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探讨

2023-07-04鲍喆

管理学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协调

鲍喆

[摘 要]随着经济市场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中国跨国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多,跨国投资等贸易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推动中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发展。文章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对比当前国内外会计准则发现,目前,中国会计准则正逐步完善并向国际靠拢,随着国内经济市场发展,在未来将逐渐走出国门,增强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协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2-0031-03

会计准则的发展受到国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各个国家的会计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差异。我国经济业务模式和成熟度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要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环境进行调整,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一、相关理论概述

西方国家将会计准则视为会计人员提出的统一意见,将会计理论的基本传递规则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适合预期用途、重大关系、环境因素、主体内部与主体之间会计惯例保持一致、会计惯例在时间上保持一致,同时将相关性、可检验性、无偏见性和可定量性作为会计评价的重要标准,采用五个会计传递规则对具体的核算任务进行计量、确认和报告。我国学者认为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可规范各大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是会计行为的规范化要求,也是会计工作法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公共角度判断,会计准则是公共物品,国家或企业对其有专属的使用权。使用该项会计准则的国家和企业越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就越高,影响力就越大,核算结果就越精确。从制度角度分析,会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安排,利用市场经济的变化和资源配置界定企业的交易行为。从会计信息核算的结果来看,使用会计准则产生的结果为财务报告,其使用者涉及政府、企业、投资人及债权人等多个机构、组织及个人。

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

(一)制定机构的差异

会计准则一般由政府和社会职业团体制定。欧美国家的会计准则一般由非营利组织的国际会计职业团队制定和完善,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中国的会计准则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和管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产生的,能够集中反映我国国有经济支柱产业这一特点和监管需求。

(二)制定目标的差异

从制定目标差异的角度分析,国际会计准则具有广泛性,主要功能价值在协调各个国家的平衡发展上,具有比较强的兼容性;中国会计准则是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制定的,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依据。目前,中国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

(三)制定体系的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基本准则属于法律管制范畴,在准则体系中起到统驭作用,该体系与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理事会的概念框架更像是一种理念,缺乏立法上的约束力,不能构成会计准则制度框架的一部分,仅具有指导编制会计准则的功能。我国的会计制度大致包括会计准则基本规定、具体规定及指南等,基本规定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属于法规制度的一部分[1]。

三、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内容、影响及建议

(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内容

1.结构趋同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準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其中,基本准则是大纲,在准则体系中起到统筹驾驭的作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相当于其《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具体准则是条目,是对基本准则内容的细化,对有关业务及报告做出了更加具体的规定。目前,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覆盖了所有业务内容。应用指南是对以上纲目的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与各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有相似特征。截至目前,中国财务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结构编排上基本实现了趋同。

2.具体准则趋同

中国财务报表准则与国际财务准则的具体准则趋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将公允价值引入新会计体系。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几乎没有公允价值的部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解释比较详细。结合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现状编改会计准则,经过修订后的新会计准则中,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核算和计量。

第二,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中国会计准则中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以控制为基础加以制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够据以从另一个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以上均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强调实质控制的规定一致。

第三,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我国新财务准则编制中充分借鉴了IAS32、IAS39,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出台了多部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如《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列报》等。以上几个新规的制定均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依据,是统一的有机整体,能够提高金融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2]。

3.渐进式趋同

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初,我国企业进行会计处理依旧以原来的准则为主,经过不断适应后,逐渐开始用新会计准则完全代替原有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应用是趋同的,应用过程是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目前,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经趋于完整,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海外融资成本,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

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和规则设置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际市场的商业贸易对接上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跨国企业需要按照中国、国际和进入地三套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报表的调整和相关数据的折算与合并处理。在境外上市的融资企业要接受国内外两方会计事务所的财务审计,在业务处理上步骤繁杂,效率低下,多重报表调整与审计需要较长时间,市场和业务变化莫测,很可能导致贻误商机,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在转化及交易流程上增加经营成本和境外融资费用,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会计准则趋同意味着国内外会计核算方式和计量模式实现了统一,我国企业在境外登记注册和上市无须进行多次审计,只要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审查财务报表即可,业务流程较为简洁。企业的财务信息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管理,这样能够全面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实现低成本持续扩张的国际化战略[3]。

2.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研发支出费用化或资本化处理为例,我国原会计准则认为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处理,会计准则同国际准则接轨趋同后,企业用于新技术开发与研究的费用,其中一部分可用于资本化处理,在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状况、降低企业负债水平、改善企业融资资质及提高企业融资水平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3.有助于化解国际贸易摩擦,降低企业风险防范成本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使得我国企业在贸易摩擦中遭受的损失较为严重。会计准则的趋同为企业解决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提供了便利,企业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通过诉讼的形式提出存在的疑问,依照通用的规范、原则、协议及程序主动进行风险问题的防范,提高企业危机的自主控制权,降低因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产生的生产成本。

(三)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对企业的消极影响

1.准则变动成本增加

为实现会计准则的趋同,在制度转换的过程中如果对制度的判断存在误差,会导致成本增加。同时,引进大批会计专业领域的人才也要耗费一定费用。此外,中国会计准则与国外审计、监管机构在协调上要消耗一定的成本,由于不同准则中包含的文化、心理和传统因素等存在冲突,在趋同过程中要结合国情进行调整,在制度落实方面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也需要耗费大量费用[4]。

2.企业经营风险增高

新会计准则引用了公允价值,将其作为计量标准,由于其对费用资本化的范围规定不同,在财务报表制定过程中,核算方法及范围存在一定差异,会导致企业的利润指标产生比较明显的波动。新会计准则推广使用的时间较短,在相关科目的计量中很可能会产生错漏和偏差,会造成计量结果出错,产生一定的经营风险。

3.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会计准则的趋同在风险方面表现为国内市场竞争逐渐加剧,更多的投资者向境外转移投资,并不意味着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有序,由于投资方数量减少,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只会逐步加剧。

由于大部分境外来华的国际公司所采用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标准差异较少,在宽松的经济政策下,这部分企业可以在不投入任何成本的情况下进入国内市场进行投资、经营和扩张,其更加容易渗透到发展中国家,以至于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形成压迫,或可能引发排挤及兼并。

由于会计准则实现趋同的时间较短,我国在数据核算和计量上经验不够丰富,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更加明显。又因为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国有企业的发展受政府约束,竞争动力较差;民营企业虽然拥有足够的自由度,但是普遍规模偏小,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人力等资源均不占有优势。

(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下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1.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会计准则变革中,要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依照我国经济市场当前的发展模式,合理调整国内会计准则。在政府的引导下,要收集会计专业领域从业人员的建议,面向国际吸引相关专业人才,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体系。

2.加强会计准则领域有关问题的研究

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受到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路径的会计准则制度,应加强对该领域有关问题的研究,尤其要加强对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的思考,学习其制定会计准则的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对尚未趋同的部分进行合理调整[5]。

3.制定与我国经济相符的会计准则

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影响力及话语权的逐渐增强,为了探索制定与我国市场经济相符的会计准则,在参与国际贸易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应制定与我国经济相符的会计准则,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交流和合作,确保会计准则制定的合理性与完备性。同时,要将新的会计准则应用到会计核算中,并不断补充及优化,加快会计准则制定进程,推动我国经济迈向国际市场。

四、结语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及加快我国的国际化进程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倡议下,各国当前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改善,国内外资本的高速涌动,刺激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要结合我国实际对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晨.国际会计准则中国化[J].财会学习,2020(28):90-91.

[2]梁翌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研究[J].当代会计,2020(10):26-27.

[3]代少純.“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升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影响力的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0(01):3-7.

[4]方玉蛟.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1):4-5.

[5]李梦如.浅谈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基于中国的视角[J].财会学习,2019(08):125+127.

猜你喜欢

协调
谈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协调策略
浅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
教学秘书如何做好工作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
谨慎性原则与相关会计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