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研究理路的有益探索

2023-06-29贾毅马文君

人口与经济 2023年3期
关键词:编者老龄人口老龄化

贾毅 马文君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及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8.7%,

2021年底,我国已从老龄化社会过渡到了老龄社会,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新阶段,

与此相适应的养老服务将会关乎每一位老年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并对加快我国老龄事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健康老龄化是积极有效应对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发展路径。其将有助于中国特色老龄科研事业发展,对于做好我国老龄工作、加强老年健康领域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深远主编的《中国新养老》一书,系统阐释了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把建设健康中国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基础上,首次针对我国养老发展新需求、养老模式新变化、养老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等领域进行了学理化分析与探究。此书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促进老龄科学研究领域基础理论及政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其基本特征体现在集学术性、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是符合“健康中国2030”战略之需和人口老龄化研究者期待的“应时之作”。

一、响应国家关切,聚焦重点亮点

《中国新养老》作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要求,着眼于新发展阶段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援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并将这一重要论断作为研究契合点,强调养老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民生大事和民生工程,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进程中,党和国家将养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从书名上就凸显出一个“新”字,即在新时代,养老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亦是一种新经济发展的方式,更是一种新文明价值的体现。编者高屋建瓴地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健康老龄观的研究视阈全面系统地梳理新时代中国养老研究工作,理论架构合理,言语表达流畅,研究内容翔实,重点剖析我国居家社区养老的新发展、机构养老(养老院养老)的新定位、中国健康养老保障的新探索、养老产业发展的新进展、农村养老的新格局、多元养老的新业态、养老政策法规的新趋势。编者已审慎回答众多读者聚焦的四个问题为研究重点和撰写亮点:第一,青壮年如何“备养”?第二,老年人怎样“乐养”?第三,家庭如何“孝养”?第四,社会怎样“助养”?读者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士通过仔细研读此书,可以全面了解养老问题,会更加理性地看待养老问题,正确地选择养老模式;亦可从社会学视阈出发正确地认知老龄社会,更加积极地适应老龄社会,主动参与并建设老龄社会。

二、深刻诠释理论内涵,凝聚社会正能量

《中国新养老》编者以历时性研究视角系统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厘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初期机构养老及单位养老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居家及社区养老逐步形成发展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该书

把养老与世情、国情、民情紧密结合,将养老作为一种新文明、新文化、新生活进行阐释。编者关注养老问题,但并不拘泥于养老问题本身,而是从深度与广度上分析对如何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各级政府应注重发展“银发经济”,鼓励低龄老年人群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将老有所为、老有所养二者有机结合。编者认为,一方面,低龄老年人可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社会治理现代化及治理体系完善、社区卫生健康防疫等领域做志愿服务活动,凝聚社会正能量。另一方面,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应倡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老龄观,关爱老年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讲,需要全社会携手营造关爱老年群体的社会环境,在老年节(重阳节)等重要传统节日积极倡导尊老、孝老、敬老成为优良社会风尚和正能量,逐步形成城市—乡村—社区—家庭(四级)的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友好型乡村、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和睦型家庭,全社会理应共同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

三、案例分析详实合理,实践路径整体展现

《中国新养老》一书在实现“三全”(全社会动员、全要素聚集、全人群参与)的前提下,重点分析了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变迁过程中的案例。例如:在大都市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方面,北京市依据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位一体”发展理念,探索出“三边四级”就近养老服务体系,即围绕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三边”)+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计划、建设养老照料中心行动计划、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及信息技术实现精准高效助老方面,编者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通过大数据构建集当地老年人动态管理数据库、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级档案、养老服务需求及设施为一体的养老“关爱地图”。借用编者话语将其便捷服务模式称作“按图索骥”,运用此模式(“关爱地图”)依照就近原则实现了精准对接相关养老服务机构、虚拟养老院、老年人群日间照料中心、营养套餐服务网点、便民诊所等。在关爱独居高龄老年人方面,重点分析了自2013年起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中荷新村开展为高龄老年人发放“福利包”活动,其涉及医养、康养等十项具体内容。此外,在乡村养老模式方面,编者选择分析了河南太康“五养”模式,认为它是将当地特困老年人的集中供养、亲情赡养、社会托养、居村联养、邻里助养相结合而形成的家庭养老模式,亦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举措。

四、思读者之所想,言读者之欲闻

编者通过“多维聚力养老新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新展现”、“机构养老发展新定位”、“健康养老保障新探析”、“养老产业发展新趋势”、“农村养老格局新突破”、“多元养老业态新呈现”、“养老政策法规新趋势”8章32节展开详尽论述。通读本书,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每章开篇设有导言和漫画,通过此方式来吸引研究者关注重点内容,激发其研读兴趣和拓展思维,从而增强对相关内容的可读性和对前沿研究領域的知识梳理和信息捕捉。各章结尾附有延伸阅读内容二维码,在信息化时代,读者或研究者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书中二维码可即时阅读相关主题的海量电子书籍,实现数字化、便捷化阅读。书中第一章“多维聚力养老新探索”,告诉读者全球首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于1982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并制定通过《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世界老龄事业发展,有助于研究者较为清晰地把握世界老龄问题的形成与发展,彰显出中国在全球老龄事业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发挥的积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国从老龄化社会转向老龄社会的重要窗口期。《中国新养老》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将有助于深化读者对人口老龄化、健康养老、智慧养老等发展路径的理解,助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我国老龄科学研究事业稳步发展。

[责任编辑 武 玉]

猜你喜欢

编者老龄人口老龄化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编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