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在LDH患者关节突关节对称性评估中的应用*

2023-06-29姚崇一陈亚伟景会娜黄海歆张欣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侧平均值节段

姚崇一 陈亚伟 景会娜 黄海歆 张欣宇

1.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腰痛发病率呈现低龄化、严重化发展,腰间盘突出(lumbar disc protrusion,LDH)、(facet joint,FJ)对相应节段神经根产生刺激或压迫,是腰痛的主要原因[1-2]。LFJ是脊椎间连接的重要关节,决定着脊柱运动方向及范围,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意义[3]。而异常生物力会损伤椎间盘纤维环,继而增加椎间盘突出风险。近些年来,关于LDH的研究逐渐增多,资料显示,LDH与FJ角度显著相关[4];另外,双侧FJ发生不对称性退变时,致使脊柱节段受力失衡,继而发生脊柱侧凸畸形[5]。在临床中CT在关节软骨、椎体等疾病诊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6],目前CT评估LDH患者FJ对称性的研究不甚多见。鉴于此,本研究探究CT在LDH患者FJ对称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的105例LDH患者选自于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所收治。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7];存在不同程度腰痛、腰部活动受限等,经CT检查确诊为LDH;年龄18~65岁;病患其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腰椎手术史;合并患有先天性脊柱畸形、椎体骨折、腰椎肿瘤等疾病;精神异常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对象基线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受试对象基线资料对比

1.2 方法两组受试对象均行CT检查,仪器为产自德国西门子;取观察组患者仰卧位,将其肩膀与双足固定,常规检查L3~5的椎间隙、椎间盘、髓核等结构形态,其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电压120kV,50mA,层厚、层距均为5mm。测量L3~5双侧FJ角度,测量方法为:以椎间盘中点和棘突底部中点的连线作为腰椎中轴,另见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内外端点做连线,连线与腰椎中轴线相交角即为FJ角度。当左右两侧FJ角度相差>10°时,即可判定为FJ不对称。

图1A L3-4椎间盘;图1B L4-5椎间盘。病例1,患者男,48岁,诊断为L3-4、L4-5椎间盘突出;图1A CT L3-4层面关节突关节角度测量;图1B CTL4-5层面关节突关节角度测量。图2A L3-4椎间盘;图2B L4-5椎间盘。病例2,患者男,66岁,诊断为L3-4、L4-5椎间盘突出。 图2A CT L3-4层面关节突关节角度测量;图2B CTL4-5层面关节突关节角度测量。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L3~5节段双侧FJ角度的平均值及差值。(2)分析双侧FJ不对称在两组受试对象中的分布。(3)分析FJ与LDH之间的相关性。(4)LDH患者腰椎FJ退变分级:依据《骨关节炎诊疗指南》[8]及FJ Pathria CT分级,(1)1级:关节无异常;(2)2级:关节出现小轻度退变,关节间隙变窄;(3)关节出现中度退变,关节间隙变窄,且伴随着增生或硬化;(4)4级:关节出现严重退变,间隙变窄,伴随着硬化或骨赘形成。分析FJ与LDH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 21.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J与LDH之间的关系,以P<0.05为检测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L3~5节段双侧FJ角度的平均值及差值比较两组L3~4节段双侧FJ角度的平均值及差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L4~5、L5~S1节段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L3~5节段双侧FJ角度的平均值及差值比较(°)

2.2 双侧FJ不对称在两组受试对象中的分布情况在观察组中,L3~4、L4~5、L5~S1节段FT不对称分别有38例、54例、48例,对照组上述节段FJ不对称分别有22例、18例、12例,观察组各节段FT不对称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756、15.984、19.547,P<0.05)。见表3。

表3 双侧FJ不对称在两组受试对象中的分布情况[n(%)]

2.3 分析FJ角度与LDH之间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侧FJ角度的平均值及差值与LDH患者L4~5、L5~S1节段突出呈显著正相关(r=0.286、0.478,P<0.001)。

2.4 LDH患者FJ退变情况105例LDH患者发生1级、2级、3级、4级退变的例数分别为40例、27例、20例、18例,关节退变率61.90%(65/105)。

3 讨论

LD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活动能力下降,而FJ是承受脊柱轴向载荷及维持脊柱稳定性的关键结构,椎间盘主要承接脊柱轴向压力,两者互为协同和制约关系,以保证腰椎维持人体负重及活动的作用[9-10]。而在异常压力负荷之下,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引发椎间盘高度发生变化,并呈现不对称降低,继而出现椎间盘退变,最终引发LDH的发生[11]。故对腰椎间盘进行早期检查并实施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FJ不对称性退变症状与其他腰椎类疾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FJ对前方神经及附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而血管分支在关节外形成的外血管网供血于腰椎各关节,当发生FJ不对称情况时,脊椎及FJ功能受到较大影响[12-13]。常规检查中较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情况,临床中多采用X线观察LDH患者脊柱情况,可显示骨性结构,但难以判断椎间盘变化程度及早期FJ病变情况。CT能清晰神经根受压、髓核与附近组织间关系,且在检查钙化及积气等征象上,敏感度更高[14]。研究显示,CT对LDH的诊断价值较好。LDH患者多由长期坐位工作、弯腰等引起,其发病节段主要在于L3~4、L4~5、L5~S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L3~4节段双侧的FJ角度平均值比较未见显著差异,其原因在于相邻椎体在正常情况下关节突位置相互对应,其形成的角度不会出现较大差异,而L1~4受到的应力较小,继而不易发生腰椎相关结构改变。而研究组L4~5、L5~S1节段上述指标高于观察组,表明LDH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者,FJ角度明显异常。其原因在于CT能全方位、准确显示FJ形态及密度,并提供准确的解剖详情以及不同平面重建的横截面图像,为临床FJ增生、肥大、不对称、脱位等提供科学依据[15]。另一方面,CT测量FJ角度可以消除软骨和软组织的干扰,继而减少误差,并更加精确的反映出FJ角度[16]。且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侧FJ角度的平均值及差值与LDH患者L4~5、L5~S1节段突出呈显著正相关(r=0.286、0.478,P<0.001)。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其病理表现为小关节囊滑膜炎,随后发生关节囊松弛,侵蚀关节软骨,最终发生骨质增生及软骨硬化,而CT能反应上述病理改变[17]。另外,观察组各节段FJ不对称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LDH患者FJ不对称性发生可能性大,是LDH常见并发症,可对该疾病的病情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由于一侧FJ退变的加重,其临近FJ也会发生退变,不仅能增加对软骨基质的破坏,还能诱发骨关节炎等疾病[18]。在本次研究中,105例LDH患者发生1级、2级、3级、4级退变的例数分别为40例、27例、20例、18例,关节退变率为61.90%,表明LDH患者FJ退变情况较为严重。因此以CT观察LDH患者,能有效发现并防治FJ疾病,延缓LDH病情发展,保障腰椎功能的长期健康。

综上所述,CT在LDH患者FJ对称性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能了解患者FJ退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双侧平均值节段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应用双侧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双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
基于电流平均值的改进无功检测法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研究进展
预制节段拼装梁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