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样态下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的探索

2023-07-04徐旖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儿童诗审美

徐旖

【摘   要】儿童诗具有语文优美、言简义丰、充满童趣等特点。抓好儿童诗教学,是让“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第一学段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精读课内的诗歌、拓展积累课外的诗歌等方式,感知文学的美,并借助支架,尝试创编属于自己的诗歌,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有创意的表达者、真诚的赞美者,继而走向更为广阔的诗歌海洋。

【关键词】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审美;儿童诗

儿童诗作为一种诗歌形式,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为第一学段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乐趣和启发的世界,是呵护童心童真、培育儿童想象力的重要载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明确指出:“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基于此,站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视角,笔者尝试创设真实的情境,就第一学段儿童诗的教学展开探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夯实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

一、在主题情境中丰富审美体验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对应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教学时应围绕儿童诗,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儿童诗的意境之美、想象之美、表达之美以及创造之美。

(一)创设真实情境,唤醒学生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要“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根据这一要求,笔者梳理了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儿童诗,确定从《彩色的梦》一课入手。该诗通过生动的想象,将彩色铅笔化为“大森林的精灵”,用简单且灵活的句式,描绘出一幅幅多彩、灵动的画面,融合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受,富有童趣,彰显出独特的育人价值。本课结合文本特点以及课后习题,设计了创编“童心诗集”的情境任务,旨在唤醒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提升创造美的能力。

(二)设计多重活动,营造美好诗境

二年级学生处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基于此,笔者围绕创编“童心诗集”情境任务,设计了四个子任务(见图1)。任务一“跟着课本入‘梦”指向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彩色的梦》一诗,感受儿童诗的魅力,初步尝试仿写;任务二“拓展阅读知‘梦”指向积累,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课外名家写的诗歌以及同龄段孩子创作的诗歌,感受诗歌的形式美、想象美、情感美;任务三“启发表达绘‘梦”指向创造,通过写诗、绘诗、读诗三个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中,享受创造的乐趣;任务四“巧借平台赞‘梦”指向评价,让学生在阅读、分享同伴作品的过程中,读懂美并真心诚意地为他人点赞。

二、在创意实践中培养审美能力

(一)跟着课本入“梦”,感知美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初步体会阅读乐趣,鼓励其想象、感受和自由表达。笔者选取的《彩色的梦》正展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快乐的生活,用温馨、和谐的多彩体验引导他们快速进入梦。

活动一:初读诗歌说梦境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尽兴地读,展开想象,描绘梦境。诗歌最大的特点是“言简义丰”。为了让学生在看似简单的语言中体会到诗歌的美丽意境,笔者安排了三次不同形式的朗读。第一遍,学生听教师读,注意听语气、语调,教师的范读为学生创设了想象情境,提供了想象空间;第二遍,学生大声朗读,边读边圈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发现梦境中有野花、草坪、天空,还有拉着手请小鸟唱歌的雪松、能结出苹果般太阳的烟囱等一系列充满浪漫色彩的事物;第三遍,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在诵读、想象中提升了审美能力。

在感受課文第2、第3小节的梦境时,笔者引导学生用“圈一圈”“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抓住诗句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并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诗中的景物说具体。比如,学生在形容天空时,描述道:“我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天空,蓝得像被清水洗过似的。”在体会“葱郁”时,笔者让学生演一演小雪松,和身边的同学拉着手进行角色扮演,同时朗读课文,感受手拉着手就像枝条挨着枝条,在朗读中体会雪松们的快乐。这一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能训练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课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其中后半部分“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的任务,学生已在此活动中完成,达到了“创意表达”的基本要求。

活动二:徜徉梦境交“新友”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很多时候,识字教学容易变得机械、死板。为此,笔者在教学时巧妙引入问题“这些彩色铅笔在纸上画出了许多美丽的梦,那梦里都有什么呢”,通过营造温馨而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诗歌中的生字词就像一个个朋友,来到了课堂上。学生自主发现、学习字词的过程,就是结识新朋友的过程。看到“囱”,学生会先借助书上的插图找到烟囱,再观察其外形,结合想象,理解其意思。在学习“聊”这个字时,笔者先和学生对话交流,这样学生就知道了,原来这样“随意地说话”就是“聊天”。有学生提醒,跟别人聊天时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怪不得“聊”的偏旁是“耳朵旁”。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感知美梦,同时也认读了字词。该活动带给学生愉悦的体验。

活动三:初探仿写绘梦境

1.舒畅地说,创设情境,制造梦境。课后习题提出“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这是“创意表达”的发展性要求。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笔者以丰富的图片为抓手,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展开特定情境内的想象说话,使其将情境中的景物和画面具象化。“同学们,除了森林之外,你还想用彩色铅笔描绘哪里的梦境呢?”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关于荷塘、海底、宇宙的图片,引导学生抓住图片中景物的特点,仔细观察。小组成员从动作、声音等多个角度展开想象并进行交流,将画面描述得有声有色。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拿出课前自己画的梦境图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述说梦境。

2.自由地写,提炼特点,创编梦境。经过上述几个活动的铺垫,学生描绘的梦境内容越来越丰富,但他们还停留在口头表达的阶段。要想让表达的内容落实于笔端,还需教师授以方法。为此,笔者以仿写第3小节为例,引导学生提炼这一小节的表达特点,并形成此次梦境创编的评价标准:语言流畅,加★;运用比喻,加★;巧用拟人,加★;大方分享,加★。四人小组合作,选定想要描绘的画面,进行交流讨论。为了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每个小组设置了四个岗位:四个“小诗人”均参与创作;一个“小闹钟”在大家进度较慢的时候提醒大家注意时间;一个“小铅笔”负责把大家创作的小诗写下来;一个“小喇叭”上台朗读小组作品。学生在提炼句式特点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诗歌这一体裁的认知,又培养了对语言的品味和鉴赏能力,这也为仿写提供了写作支架。

(二)拓展阅读知“梦”,欣赏美

学完《彩色的梦》后,学生对于诗歌创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让学生顺利创编“童心诗集”,还需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不仅要阅读课内的优秀作品,还应从课内走向课外,既要阅读金波、任溶溶、雪野等名家的童诗,又要阅读同龄段小朋友创作的童诗。笔者精选阅读资源,将多彩的诗歌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涵,拓展课堂外延。

活动一:探寻形式之美,读中建构语言

本活动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疑问》《肥皂泡泡》等诗,领略诗歌多样的呈现形式。阅读《疑问》时,学生发现原来诗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写;阅读《肥皂泡泡》时,学生发现每句都是四个字,原来儿童诗也可以和古诗一样,每一行字数相等。这些诗歌都与语文课本上的诗歌不一样,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丰富了他们在诗歌创作形式方面的积累。

活动二:发现想象之美,读中放飞思维

本活动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雨中的鸭子》《花和蝴蝶》等诗,感受诗歌自由的表达方式。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读《雨中的鸭子》,当发现雨可以写成“银色的长丝”时,学生抢着表达还可以把雨比作什么;读《花和蝴蝶》时,学生知道了花和蝴蝶的共性是都会翩翩起舞。这些表达手法让他们感受到了想象之美、自由之美。

活动三:体悟情感之美,读中激发真情

本活动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在南方想念着雪》《我喜欢你,狐狸》等诗,感受诗歌背后的真挚情感。读了《在南方想念着雪》,对大雪的向往与期盼让学生与小作者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读了《我喜欢你,狐狸》,由于狐狸在以往的课文中总是以狡猾、贪婪的形象出现,学生竟表示要跟小狐狸道歉,觉得狐狸也很可爱、很有趣,颠覆了他们以往的认知。

(三)启发表达绘“梦”,创造美

《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学生在课内习得了方法,在课外拓展中丰富了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笔者启发学生绘梦,创造美,融合创意写作、设计封面、为诗歌配上插画、朗诵展示等多重能力训练,实现了由“文学阅读”到“创意表達”的自然过渡。

活动一:童心写诗

有了之前两个任务的铺垫,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激发,他们创编了很多小诗。以“圆”为例,课堂上,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让学生进行联想,从想到说,再到写,循序渐进。作品灵感大都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的从圆联系到了最近数学课上认识的钟面,把里面的时针、分针、秒针想象成了三个兄弟,“怎么走也逃不出我的圆”,富有童趣;有的指向家庭生活,在学生的笔下,圆是碗,碗里“盛满了妈妈的爱”,写得别具一格,真情自然流露;有的联想到生活中见过的植物——向日葵,“我是地上的一轮黄太阳”,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气息。小诗充满了童心、童趣、童真。在学生笔下,一切都成了诗,一切都成了梦。他们用想象和童心,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然、社会对话。

活动二:童彩绘诗

将学生创编的诗歌集结成册,以“童心诗集”的形式发布后,还能以“绘画”为支点,征集封面、封底的设计图,招聘诗歌插画师,让学生给诗歌的内容配上可爱的儿童画。学生在这次综合性活动中,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能力,充分感受到了诗歌带来的愉快体验,获得了美的享受,体会到了跨学科学习的乐趣。该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土浇水,为后续落实发展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做好铺垫。

活动三:童声读诗

笔者举办了“童声读诗”朗诵会。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提前进行彩排,准备好配乐。笔者提醒他们要注意朗诵时的语气、表情,动作要自然。配乐朗诵的过程其实是对诗歌进行再创作的过程。这些诗歌出于口,入于心。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呈现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让倾听者在这美的享受中展开想象。

(四)巧借平台赞“梦”,评价美

活动一:设置班级点赞墙

笔者在班级内开辟了一面“童心诗集”点赞墙,每天分享五首“班级小诗人”的作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为自己喜爱的作品点赞,在作品上留下“大拇指”贴花。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小诗人”们的作品得以充分展示。最后,按收到的贴花数量,评出“今日最佳”“每周十佳”等优秀作品,为获奖者颁发“小诗人”证书和奖品(诗集)。

活动二:举办成果发布会

笔者针对“童心诗集”召开发布会,制作了一张含主题、时间、节目于一体的发布会安排表,将其分享在家长群里,采取在线直播的方式,做到线上与线下可同时观看,以便家长参与互动。学生可展示诗歌、插画,进行朗诵。线上线下都可投票。班内评选出“十佳小诗人”“十佳插画师”“十佳小百灵”等奖项,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诗集),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喜悦。

综上,本课围绕《彩色的梦》一诗,探索“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样态下的儿童诗教学,设计了四个递进式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有创意的表达者、真诚的赞美者,继而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诗歌海洋。

参考文献:

[1]王崧舟,彭才华.立象以尽意 情动而辞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22(27):10-16.

[2]杨九俊.“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落实[J].基础教育课程,2023(2):20-26.

[3]王爱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意义与实施建议[J].语文建设,2022(24):18-22.

[4]王爱华,管贤强.关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3(1):22-26.

(江苏省常州市平冈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儿童诗审美
教案《创作儿童诗》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