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国内外护士心理状态文献研究

2023-07-01吕柯鑫LVKexin张伟ZHANGWei

医院管理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发文聚类心理健康

□ 吕柯鑫 LV Ke-xin 张伟 ZHANG Wei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显著提高,护士的心理状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护士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不良的情绪也会影响护理的工作效率,增加对工作的抵触情绪[1]。近5 年我国护士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成人,且呈不断恶化的趋势[2],所以护士的心理状态亟需重点关注。本研究基于CNKI 和WOS 中的相关核心文献,使用CiteSpace 对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

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以中国知网(CNKI)为中文数据来源,为保证原始数据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应用主题检索在高级检索中设置主题词为“护士心理”OR“护士心理”状态OR“护士心理”状况OR“护士心理”现状,期刊来源类别选择SCI 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共检索出452 条文献。以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WOS)为英文文献来源,检索策略为TS=(nurse*) AND TS=(Psychological state* OR Psychological status* OR Psychological process*),共检索出967 篇文献,通过对文章题目、摘要或正文进行筛选后,排除不符合主题的和重复文献,均未设定年限。

2. 研究方法。选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为研究工具,通过对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以直观地了解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结果

1.发文量分析。由图1 可以看出,CNKI 护士心理状态研究的发文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95—2007 年,为发展初期,发文数量仅为个位数;2008—2017 年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发文量较之前增多;2018 年出现猛增,直到2020年达到最大值41 篇,随后趋于稳定,但是总体趋势较之前是上升的。WOS 护士心理状态研究的发文量也呈上升趋势,在2021 年达到最大值,全年共发表99 篇文献。

图1 国内外护士心理状态研究发文量

2.机构图谱分析。以机构为节点类型,每个节点代表一所机构,节点大小代表该机构的发文量,连线的粗细代表机构之间合作的紧密程度。图2 有366 个节点,183 条连线,密度为0.0031,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发文量为5 篇;其次为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发文量均为4 篇。从机构合作角度来看,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之间形成了合作网络。图3 有260 个节点,269 条连线,密度为0.008,英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四川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蒙纳士大学、智利圣玛利亚理工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马萨诸塞大学,发文量均为4 篇。总体来看,国外的机构合作网络要强于国内。

图3 国外护士心理状态主要研究机构

3.关键词分析

3.1 高频关键词。关键词是描述文章核心内容的代表性词汇,出现的频次越高,研究热度越高,高频关键词可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图4 中,频次排前十位的关键词分别是护士、心理健康、心理资本、心理弹性、新型冠状病毒、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护士心理、应对方式和心理授权。图5 中,频次排名前十位的关键词分别是COVID-19、mental health( 心理健康)、nurse( 护士)、anxiety( 焦虑)、stress(压力)、depression(抑郁)、burnout(倦怠)、impact(影响因素)、outbreak(爆发)和nursing(护理)。

图4 我国护士心理状态研究关键词

图5 国外护士心理状态研究关键词

3.2 突现关键词。突现关键词指较短时间内使用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可预测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基于CNKI 共提取出17 个突现词,详见图6,突现时间最长的为症状自评量表(2002 年—2020 年),其次为相关性研究(2010 年—2017 年)和心理授权(2012 年—2019 年)。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心理弹性、质性研究、护理管理和工作投入。基于WOS 共提取24 个突现词,详见图7,以沟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态度(attitude)、管理(management)突现时间最长,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工作负担(workload)。

图6 我国护士心理状态不同年度研究情况

4.关键词聚类。关键词聚类是把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词进行归纳聚类,可反映某一研究领域各个研究主题的组成情况,CiteSpace 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提供了模块值(Q 值)和平均轮廓值(S 值)两个指标,它可以作为我们评判图谱绘制效果的一个依据。一般而言,Q 值一般在(0,1)区间内,Q>0.3 就意味聚类结果是显著的,当S 值>0.7时,聚类是可靠的[3]。本研究CNKI 共形成17 个聚类,见图8,Q 值为0.8344,S 值为0.8494,表示聚类结果可靠。聚类的序号是#0 ~#15,#17。WOS 共形成19 个聚类,见图9,Q 值为0.7439,S 值为0.486,表示聚类结果可靠,聚类的序号是#0 ~#17,#19,聚类序号的数字越大,说明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越少,反之,数字越小,说明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越多。

图8 我国护士心理状态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9 国外护士心理状态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讨论

1.国内护士心理状态研究的发文量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本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对护士心理状态的研究要早于国外。WOS 的发文量始终保持增长趋势,在2020 年之后呈爆发式增长。CNKI 发文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尤其是从2018 年至今,这是因为2017 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对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比较高的职业人群进行心理健康服务。而WOS 和CNKI 的发文量都在2020 年出现突增,这与2019 年12 月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有关。2020 年1 月27 日中央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其中明确指出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为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一级人群,是承受心理压力风险最高的人群之一,所以要更加关注其心理状态。国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一波大流行的时间为2020 年春季(4 月至7 月),之后发文量剧增。

2.护士心理状态研究的作者和机构分析。利用普赖斯公式 M=0.749(Nmax)1/2计算出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最少发文量。其中M 为最小论文发表数,Nmax 为数据集中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发表论文数在M 篇以上的作者即为核心作者候选人[4]。根据公式计算得出,CNKI 中M=1.29,WOS中M=1.059,所以发文量为2 篇及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CNKI 中发文量为2 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51 名,共发文为106 篇,占总发文量的16.9%。WOS 中发文量为2 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44 名,共发文为88 篇,占总发文量的11.4%。依据洛卡特定律,在相对成熟的研究领域中,发表1 篇论文的作者占比应是作者总数的60%[5],则表明该领域高产作者少,尚无核心作者群。在本研究中CNKI 和WOS 发表1 篇论文的作者分别占比为91%和87%,所以国内外护士心理状态研究尚不成熟,核心作者群也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发展。

3.影响护士心理状态的内部因素分析。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护理人员作为应对的一线人员,常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反应[6],学者对相关影响因素做了大量研究。本研究中,国外对护士心理状态的研究归于内部因素的关键词和聚类包括双重职责护理(doubleduty care)、失眠(insomnia)、疲劳(fatigue)、心理契约履行(psychological contract fulfillment)、同情心满意度(compassion satisfaction)、需要(needs)等;国内对护士心理状态的研究归于内部因素的关键词和聚类包括精神科护士、ICU 护士、急诊科护士、护士长、带病工作、心理契约等。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者更加注重护士个体身心全方面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双重护理职责、失眠、疲劳对护士的心理状态会产生负性的影响[7-8];而同情心满意度、心理契约履行与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呈正相关[9-10]。国内研究表明76.4%的精神科护士存在心理困扰[11],多与工作性质、服务对象特殊有关。ICU 护士和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精神高度集中,更易出现疲劳,对护士的心理状态产生负性影响[12-13],从而对护理质量产生影响。根据关键词突现的结果来看,工作投入和心理弹性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工作投入以活力、奉献和专注为特征,是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护士工作投入越高,越容易获得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能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对护士的心理状态有正向的预测作用[14]。心理弹性被定义为对逆境的积极情绪或行为适应,是个体在经历重大打击、暴露于重大压力或逆境后恢复到积极状态的一种能力。心理弹性和工作投入与护士的心理状态呈正相关,能使个体产生积极情绪[15]。但是有研究表明,护士的心理弹性低于全国常模[16],所以这也提醒护理管理者注重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促进效用,通过制定措施干预增强护士心理弹性,降低消极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

4.影响护士心理状态的外部因素分析。本研究中国内外对护士心理状态研究归于外部因素的关键词和聚类包括:流行病、护理管理、工作绩效、工作家庭冲突、生活质量和职业认同。根据突现结果来看,护理管理和工作负担(workload)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对公众影响最大的流行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的爆发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负担和精神负荷[17]。研究表明,一线护士的负性情绪要高于非一线护士,主要与高负荷工作状态,直接面对感染人群和害怕感染有关,有47%的护士有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18-19]。医务人员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线人员,在共现关键词中,“抑郁”和“焦虑”也是出现频率较多的关键词,而长时间处于不利的心理状态下,会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对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增加对工作的抵触情绪。相较于国外,国内护士福利待遇低,轮值夜班扰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降低了生活质量,更增加个体负性情绪的产生[20]。因此,国家在2020 年2 月11 日发布的《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要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和心理疏导,强化心理援助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改善医务人员工作条件,保障医务人员权益。

小结

护士心理状态是目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医务工作者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心理压力。当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对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研究以及对健康水平低下的归因探讨,较少明确提出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因此干预策略以及相应政策研究是未来我们的研究方向,从而为护士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只检索了CNKI 和WOS 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应扩大检索范围,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发文聚类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