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量规,让成长清晰可见
2023-07-04朱慧
朱慧
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是助力学生成长的优质土壤。然而,当下语文低段教学中的评价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识字环节,有的教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认一认生字”。于是,学生交流如何使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以前学过的各种识字方法。教师则“脚踩西瓜皮”,由着学生说到哪里是哪里。表面上看,课堂以生为本,实则连本节课要重点学习的识字方法都无法落地。究其原因,是教学目标及评价要求均不清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样实施评价,会使教学失去方向,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那么,怎样才能使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对低段学生的整体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呢?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俞正强校长曾提出,要“保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动力”,就是要将评价的相关要求或标准变成一件件可以做的事情。以“尊敬国旗”为例,可以将其具化为“立正、敬礼、行注目礼”三个行动。
回到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评价变成学生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可见的行动呢?在一次校本研训中,围绕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第一课时,笔者和教师交流如何设计这节课。大家讨论得出,可以将本课的语文要素“分角色演一演”分成“我会读”“我会演”两个层次,同时把“我会读”细化为“我愿意展示朗读、我能读得正确流利、我能读好角色语气”三个评价标准,把“我会演”细分成“我能有礼貌地提建议”和“我能参与分角色进行表演”两个层级。这样,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循序渐进、可实施的行为,既规范呈现了教学要求,又明确了学生的行动方向。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
这个课例启示我们,教师应明确评价指标,细化评价内容,设置评价量规,并将其渗透到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可以让语文学习更具规范性,夯实学生的基础;二是能为期末非纸笔测评找到更好的途径,提升测评效度;三是能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更好地衔接中、高段的学习;等等。
在制订低年级的评价量规时,首先,要考虑语文能力发展序列,体现不同年级的重难点,保证年级与年级之间的衔接性。教师可遵循“课程标准—年段要求—单元目标—语文要素”的研究路径,使语文能力得以准确定位。其次,要根据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调整评价量规。比如,在设计口语交际的量规时,鉴于之前多次检测中学生“优秀”的占比较高,原有的“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显然不能说明学生的现有水平。所以,基于实际,在此基础上增设了“优秀+”,丰富和完善评价量规的等级。此外,还可以运用“教师述评”,以激励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
从“增强目标意识、聚焦语文要素”到“细化水平描述、精准量化评价”,再到“完善观测维度、加入教师述评”,对评价量规的探究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而不断深入……在评价量规的指引下,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更清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更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
評价量规,真实记录了学生拔节生长的印痕,真实见证了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