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3-07-04常福定
常福定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教育的方向和价值的认识都有了新的转变。学科核心素养已经逐渐成为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文章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1-007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26
当前的教育一线上,仍有部分化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严重滞后,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上,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继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念,提升学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最终培养出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在通过对化学知识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具体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的学习除了需要学生会做题、懂知识之外,还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核心素养做出了详细的界定。
(一)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的第一大内容,所谓宏观辨识是指学生通过对特定环境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和辨别,可以对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进行初步掌握,进而通过符号把变化规律表示出来。而微观方面主要是从物质的成分、构造及其性质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学生通过对化学的学习,能够懂得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道理,同时应具有根据物质的具体微观结构,来对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进行预测的能力。
(二)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学生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应了解到物质处在不断运动与变化阶段中,且物质的变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引起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从内因、外因、量变、质变等角度对物质的化学变化加以分析和研究,同时还要注意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并对各种不同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与研究,从而揭示每种变化的具体特征及规律。除此之外,学生还要能使用对立与统一、连续发展以及动态平衡的观点,对化学反应进行考查和分析,并对在一定條件下某种物质有可能发生的具体化学变化进行预测。
(三)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学生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应当掌握获取有关证据,并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做出一定假设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证据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具体的推理,从而对假说进行证实或证伪,并将证据和有关结论间的联系加以合理阐述,形成相应的科学结论。学生要能通过各种模型对化学现象作出说明和解释,并对物质及可能的变化作出预测,以此建立相应的模型,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问题。
(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在当前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十分宝贵。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应了解到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与发现、开展科学技术创新应用的一种科学实践过程。当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时,应能从问题假设入手,明确科学探究的具体目的,并对研究方法加以设计,进而开展实验研究。在探索的具体实践中,学生也要学会合作,并要在面临某些异常现象时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具有质疑与创新的勇气。
(五)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学习化学,学生要能够具备严谨与求实的科学态度,并要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此外,学生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建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并要能够知善恶,明是非,对与化学相关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科学正确的评判。
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建构现状
(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流于形式
近些年来,中学教育都在努力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这主要是受到多年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化学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并将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这就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既定目标,最终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流于形式。
(二)教师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认知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首先,教师必须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以及具体培养途径有足够清晰的认知。但事实上,很多化学教师对化学核心素养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的认知能力水平有限,教学模式也很单一,难以培养出具备良好化学核心素养的学生,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改进策略
(一)创新教学观念,优化学习目标
教师首先要创新教学观念,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优化学习目标。只有目标科学合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
首先,设立学习目标时应该具有足够的前瞻性。也就是说,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就要对这节化学课要达到的效果有所预估,包括想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想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养。其次,对目标的设立应该具有整合性。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应当只是对具体的知识进行记忆,而应当是对相应的化学方法、化学能力、化学观念等多个维度的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再次,对目标的设立还应具有发展性。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知识迁移。总之,化学学习目标的设立,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化学素养的综合发展。
(二)结合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高中化学涉及很多生活实际问题。而学生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终极目标,其实并不只是单纯地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应当多为学生引入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与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要想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教师就应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从而深刻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找出与学生相契合的点,创建高效且生活化强的化学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只有经过了这样的学习,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才会有一颗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并从具体的生活现象中把握本质。
(三)创建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
高中化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比较复杂而抽象的,如果仅依靠教师传统的理论性讲述,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有抵触与排斥的心理。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保证,那么学习效果也就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高效教学方式,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形象而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融入情境,使枯燥无趣的知识点变得立体、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很强的积极性,对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容易。
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展开。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分主题制作成多个篇幅短小、主题鲜明的微视频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使用课堂联系社会热点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趣味实验演示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实验情境,使学生觉得化学实验直观可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科普故事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普遍都喜欢听故事,都有好奇心,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学到一些化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化学规律,提升对化学的识别能力。
在创设化学情境的时候,有几个方面需要教师注意:情境应具有相当的真实性,尽可能构建与学生经历接近、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一方面,应当保证情境具有足够的连贯性。教师可以围绕一个既定的主题,按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几个相关联的情境,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情境的构建还应当具备相当的体验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切实地进行体验与实践,通过思考与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四)深层次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观念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都有极大的可发展性。教师要注重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认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引导而不是灌输。对化学学科而言,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时,要注重向学生解释这一章节内容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否则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主动思考知识的价值,只会盲目、被动地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不利。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分类的价值时,学生同样会在大脑内部建立分类的思想,这对学生今后各科知识的学习都会有帮助。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和学习,努力挖掘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呈现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索意识,培养学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认知观点,在学生观察到宏观的化学反应现象时,引导学生多思考微观上的反应本质以及反应原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统筹观念。
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与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而通过分析、论证、推理等一系列活动来解决既定的问题。这种方式在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了解和把握的同时,还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帮助学生在大脑内部逐渐搭建起概念网络模型,从而使其形成多方位认知的习惯,逐渐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观念。
(五)重视化学实验,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实验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化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化学当中有很多原理和定理,都是依靠化学实验来进行验证的。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具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化学实验,并通过教练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求真意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从消极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
而化学实验又有很多种,除了演示实验之外,还有学生独立进行的实验以及小组实验。另外,为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完成一些探究性的试验,让学生来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这样就能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到这一过程非常新奇有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師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化学知识之外,还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以上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详细的阐述,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建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包括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流于形式、教师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认知不足等。所以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改进策略,从创新教学观念,优化学习目标、结合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创建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深层次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观念、重视化学实验,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以供相关人士进行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孙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3).
[2] 张昊.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1(22).
[3] 原芳.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21(22).
[4] 蓝明英.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1(20).
[5] 黄亚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
[责任编辑 薛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