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古镇古村落保护困境及策略浅探
2023-06-29李东梅王凯杨波王丹丹
李东梅 王凯 杨波 王丹丹
基于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结合案例分析了成都市古镇古村落在申报过程及申报后面临的保护困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构建地方技术标准体系等六大对策,为后续成都市乃至国内其他区域的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提供思路。
古镇古村落; 成都; 保护策略
TU-87 A
[定稿日期]2022-02-24
[作者简介]李东梅(1994—),女,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大遗址保护、乡村规划等。
[通信作者]王凯(1988—),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总体规划、乡村规划等。
古镇古村落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的总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和智慧,是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古镇古村落的保护愈加受到关注。2019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大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开展全省古镇古村落的普查、建档工作。项目结束之余,笔者深感地方在古镇古村落保护工作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与认知误区,值得深入探讨。
1 成都市古镇古村落保护进展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内对文化遗产认知的不断深入,名城体系的保护扩展到镇村的保护,四川省也公布了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入鼎盛时期,黄龙溪镇、洛带古镇在2003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后,成都市古镇古村落保护的工作热情持续高涨。2004年,成都市建委在组织全国和全省历史文化名镇(村)申报工作中,发现一些镇村不够申报标准,但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保护意义,经成都市政府同意,命名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村),展开保护工作。
2010年左右,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专家学者们注意到传承着农耕文明、凝结着历史记忆、体现着地域特色的广大村落正在逐步消亡。基于此,2012年“传统村落”的概念应运而生。成都市亦积极申报各级传统村落,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成都市的地域特点,有一些林盘村落,因规模小、保留的传统院落建筑少而散、且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达不到申报标准,但林盘形态和传统特点鲜明,具有一定保护利用价值,经过研究,命名为“成都市传统村落”开展相关工作。
至此,成都市古镇古村落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并形成了一批保护名录,其中各级历史文化名镇24处、历史文化名村8处、传统村落71处(表1)。
2 成都市古镇古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
成都市的古镇古村落保护工作开展早、保护名录多、保护工作取得成效明显,但在申报、评定及申报成功后的保护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2.1 古镇古村落申报及评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1 地方技术标准缺失,部分地域特色突出的镇村难以纳入保护体系
成都市古镇古村落保护体系在国家保护体系下不断补充,基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保护体系。但其法律法规体系尚在补充完善过程中,目前多沿用国家规定,仅针对传统村落保护在2016年组织制定了《成都市传统村落评定办法及标准(试行)》,较好地推动了成都市传统村落的申报、认定工作,但该标准仅在工作链内部流通,并未公开。因此成都市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工作按照住建部发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国家标准”)等进行,该标准在指导地方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短板与不足。
(1)国家标准适用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价值评估,用于遴选国家级名镇(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数量、规模、保护层级等有较高要求,使得部分价值特色不太突出的镇(村)达不到标准而難以纳入保护体系[1-2]。如双流区彭镇,其保存了约2.2 km的明清风貌老街,现存明清时期的建筑约6.5万m2(图1、图2),是彭镇最早兴建的道路之一,是清初至1941年间彭镇最重要的街区,同时也是双流古场之一,至今保留原来观音阁老茶馆、杂货店、老字号小吃、老手工艺品等生态模式,是成都市历史、人文、民俗、商贸的浓缩,是成都市现存的少量传统商贸城镇之一。但是因其城镇上仅有一处历史建筑,无文物保护单位,按照国家标准评选,未能纳入保护体系。
(2)国家标准多关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群)等纳入保护体系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传统风貌建筑(群)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化遗产关注较少。如: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清朝以前年代建造或中国革命历史中建造”,将时间严格界定在1949年10月1日前;价值认定方面多关注传统镇村的职能特色。在此背景下,类似 “双流区黄龙溪镇响水村”(图 3、图4)这种以“三线建设”文化为特色的镇(村)未能纳入保护体系,未得到及时保护和有效发展。
(3)国家层面的标准,难以全面诠释地方特点。如成都的乡村地区农居建设一般独门独户,或以“林盘”为单位形成小聚居形态,极少形成大规模建筑群,这就决定了成都市有大量的村落虽然地域特色突出,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但不能纳入保护体系。
2.1.2 历史建筑确定等基础工作推进不足
历史建筑是古镇古村落的基底,在国家标准中仅单体历史建筑的数量和价值特色就占14分(总分70),其价值评估结果影响可见一斑。
成都市自2004年至今相继公布了18批次共计314处历史建筑保护。虽然公布批次多,但数量有限,这是因为成都市一直将历史建筑视为 “准文保单位”,公布的历史建筑往往在价值上十分突出,且多数位于中心城区,大量乡村的一般民居、乡村记忆载体等暂未纳入保护体系。以东岳村百年老宅为例(图5),其建于清末民初,是典型的传统川西风格建筑,评估其价值,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艺术价值的第三条“反映所在地域或民族的建筑艺术特点”,却没有被纳入保护体系。且从国内的经验来看,地方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一般民居的比例在50%以上(表2),而成都市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一般民居有54处,占总量的17.1%,由此可见成都市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还有待推进。
2.1.3 因利益问题造成的申报困难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古镇古村落的责任主体,原著民是古镇古村落保护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而现行的保护制度体系对原著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原著民来说,申报古镇古村落后地方政府会有资金投入保护,但多集中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保护规划编制等方面。原著民承担着保护的义务却不一定能获得直接或公平的经济收益。并且,这些镇村的建筑多是100多年前建成,多是空间小、材料易腐、开窗小的一层建筑。一方面,按照保护要求其不能随意拆改,同时要实施维护;另一方面,居住面积不足时,也得不到新批宅基地异地新修修住宅。因此,基于利益,部分原著民反对申报。
2.2 古镇古村落申报后面临的保护困境
2.2.1 保护规划未编或未批,保护工作难以落实
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古镇古村落公布后应尽快编制保护规划。但成都市的古镇古村落规划编制因各种原因未全覆盖,且多数保护规划未通过审批(表3),导致规划难以落实,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工作有所懈怠。
2.2.2 条件较好的镇村过度商业化
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驱动力作用越来越明显。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交通有一定优势的地区充分运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得镇村过度商业化。以洛带古镇为例,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西部客家第一镇,客家文化是其灵魂与根基,当地也紧紧围绕“客家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但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外地客商取代了本地土著、商品与其他旅游地同质化、原本一年一度的传统节庆活动密集举行或每年择期举行,该模式虽然一定程度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复兴,古镇的建筑也保护良好,却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庄重和其在大众心中的神圣感[4]。
2.2.3 条件不足的镇村面临“自然倾颓”
部分镇村地处偏远、道路交通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镇村的“空心化”“老龄化”等现象严重。也有的镇村保留了较好的传统风貌,村民基本留守,但其限于维系基本生存,自我发展更新能力非常弱。如金堂县五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山地古镇,近年来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等各级政府加大对其的投资建设,推动其文化挖掘和旅游产业发展,但因其自身条件不足,发展受到制约,原著民大量流出,古镇内除季节性慕名而来的游客外,通常人烟稀疏,部分古建筑久无人居,出现结构自然倾颓的现象。
2.2.4 管理部门沟通不足使镇村保护陷入窘境
一方面是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内管理部门沟通不足造成的管理问题。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分为名城体系和文物体系,两者的管理制度、管理资金、责任主体相互独立,这就可能导致同一个保护对象投入双重保护,造成保护资源的浪费。如:彭州市升平镇昌衡村、邛崃市平落镇花楸村、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既是传统村落也是历史文化名村。
另一方面是规划管理部门与文化遗产保护部门之间沟通不足造成的保护困难。如:成都市2019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镇村行政区划调整。这一方面丰富了部分镇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同时部分古镇古村落因行政区划调整传统名称变更、部分名镇核心保护区行政职能变为社区,造成了古镇古村落传统特色、传统职能改变,保护与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3 保护策略
总结成都市古镇古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技术标准支撑不完备、公众及政府观念意识不到位等,基于此,提出如下策略。
3.1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地方实施细则
地方层面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体系自上而下建立一套逻辑严密、思想统一的法规体系,达到实施细则要求避免地方专营、怠慢从而导致的古镇古村落保护不力。
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为例,建议成都市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依据制定《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市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申报、确定、保护的责任主体,阐释保护方式、资金投入、开发方式、补偿机制等内容,解决政府、原著民的顾虑,将古镇古村落的各工作环节都纳入法制化轨道,进一步提升古镇古村落的保护、管理水平。
3.2 构建地方技术标准体系,遴选地方特色镇村
国家的技术标准是全国相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鼓励相关政府以国家标准为依据结合成都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落实到操作层面的地方法,扎实推进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工作。
以历史建筑为例,成都市应该梳理自身的历史文脉,明确自身的城市发展特点,以住建部出台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为依据,细化形成成都市历史建筑确定标准,从而避免“准文物保护单位”的思想,指导地方快速精准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纳入保护体系,同时也为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奠定基础。
再以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为例,成都应该学习江苏、陕西等地的经验,结合2020年发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精神、村镇建设以“林盘”为特色等实际,进行地域化调整,构建适应成都本地的價值评价指标体系,为古镇古村落潜在对象的遴选提供技术支撑。
3.3 推进文化教育工程,提升地方文化自信
针对各级工作人员及民众保护意识不足等问题,开展基础培训课程,尤其对古镇古村落的领导干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基本认知和管理水平。
同时,针对公众利用媒体宣传或编写一些有关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小册子,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公众分散或集中学习,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普及地域和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地域和民族自豪感,提升群众“顾大利,舍小益”的意识,促进公众自觉保护、主动保护的工作热情。
3.4 制定风貌管控技术标准,加强古镇古村落风貌导控
结合成都市古镇古镇落保护现状及发展方向,积极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地形特征、镇村功能、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对古镇古村落内新建、改(扩)建建筑的风貌塑造提出指引。
对于既有建筑,建议编制《成都市传统民居建造技术改良指导手册》,从建筑科学的角度,尽可能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原来的民居建材和工法提出改良技术措施,用于指导村民及传统民居的所有人,按照延续地域和传统建筑特征的方法,修缮民居或新建民居,以提高传统房屋的坚实度和舒适性。
对于新建建筑,建议编制《古镇古村落新建民居指导手册》,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建筑方案。虽使用现代建材和工艺建造,但要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其形式、体量和韵致等方面延续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质,达到与古镇古村落的整体风貌相协调的目的,以保证经济发达地区或结合旅游发展的古镇古村落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良性发展。
3.5 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搭建智慧智庫平台
保护我国的文化多样性、保证我国的文化自信既是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也是规划建设部门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专家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方面,地方的文物部门、建设部门、文旅开发部门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建立多方的纳入、退出机制,保证及时将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纳入保护体系,保证所有的文化遗产应保尽保、资源投入物尽其用、古镇古村落良性传承。
另一方面,地方应贯彻“政府主导、专家领衔、民众主体”的保护机制,构建集文物保护、规划、建筑、旅游、社会、经济等领域专家为一体的专家智库及从上至下引导、由下至上反馈的保护机制,让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合法合规、合理合情。
4 结束语
全文回顾了成都市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历程,基于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结合案列讨论了古镇古村落在申报及评选过程中遇到的地方评价标准缺失、历史建筑等基础工作推进不足等问题及在申报后面临的保护规划落实不足、过度商业化等问题;针对性的从法律保障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教育普及、资源管理、智库搭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为成都市乃至全国良性推进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工作提供了一定思路。
参考文献
[1] 霍晓卫, 张晶晶, 张杰. 兼容传统村镇复杂情况 探索聚落价值评估盲区——《传统村镇保护价值评价标准》编制实践[J]. 南方建筑, 2013(5):82-87.
[2] 赵勇, 张捷, 卢松,等. 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 建筑学报, 2008(3):64-69.
[3] 胡燕,陈晟,曹玮,等.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10-13.
[4] 雷扬.论洛带古镇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变迁[J].商,2015(44):269.
[5] 肖晓.成都金堂县五凤镇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2014(5):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