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2023-07-04徐金友刘国峰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书育人应用型人才

徐金友 刘国峰

摘  要:应用型人才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人才类型,音乐表演专业归属音乐与舞蹈专业范畴,育人目标是培育具备艺术素养并扎实掌握音乐表演专业知识且可驾驭相关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继而为我国艺术事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其中,专业教学改革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实践将人才发展与国家发展关联在一起,确保学生能与行业高效对接,体现应用型专门人才价值。文章通过探析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方略,旨在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综合质量,多路径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音乐表演专业;教书育人;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8-0132-04

作者简介:徐金友(1996—),男,硕士在读,佳木斯大学,研究方向为音乐与舞蹈学;刘国峰(1980—),男,硕士,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

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创新实践具有如下价值:第一,丰富育才路径,渗透立德树人,强化人才素养,提高育人质量;第二,教师可通过教学创新与实践发现个人不足之处,找准持续优化教育对策立足点,为教育资源集聚,提高育人能力,完成教改任务给予支持;第三,引领学生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积极与市场对接,端正成才态度,树立应用型人才自我发展目标,继而削减育才阻力,提高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质量。然而,有些教师在教书育人进程中却存在人才培养模式有局限性,创新意识缺位问题,加之部分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成效。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质量,探析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创新与实践方略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当前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概况

(一)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专业教育更加强调社会适应性,为此本科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探索,跟随时代发展脚步提高教学要求,使学生能扎实学习并掌握基础理论及专业技能,适应当今社会音乐表演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向文化机关、艺术研究单位、社会文艺团体、影视部门等岗位输送人才。目前音乐表演行业竞争激烈,为使我国应用型人才得以良性发展,针对该专业展开教改活动刻不容缓,指引教师积极加强专项研究及创新实践。

《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指出,音乐表演专业是为我国音乐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优质人才重要专业,培养高业务水平综合型人才,需通过教学实践挖掘人才潜能[1]。

《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建》《探究音乐表演专业技能教学与实践的对接》等研究成果亦表明教学改革是满足市场对本专业人才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本科音乐表演专业教书育人进程中掀起教育改革热潮,旨在通过教改助推应用型人才发展[2]。

(二)培养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具体内容

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需掌握音乐作品解析方法,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演绎不同类型音乐作品能力,明晰本专业学科发展趋势,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能自主钻研学习成长。培养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具体内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基础知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需学习声乐、钢琴、舞台表演、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形态与舞蹈等基础课程,还需学习音乐与舞蹈学,核心课程根据不同专业发展方向存在区别,要求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西音乐史、民族乐器、合奏等课程;第二,专业能力,除掌握音乐表演技能外,该专业学生还需具备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终身学习意识、合作精神、审美能力等核心素养,同时了解党政方针,能在音乐表演中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提升道德修养,使学生得以全面成才[2]。

二、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不足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虽然教育改革是解决应用型人才培養问题有效举措,但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进程中仍存在育才思维僵化及教学模式有局限性问题,不仅无法高效传导音乐表演专业理论知识,也无法培育学生专业素养,继而有碍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培育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缺少创新意识

教学意识对教师育人行为产生深远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接纳新时代教育理念前提下,通过创新实践将其渗透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旨在给予学生良性指引,落实教育目标。然而,部分教师不具备教学创新意识,对固有教育模式、架构、课程、大纲及评价体系较为依赖,不愿打破常规,缺乏应对教改挑战勇气与能力,在教书育人进程中故步自封,教育水平随之降低,阻滞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良性发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

音乐表演专业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能力。一方面教师要能从专业角度出发加强研究,指引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教师需深入解析党政决策,融入市场环境,看清行业前景,还需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旨在构建应用型人才发展所需高效讲堂。当前部分教师仅关注音乐表演专业领域内的动态,对涉及政治、经济、国际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关注度有待增强,加之学校专业教师培养体系需要优化,使音乐表演专业师资力量随之削弱,影响本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综合成效[3]。

三、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为使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以良性发展,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自我发展意识,积极了解、学习、接触、践行全新教育理念、育人方法,为新旧教学手段碰撞融合提供条件,为完成教改任务给予支持;第二,关注学生及专业发展实况,将二者关联在一起加强教学创新,为学生学有所成并顺利与专业领域对接提供有利条件;第三,重视反思自省,在完成阶段性育人任务后养成“复盘”习惯,旨在发现并解决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育创新实践更具导向性、实效性、科学性,不断改进育人模式,为培育优质应用型人才铺平道路。

(一)顺应发展趋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教师需解读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标准,将课程输出与人才培养关联到一起,发挥课程标准指导育人作用,为教学创新指明方向,避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背离有关标准,影响课程资源集聚与优化配置成效;其次,教师需明晰国家颁布的与应用型人才培育有关政策内涵,找准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突破口,如《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等,发挥政策助推应用型人才发展作用,奠定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基调,助力教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最后,教师需深入市场,洞悉音乐表演行业发展趋势,立足全球化背景,加强该行业发展研究,掌握行业发展规律,以此为由制定前瞻性、预判性教育计划,及时调整育才目标,与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影视制作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岗位用人需求,及时获悉行业发展有关信息,旨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明确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4]。

(二)立足文本,重构教学模式

立足本文重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结合实际删减、添加、整合、加工教材内容,使教材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文本重构需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及成长规律,指引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自学探究不断发展,使教材二度开发不再依赖教师,突出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重构学生主体地位,为教师创编人性化、差异化文本给予支持。为使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文本重构效果更优,达到提高教学创新实践有效性目的,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思想性,在选择教材语言时教师需基于德育、美育、智育兼具理念加以筛选,间接渗透思政教育语言,能支持教师设计综合性较强的育人方案,同时引入国外音乐表演艺术思想理念,旨在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文明互鉴能力、正确“三观”等核心素养;第二,科学性,在文本重构及教材深度开发进程中教师需时刻关注学情及行业趋势,为教材升级提供依据,确保文本输出可满足音乐表演专业教育创新实践需求,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要求与教材内容呈正相关,不同教育阶段文本重构侧重点存在区别。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来讲,音乐表演专业教材开发以兴趣迸发、基础夯实、了解行业为主;对于已经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生教师则需加大其综合素养培育力度,鼓励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创新实践,助力本专业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具有科学性的文本还需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情感态度、人文理念、学习策略相互渗透、结合、支撑,使教学内容、标准、要求等方面得以体现且系统完整。文本内容需专业、典型、真实,为提高专业教学创新实践质量奠定基础;第三,灵活性,文本重构后不仅可作为教师专业教育“工具”,还要能作为学生学习实践“武器”,使学生能根据个人成长需求灵活学习、高效学习,这就需要文本重构进程中添加趣味因子,旨在调动学生自学主动性,运用教材中提及的方法与知识赋予学习机制扩展性、生本性,使学生能在教材中汲取更多成才养分,并在教师指引下成为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5]。

(三)思维延伸,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需树立教学创新实践意识,避免陷入思维僵化育人泥沼,为应用更多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利条件。例如,教师为培育学生舞台表现力、自信心,积累舞台表演宝贵经验,可组织开展“青春放歌”“唱歌给党听”“民族民间音乐创意表演大赛”等活动,为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展现学生风采,将音乐表演知识及技能与学生思想行为融为一体给予支持,发挥活动主题效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如热爱生命、自尊自爱、爱国敬党意识、创新能力、积极传承传统文化等,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应用型人才。

在表演中学生还能发现自身专业学习薄弱环节,指引其重塑自学体系,找准学习方向,提高学生音乐表演专业学习效率。再如,教师可在育人体系中引入“互联网+”模式,践行教育信息化决策,实现教学创新目标。在讲解声乐专业知识时教师可通过视频、图片等媒介加以展示,从听觉、视觉角度出发刺激学生思考,丰富知识输出渠道;在视唱练耳时可用信息技术编辑一段音频,引领学生在听音频的同时默写乐谱,提高学生听辨能力;应用唱歌软件录制学生的音频,针对学生演唱情况进行点评,赋予教学活动參与性、趣味性,教师还可运用云班课等软件构建线上课堂,为学生推送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音乐表演专业学习需求,有效补充固有教学内容,使育人体系更为完善;运用信息资源及数字技术创编微课,发挥微课形式多变、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等育人作用,从基础夯实、能力培养、随堂训练等模块着手设计微课,旨在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为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学习成长提供条件,使教学模式更加丰富,达到提高教学创新实践培养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目的[6]。

(四)以人为本,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即多指标评价,与单一评价、针对性评价概念相对,主要是指运用多个单位、多个标准围绕评价对象得出评价结论的方法,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等特点,为此综合性评价可规避一般评价方法缺陷,为学生深入理解客观事物提供依据。

教师为了解学情,指引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亦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开展综合性评价工作:第一,基于音乐表演专业选取评价指标,根据学生发展实况及成才需求建立指标体系,为教师定性、定量给出评价结论提供依据。在定性选择评价指标时教师需注意有关指标不可背离评价核心要务,即指引学生成为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在解构育人目标前提下进行定性分析,使有关指标具有层级性、综合性、目的性、独立性、同向性、可比性;第二,明确综合评价指标转换形式,在一个综合数值内体现若干指标信息,而后针对有关数值加以比较,在指标同质前提下确保评价结果符合教学实际情况,非同质指标不能横向、纵向进行比较,亦无法助力教师剖析教育缺陷。在明确评价结果汇总方法的同时还需针对指标加以修正,赋予综合评价活动发展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第三,明确评价指标权数,依据各个指标对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带来的影响分配权重,使教学创新实践能分清主次,找准教学创新重点,引领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妥善分配精力,继而助推教学活动发展;第四,汇总评价结果,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比较,使学生能了解自身在音乐表演专业学习中的状态,并在教师指引下调整学习体系,摆正学习态度,为教师综合分析学情提供依据,确保教学创新实践与学生成才需求一致[7]。

(五)加强校企合作,延伸育人舞台

校企合作主要是指學校与企业建立稳定、持久合作育人关系的教学实践模式,在企业帮助下,学校可统筹调配育人资源,根据企业要求重塑育人机制,完成企业制定的人才培养任务,实现二者“双赢”目标。常见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引入企业模式,在校内搭建实训平台,企业负责提供人、物、财等方面的支持,疏通“产学研”融合育才途径;二是劳动与教育结合模式,在推行“工读轮换制”前提下组织学生接受企业培训,延长顶岗实训时间;三是校企互动模式,企业指导、监督、帮助学校完成育才任务,根据教育实况提供合作育人服务;四是“订单”合作模式,由用人单位提出育才要求并签署合约,在学校人才培养完毕并考核通过后推荐上岗就业,有效提高学生与音乐表演行业对接性。新时代企业在与学校合作育人同时还需关注国家政策并接受政府指引,提升校企合作育人高度,使人才培养大方向与国家对音乐表演行业发展规划一致,继而指引人才成长为社会发展“主力军”[8]。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国家建设及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人才,音乐表演专业教师亦需树立教学创新意识,将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全面发展视为教学创新实践核心要务,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明确教学创新实践目标,做好文本重构工作,通过二次开发教材充实育人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路径提升人才综合素养,在以人为本基础上展开综合评价工作,为师生共同创建优质课堂给予支持,灵活应用校企合作模式,延展教学创新实践体系,继而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惠莉. 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黄河之声,2019(10):66-67.

[2] 马波. 探究音乐表演专业技能教学与实践的对接[J]. 鸭绿江,2019(16):103-104.

[3] 栾利涛.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音乐表演课的探索与实践[J]. 人文之友,2019(20):80.

[4] 任鹏飞.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时装表演专业教学改革[J]. 天工,2019(06):52.

[5] 杨青. 高校音乐表演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实践教学的意义[J]. 北方音乐,2019,39(14):167-168.

[6] 史一丰. 应用型高校音乐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构想[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3):100-103.

[7] 彭青. 不忘初心踏歌而行——无锡太湖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办学分析报告[J]. 当代音乐,2019(07):37-39.

[8] 刘乃枫. 音乐表演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学习——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J]. 人文之友,2019(01):99.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教书育人应用型人才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篆刻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研究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