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31届白玉兰戏剧奖评委印象

2023-07-02

上海戏剧 2023年3期
关键词:白玉兰表演艺术杂技

奚美娟

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主任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自1989年开创以来,已经成功举办30届了。能作为第31届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和各位出色的评委们一起评选出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们,我深深地感到,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和骄傲,更是一份使命和责任。

白玉兰戏剧奖能有今天的光彩,当然要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更要感谢黄佐临先生、袁雪芬先生和尚长荣先生等前辈艺术家们为戏剧艺术繁荣所付出的种种艰辛、倾注的大量心血和作出的卓越贡献。唯德取人、唯艺取人,维护好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权威性、纯洁性和艺术性,这是人生一诺,事业一诺,更是我们心中的坚守。

评委会严格恪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于2023年3月21日至27日进行了线上观摩、线下集中的封闭式评审,共召开4次初评会议及1次终评会议,对所有参评对象进行了广泛、充分的评议并集体投票,最终产生了本届白玉兰戏剧奖各奖项终评入围的演员名单,并以分数排名,最高者为榜首。白玉兰戏剧奖评审期间,每发现一个有前途的新人,都让评委们欣喜,可能当年前辈们也是这么看我们的。

“白玉兰花”圣洁高雅,需要一颗纯净的心去拥抱这份美好的事业。艺术家们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守正创新,增强文化自信,用心投入戏剧创作,不断锤炼自己的表演,为广大观众奉献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精品力作,不断开拓文艺新境界。

谷好好

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副主任

2020年至2022年间,全國各地的广大戏剧工作者在舞台演出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同时,依然奉献了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精彩演出,共同助力上海线下演出市场的持续繁荣。而这么多优秀剧目参评本届白玉兰戏剧奖,体现了白玉兰戏剧奖海纳百川的精神,也折射出全国戏剧界对白玉兰戏剧奖的重视与厚爱。

本届参评剧团、剧目覆盖面广,各剧种百花齐放,舞台表演样式多元,充分显示了上海这个演艺“码头”的强劲吸引力。本届获奖演员中,中生代发挥出色,表现突出。戏曲演员表现依旧亮眼,他们的参评作品既有对传统的扎实传承,也有新的改编诠释,紧贴时代脉搏,此外也有不少“文艺两新”戏剧演员入围。从本届各奖项获奖演员的表演中,可以看到他们除了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有艺术表演方面的绝活和创造性。

近几年来,上海在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道路上加速驰骋,形成演艺活力竞相迸发的繁荣局面。作为具全国影响力、权威性的戏剧表演艺术专业奖项,白玉兰戏剧奖也在积极发挥它的聚集作用。“获奖演员剧目展演”就是自第31届起推出的新机制和新举措,这次我们组织了当年度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的参评剧目或拿手剧目共10台于5月23日到6月7日在上海各大剧院展演,把剧种荟萃、名家云集、风格多元的戏剧盛宴送到百姓家门口,在繁荣戏剧表演艺术、展现获奖人才风采的同时,带动院团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助推上海的戏剧码头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希望通过我们各方面的努力,共同呵护、爱护这朵圣洁的“白玉兰”,相信它定能继续香溢满园。

吴孝明

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副主任

白玉兰戏剧奖评委实行一届一聘制度,本届评委会评委有不少是新面孔,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领域,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评委“组合”,为“白玉兰”注入新的活力。第31届的参评作品范围是2020年至2022年,跨越3年,这在白玉兰戏剧奖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3年的参评作品中,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剧目,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这3年我们上海院团也有优秀的作品呈现,特别是红色题材好戏不断,新人新秀不断辈出。

从这届评奖我们也能看到,白玉兰戏剧奖是一个有全国影响力的艺术奖项,这个平台让更多艺术家更好地展现他们的作品,更好地阐释作品的艺术魅力,在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白玉兰”这个全国性的舞台,具有带动效应、引领效应。因此白玉兰戏剧奖坚持主流价值,也坚持商业价值、传承价值,更有探索价值。这四个维度的价值完美体现了“白玉兰”本身的社会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白玉兰戏剧奖所体现的“价值观”为奖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这届评奖我们也能看到,参评的有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音乐剧、杂技剧等,舞台艺术门类越来越宽泛,纬度越来越拓展,它的溢出效应显而易见。因此对当下及今后的舞台剧目创作来说,都要更好地挖掘题材、艺术门类、表演样式的多样性、广泛性和普适性。对今后的白玉兰戏剧奖评奖来说,也要做到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推”,既要有传统,也要有现代;要把传统继承好,也要把现代做好。

杨  扬

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副主任

参加第31届白玉兰戏剧奖评委工作, 观看了这些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让人感叹——上海的演出舞台,任何时候都有那么一批高水准的表演艺术家存在着。

广东杂技团的杂技剧《化·蝶》打破了人们对杂技的观感,极限运动与舞蹈、表演和舞美艺术结合,整个舞台惊艳剧场观众,也让很多专家感到表演艺术在新时代创新融合是有可能的。在这一剧目演员的表演中,我们看到新时期舞台艺术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演员有传统杂技的扎实功底,而且在表演方面需要多方学习、广泛吸收,融入多种艺术表演特色和表演技能,形成新的艺术形态和表演样式。这对于演员平时的训练、学习,都提出了创新要求。

舞剧《记忆深处》也给人以同样的观感体验。首先是舞蹈演员唐诗逸出类拔萃的舞蹈表演能力征服了观众。除了技能方面的出众才华之外,还有演员对于表演内容和形式的领会也是较为准确完美,当演员大幅度地连续跳跃将身体的力量完美展现出来时,人们不仅感叹演员的身体素质出色,更感叹在整个舞剧的表演处理上表演者拥有强大的掌控能力。

传统戏曲表演剧目,像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梁祝》、上海昆曲团的《牡丹亭》、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老青天》以及广州粤剧院的《白蛇传·情》等剧目中,青年演员表演不俗,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戏曲的当代生命力。

传统戏曲至今都有着较大的演出市场,也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与其他戏剧艺术类型相比,传统戏曲有很高的门槛,几乎所有演员都有童子功,这可能是传统戏曲保持自己高水准的重要手段。从第31届白玉兰戏剧奖获奖的青年戏曲演员身上,人们能看到戏曲艺术的传承脉络以及适应新时代演艺风尚的时代要求而做出的探索和变化。

滕俊杰

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副主任

这一届的白玉兰戏剧奖评审工作比较特殊,参评作品为2020年到2022年3年的剧目,并且以视频的方式进行集中评审,和以往线下观看完全不同。首先,对评委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专业评判机会,我们的评委来自不同的艺术领域,大家在一起认真审看了跨度3年的各类参评剧目,观感会更趋客观、清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讨论评审本身,也畅聊了“对明天的关注”——表演艺术的走向、演员的风格、某些剧种的接班人,以及一些新剧种、新演剧门类,像崛起的音乐剧、新兴的杂技剧等,要怎么评、标准是什么。这对我们的评委工作,以及对我们了解认识行业动态、艺术发展来说,都是有益的。

其次,视频评审虽然是一次非常态的特例,但我认为,无论是我们评委会,还是院团、演员本身,都应该重视戏剧作品的视频制作。这一点,我作为一个影视导演出身的人,感受最深。长远来看,多渠道多媒体未来将越来越普及,视频送审、比赛以及线上播出将常态化,为此,各院团、创作公司要转变思维,除了创作好的作品,更要重视做好传播工作,用最佳视听效果让宣传方式更多样、更到位。对演员来说,不同的传播对他的表演也构成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这也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的課题,值得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此次评审可以看到各剧种百花齐放,有很多创新突破,非常可喜,这也是时代的必然。很多戏生活的质感很强烈,还有一些戏具有方言的特点,很接地气,让你感到它贴着生活的河床在飞行,很打动你。真正好的演员、好的表演,对生活有着深入的新的理解,人物角色有一种内心的迸发。此外,更多舞台美术、灯光的创新也给了表演新的支撑空间,让视觉上焕然一新,这也是当代戏剧未来发展的一条新路。

方家骏

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

3年来,本地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以最大的热情和最真诚的态度坚持舞台演出,让几度停摆的剧场焕发出新的活力。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对这一时期在上海舞台有突出表现的艺术家进行表彰,此举体现了一种“上海态度”,是向艺术家表示敬意,更是与广大戏剧工作者的情感呼应,让守望相助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精神。

我一直呼吁舞剧、歌剧要“回归戏剧大家庭”,这是有利于这些艺术门类发展的。第31届有3部舞剧、2部杂技剧、2部歌剧参评,并获得评委高度认可,反映出白玉兰戏剧奖对舞剧、歌剧乃至新生杂技剧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同样作为表演艺术,舞剧、歌剧、杂技剧的评判标准和讲究“四功五法”的戏曲不完全一致,和话剧也不尽相同,有其艺术特性和特殊的表演准则。对于它们的充分接纳、高度认可,一方面反映出这些艺术门类的表演水平在提升,更加注重戏剧化表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白玉兰戏剧奖的视野更加开阔,包容性和接纳度也更高。艺术的发展带来了音乐剧这样的新“品种”,今后还可能出现非传统意义上的表演样式,近年来音乐剧参评的数量也在增加。“白玉兰”评奖根据艺术发展的现状,也在原有的理念上有更新、有调整、有提升。

更加注重创新性成为评委的共识。同等(或相近)条件下,是否有创新性、创造性成为评委最终衡量、评判的标准。

比如,演员张怡在《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中对滑稽戏表演的突破,张露在话剧《深渊》中人物的创造性表演,胡维露在《牡丹亭》中对柳梦梅这一角色乃至昆曲巾生行当的继承和发展,吴正丹在杂技剧《化·蝶》中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肢体语言,都获得评委一致好评。换句话说,投票时会考虑,谁在角色塑造中更具有创造精神,在本艺术门类中产生出示范、引领意义,这也是“白玉兰”评奖始终坚持的准则。

猜你喜欢

白玉兰表演艺术杂技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握握手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包”字出门去
说不一样的话
老鼠演杂技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