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2023-07-04宋建钢朱琳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

宋建钢 朱琳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文化寶库。有针对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发挥其道德育人和以文化人的思政教育价值。从教师、教学、教研三个维度去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策略,凸显其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承的特殊作用,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功能和育人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7-0052-04

作者简介:宋建钢(1995—),男,河北蔚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创新”(20VSZ051);天津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的教学创新与实践“(TJZYYSZ21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优质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其在“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过程中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也是对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的新探索,更有利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出中国道理、中国味道、中国风格,进一步提高思政课育人的实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一)增强课程实效性和吸引力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和筑牢理想信念的重要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想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就需要正视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吸引力不足、实效性欠缺等实际问题,不断推进思政课创新性改革,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育人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对自然宇宙、社会发展、人生幸福的根本理念,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育人资源,两者在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上相得益彰。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既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说服力,也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感召力和文化亲和力。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成长于国家发展的最好时期,对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较强文化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政元素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发挥其引人向善的德育教化功能和文化育人的独特优势,引导青年大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整体价值追求和深厚文化底蕴,在进德修业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为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理想追求。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不仅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社会历史责任,在推动文化发展、创新与继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为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是传播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思政课内容丰富,囊括了法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有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的广泛基础优势,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作为中国各大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思政课的授课对象几乎涵盖了所有在校大学生,在思政课的教学框架下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培育青年大学生以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并且深入了解其对当今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启示。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国家的前途和希望。在高校思政课中有意识地夯实青年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功底和知识储备,既可以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也是在为党和国家打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要想在全球文化的湍流激荡中站稳脚跟就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并从中汲取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智慧和力量。这就需要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追梦人,在接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起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高校是优秀青年的聚集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国家抢占意识形态主导权,应对多元外部文化挑战,争夺文化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只有通过教育争取到青年,培养好青年,让青年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自觉担负起推动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时代之责,才能够坚守住中华文化根本立场,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中国自身文化发展方向,坚定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自觉的迫切要求。

(四)深刻把握“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最根本最深刻的历史经验总结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这一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中国化的新叙事,形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指针。高校思政课作为宣传党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阵地,要结合教学内容阐释好“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理论逻辑和重大意义。具体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做到“三个讲清楚”,第一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科学方法;第二要讲清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第三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和基本精神内核。不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脱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完整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刻把握“两个结合”重要论述、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逻辑的基本前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不能缺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行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可以有机自然地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当中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否可以实现互相融合融通所决定的。这既需要从两者的育人功能和基本内容上进行学理探讨,也同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中审视其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合理性。

(一)育人功能具有内在契合性

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高校思政课与以中国儒、释、道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看似在基本范畴、研究侧重和理论体系框架等方面具有诸多的差异性,但两者在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上却是贯通一致、殊途同归的。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意识形态功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教育、“武装”青年大学生,传播主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德育教化、以文化人,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大学生养成“诚意”“正心”“慎独”“修身”的道德自觉,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文化观,历史观和国家观,做重操守、勇担当、敢作为的有志青年。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在育人功能和价值导向作用上是基本契合的。

(二)内容特质具有基本相通性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东圣西圣,心同理同”的相通性。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五行说、元气论的朴素唯物观点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与“革故鼎新”的开拓创新思维;从对立统一规律与“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阴阳学说、“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的中庸之道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知行合一”的知行观念;从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天下大同”的政治愿景,无不体现了两者在内容上的相通性。此外,开放性和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大思想文化体系的共同鲜明特质。马克思主义是开放、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发展性是其基本的特性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不是用排斥来维护自己,而是用吸收来壮大自己”。[2]这就决定了两种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在中国的土地上必然逐步實现彼此借鉴和融合。

(三)基于中国实践的现实融合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源产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理论,在传入中国后之所以能够快速为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掌握,并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武器,这不仅源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更是由于当时要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的实践之需。虽然马克思主义以“批判传统”的姿态进入中国,但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已经转化为“讲中国话”“办中国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结合与文化融合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已经在实践层面回答了两者融合“是否可能”的问题。从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的鲜明中国文化特色可以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已经在历史实践中实现并被表达。其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合理性展现已经走在了“理论认知和诠释的前面”[3]。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策略

用好用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从教师、教学、教研等多维度去进行实践探索。

(一)教师维度:打造具有良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也要以培养一支具备良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关键抓手。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先学先懂才能会教善用。这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视野要广”上提出的更高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系统地把握,同样也需要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在此基础上做好“怎么融”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实践。

首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教育的重要模块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总体上传统文化底蕴薄弱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不足,有的甚至将传统文化整体视为旧社会的糟粕,缺乏基本的认同感,更没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面对这样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系统性地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学习是迫切和必要的。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当其冲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这些论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确定了政治指向。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学习中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是中国赖以在世界文化激荡和冲突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进一步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情感认同,在思想上铸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

其次,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孔子开始就强调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师风的培养。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诸多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元素。要深入挖掘“诲人不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爱岗敬业操守,“师者,人之模范也”“为师之道,端品为先”的为人师表品格,“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古今不知,称师如何”的好学进取精神,“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的德育教学理念。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可以在师德修养不断提升中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以先贤为榜样,做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大先生”。

(二)教学维度:探索构建“思政育人+文化育人”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进一步强化了思政课的思想教育作用,在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基础之上,承担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文化使命,逐步建立起“思政育人+文化育人”的思政课育人新模式,以达到更好的全方位育人效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要从课上的理论教学和课下的实践教学两个方向发力。

第一,要以课堂教学为“融入”基础。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发挥着理论奠基、价值引领和情感导向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在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上用活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素材,讲好历代英雄儿女的故事,才能把思政课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讲到大学生的心坎上。一方面,要善于从高校各门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出发,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规范等契合之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定内容有机对接。在此过程中切忌“喧宾夺主”,将高校思政课讲成了文化类专业课,更不可破坏思政课原有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性。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重点地将中华民族形成的“讲仁爱、重民本、讲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内容具体地融入到各门思政课理论教学之中[4]。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各门思政课具体章节的教学目标需要利用好案例教学方法,精选以历史英雄人物和文化名人事迹、重要文化现象和事件、成语诗词典故、民間传说等传统文化案例服务于思政课教学。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展开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鲜活的经典案例和人物素材,既提升了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增强了课堂效果,也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正向的感情积累,不断提高文化认同感。

第二,要以实践教学为“融入”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要注重发挥实践教学的独特效能,“实践教学相对于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可感、有趣,有助于提升融入的教学效果”[5]。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既保留在书本典籍里,也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各地文化基地、传统人文景观、博物馆等都属于可利用的教学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环节既可以举行主题经典读书会、辩论赛、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等校园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参观体现中华传统文化风貌的历史古迹、文化遗址和文物展馆。参观学习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沉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代传承,可以对青年大学生的“三观”形成无形的塑造作用,也有利于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对于有条件和能力的高校应该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有计划地建立一批以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基地和文化主题展馆,为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搭建平台,形成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良性互动,真正做到课堂内外的有效衔接、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不断增强育人实效性。

(三)教研维度:以扎实教学研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教师有着教学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双重身份,既要完成好教学,也要搞好科研,而教学研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内容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相辅相成,无法割裂。只有教学实践而无教学研究,则教学实践无法深入;只有教学研究而无教学实践,则教学研究就是空谈。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或者发现的问题就是教学研究的导向,教学实践效果的提升又需要教学研究成果的助力。

其一,要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相关的教研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通过系统研究梳理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体现人民性、革命性的思想精华以及许多超越时空和国度、在现代社会仍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成果。这些思想精华和文化成果正是当下高校思政课中所缺少且需要补充融入的重要教学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取舍,实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过程。

其二,要加强教学有效媒介研究。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利用好传统阅读手段,阅读传统经典文献是学习研究“原滋原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经。只有在吃透原典、理解文本源初涵义的基础上,再配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才能系统性地把握各种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渊源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研究如何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技术转化”,不断开发出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维认知习惯相契合的多元网络空间场域,“通过技术再现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互动紧密结合起来”[6]。在技术维度进一步扩宽融入渠道,突破原有的固定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限制,充分利用起各种文化传播平台以及线上资源,提升思政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实际效果。

其三,要加强教学效果评价研究。教学效果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重要参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也必须对其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首先,评价方式必须是多元化的,除了要包括传统的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外,同行评价和思政课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应该纳入其中。其次,要对各方评价权重进行合理科学分配,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学生是最直接的受教育者,对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最具有发言权。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广泛道德追求和普遍文化认同,是民族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共同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思想形态,只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中才能落地生根,才能被中国人接受并掌握,才能在中国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发挥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已然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亟待突破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

[2]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7:307.

[3]  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一个历史的相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3.

[4]  习近平.论党的思想宣传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56.

[5]  陈爱萍,刘焕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0(9).

[6]  陈联俊,姚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化资源运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

[责任编辑  姜    雯]

猜你喜欢

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