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优秀诗教资源 落实小学古诗词语文核心素养
——以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春夜喜雨》为例
2023-06-30张秀英
文|张秀英
“诗教”发源于先秦,秉持“温柔敦厚”的教育原则,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形式。相比较其他文学体裁而言,诗歌具备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想象、和谐优美的语言,对于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效果。代代相传的诗教理念和精神对当今语文教育仍具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而新课程理念中所强调的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基于此,我在执教古诗《春夜喜雨》一课时,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诗教资源,努力优化教学策略,以“诗”的方式来教诗,让学生在诵读诗歌语言中感受诗歌意象,体味诗人情感,享受审美的愉悦,丰富情感、涵养心灵、完善人格,最终达成育人的目的。
一、借声悟情,感受古诗的声韵之美
1.指导朗读,把握诗歌的节奏美
古诗最基本的朗读要求是划分节奏、关注韵脚。本诗择庚韵eng,其发声的特点是清亮、昂扬,舒缓了整首诗吟诵的时间和语调,这恰恰宜于表达诗中喜悦而不冲动、醇厚而不奔放的细腻情感。所以韵脚首先是我们解读诗歌、把握诗人情感的途径之一。
2.引入吟诵,读好古诗的韵律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 处/,花重/锦/官城//。
(“/”表示较短停顿,“//”表示较长停顿,“! ”表示短促停顿)
曾国藩曾言:“作诗之法,最宜讲究声调,高声朗诵,以倡其气,密咏恬吟,以玩其味。”除了韵脚,诗人对格律的用法足见讲究。
《春夜喜雨》是五言律诗,属于仄起仄收的格律。第一句“好雨知时节”应是仄仄平平仄,但“节”在这里按照五言诗的规律,由平声[jié]读作入声[jiè]。同样,“发”“黑”“独”“湿”都读了入声,且发声短促。同理,“俱”“看”变成了平声,都是遵循了五言律诗的韵律规则。这正是梁沈约先生提出的“五色相宣,八音谐畅”。因此,感受诗歌的韵律搭配带来的和谐之美,这又是解读诗歌的一条途径。
3.增加吟诵,唱出真情之美
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吟诵是我们古典诗词的一个悠久的传统,吟诵饱含着声韵与情韵的感发,这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地方。
这首诗有这样的背景:安史之乱后,杜甫一路颠沛流离来到成都,于成都浣花溪畔盖起几间茅屋,生活终于安定下来。夜晚,一场春雨悄悄地降临。诗人放下手里的书,推开小窗,不禁吟唱起来。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正是叶老先生提到的“古典诗词兴发感动”的特质体现,古诗就是吟诵来借声抒情,有感而发、感染自己。
二、品词琢句,感悟古诗的语用之美
“吟诵声里寻古意,讲解句中得新知。”
——叶嘉莹
1.布局章法,一气呵成
清代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春气发而生”(《庄子》)。
切春切时,开篇点题。“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雨”和“时节”都切春,点题“春夜喜雨”。“雨”的发生“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把雨写活了,春天万物生长正需要下雨,此乃“好雨”。
切雨切夜,紧扣诗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随风”与“润物”写的都是“雨”。运用比拟手法,“细无声”切雨、切春,这两句紧扣诗题,紧密契合。
意象双关,围绕诗题。“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中“俱黑”“江船火”又切夜,“云”切雨,借助江船火看细雨在下,照应诗题“春夜喜雨”,独具匠心。
虚实结合,烘托主题。古诗中“春花”对应“秋实”,由今晚的喜雨,联想明天的美景,“红湿处”又切春切雨,烘托花开的茂盛,布局精心,绘声绘形。
清代学者浦起龙评价这首诗“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好雨把握时机细小体贴,心有万物寓意希望,全诗不露喜,却又通篇喜意,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
2.声律炼字,对仗工整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写出了诗人对于写诗的态度和写诗的技巧,还有对于诗歌价值的追求。
独具匠心,声情之美。全诗押庚韵,韵脚“生”“声”“城”,发声特点清亮、昂扬向上,表现春雨的勃勃生机,展现声情之美。
用词考究,对仗工整。平声字和仄声字都有20个,长短相间,声调和谐。“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从音韵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从词性结构或者词义上看,对仗独特、工整。“野径”无人对“江船”有人,陆地对水上,看出春雨范围的广阔。“云”对“火”属于自然现象的相对,还有颜色的相反,空间上的相对,进一步描述夜雨空间的辽阔。“俱黑”与“独明”相对和衬托,营造和谐统一的夜景。
三、品读诗人,慨诗人情怀之深
据史书记载,在杜甫写作此诗的前一年,京畿一带就有严重灾荒,“米斗至七千钱,人相食”(《资治通鉴·唐纪》)。因此,杜甫一听到雨声,就感到无限喜悦,这喜悦恰好反映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杜甫一生倡导“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尽管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爱国情怀。时至今日,“诗圣”之爱国品格仍然闪烁着穿越时代精神的光芒,是培育学生“诗心”的良好教育资源。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念。积极挖掘传统优秀诗教资源,优化诗词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更是民族文化基因传承发展的大势所趋。诗教育人,让古诗词不再停留在书本中,而是成为吟诵在学生口中朗朗上口的诗篇,绽放在学生心中的诗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