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廊 诗意人居
2023-06-29谢娟谢佼伶陈媛
谢娟 谢佼伶 陈媛
卧龙湖片区为川南典型的低山丘陵沟谷地貌。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多条市政道路陆续建设,导致该区域内的山水自然格局和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对环境界面进行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结合卧龙湖片区转型升级以及建设生态宜居城的发展定位,打造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参与性的公园式道路景观,营造青山绿水中精致优美的诗意栖居环境。
低山丘陵地貌; 生态修复; 道路景观
TU984.181 A
[定稿日期]2022-12-30
[作者简介]谢娟(1983—),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谢佼伶(1988—),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陈媛(1986—),女,本科,工程师,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
1 项目背景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規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1]。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道路作为城市重要的综合功能空间,其景观打造应更多地强调开放性、共享性、参与性。
自贡市卧龙湖西区的发展定位为生态宜居城,拥有川南地区典型的低山丘陵沟谷地貌,域内山环水绕,环境清幽,生态条件良好(图1、图2)。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多条市政道路陆续完成建设,具备打造公园式道路景观的背景条件。
虽然道路设计已经尽可能地依山就势,但在实施过程中,自然环境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损害,主要包括:挖方导致的山体边坡破坏、水体被弃土填埋以及林地遭毁损等(图3~图5)。
2 主题与理念
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
“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藉由这片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卧龙”二字的中式意境以及 “生态、宜居、休闲、养生”的区域发展定位,设计以“山水画廊,诗意人居”为主题,旨在打造蕴含诗意、画理、禅境的山水园林宜居环境,探索在低山丘陵地貌环境下公园式道路景观的营造方式。
设计将项目看作是一个以山水环境为自然基底的大公园,而非单纯的道路绿化带。各处道路节点就是这个大公园里的各个景点,由完整的慢行系统串联公园内外,沿途打造人文景观、栽种绿化植物、布置休息节点、配置服务建筑、安放城市家具。同时,“公园城市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的现代传承,强调传统山水观以及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注重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3]。”本次设计在对场地原有山水生态格局进行修复的基础上,遵循传统山水观,注重对山水环境的保护和展现。
3 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生态修复项目一般都是规模大、尺度大、面积大,往往出现设计和施工粗放,丢掉了园林精细化施工和管理的本分及优势。园林需要在大尺度中寻求精细化的施工[2]。本次设计在对整体环境进行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精准选取重要节点和近人尺度的景观界面,进行针对性的精细化设计。
3.1 山体修复
3.1.1 山体边坡坡比控制
景观专业提前参与,结合周边地块用地性质及现状条件,为道路开挖边坡的一次成型提出合理建议。周边开发地块较少、以绿地为主的路段,边坡坡比控制为1∶2,中间不设分级平台,坡脚位置离车行道边线保证至少15 m宽,预留较为充足的景观及功能空间;周边开发用地较多的路段,边坡坡比控制为1∶1.25,每8 m的高度设置2 m宽的分级平台,坡脚位置离车行道边线5 m宽,预留以遮挡为主的种植区。
3.1.2 山脚微地形衔接
重要景观山体的坡脚预留了至少15 m宽的微地形塑造区域,在横坡的设计上采用前缓后陡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与切坡坡面衔接。具体控制形式为:前区临车行道8 m范围内控制为1∶8~1∶10的坡度,地形舒缓,布置骑行道和游步道;后区靠山体7 m范围内控制1∶5~1∶3的坡度,与1∶2的挖方边坡自然过渡。由于高切坡区域长度在100~150 m左右,微地形也注重纵向上的起伏变化,避免山形过于平直单调。
3.1.3 喷播复绿技术
区域内大部分挖方边坡均为泥质砂岩边坡,坡体稳定,坡面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进行生态修复。坡顶及坡脚设置截水沟减少雨水对坡面及道路的冲刷。喷播的种子采用乔灌草混播的方式,使坡面能快速复绿,并逐渐呈现生态植被效果(图6、图7)。由于工程竣工随即进入暴雨时节,较陡岩石坡体的喷播界面受暴雨冲刷严重,修复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故局部采用增强措施,如使用土壤凝结剂、三维网结合铁丝网、加强无纺布的覆盖等等。
3.1.4 山体表土固定措施
湿地公园入口节点的开挖山体较为高大,景观要求较高。但此处山体为坚硬的岩质边坡,由于地形及工程条件所限,不能大面积削坡覆土,缺少足够的种植土土层,难以栽种乔木。设计首先将边坡坡度控制为1∶2,采用喷播植草,保证山体的基本复绿;然后,采用本地黄浆石料石分级干垒的方式,在山体下部垒砌了多条景墙,在其间堆填种植土,保证山体下部约1/3的区域具备种植乔木的覆土条件。完工后,层层景墙在绿荫之间穿插,与植物互为映衬,较好地固定了表土,同时营造出层次丰富、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图8、图9)。
3.2 水体修复
3.2.1 水景恢复
本项目恢复水体景观约5万m2,打造了湿地、水堰、水塘、溪流、雨水花园等多种形式,兼顾景观性、功能性、趣味性(图10~图13)。于水边设置滨水步道、平台、游览栈桥及游戏装置,鼓励人们与水互动、亲近自然。水岸线边坡坡度控制
在1∶3,以草坡入水结合景观置石的方式打造生态自然的驳岸景观。点缀在水岸线上的英德石与植物相映成景,提升观赏效果,起到固土护堤的作用。
3.2.2 “海绵城市”措施
通过设置植草沟、旱溪等“海绵城市”设施收集周边山体雨水对景观水体进行补充。设置溢流口,利用市政排水管网串联项目及周边各处水体,避免出现“死水”。汇集的多余水体近期向西南部冲沟自然散排,补充下游水体,远期接入优先建设项目的雨水管网中。此次实施的景观水体具有汛期降雨蓄水防涝调度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性,而且能够有效错开洪峰,缓解下游排水设施的压力。
3.2.3 水质净化
双院湿地是本项目最大的自然水体,此前水质较差,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图14)。设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水质进行净化,如人工捞除漂浮藻类、采用净化水质的药物、投放鱼虾等水生动物、种植多层次的水生植物等。目前,相关净化措施已经取得初步实效,水质净化效果较为明显(图15)。
3.3 节点游园打造
主要景观节点分布在各道路交叉口及环岛,既是各有特色的城市街头游园,又相互联系,成为 “大公园”中各个景点。
云溪广场是位于主要道路节点上的集散广场,采用黑白灰色调的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铺装,透水的材质和基层保证了雨水下渗效果,体现“海绵城市”理念。广场上分布多处绿化池,配置黑松、茶条槭、红枫等特色植物及观赏景石,结合铜雕仙鹤、散铺砾石、灯光喷雾等景观元素,营造出雅致的环境氛围(图16、图17)。
流光湖是利用道路环岛保留的山体和水体营造的中心景观节点。湖上盘旋有如卧龙状的游览步道和休闲场地,结合数组精心搭配的松石组景,颇具古雅意境。通过修复边坡、优化植物配置、架设环山步道、点缀景石小品、布置服务构筑等方式,使修复的山体不但可观赏,更可游览休闲、登高望远(图18)。
双院湿地原为双院水库,布置有完整的环湖游步道,并在沿途设置了多处亲水平台及两处别致的圆形休闲院落。两院隔水遥相呼应,相映成趣,亦暗喻“双院”主题。场地内的构筑物皆以青砖铺面,以白漆、木材、玻璃点缀,颇显素净雅致之美。院落内设计有圆弧形景墙,于院中呼喊,会产生奇妙的“回音壁”效果,引得游人竞相驻足,颇具趣味(图19、图20)。
3.4 慢行系统串联
由人行道、骑游道、登山步道、环水步道等组成串联“公园”内外的慢行系统,为市民打造丰富健康的游览体验(图21~图24)。2.5 m宽的骑游道铺装采用整体性的地坪材料——露骨料透水混凝土,具有材料环保、天然质感、施工快速、海绵透水等优点。骑游道上的标线及LOGO设计结合了健康、科普、文化等内容,与各处景点相呼应。2 m宽的人行道结合周边山体开挖情况及公交站台等市政设施的分布位置,或沿路布置,或在绿化中穿行,同时满足便捷通行和观景游览的需求。
3.5 植物空间营造
植物配置主要考虑空间序列组织和场地意境营造。结合现状山脉、水系和游线走向,合理组织植物疏密、高矮关系,营造开合有致的游览体验空间(图25~图28)。
在水体和广场等空间开敞的地方,植物多为点植,强调视野的纵深感。在山体区域,植物空间以郁闭为主。现状保留有部分原生植被,多为构树、竹林、桉树等杂交林,长势良好但存在植物品种较单一、杂乱缺乏观赏性等问题,故增加彩叶树和花树“增花添彩”,如黄栌、金枝国槐、红梅等,可满足丰富植物层次关系和展现季相变化的要求。在生态修复山体区域,片植耐瘠薄的速生本土树种如枫杨、栾树、四季杨等,成本较低,绿量恢复较快。中央绿化带的植物根据隔离带宽度变化,采用树阵列植与自然组团交替搭配的形式,丰富层次,调节节奏。
为呼应 “山水画卷,诗意人居”的设计主题,在节点主题植物的选择上,着重选择树形具有“古意”风格的品种,如双院湿地体现“乡愁”的自然弯曲树形的乌桕、云溪广场体现“禅意”的造型黑松等等,通过婀娜多姿、俯仰有致的植物形态与亭廊、景石、水岸搭配,展现出精致古雅的中式传统意境。
3.6 氛围营造
除基本的安全照明外,结合铺装、种植池、构筑物、植物景石组景布置了LED光带、光纤灯、抱树灯、射树灯等多种灯具,于自然山水、树石亭桥之间营造出夜幕下流光溢彩、神秘梦幻的光影效果,展现“南国灯城”的魅力风采(图29、图30)。此外,在山石组景、驳岸、山腰等位置布置了喷雾系统,烘托出缥缈清逸的场景氛围,在炎炎夏日增湿降温,调节局部小气候(图31、图32)。
3.7 配套设施布置
除导视系统、垃圾桶、休息座凳等城市家具以外,设计还配套了公共卫生间、环卫工人休息站、停车场、售卖亭、附属服务建筑等配套设施,为出行、游览、工作的各类市民提供便利服务,体现“公园城市”倡导的人性关怀。绿化中布置花草树木及昆虫鸟类的介绍牌,加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亲近。
4 影响与效应
4.1 山水格局修复,重现青山绿水
通过山体修复和水系恢复,保护了卧龙湖片区“山屏、水廊、林网”的山水生态格局,展示了具有川南地区低山丘陵地貌特色的山水园林景观,为营造青山绿水中的诗意栖居环境、丰富城市空间形态、加强西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环境基础。
4.2 生态绿廊串联,公园绿地网络
项目位于卧龙湖片区绿道生态网络的核心位置,与周边多条已建绿道进行了串联(图33)。以绿道为依托,打造生态景观通廊,进一步构建完整的卧龙湖生态景观网络体系,从而有效整合域内各处绿地资源,形成“綠廊链、公园片、功能点”的公园城市绿地网络体系。
4.3 住行环境改善,幸福指数提升
项目完工以来,社会反响良好。道路绿化变成了带状公园,日常出行如同逛公园般舒适安全,市民的居住、出行、活动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图34~图35)。未来,待智慧城市相关设施配套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参与性和幸福感。
4.4 山水人城共融,助力区域发展
卧龙湖西区定位为南部后花园、城市转型升级的产城融合片、生态宜居城。随着城市发展、供给侧改革,周边会逐渐聚集更多的人气居住组团及产业。此次生态修复及景观绿化工程在空间环境的营造上基本形成了“山、水、人、城共融”的景观格局(图36),初具公园式道路景观建设的效果,为卧龙湖片区未来向着公园城市建设“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了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渝.做好一座公园城市的绿色账[N]. 成都日报, 2018-03-05(010).
[2] 刘秀晨.树立园林自信 建设公园城市[J].中国园林,2018(10):7-9.
[3] 王浩.“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公园城市规划建设讨论[J].中国园林,2018(1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