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仔一代生物絮团法工厂化养殖试验
2023-07-03孙志新孙钊杨超田丽丽刘珊马建军唐广刚
◎ 文/孙志新 孙钊 杨超 田丽丽 刘珊 马建军 唐广刚
生物絮团技术通过调控水体营养结构,调节水体中的C/N,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的繁殖,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养殖代谢产物转化、絮凝成颗粒物质被养殖动物所摄食,起到维持水环境稳定、减少换水量、提升动物免疫力、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和降低饲料系数等作用,本文介绍了用生物絮团法进行南美白对虾仔一代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对可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生物絮团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属于生物菌养殖技术之一,是一种通过改善养殖环境质量从而提高养殖效果的方法。通过调控水体营养结构,添加水体中有机碳物质,调节水体中的C/N,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的繁殖,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养殖代谢产物转化成细菌自身成分,并且通过细菌絮凝成颗粒物质被养殖动物所摄食,起到维持水环境稳定、减少换水量、提升动物免疫力、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和降低饲料系数等作用的一项技术,被认为是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环境制约和饲料成本问题的有效技术之一。笔者团队在工厂化池塘进行了生物絮团法养殖南美白对虾仔一代养殖试验。
一、养殖场地
在工厂化养殖车间内选取面积为40m2的圆形养殖池,池深80cm,水深60cm,采用中间排污,纳米管充气方式。共设立试验池80个,对照池120个。
二、养殖用水
养殖用水使用九号盐田汪子水,比重1.026,水质符合GB11607-1989的规定。养殖水经在沉淀池用漂白粉处理,脱毒、曝气,检测无毒后使用。
三、放养前准备
(一)消毒
在放苗养殖前,用漂白粉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处理,用有效氯含量30%以上的漂白粉40g/m³~50g/m³对水泥池等养殖设施进行消毒,次日冲洗干净备用。
(二)增氧设备
鼓风机按照3kW/1000m2~4kW/1000m2水面配备,用罗茨鼓风机进行增氧。
(三)水质控制
1.水质理化因子参数控制
苗种标粗期间比重控制在1.013~1.006,苗种进厂后,逐步降低。比重的日变化小于0.01,养殖期间比重维持在1.006,苗种标粗期间温度控制在28℃~30℃,养成期间温度控制在27℃~30℃。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使水中氨氮保持在0.5mg/L以下,亚硝酸盐保持在0.01mg/L以下。在苗种标粗后期和养殖中后期,有亚硝酸盐超标的现象,通过及时补菌和适当的换水,解决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
2.生物絮团的培养
苗种标粗期间,苗池每2d补充一次经审批的EM菌和芽孢杆菌,浓度为5mL/L,饵料用5mL/L乳酸菌浸泡。
养成期间,早期每3d泼洒一次经审批的EM菌和芽孢杆菌,浓度为2mL/L,饵料用2mL/L乳酸菌浸泡。
中后期,因池内已有生物絮团,视菌量4d~6d补充一次经审批的EM菌和芽孢杆菌。
3.絮团的控制
pH值是生物絮团重要的标志性指标,因此要经常测量水中的pH值,如果pH值过低,用换水量加以调节,使pH值维持在7.5~8.2。
四、养殖管理
(一)苗种标粗
苗种标粗池用漂白粉消毒处理,然后冲刷干净,苗种标粗密度控制在10000尾/m2。水温控制在30℃,比重控制在1.013~1.006。
苗种为南美白对虾P5美国原种仔一代,来源于广东省湛江市。
(二)分苗
经过20d左右的苗种标粗,虾苗生长到10000尾/kg时分池培养,养殖按照375尾/m2分苗。
(三)饲料
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养殖中后期增加一次大卤虫。
(四)饲料投喂
每日投喂五次,分别为3:00、7:00、12:00、17:00、22:00,投饲料量为池虾体重的2%~5%。投喂半小时后检查料盘情况,根据残饵多少适当调整投喂量。
(五)养殖池残饵、粪便及污物清除
每天定时排污2次,早晚各1次。
(六)病害防治
全程使用生物絮团技术,养殖水质的各种指标比较稳定,因此病害较少,没有使用其他药物。
五、养殖结果
试验共引进虾苗360 万尾,经过20d左右的苗种标粗,剩余规格为10000尾/kg的虾苗300万尾,成活率为83%,每池放苗1.5万尾。生物絮团法工厂化养殖80个池,对照120个池。密度、水温等条件均一致,用生物絮团法的养殖池换水量为池水的5%~10%,对照池日换水两次,换水量为池水的50%,生物絮团法日排污2次。到2022年1月20日出虾,每池出虾44尾/kg~52尾/kg的规格,产量20kg~225kg。80个试验池出虾17100kg,120个对照池出虾26000kg。
六、讨论
生物絮团工厂化养虾模式和传统的工厂化养虾模式法两者相比,优点是养殖期间能大量节约用水,符合环保的要求。从产量来看,虽然没有明显差异性,但虾的品质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商品虾的颜色明显优于传统养殖虾的颜色,而且口味更佳,因此市场售价更高。
生物絮团工厂化养虾法不但换水量少,还能使水环境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虾的应激反应。养殖后期随着虾的生长,池水生物负载量不断增大,这时由于生物絮团的不断扩繁,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因此采取纳米管增加溶解氧,保证池水溶解氧含量,使养殖中后期溶解氧含量也能保持在6.5mg/L以上。
本次试验用的硝化细菌菌种,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在广东省虾池提取纯化的。未来有条件可在天津市提取本地的硝化细菌菌种,这样用本土化的菌种能够更好地适宜本地养殖环境,从而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温度是生物絮团技术诸多环境因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生物机体的代谢、生长和存活,经过此次对比试验,温度控制在27℃~30℃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