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盈水”课程润泽生命
2023-06-30解红云
文|孟 丽 解红云
太原市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的办学历史已有90 余年,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所厚重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学校流淌着,生生不息。学校始终坚持传承“水文化”,实施“水的教育”,秉承“小河盈水·书卷养气·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课改赋予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根据学校的发展历程,如何通过课程开发让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个性化落实?如何把学校的“水文化”注入到课程开发中?基础教育如何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有新的作为?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真分析和凝练出与教育相关联的“水”的特性,再把它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联结,最后对学校教育过程进行了基于“水文化”的构想。学校传承已久的“水文化”与课程开发结合起来,实现兴趣活动课程化;“水文化”与课程实施结合起来,实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机整合。至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都充盈着“水”的意味,“盈水”课程体系应运而生。
一、凝练出以“盈水”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一)“水的教育”内涵阐释
“水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水”多种内涵,其中主要有:一“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二“柔”,水至柔,但能以柔克刚,“滴水穿石”,刚柔一体;三“动”,水体呈现动态,“流水不腐”,源头活水,水流不息;四“灵”,即变化万千的形态,呈多样之趣;五“容”,“有容乃大”,积水成渊,涓涓溪流,汇成江海。前四个方面可归纳为“水品”(善品)、“水智”(柔慧)、“水健”(动性)、“水趣”(灵趣),正呼应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成长内涵;第五个方面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相呼应,由滴水、溪流到河水、江海,不断累积,正呼应了学生不断充盈成长的过程。
(二)“盈水”的定位依据
继承“享受成长”的教育理念:近十多年来,后小河小学一直秉持“享受成长”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成长”,而“盈”本身具有增长的意蕴,“盈水”正是对“成长”这一价值追求的传承。
基于小学教育的任务: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小学是人生的奠基阶段,需要为学生积累品德、智慧、身体、美育、劳动等方面的扎实基础,“盈”之意在于积累、增长、充盈,符合小学教育奠基任务的需要。
二、构建了基于“盈水”文化的学校课程体系
我们将“水的教育”的内涵阐释为书卷养德,陶冶水之“善”德(德——善德);书卷启智,养成水之“柔”慧(智——柔慧);书卷强志,锤炼水之“动”性(体育、实践——动性);书卷怡情,激发水之“灵”趣(审美与个性——灵趣);书卷润心,濡染水之“容”品(心理——容品)。
“盈水”课程与学校“水文化”一脉相承,是基于办学理念的学校课程建设。我们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表达为“小河盈水·书卷养气·润泽生命”。“书卷养气”是“盈水”课程的载体和切入点,也是“盈水”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学校的优势项目;“润泽生命”是“盈水”课程的结果,是我校人才培养的终极追求。
依据“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原则,我们将“盈水”课程分为五大领域:善水课程(善德)、柔水课程(柔慧)、动水课程(动性)、灵水课程(灵趣)、容水课程(容品)。
我们分领域明确了“盈水”课程目标。善水课程目标:确立核心价值,形成道德品质,养成文明习惯,培育公民素养;柔水课程目标:丰厚文化底蕴,启迪思维智慧,激发兴趣愿望,掌握学习方法;动水课程目标:增强健体意识,锻炼意志品质,发展实践能力,学会创新创造;灵水课程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提升鉴赏能力,发展爱好特长,展示个性潜能;容水课程目标:培育健康心理,养成健全人格,形成开放心态,具有国际视野。
以五大领域为经线,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为纬线,经纬交织,形成具有融合性、多样性、实践性、科学性的课程体系,在探索中形成了品牌特色课程。
1.阅读课程
构建实施“1+N”阅读课程。阅读课程是后小河小学“水的教育”特色建设的载体,是学校的传统优势课程,也是柔慧课程的重要内容。
“1”指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课文、阅读材料);“N”指的是基于语文课基础上的拓展实践。“1+N”校本阅读课程的特点,体现了“四全”阅读理念,即全学科、全景、全民、全程。
全学科阅读:以语文学科为中心,由语文阅读拓展到其它学科阅读,拓展阅读视域,用全新多元的视角深化阅读,丰富阅读积累,提升阅读素养。全景阅读:以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为基础,组织开展丰富多元的阅读实践活动,采用沉浸式、融合式、体验式阅读策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打造“小河”阅读生态。全民阅读:由学生的个体阅读活动,辐射到师生共读、生生伴读、亲子共读,实现“全民阅读”,积极打造乐读、善读的读书氛围。全程阅读:学生阅读成果展示终结性评价与读书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实现“全程阅读评价”。
学校注重阅读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组织“悦读·阅精彩”(三季)、“悦享·阅读”(三季)阅读实践活动课程,探索多层次、多角度,有文化内涵、有新意亮点的阅读实践课程:“放下手机·爱上阅读”亲子共读、21 天“悦读”挑战赛、“伊索剧场”舞台表演、“23页第四行”阅读分享、“最美人间四月天”阅读快闪、“与大作家面对面”蓝沙发活动、“故事人物模仿秀”“百字荐书”,还有形式多样的“E 路人物代言”“跟着课本去旅行”等数字化阅读,开启大阅读,阅享悦成长,从阅读课程走向阅读教育。
2.爱国主义思政课程
我们将红色教育、党史学习融入“盈水”之善水课程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研发“百节思政课千人大学习”思政课程模式。通过升旗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小河电视台等,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以历史讲故事,以故事讲精神,用更加生动、鲜活的“红色思政课”,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学而信、学而思、学而愿、学而行,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3.PDC 课程
立足孩子核心素养的培养,在PDC(P:项目;D:驱动;C:生成)理念的引领下,我们以项目为载体,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构建不同类型的项目,研制出《后小河小学PDC 项目课程纲要》,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孩子从课堂走向生活,重在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以致用;从学校走向社会,重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心育课程
规范实施:后小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杏花岭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学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团队,已研发出针对1—6 年级的心理教材,做到了心理课进课程、进课表、进课堂。硬件保障:目前,学校拥有设施设备齐全、区域划分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心理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办公接待室、心理测量室、心理活动室一应俱全,达到国家心理健康建设标准。专业引领:学校是山西大学心理系实习基地、省12355 青少年服务平台协办单位,承担着省级心理课题“心理健康落实核心素养之小学生潜能开发课程的探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承担着杏花岭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面向全区未成年人进行公益心理咨询、辅导。
三、提出了基于实施“盈水”课程的教育教学原则
“过程与方法”是课程体系重要的载体、路径,“盈水”课程的实施引领后小河教师从探究新的教学原则来推进“过程与方法”的实施。
1.“利益学生”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水”多种内涵,其中有“上善若水”“利物不争”。我们将教师的涵养与教育方式比作“水”,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教师要以如水的善德、似水的柔慧、若水的灵动和胸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滋养学生的生命成长;第二,教师要用如水的教育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养、浸润儿童的生命,净化如水般澄明的心灵,培育具有水之特性的儿童。
2.“启智润心”原则
水至柔,但能以柔克刚。在我们“小河人”的眼中,水是智慧的象征。我们打造如鱼得水的“得水课堂”,目标引领,提升素养,课程立意,育人本位;“小河”是书香校园,书是学生成长的源头活水,阅读课程对学生的熏染、浸润作用正如水对幼苗的滋养作用,丰富孩子的心灵,滋养孩子的生命。
3.“激发灵动”原则
我们挖掘“水”的多种内涵,即水之“灵趣”。水有变化万千的形态,水以不变呈万态,幻化成雪、冰、气、雾,呈灵动之美,呈多样之趣。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变化万千”的个性素养,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培养个性鲜明、多元发展的灵动“小河学子”。
4.“适当容错”原则
“水文化”的内涵之一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积水成渊,涓涓溪流,汇成江海。“容”也有“接纳、包容”的意思。教育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胸怀,面对不同成长需求的孩子,静待花开。教师应给予学生犯错纠错的机会,或感化启发、或循循善诱,让孩子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获得自我觉醒、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获得自身成长。
四、研发了基于“盈水”文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课程高质量实施的重要保障。在课程评价中,关注过程评价,体现“五育”并举,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学校构建了“三级五色”小水滴评价体系,采用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小水滴奖章,多元评价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制定与小水滴配套的可操作性细则,实施三级(小水滴——小春溪——小海浪)、五色(善水少年:善德小水滴——红色;柔水少年:柔慧小水滴——橙色;动水少年:动性小水滴——绿色;灵水少年:灵趣小水滴——黄色;容水少年:容品小水滴——蓝色)评价。同时采用学生申报、同伴互评、老师评价、家长助评、校级表彰相结合的方式,将个人成长放于集体发展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时代的呼唤,做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抓手,是开辟实践育人的新路径、新赛道。课程既需要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国家要求;也需要基于学校文化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还需要践行新课程理念,使一些碎片式的课程序列化、结构化,以形成学校课程的鲜明立场与整体框架,真正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更需要基于儿童发展,立足校本,潜心钻研,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