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2023-06-29吴一凡向雨鸣
吴一凡 向雨鸣
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时代背景下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议题。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专业的城市设计课程为例,对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微更新转向及其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指出地方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应当加强对微更新的重视,尤其是面向地方社会城市微更新所需能力的培养和设计思维方法的训练。并通过开放弹性的课题任务设置、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逐层阶段推进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沟通协作、逻辑分析和空间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照。
微更新; 地方高校; 城市设计; 教学改革; 社区更新; 城市更新
TU984 G642.0 A
[定稿日期]2022-07-19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T210638)
[作者简介]吴一凡(1985—),女,硕士,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居环境设计与城乡更新。
当前,我国正从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时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时代[1],城市更新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在城市更新中注重旧城传统风貌的保护与延续,突出城市文化内涵和场所营造,关注居民需求和集体记忆,采取渐进的针灸激活式有机更新,提升城市精细化设计和管理水平[2],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而微更新作为有机更新理论的延续和深化,更加突出微干预、低冲击的思想和方法,对于应对城市更新难题、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现实意义[3],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更新的主基调[4]。
近年来,随着微更新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不断被认可,微更新作为设计实践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日益显现[5]。在此背景下,微更新的教育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一些高水平研究型高校结合我国城市建设更新发展的时代需求,已经开始对微更新教学的课题构架、理论方法、微更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等展开初步探索[6-7],并取得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普通地方高校而言,将微更新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并推进微更新人才培养的探讨却尚未得到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为例,对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中的微更新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以期为同等级别地方高校提供参考借鉴。
1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微更新转向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课程是一门在本科四年级开设的专题设计课程。原有城市设计课程教学题库包含了以土地增量为导向的城市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与城市综合体设计,而学院以复合型地方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原有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训练涉及实际问题比较有限,与人才培养目标需求有一定差异,亟需进行调整。主要思路:首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调整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加强对地方服务需求、社会现实问题与设计综合应用的重视[8]。其次,充分考慮建筑学的专业特点。从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来看,以中微观空间环境塑造见长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对城市设计项目更有优势,尤其是当前存量规划时期微更新类城市设计实践项目[9]。第三,结合我国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时代特征,融入城市微更新专题教学训练,加强课题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杨震[10]指出“新常态”下,我国城市设计实践或将会转向“精简主义”和“微尺度、微循环、微更新”。城市微更新作为未来城市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将为我国未来的城市更新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其相关研究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城市更新研究方面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城市设计的关注点也将从城市空间的宏大叙事转向对社会日常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于人文的基本关怀[11]。基于此,将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微更新教学依托于城市设计课程中的“城市微更新”专题设计,重点关注面向地方社会城市微更新所需的能力培养和设计思维方法训练。
2 城市设计课程的微更新教学实践探索
城市设计课程共有16周,设计任务要求完成1个“城市微更新”专题设计课程作业。每学年的设计基地选址都会根据现状条件有一定变换,以探索微更新转向下课程教学的更多可能和适应性。下述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不拘泥于某次作业,侧重对城市设计的微更新专题教学的进行整体的介绍。
2.1 课题任务:开放弹性的课题设置
课题设计任务的选定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存量更新背景,尝试根据现实的旧城存量空间结合系列化主题展开课程教学。课程作业基地通常设定在闽南地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历史片区中,如厦门中华片区、营平片区、漳州月港片区等。学生可以根据所给定的历史片区自主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设计主题,并界定更为明确的用地范围——历史片区中的某个传统社区或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探索和设计。设计要求学生用适当的调研方式进行所选基地的现状调查,通过观察、思考来探索城市微更新问题,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城市设计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任务书中放宽了对基地指标及功能的严格限定,提供的任务书偏重于设计目标的要求,而给定的功能面积等内容仅供参考,鼓励学生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发现的问题和需求细化任务书。在设计过程中重点训练学生制定调研计划、沟通协作等能力,引导学生发掘现状问题、挖掘场地特征,进行一定的设计分析,进而推进设计构思,最终进行空间整合形成设计方案的能力。
2.2 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向为核心
对地方高校而言,在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中既要让学生了解到城市微更新设计相对复杂的过程,又要考虑到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城市微更新的相关能力培养和设计训练。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突出过程的重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综合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法为此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思路。
问题导向型的思维方法由来已久,研究表明,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又“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一些学者根据波普尔的问题理论提出了问题导向的研究方式,倡导将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来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成解决问题的方案[12]。故而,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城市设计的“城市微更新”专题教学,在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系统中,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将城市设计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设计思路的生成、逻辑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阶段:逐层推进的过程教学
在城市设计课程的“城市微更新”专题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真实的面对社会空间,结合城市设计课程的思路,以所发现的具体的问题和任务为中心,整体设计研究过程按照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社会调查、问题分析、策略提出3个阶段。
2.3.1 阶段一:基础研究+社会调查
该阶段内容主要包含了前期料收集、基地勘察和社会调查,重点培养学生在现实调研中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面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在任务书中给定设计目标和选址范围,由师生一起讨论确定具体的调研对象并向前推进课程任务。在相关理论研究、案例解读学习的基础上,收集地块的相关信息、进行基地调研,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实地调研分小组进行,通常以3~4人为一个小组,课程任务给定设计目标,并结合片区内的公共空间区位、功能因素、历史文化因素等确定调研节点[13],而具体任务书细化工作需要学生在实地调研后再根据结果进行确定。以传统社区为例,要求学生在调查中重点关注3个方面:①传统社区公共空间的品质特点,包括城市社区空间形态、空间尺度、空间类型等;②传统社区空间的历史人文因素和文化资源;③传统社区空间场所中的“人”,即使用者的日常行为活动、使用需求等。此阶段通过老师的引导,此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设计教学活动中来。
2.3.2 阶段二:问题分析+要素提取
该阶段内容包含对场地既有现状调查问题的分析梳理以及对关键问题的挖掘,重点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关键问题的辨析能力。问题分析引入SWOT分析法,对场地现状的优劣判断及外部机遇、挑战等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对场地调研的忽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步方案设计构思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只有将原始空间信息进行有效积累并合理进行空间要素分析与提取,才能在下一个创作阶段中转化成更为合理的、符合设计条件的方案[14]。因此,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展开较为充分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尽可能进行多方位思考,深入地解读调查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出问题,并逐步促成设计目标、空间功能的确定以及研究方法的选择[15]。
2.3.3 阶段三:策略提出+设计生成
该阶段是问题解决阶段,要求学生能够结合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并进行多方案的构思讨论,重点训练学生的空间设计创造能力以及方案执行能力。在此阶段,学生需要对以下有明确的认知:一是,设计构思框架的建立需要有理有据;二是,以何种方式切入问题、介入设计是设计过重中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一方面,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在城市设计中,除了城市的空间形态特點,还应该关注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属性以及人文关怀,并对问题进行多样化的讨论,通过分析、思考、对比、选择去挖掘场地的特点,在方案创作中体现设计的特色。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借助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案例解读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城市设计方法和设计创造的理解,从而明确设计概念和设计主题,完成对设计构思的创作。
3 学生作业成果
3.1 作业一:厦门市曾厝垵社区微更新
该设计基地位于厦门市曾厝垵社区,曾厝垵原名曾家湾,是厦门岛东海岸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传统“渔村”。如今曾厝垵为人所熟知是在城市化发展中通过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中,被转型打造成为具有文创特色的“中国最美文艺渔村”。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在当前的转型发展中,特色营造、旅游体验、业态引导等方面依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设计尝试通过微更新,优化曾厝垵的环境品质、提升社区活力势。基地作为一个经历长期发展演变,蕴含闽南地域文化、疍民文化等多元历史文化的侨乡聚落,需要挖掘场地特色,因此,设计以微更新理念制定策略,进行谨慎的、循序渐进的更新来实现原场地“记忆场所的再生”的构想。选取具有文化特色的空间节点作为典型记忆场所,对其进行脉络缝合链接(图1);并用触媒针灸的方式,在历史地段中选点进行空间微改造,用点、线串联的方式提升文化感知路径,激发社区活力[16]。
3.2 作业二:厦门市沙坡尾社区微营造
该设计的地段位于厦门市厦港街道沙坡尾避风坞,该社区最早为老厦门的古“渔港”,早在明代以前就有“玉沙坡”的美称。经历了时代变迁的厦港沙坡尾社区如今是厦门旧城区历史的见证,渔业衰退、新旧交织,该社区中的骑楼、庙宇依然延续了厦门的地方特色。如何在基地中还原古渔港的记忆,在基本不改变空间肌理、保证文化生态延续、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是本次城市设计课程方案构思的重要立足点。在调研中通过挖掘该社区的历史事件,厘清其历史发展脉络。最终方案引入场所叙事理论,用叙事的方式来重组社区空间承接历史文脉、建构场所精神。在设计中置入生活小品、生活场景等再现集体记忆,通过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营造为社区提供更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图2)。
3.3 作业三:厦门市营平社区微介入
该设计所选基地为营平社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厦门老城区的核心区。作为厦门城市发祥地,该社区历史空间具有闽南传统特色,汇集了厦门本地居民、商户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亦是游客体验在地文化生活的场所[17]。基于对营平社区的调研分析,发现街道网络、公共空间、居民日常生活、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既有研究表明,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有必要通过日常的输入和日常的设计构筑共享和连接,重塑城市空间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18]。在实地调研时发现,营平社区中最具特色的传统“渔市”——厦门第八海鲜市场(八市),其现有公共空间已经难以满足不同活动人群的需求。作为民国时期起厦门最大的渔货生鲜集市,亟需突出特色,同时促进日常生活和邻里居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微更新设计以日常生活价值为出发点,提出对社区环境进行整治,一方面,通过街巷整治、提升公共空间质量来优化社区环境品质,另一方面,并通过可变装置的微介入,创造更多的生活场景,激发社区的活力(图3)。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存量优化阶段的城市设计需要“针灸式”微更新[19]。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和宜人空间场所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在建筑学科教育中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中城市设计课程的“城市微更新”專题教学是地方高校基于我国城市存量更新背景的一种初步研究探讨。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遵循学院“以应用型实践性教学见长”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协调以及对关键问题的辨析,展开实践教学活动。在设计思维的训练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组织能力,尤其是实践训练中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近年来,课程设计先后选取闽南地区具有典型特色的传统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在选题上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设计方法上看采用了渐进式、小规模的“微更新”修补,从设计的最终成果看来,解读问题的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尽管一些方案并不完善,但仍对文化、生态、生活等方面进行了多元思考,逐渐显现出了一条以“渔村——渔港——渔市”海洋文化为主线的传统社区微更新系列研究脉络。虽然受到诸多方面条件的影响,调研的深度以及对于社区参与的实际程度确实比较有限,但在地方高校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中这种融入城市微更新理念,并基于学生团队协作、实践调研和逻辑分析能力培养的地域化探索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未来的课程教学中,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需求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如何深入调研提升学生对地方文、社区资源的挖掘能力,如何加强社区参与,并进一步提升对存量空间整治的应用创造能力等问题,都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韩林飞,张凯琦.构建城市总规划师制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规划建设新格局[J].规划师,2021,37(12):57-63.
[2] The,UPF Editorial Department.“城市精细化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学术笔谈[J].城市规划学刊,2020(2):1-11.
[3] 王承华,张进帅,姜劲松.微更新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学刊,2017(6):96-104.
[4] 何雨.重构与再生:城市更新的演进逻辑、动力机制与行动框架[J].现代经济探讨,2021(6):94-100.
[5] 刘皆谊,王依明,刘长春,等.建筑学一流专业的微更新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观察,2020(10):115-119.
[6] 李彦伯, 陈珝怡.里弄微更新——一项以问题导向社会空间再生的建筑学教育实验[J].建筑学报,2018(1):107-111.
[7] 程晓青,尹思谨,王辉.大城市小生活·小设计大概念——“大栅栏微更新”的教学探索(一)[J].世界建筑,2018(4):98-103+116.
[8] 吴一凡,倪丹菲,李宝宏,等.转型发展背景下普通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中外建筑,2022(4):86-90.
[9] 王刚,隋杰礼,王骏,等.面向城市存量的城市设计的特征、内容与问题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7(11):29-35.
[10] 杨震.范式·困境·方向:迈向新常态的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16(02):101-106.
[11] 王辉,程晓青,尹思谨.城市微更新的理论探索与思辨——“大栅栏微更新”的教学探索(二)[J].世界建筑,2018(6):110-114+126.
[12] 李国强.教师教育课程问题导向式教学(PBL)模式建构策略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70-172.
[13] 吴一凡,倪丹菲,郭丽清.基于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调研的旧城社区有机更新研究——以厦门市厦港旧城片区为例[J].城市建筑,2020(4):5-10+15.
[14] 戴锏,吕飞,路郑冉.回归空间本源: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设计本科教学要点探索[J].城市建筑,2017(30):48-51.
[15] 张燕来,凌世德.地理·地域·设计——“列岛计划”毕业设计教学札记[J].新建筑,2017(3):108-111.
[16] 裴梓婷,林哲曦,吴一凡.问题导向下的旧城“微更新”探索——以厦门曾厝垵为例[J].中外建筑,2018(12):83-86.
[17] 常玮,郑开雄,伊丽孜热·居来提, 等.活·络·场: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厦门营平社区生活圈构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0(8):117-124.
[18] 龙元.日常的输入[J].国际城市规划,2019,34(6):2-5.
[19] 沈雷洪,蒋应红.“城市修补”语境下的街道设计要素探讨[J].城市问题,2020(6):37-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