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飞机出行,小心久坐成患
——经济舱综合征

2023-07-04周剑平编辑清风

科学生活 2023年2期
关键词:酸胀长途旅行经济舱

文/周剑平 编辑/清风

“开心开心,终于抢到回家的机票了。因为疫情的影响,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今年终于能回家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在外的游子们归心似箭,返乡团圆。同时,外出旅行也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出行少不了乘坐交通工具,搭乘飞机、火车或汽车,无论哪种交通工具,都免不了长时间久坐,然后出现腿脚浮肿、酸胀甚至瘀血。您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上飞机前还能穿得下的鞋子,下飞机后因为脚肿都快穿不上了。其实在这旅程中,隐藏着一个“杀手”,这个“杀手”用飞机的经济舱命名——经济舱综合征。

难道买不起头等舱还会要命?那我不坐飞机是不是就不会发生经济舱综合征呢?

什么是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economy class syndrome,ECS)是指由于长时间空中飞行,静坐在狭小而活动受限的空间中,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流瘀滞而引起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或)肺栓塞,严重时可导致猝死。换言之,“经济舱综合征”其实就是发生在旅行人群中的静脉血栓症,只因为最初发现的患者大多是乘坐比较狭窄的经济舱座位的乘客,故而得名。

实际上,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经济舱综合征”并不仅仅局限于乘坐经济舱的旅客,乘坐商务舱、头等舱,抑或其他长途旅行的交通工具,甚至工作、打游戏、玩麻将时,只要是长时间坐着不动,均面临着罹患“经济舱综合征”的风险。

哪些人群容易“中招”

在当前国内多地新冠病毒感染仍在发生的背景下,更应重视这一潜在风险。

本身发热容易导致高凝状态,加之远途旅行,形成血栓的风险增加。一旦感染,COVID-19患者会出现高凝状态,病程中的发热症状也可能加重患者脱水,无疑将进一步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此外,近期接受大手术后卧床制动,或遭受创伤、骨折的患者,慢性病患者(例如患有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病综合征等),处于孕期、产后、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以及高龄、肥胖等因素都更容易“中招”。

倘若有血栓,身体会“通风报信”

您在飞行过程中或长途旅行后,如果出现下肢酸胀疼痛,或者一侧下肢水肿时,要注意可能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稍活动就感觉气短,或者突发胸痛或上腹痛,甚至咯血、晕厥、休克,要警惕可能发生了肺栓塞。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减少活动,及时就诊,以免血栓扩展或进一步脱落。

经济舱综合征重在预防

虽然“经济舱综合征”可以导致严重的后果,但大家也不要谈“栓”色变。“经济舱综合征”是能够避免的,只要及时预防,适时活动,可以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在乘坐交通工具进行长途旅行时,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多喝水:尤其是常处于空调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补充水分,每小时最好补充200毫升的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但避免饮酒和喝咖啡。

动动脚:每小时要做3~5分钟的脚部运动,包括脚尖、脚趾及膝盖运动,促进血液回流。

多活动:乘坐交通工具别只坐着和睡觉,应当避免长时间坐姿对血管的压迫,可定时起身活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久坐族可以选择起身喝杯水,既活动了腿部又补充了水分。

常体检:通过简单的血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或排除血栓的形成。通过医学评估,有凝血危险因素的人群可在长途出行时做好预防,比如穿医用弹力袜、增加走动等,必要时遵医嘱采用药物预防。

其实,“经济舱综合征”只是一种场景,血栓才是真正的“杀手”。研究显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便会使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可见生活中,血栓这一“隐形杀手”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久坐需谨慎!让我们防患于未然,让“生命之河”畅通无阻,别因健康困扰而扫了兴。

猜你喜欢

酸胀长途旅行经济舱
Do you like travelling?
动物也春运 长途旅行品鉴会
手到病除
优雅出行
“细分经济舱”在全球流行
内在迷人:波音 787
苏木泡脚养血安神
群雄逐鹿“第四舱”
手到病除
HOT!热温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