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2023-06-29李云
李云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做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其教材中存在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教师要做好语文教材的深入分析,有效挖掘教材中文化元素,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丰富的文化知识。以《伯牙绝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传统文化的挖掘,充分领悟到文本中的文化精髓,以此来充分引导学生了解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伯牙绝弦》作为六年级上册一篇重要的文言文,主要阐述了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会友,以琴相识,然而最终由于子期早亡,伯牙最终绝弦以此悼念故友。在本文言文蕴含深刻的传统优秀文化,表达了伯牙与子期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中华民族重情重义的优秀民族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民族精神内涵,让学生感受到友谊的重要性,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二)利用民风习俗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民风习俗来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在学习中了解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从而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语文教材中蕴含十分丰富的习俗节日,很多古诗都以节日民族为基础,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根本,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1]。以《少年闰土》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解在文中存在的一些民族風俗,如: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沙地看跳鱼等,这样教师利用这些有趣的文化风俗能有效吸引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与学习,并在学习中自主思考与探究,加深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与记忆,同时对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也有一个了解,这对于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激发有积极意义。
二、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以此来加强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熏陶,从而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做好班级环境的布置,在墙壁之上张贴一些古代名画以及书法作品,让学生进行观赏,在观赏之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绘画,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让学生在心上与临摹中熏陶自身的精神素养。教师要在班级创设图书角,放置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选择一些书籍进行观看,以此来了解我国民族文化,提升自身精神品质。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国学经典书籍的儿童版本,《三国演义》《孙子兵法》《诗经》等著作,让学生在闲暇时进行阅读,从而来在字里行间感受我国优秀文化的魅力,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另外,在学生课间时分,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广播,以此来在校园生活以及课堂学习中均渗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价值理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做到传统文化的融入与渗透,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在理解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升语文学习质量。并且有效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丽敏,冷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策略研究[J]. 新课程,2022(37):1-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沿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