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探析
2023-06-29曹军金瑶梅李琴
曹军 金瑶梅 李琴
摘要: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是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内在必然要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应直面现代治理在主体能动、价值包容、制度公平、实践平等等方面提出的新挑战。作为回应,组织力提升必须实现五个转变:即属性表达由“认知型”向“认同型”转变,实践理念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实践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运行机制由“连接型”向“耦合型”转变,考评机制由“考用分离”向“考用统一”转变。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逻辑
中图分类号:D 2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3)01?0081?07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3.01.014
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al Power of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CAO Jun1,JIN Yaomei2,LI Qin1
( 1. 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 Party organizations at the primary level play a leading role in modernization of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ystem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governance capability thereof, it is necessity to further the research on the way 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power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It is find that new challenges are posed by the modern governance in terms of initiative of subjects, tolerance of values, fairness of the system, and equal opportunity of practice and so on. To meet these challenges, five transformations should be in place 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power, including transforming the attribute expression from “knowing” into “identifying with”, the concept of practice from “management” into “governance”, the subject of practice from “single” into “plural”, the working mechanism from “connecting” into “coupling”, an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from “separating examination from application” into “integrating examination with application”.
Keywords:governance moderniazation; communit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power; logic
黨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具体到高校而言,就是要把“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和重要内容,大力推进高校治理能力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引领和发展,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是推进高校治理能力建设的题中之义。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统领和推进高校治理能力建设的“神经细胞”和“触手”,在高校治理能力建设具体实践中发挥主导和推动作用。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要融入治理理念的新视角和新内涵,不断增强其在高校治理进程中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推动高校治理能力建设行稳致远。
学界对“治理”这个概念内涵的解读并不相同,但对治理的基本特征却有基本共识:强调多元主体的平等参与,认可各自自主性,组织之间相互依存,互动合作以信任和尊重为基础。如何紧扣“组织力提升”这个核心,明确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内涵和新挑战①,在实践中创新性应对,进而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和基层组织治理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这既是党组织自身建设发展的理论命题,也是其肩负政治使命的时代命题,亟需研究破题。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和要素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遵循。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各级组织是党的建设的现实载体和价值依托,推进党的建设必须和推进党组织建设紧密统一。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界定
组织是“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1]。组织力就是为了达到这个宗旨而对系统进行构建的行动力的总和。可见,组织的“系统”建立是个技术层面的动态过程,而“宗旨”则是价值层面的体现,两者关系相互依存。任何党组织都是在政党的阶级属性基础上,围绕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目标而建立起来的集体,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也不例外。因此,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党组织必须在维护其政治属性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其“系统”的技术理性和“宗旨”的价值理性的协调平衡,以确保组织政治属性不变和组织宗旨的顺利实现,为此所采取的各种内外关联的行动力的总和就是党组织的组织力。可见,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各种能力的总和而非某个单一能力的体现。
于高校基层党组织而言,其组织力的内涵就是基层党组织以自身的体系和资源优势,引导、整合和动员广大师生党员全力推进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与学校事业的全面、深度融合,并在不断推进这种融合协调、畅通、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持续保持其自身稳定性、成长性的各项能力的总和。可见,组织力的内涵具有内外两个维度,具体表现为:保持并持续增强党组织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统领地位的政治领导力,组织体系和工作内容有效覆盖高校基层各领域各群体的组织覆盖力,密切对接形势发展并不断调整完善自身建设的自我革新力;推进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学校事业和师生期盼的发展推动力,激发广大师生干事创业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号召力,吸引各方力量和基层组织积极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的群众凝聚力等。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要素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要坚持在党组织的政治属性框架内,强化组织的“体系”和“宗旨”这两个核心内容,抓好“组织成员”这个具有主体能动性的关键群体。由此,我们勾勒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根本要素是政治属性、核心要素是“体系”和“宗旨”、关键要素是“组织成员”这样的三要素形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基层党组织还担负着培养、考察、发展党员的任务,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发展对象等群体虽然不能在狭义的组织关系上纳入“成员”的范畴,但在广义的组织实践中,他们是党组织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参与力量。
组织力的三要素之间有着严密的关联逻辑: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在三个要素中起到了根本性的定性定向作用,是组织力的“灵魂”;“体系”和“宗旨”反映党组织动态的技术构建和静态的应然价值,是组织力的“骨架”和“大脑”;“组织成员”作为最活跃的要素,一方面将“政治属性”的特质注入“宗旨”的应然价值和“体系”的实然状态之中以保持属性不变质,另一方面又通过能动性地协调推进“宗旨”和“体系”的不断契合而进一步丰富提升“政治属性”的内涵。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实践中,要紧扣政治功能建设这个核心主线,不断完善理念、方式、运行、考评等为主要内容的宗旨和组织体系建设,着力激发组织成员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方向不偏、宗旨不变。
二、治理现代化赋予组织力提升的新内涵和新挑战
作为一个既包含理论维度又体现实践维度的命题,治理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理论内涵和逻辑关联,如重视主体性,凸显包容、民主、平等、法制等理念,于高校基层党組织的组织力提升实践而言,这些理念及逻辑关联既是赋予的新内涵,也是面临的新挑战。
(一)主体逻辑:在平等参与中激发多元主体能动性
尽管团队的效率取决于整个团队的组织和作用,但是同时也依赖于团队中每一个人的作用[2]。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强调接纳并尊重多元主体的平等参与,这个多元主体既包含传统主客关系视角下的师生个体,也包括身份关系视角下的组织内不同类别群体,如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等,他们在治理视角下是平等、平行的主体关系,没有主客和主次之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员群体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发挥作用整体较好,而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这类群体的主体意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要紧扣“成员”这个关键要素,着力克服部分主体缺位、能动缺乏的不足,激发和引领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和责任感,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内在柔性张力,既能有效地服务群众、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也能有效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增强基层党组织各项活动的政治性与有效性[3]。
当前,基层党组织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影响了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而“三化”问题又与传统党组织建设中部分主体客体化和能动性不足有密切关联。因此,如何从有效激发组织内部分成员的主体意识转变为激发每个成员的主体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主体能动和责任网络的有效合力,就成为基层党组织破解队伍建设困境的必然选择。
(二)价值逻辑:在“重叠共识”中构建包容性价值共识
构建开放、包容的柔性价值共识体系并最大程度地捕捉不同价值主体间的“重叠共识”(Overlap- ping Consensus),这是治理视角对基层党组织如何构建价值共识、实现思想引领的一个重要借鉴。“重叠共识”一词是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其《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提出,罗尔斯认为这是处理当今社会如何在价值多元性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的重要概念;将其置于治理语境下,即指多元价值主体在承认彼此价值观念分歧的同时,在治理目标上存在价值的共识与重叠[4]。
就本文研究侧重而言,治理视角的运用更倾向于内在维度的“善治”和自组织网络的有效融合,亦即是探讨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开放的、负责的”的体系构建,以“信任和合作”为核心的组织网络方式,以交换资源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服务功能,从而达到“使自己对结果的影响最大化”的组织目的[5]。这个过程中,“信任和合作”存在的逻辑前提是,组织内多元主体对组织宗旨的价值理念存有共识但在实现路径和方式上持有的理念相异;但这种理念的相异并非不可调和,而是基于存在价值共识与重叠的认知基础上进行高信任度的协调合作。现实中,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这种“重叠共识”存在的客观性和重要性,着重建构起捕捉这种“重叠共识”的有效行动机制,不断提升“重叠共识”的辨识和捕捉能力,扩大信任和合作领域,构建最大范围的包容性价值共识圈,才能在强化思想引领中赢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
(三)制度逻辑:在利益平衡中构建规范公平性协调机制
任何制度,都包含着技术操作和价值内涵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工作方法和操作要求,受到理性和效率规范的制约;后者则是隐含在前者中又外显于外部公众的要素,受制于外部环境的期待[6]。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自然需要契合社会对现代治理的期待,秉承治理的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在尊重、承认、接纳和保障多元主体合理诉求并保障主体的个体利益平等的前提下,推动党组织制度系统化、协调化和法治化建设。
那么,如何理解“利益”?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指出:“‘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原则是一切哲学学说中最符合当代人的需要的理论,它区别于利己主义,因为它以个人的利益来对抗个人本身,并在引导个人的激情时能产生刺激作用。”[7]可见,认可并正确处理个体的利益需要,在党组织建设中可以有效激发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党组织在成员中的亲和力和群众中的向心力。当前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挑战,归根结底还需理顺组织建设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党组织内外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不断和社会治理期待相磨合并契合,在规范、公平的原则框架内建立起体现制度建设的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协调体制机制,才能不断增强党组织在群众和社会中的信服力和感召力。
(四)实践逻辑:在授权和平等协商中推进赋能式运行变革
授权赋能是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管理方法,它主张将企业组织的结构扁平化,让渡部分管理者的权力给组织内员工,以激发个体的内部动力和能量,从而达到增强组织管理效率和治理动力的目的。在当前的社会基层治理中,授权赋能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对肩负引领推动高校治理能力建设重任的高校基层党组织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的内、外维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表明,组织力提升是一系列相互依存的实践活动的总和。这些活动由组织内多元主体根据不同任务需求独立或以团队的方式完成,没有主次和重要与否之分,在党组织建设这个共同框架体系内平等存在。由于受到传统行政管理的惯性影响,当前的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还存在以部分主体的权力管制代替多元主体的平等参与、成员能力提升的机会平台存在不均衡化、师生群体广泛参与监督机制不畅等现实问题。授权赋能式的实践运行变革,以承认、平等尊重的方式认可每个主体,并以适当的权力让渡來激发主体的内部主动驱力,赋予并丰富其参与组织实践的能力和能量,从而最终获得组织建设和成员发展的共赢。这也应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多元主体深度参与,实现组织多向协调和深度协同治理,增强广大师生群体凝聚力的重要路径选择。
三、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路径转变
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5]。要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和基层组织治理中的有效推动作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在政治属性、宗旨(理念)、体系(运行和考评机制)和主体等要素上就需要实现创新性转变,将治理要素贯穿于组织力提升的全过程。
(一)重视包容,属性表达由“认知型”向“认同型”转变
没有充分的学习认知,就不会有高度的思想认同;没有深刻的思想认同,就不会有主动的创造性实践;没有自觉的实践内化,认同只会徒有其表。可见,实践是衔接认知转向认同的关键。当前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表达未能有效处理好认知和认同的关系。具体表现有:一是误读“引领”为“管制”的排他主义,将党对高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理解为对高校各项工作的“管制”,过于强调党建引领的统一性,包容性共建意识不足;二是与实践脱节的本本主义,从理论到理论、文件到文件,过于强调对受众的理论和政策认知灌输,而忽略了高校师生个性多元活跃、独立思考意识强、学习能力强等特点对理论认同构建的反作用。
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语境内推进治理要素的融合和创新运用,推进政治属性表达方式从认知型向认同型转变,在其呈现内容、表达形式和内涵传递上关照多元主体价值差异和认知水平差异,在政治刚性的基础上突出价值包容性,以价值包容的柔性反哺政治的刚性,才能有效增强政治功能,实现党对高校各项事业和人才培养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一是内容呈现上突出主体在场感。要围绕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价值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呈现并深化内在逻辑关联,推动内容由“旁观式”向“在场式”转变,在生动而又捕捉多层次共识的内容设计中突出多方主体的在场感。二是形式表达中注重主体间互动感。要注意结合师生的思维逻辑特点和阶段成长特征,以喜闻乐见的灵活互动方式增强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参与,才能将党的深刻理论原理通过互动实践转化为浅显易懂的日常生活道理。三是内涵传递中强调主体获得感。内涵传递要注重从理论的传授转变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在单线纵深培养向多线交错培养的路径转变中,不断提升多元主体在思维逻辑性培养和价值指导性成长上的获得感。
(二)强化效能,实践理念由“管理”向“治理”转变
管理是以权力为核心对外在的管制,突出权力的权威和干预,强调对外在的刚性支配;治理则偏向内在的自治,突出非权力的柔性,强调内在的公平协调。在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和效能,最关键的就是要转变观念,推动实践理念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即由管理“外部”转向先治理“内部”进而提升“内外部”治理的综合能力。这个理念的变化体现出“他治”向“共治”的转变,也是党组织如何正确处理自身内部关系以及与其他组织主体之间逻辑关系和行动指向相统一的过程。
以治理的效能化为目标导向,基层党组织的理念转变在实践中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是“主动对接”。主动对接已形成良好治理实践经验的高校其他组织或社会基层组织,主动融入,深入学习,总结规律,不断提升党组织对治理理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深化。二是“循序内引”。从引入成功治理实践中最外显的形式、方法到内在的体制机制合理化运用,循序渐进,注重契合共生,以外部治理元素倒逼党组织内部建设进程,深化对治理理念的实践认同。三是“引领全局”。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和党组织内部建设优化这个“双引擎”在党组织综合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以平等化、精细化、制度化的善治代替简单的权力干预的管制,以深层次的价值导向渗透推动党组织引领与参与、管理与服务相融合的现代治理理念的转变,以更有效地保障师生利益实现的实践来获得广大师生的高度治理认同。
(三)强调平等,实践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实践是促进党员全面发展、推动组织自身发展、引领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三者相统一共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任务是多维的,主体是多元的,目标是统一共生的。达成这个统一共生的目标,激发党组织活力是关键,而释放多元主体活力又是重要前提。
只有打破传统组织结构的内部平衡,从分工转向协同,从固化角色转向模糊界限设置,才能使个体得到更加自主创造的空间[8]。而从组织力的内涵和内外两个维度的内容来看,组织力提升面临的绝不是单一或单类问题,而是多点面和多类别问题的复杂体系。可见,组织力提升的实践主体由传统的分工固化转向合作协同,改部分主体主导模式为多元主体协同模式,激发每个成员主体活力,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的综合治理模式,是适应个体成长和组织治理规律的必然选择。
“任务团队”式实践主体构建因此就有了理论和现实的土壤。所谓“任务团队”式实践主体构建,就是根据组织力提升实践“任务多维、目标共生”的特点,对多元实践主体授权赋能,在平等化的治理原则指导下,让其多维度、公平化地参与不同建设任务的主体实践方法。
以平等参与和协力共建为导向,“任务团队”式实践主体模式以“多实践性主体”-“多任务式权威”-“多成长性平台”-“多项目制参与”的灵活形式打造多元主体多元化、利益化诉求实现的弹性空间,释放出多元实践主体的活力,从而推动基层党组织自身以及与其他基层组织的和谐发展。在实践中还需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灵活性和固定性相统一。任务团队中的主体会根据任务不同和成员能力优势差异进行灵活的柔性组合,但在同一个建设任务期间应保持相对固定,以保障任务建设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二是平等性和权威性相统一。不同任务团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主次之分,但在一个建设任务中,虽然任务团队中不同成员均有平等参与权,但在决策层面必须存在是否权威性的差别。
(四)突出民主,运行机制由“连接型”向“耦合型”转变
耦合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目前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科领域,泛指不同的运行形态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并互相渗入,在部分或整体上融为一体进而产生新运行形态的过程。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效能,就必须在组织力提升实践方式上从注重形式搭建转向内容的深度耦合,加强多方沟通的透明性、协商性、长效性和积极回应性,注重在统筹功能基础上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的平衡。
当前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方式更多处于粗放的形式连接,缺乏内容的深度耦合,具体表现在建设方式的简单牵线和简单复制,缺乏对个性、特性的具体分析和深入研究,存在“牵上线搭上桥就了事”或“一种形式打遍天下”的敷衍心态。推动组织力提升实践方式由粗放连接型向精细耦合型转变,必须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耦合。
一是结构耦合。实践方式上要在结构上打破传统的横向连片、固化一片的做法,在“效益党建”理念指导下推进项目制党建,具体来说就是以项目制形式纵向或立体式推进若干个承载专项建设任务的小系统的内循环运作,以项目本身的运作固定性和项目之间的动态调整性打造出契合治理要素的结构特征,从而推进党建工作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话语耦合。从尊重公民基本权利和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基础的角度考虑,党组织建设实践尤其应注重构建包容、开放、多元的话语氛围,在存小异中求大同,如在线上线下构建常态化的意见收集平台和主题讨论沙龙,建立“金点子”评选制度和意见反馈公示制度等,做到对不同意见主体的收集、讨论、反馈的制度化推进。这个全过程应当遵循公平正义准则,弘扬符合公平正义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核的党建话语范式,实现话语的深度耦合。三是技术耦合。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实践的活力和张力。如用大数据系统推进党建服务“一网通办理”,利用云端党建平台推进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的菜单自主选择性、项目的个体特征适配性、项目跟进的实时反馈性等,将有效提升党组织建设的民主性、实时性和科学性,从而提升党建工作的智慧水平。
(五)回应科学,考评机制由“考用分离”向“考用统一”转变
党组织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多元主体的利益协调平衡,努力构建规范公平性的协调机制,这是治理现代化语境下对任何组织建设的制度逻辑设定。考评机制作为党组织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在促进党组织良性治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实践中考評主体单一化、考评手段简单化、考评内容计量化、考评结果运用断裂化等现象,客观上导致考评成效差强人意,难以有效发挥考评制度在党组织建设中的制度保障功能。
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使高校党组织考评必须秉承科学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三公”的科学性体现在考评的“形式、内容、应用”这三个层次的密切内在逻辑关联:“形式公开”是多主体信任的基础前提,“内容公平”是主体共治内涵的重要体现,“应用公正”是价值包容共享的核心体现。这三个层次的逻辑关联印证了制度建设的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也在实践层面开辟了考评机制的创新之路。
一是扎实“考评形式公开”的基础机制。首先是公开途径全覆盖。注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覆盖公开途径,做到广而告之,应知尽知。其次是考评方法全过程。既看面上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的结合,也看线上单项重点工作的前后对比变化,同时也看点上急难险重工作中的担当和表现。再次是考评主体全维度。构建下级评上级、基层师生群众评价党组织及其党员以及第三方中立组织参与评价的多维考评主体机制,增强考核主体的公信力和考核结果公认度。
二是完善“考评内容公平”的重点机制。首先是内容呈现的全面性。内容既应体现出党组织建设的统领性要义和协调性内容,也应体现出多元主体参与的实绩努力和最新关切。其次是指标体系的公正性。要注意克服考评指标短视、量化操作的惯性,注意分层级和不同权重原则的应用,注重发展成效、兼顾质量公平,建构起能有效包容并综合考评党组织发展基础、现实和潜力相契合的指标体系。
三是狠抓“考评应用公正”的核心机制。考评应用的有效性体现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与党员干部的奖惩机制结合,奖惩规则分明,明确考评边界;二是和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结合,以评促建,促进党员成长和组织活力提升,丰富考评内涵;三是和多元主体价值共识和利益共享反馈相结合,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共建共享认知和实践能力,延展考评机制内涵。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到新近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紧紧围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加强党的建设,是百年来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
高校要推进治理能力建设,提升高水平大学建设水平,关键在于不断强化和巩固高校的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在这个引领作用发挥的探索实践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应紧扣组织力提升这个关键,直面现代治理在主体能动、价值包容、制度公平、实践平等等方面提出的新挑战,积极推进自我革命,在属性表达、实践理念、实践主体、运行机制和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性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为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参考文獻: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2] 切斯特·I ·巴纳德.组织与管理[M].杜建芳, 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3] 刘红凛.管理、服务与治理功能的政治衡平?从历史变迁看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新定位新要求[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8,34(1):38?47.
[4] 王刚, 宋锴业.治理理论的本质及其实现逻辑[J].求实,2017(3):50?65.
[5]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 理查德·L ·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王凤彬, 石云鸣,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7]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M].董果良,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8] 陈春花.激活组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编辑:程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