济报道守正创新的“定盘星”。

登高才能望远。研学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经济报道提质增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理论和实践看,至少要从三方面发力:在“道路选择”上,深度厘清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阶段”上,科学回答为什么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发展理念”上,精准解读为什么要用新发展理念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面临许多重大发展课题,既有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挑战,也有社会各阶层对新红利的期待,还有塑造国际新秩序的大任。这为调查研究提供了广阔舞台,更是当前经济报道应该承担的时代责任。

另一方面,加强经济调研,要注重在复杂形势研判中“立主导”。征程越是壮阔,越需要新闻舆论保驾护航。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两面性,经济报道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近三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全球化逆风,经济发展面临供给冲击、需求不足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之有的地方在落实中央“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时出现偏差,西方机构借机唱衰中国经济,对发展信心和预期造成冲击。此时,经济报道需要高效配合国家发展大局,发挥稳定预期的舆论引导作用。新华社及时研判复杂形势,重磅推出《中国经济“十问”》《中国经济“面面观”》《复苏向好 拔节起势——乘势而上合力破解“三重压力”稳经济大盘》等报道,生动诠释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科学判断,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舆论越是多元,越需要经济报道“击鼓定音”。近年来不断有舆论炒作“国进民退”“民营经济退场论”等错误议题,一度让民营经济发展蒙上阴影。主流媒体纷纷从“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经济制度出发,权威发声、正面回击,为经济发展大局提供舆论支持。《经济参考报》立足自身特点,从微观市场主体报道入手,通过走访中国电子、中国联通、东方航空等多家“混改”试点企业,深度剖析了“国进民升”的改革效应,彰显主流媒体责任感。

二、国情思维:彰显经济报道的“中国特色”

不少经验教训昭示,经济报道因为事关公众切身利益,切忌简单化歌功颂德,必须融入调查研究之中,突出国情特点和问题导向,在科学回答“发展之问”中构建公信力、增强传播力。

2021年是全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笔者采写的《求解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三难”——安康脱贫摘帽记》,被同行称赞为反映全国整体脱贫的佳作。这一方面得益于长期把安康作为国情观察点,五年来三进三出;另一方面得益于锚定“国之大者”,不断求解“深度贫困地区”如何践行“两山论”的新发展课题。近几年笔者推出多篇安康调查,都没有简单褒扬脱贫工作成效,而是以点带面回答脱贫攻坚战中的核心问题,增强了报道的公信力和参考价值。同样,这些年笔者采写《关于中国春运的“国情思考”》《小岗“三问”——追寻农村改革起点的思考》等经济报道,以及系统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的专著《中国“一号问题”》一版再版,都与鲜明的国情思维和调查研究分不开。

新闻是易碎品,要让经济新闻拥有长久的历史穿透力,就要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在国情调研中挖掘“中国特色”,打破当下的局限性。其中有两点十分重要:

一是深刻把握战略目标与发展阶段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历史方位,是明确阶段性政策任务的依据,也是经济报道必须精准把握的坐标。当前,中国正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作了新概括,显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变化、积极有为的发展过程,它不断进行量的积累、日益接近质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对新发展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概括,增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表述。一方面,公有制、按劳分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方面,非公有制、按要素分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这些重大变化,要求我们在经济报道中既要保持战略定力,防止超越阶段;又要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特点,主动作为,拒绝故步自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是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国情课题。前几年,笔者曾参与新华社组织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专题调研,引起决策层重视,并受邀到国务院参加座谈汇报,切身感到加强“三农”调查,改革是一个维度,治理是一个维度,市场是一个维度。但近年来“三农”话题在舆论场出现边缘化现象,值得警惕。在媒体转型压力下,农村报道的调研水平和供给能力明显下降,这要求主流媒体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线总指挥”的县委书记有何“喜忧盼”?“五年过渡期”如何防止规模性返贫?食品安全、“猪周期”“三块地”改革等问题隐忧较多,如何破解?怎样借电商下乡破局“小生产、大市场”的传统农业经营体制?这些国情问题都值得深入调研。

二是深刻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下的中心任务。解读和报道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从历史和现实坐标上科学审视。历经新中国初期的“老四化”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三步走”的现代化实践,直到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解读和报道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跳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局。中国式现代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如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国际化等;另一层是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概括了“五个中国特色”,未来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更能惠及大众,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读和报道中国式现代化,还必须从量和质的关系上科学把握。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首要任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在不少媒体常常陷入“量与质的纠结”,一些报道甚至从过去“GDP崇拜”迅速转向“妖魔化GDP”。事实上,我们要实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人均GDP要达到3万美元,这是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线。中国人均GDP现为1.27万美元,这意味着未来每年经济增速要达到5%。对此,我们在经济报道中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时,决不能忽视“量的合理增长”,二者偏废既不符合国情,也有悖发展目标。

三、价值传播:锻造经济报道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报道不能忽视宣传功能,但实践中大量经济宣传成为无效传播。经济报道如何实现有效传播?只有彰显“传播价值”一途,即把新闻中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与受众相关的使用价值挖掘出来,从经济报道的理念和实践上构筑“护城河”,把价值主体和客体有机融合,从而在多元媒体格局中打造“核心竞争力”。

笔者梳理总结一些有影响力的经济报道发现,实践中媒体要实现经济新闻的“价值传播”,至少有三点启示值得重视:

其一,由“以宣传为中心”向“以传播为中心”转变,突出产业、市场、价格等观察支点,不断增强服务性、实用性和参考性。长期以来,不少经济报道就是表扬性宣传,受众意识较弱。从实践效果看,经济新闻应树立鲜明的用户意识,以新理念提高议题设置能力,以新的话语体系提高受众到达率。近几年来,《经济参考报》抓住政策节点、时间节点和市场预期,及时提供可靠的政策信息和权威解读,尽力发掘政策对产业、市场和价格的影响,从而彰显财经报道的前瞻性和影响力。比如,紧扣双循环格局、高质量发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宏观战略布局,锚定国企混改、外资开放、消费升级、智能制造等中观经济议题,聚焦5G、无人驾驶、集成电路等微观经济热点,持续推出专题报道,时常登上大众财经门户和资本市场交易平台的头条,有专业人士甚至称之为“经参现象”。

经济工作有时会出现“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导致市场出现误读或过度解读。比如房地产调控,政策导向是“房住不炒”遏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保障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得到融资、投资支持,但执行中局部可能出现“一刀切”,误伤合理住房需求。再如对平台企业数据安全的整改,监管的主基调是通过整改继续支持其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但可能因为缺乏及时和权威解读,造成市场出现过度反应。这类热点政策出台后,媒体习惯一发了之或者传声筒式解读,这只能叫“简单宣传”,既缺乏风险预判,也没有舆论引导动作。此刻,央媒应该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权威采访和一线调研及时发声,平实准确、有力有效,在众声喧哗中一锤定音。

其二,更加突出市场主体、经营主体,防止经济报道“见物不见人”。中央早已明确资源配置中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相应地,作为市场主体和基本经济细胞的企业和企业家,理应成为经济报道的主体或主角。但长期以来,部分媒体淡化企业和企业家报道,造成不少经济报道陷入“蛋炒饭、饭炒蛋”的套路,缺乏社会温度和人文关怀,没有引起经济界共情。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经济报道,必须坚持把目光投向基层,把市场主体应变克难、群众生活向上向好的典型故事讲述好,有效引导信心和预期。近年来,《经济参考报》以国企报道为突破口,逐步成为关注市场主体、经营主体最多的主流媒体之一。同时,我们注重关注新经济人物和新职业群体,努力挖掘背后的苗头和趋势。比如《“新萌芽职业”折射产业跃迁》系列报道,关注对象覆盖农业经理人、网约配送员、数字化管理师、碳排放管理员、供应链管理师、民宿管家、健康照护师、连锁经营管理师、森林康养师、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等大批“陌生新奇”职业,报道不仅生动关照了新职业群体的“喜忧盼”,而且注重揭示背后的科技创新、产业沉浮、结构升级,以及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转变,引发广泛关注。

其三,作为“最硬核”的调查研究,监督报道具有“核心竞争力”,应当成为经济报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流媒体的调查研究特别是舆论监督影响较大,主要因为始终关注改革进程的主要矛盾,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从2000年初起,笔者把农村问题分解为十大类展开调研,包括虚报农民收入、拆迁之痛等选题,都是先实地调查,然后采访地方部门交叉印证,最后找专家分析深化。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四条底线”,即坚守事实调查、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和安全红线。

当下有一种认识误区,即把监督报道与正面报道对立起来,一些媒体和地方领导干部谈“监督”而“色变”。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二者都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记者要善于“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不能只当“绅士”不当“战士”。近几年“经参调查”策划推出一系列重磅经济报道,其中2020年推出的“青海‘隐形首富’非法采煤获利百亿”的专题调查,因涉及祁连山生态保护的重大国策,笔者编发前反复提醒记者要坚守“四条底线”,并做好应对“反调查”的充分准备。最终,这组报道轰动全国,包括一名副省长在内的10多名涉事干部被查处,彰显新华社经济调查的巨大影响力。

四、数字赋能:创新经济报道的全链条“生产方式”

传播学研究有个形象比喻:传播就是一个“从编码到解码”的过程,编码的效率越低,能够准确解码的受众就越少,传播效果就越差。今天,网络数字革命正深刻改变媒体传播,经济报道天生离不开数理分析,应积极通过数字赋能全链条改进调研方式、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勇当融合报道弄潮儿。

首先,以大数据挖掘赋能经济报道,生产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报道,拓宽经济报道的想象空间和服务能力。三年疫情期间,如何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为避免有些媒体因不当宣传产生反效果,《经济参考报》尝试“大数据挖掘”的报道方式,传播效果超预期。《“用云量”激增下的数字经济热度》《“新注册企业”背后的行业新势力》《“数字乡村指数”折射乡村振兴新进展》《“税电指数”背后的地方经济新势能》等,2022年5月,报社总编辑周亮牵头策划的“‘陌生指数’里的经济脉动”专题报道,用新视角捕捉经济新活力、新趋势,在特殊舆论环境下为市场注入信心,产生了广泛的传播效果,引发业界跟进效仿。组稿刊发后,受众建议再深挖绿色产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数据报道,反映公众对细分数据的分析报道需求迫切。

这组报道策划的缘起是,我们发现GDP、CPI等常用指标多反映经济的总量特征,且多反映传统业态,在时间上也有滞后性,难以反映经济的结构性特点和趋势性变化。同时,近年来平台企业或大数据公司开始挖掘一些细分数据并生成指数,例如腾讯研究院的“用云量”、百度的交通拥堵指数等。对于主流媒体来说,这些“非标数据”既弥补了媒体短板,也提供了再加工的经济分析富矿。

其次,运用信息技术赋能经济报道,实现可视化呈现、智库化提升、圈层化传播。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数据的不同呈现方式,对新闻报道叙事能力、可信度以及用户体验的影响不同。基于上述理念,改进经济报道的方向之一应是加强视觉化等“融合表达”。以“数据海报”为例,《经济参考报》等主流媒体正将核心数据和要素可视化呈现,整体风格简约大气,与文字表达相比,上扬的折线图更能呈现变化,读者一眼就能看懂趋势。在经济报道全媒体展现上,还要探索更多新技术支持下的融媒体语态和传播样式。现在不少媒体的经济报道对新技术运用不敏感,调研方式也陈旧,融合报道方式仍以传统的静态图表为主,相比之下,动态图表、实时智能描绘、甚至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呈现,能给用户提供更多“自主价值发现的空间”。作为主流经济媒体,应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更加主动进网用网,力求真挚明快的内容呈现、破圈跨界的传播效应,加快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推动经济报道展现新气象。

□ 《经济参考报》3月22日刊发文章《“新萌芽职业”折射产业跃迁|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像“搭积木”一样造楼房》

第三,“赋能”不是“替代”,实地调研采访永远具有独特价值。笔者认为,新媒体只是高速公路,扼杀不了主流媒体的生存空间,反而为主流媒体扩大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嵌入更多平台和新兴服务领域提供了融合机会和可能性。特别是经济报道,更要发挥记者的专业特长和主观能动性,讲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故事。区别于一些大数据机构利用爬虫技术抓取开源数据,主流媒体生产的数据新闻产品应更具“核心竞争力”。从“‘陌生指数’里的经济脉动”报道案例看,主流媒体的数据选取建立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预分析基础之上,而且不仅停留在“数”的表面,还辅之实地调研、专家解读,“三点一线”形成交叉支撑,因而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在策划这组报道中,经参充分发挥新华社的全国布局优势,与天津、浙江、山东、湖南等多个分社联动,正是点面结合、数实相生成就了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

近几年,市场倒逼“经参报道”融合转型,但背后支撑还是专业的经济调研能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我们开发了一个“其实我想说”的融媒体产品,采访十多位知名企业家,报道分为30秒、3分钟、8分钟的不同版本多元传播。其中,对民营企业家曹德旺的采访成为爆款,仅抖音点击量就突破3000万次。一些企业家反馈说,在众多媒体采访中,还是经参“更有胆识、更有深度”。

当前,主流媒体正按中央要求全力建设“新型全媒体机构”。我们应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加快推进以数字化为经济报道赋能,着力以技术创新提升内容品质、创新产品形态、改善受众体验;同时坚持内容为王与渠道制胜相结合,“善扬”主流媒体的优质内容生产优势,多写接地气、显锐气、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只有实现“双轮驱动”融合发展,主力军才能挺进主战场,经济报道才能再攀新高峰。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