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的“实地开花”与“多彩绽放”
2023-06-29景作人
〔关键词〕民族音乐;室内乐套曲;《聆听宁夏》
最近很少在北京听音乐会,原因一是老出差,二是近来躲到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荒野”蜗居,在此期间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故基本成了“孤陋寡闻”之人。
受宁夏歌舞剧院院长陈丽云之邀,去久别的北京音乐厅欣赏了一场《聆听宁夏》民族室内乐音乐会,引发了我对当今民族室内乐发展的强烈兴趣,并对年轻音乐家们在民族音乐上的创作理念及演奏探索进行了深入思考。
该场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音乐总监陈冰主持并指挥,室内乐团的20余位青年演奏家参加演出,此外还特邀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丽达、宁夏地区花儿歌唱家撒丽娜、优秀男高音歌唱家马小明、青年手风琴演奏家许可卿、青年吉他演奏家王楚婷、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尹飞加盟演出。
这是一场纯粹的新作品音乐会,12 首乐曲排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宁夏之风”套曲。这12 首乐曲是:李尚谦的《朔色长天》、李博的《瀚海孤烟》、赵泽明的《贺兰源祈》《花儿烂漫》、孙晶的《妙旋古道》《长缨在手》《繁星闽宁》、陈欣若的《漠上甘霖》、李尚谦的《醉美宁夏》、谢鹏的《邑彩纷城》《绿水青山》《海晏河清》。
关于这套曲目,我有一些切身的体会,首先,对于中央音乐学院这样一批中青年作曲家的创作,我感到非常的惊讶,他们的创作理念、创作风格和创作技法,都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感悟和触动,使我对当今民族音乐创作与表演的看法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我一向认为,中國民族音乐是一项独具特色的艺术,与西方音乐不同,它的特点在于意境与意念的体现,它的风格在于自然与地域的孕育,而它的魂魄则在于虚幻与神韵的凝聚。如此,它与其他中国民族艺术一样,带有着“东方式抽象”的写意性,而这种写意性,应该是中国民族音乐中最本质、最内涵的表现手法。当晚几位中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在这一点上表现得相当突出,他们在对待民族音乐的理解以及对待技术的运用方面,都有着新颖的、巧妙的意境营造。
中国民族音乐内涵细腻,境界开阔,有着“意念式”的自由感。与中国绘画相似,它也同样具备泼墨写意和留白表现的风格,亦有着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想象力,这是东方古老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特色。
因此我个人感觉,创作中国民族音乐,特别是器乐作品,采用小编制室内乐团及独、重奏演奏形式是最合适的,它可以集中民族器乐的音色优势和写意描写,还可以利用乐队细腻的组合调节及韵味调节,使音乐的形象、意境、色彩等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和趣味性。当晚几位中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大多都具有这样的优点,这几位作曲家在创作时,能够以大胆的想象力结合宁夏地方音乐(特别是花儿的腔韵特色)及其旋律、调式特征,并且与西方技法(特别是现代技法)的精密性相融合,取得了既接地气又富有新颖感的效果。例如下半场第一首,陈欣若的《漠上甘霖》,这首作品以宁夏大漠环境中的具象事物“水”和“沙漠”为源,用抽象的手法将其写成两个主题,而在处理这两个主题时,作曲家借鉴了德彪西“印象主义”的手法,将乐曲起承转合的四个部分梳理得格外奇特,如弹拨乐的泛音主导音色、管子吹出的沙漠形象、笙的吐音音块、川钹的钹片摩擦、弦乐的绵长旋律等,都是在一种瞬间印象的色彩变化及和声转换中进行的,整首乐曲以点缀般的晶莹加之模糊的风化感,尽显了漠上甘霖的静态与动态印象。
再如李博的《瀚海孤烟》,将独奏笙与扬琴搭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二重奏。乐曲中笙的孤寂音色与扬琴“水畔”般的感觉融为一体,很好地将宁夏的沙漠孤烟与胡杨林的奇境展现而出。在这首作品中,我非常喜欢笙的部分,演奏家侯越的现场表现非常出色,他所奏出的声音颠覆了以往我对笙的认识,而其对音乐掌握的平衡感和圆润性,亦使我感到尤为惊讶。
《贺兰源祈》是赵泽明的作品,他在音乐中描绘了有万年历史的贺兰山岩画。贺兰山岩画是神奇的,我曾经去过那里参观,并对那壮观的景象和不可思议的艺术惊叹不已!赵泽明以五人的重奏组合(竹笛、埙、笙、大阮、打击乐),表现出贺兰山古老的形象及贺兰山岩画的特有神秘感,曲中大阮的“自白”,像是一位“贺兰老人”的喋喋诉说,而埙的演奏,则让人想起了原始社会中空旷的袅袅炊烟,而竹笛(低音大笛、梆笛)的加入,令音乐扬起了鲜明的生机,远古社会中人们朴素而勤劳的生活,在这里展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就像那古老岩画中留下的印迹,映衬出一种永生不灭的精神力量。
女作曲家孙晶在本场音乐会中展演了三首乐曲,《妙旋古道》《长缨在手》《繁星闽宁》,说心里话,三首乐曲写得各有所长,很多人喜欢《长缨在手》,而我却独独喜欢《妙旋古道》,这是一首由竹笛、泥哇呜(当地乐器)、古筝、古琴等乐器组成的四重奏,它有很好、很深的意境体现,其中古琴与古筝的演奏效果均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泥哇坞鸣奏出的特性味道也令人颇感新鲜,整首乐曲韵味深厚,能够给人们带来远古特色的想象力,还能够以奇特的乐风展示出源远流长的文化“流动”场景。
李尚谦创作的《醉美宁夏》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乐曲,这是一首歌颂宁夏红酒的多风格作品,作曲家使用当地乐器泥哇呜,首先奏响了一首当地民歌《歌唱宁夏川》,紧接着,便以华尔兹、巴萨诺瓦(BossaNova)、摇摆(Swing)等众多爵士风格予以变奏,一时间,宁夏红酒伴随着充满生机的“灯红酒绿”,产生了如醉如痴的境界,尽显了一种快乐、舒适、欢愉的满足之情。其中巴扬琴的戏谑感、吉他的梦幻味道和打击乐的活灵活现,更使人感受到了“宁夏红酒甲天下,醉美时刻独有它”的意境。
作曲家谢鹏也有三首作品入围整部套曲,即《邑彩纷城》《绿水青山》《海晏河清》。这三首作品都很有特色,其中《绿水青山》是为本场音乐会所创作的主题曲,它是一首优美的、带有地域民俗特征和童谣感的歌曲,这首歌曲音韵清晰,感情质朴,有着亲切和随意的味道。著名歌唱家王丽达的演唱清亮自然,气宇轩昂,音域如上蓝天,音色润泽大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舒展坦荡的享受。
最后一首《海晏河清》是以宁夏民歌《眼泪花儿漂满了》为素材,以整个室内乐团为主体,将现代因素与传统素材融会贯通而成的一首颇具情绪化的作品,它的情感表现和音乐气氛与开场乐曲《朔色长天》(李尚谦曲)一脉相承,在音乐会中起到了首尾相连,彼此呼应的效果。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尽情表现了宁夏地方民歌花儿的特色,而特邀而来的当地花儿歌唱家撒丽娜的演唱(包括第一首开场曲是她与马小明的演唱)非常震撼,那高亢入云的亮丽音色和绵长气息,听得人们如身临其境,如醉如痴,使大家的心中装满了对宁夏大地美丽奇景的展望与期盼。
以上是我对音乐会中部分曲目的点评,其实这场音乐会中的所有作品都是优秀的,最起码都是特色满满、质量上乘的。听得出来,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都是经过细致的实地采风和认真钻研得来的,作曲家们在创作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都在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作品有意境、有意念、有创意。而具体到技法的运用上,年轻的作曲家们能够大胆地融合与借鉴东西方音乐中的因素,将其在自身的音乐中发挥出独立的作用与效果。
例如音乐会中的《花儿烂漫》(赵泽明曲),作曲家别出心裁地使用了二胡、中胡、古筝与唢呐的组合,表现出西北汉子在追求挚爱时对阿妹的痴情。这段音乐很有情趣也很有情调,唢呐开始时的孤独与其后的融入寓意深长,而开始时二胡与中胡奏出的和声更是奇特异常,表现出了阿妹们从羞涩到心满意足的心理过程。
其余作品也有很多的可圈可点之处,如《长缨在手》中的打击乐运用,《繁星闽宁》中童声合唱的运用(中央音乐学院蓓蕾童声合唱团演唱,这绝对是国内一流的童声合唱团),都是既充满效果,又给人们带来震惊的创作手法。
音乐会中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作为主持人和指挥家的陈冰的出现。陈冰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一名出色教授,我与她相识很早,对她的才华很是了解。作为国内优秀的女指挥家,她在近年来一系列的国际国内活动中表现活跃,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和赞扬。当晚的陈冰形象鲜丽、气质端庄,她满怀激情地指挥完开场曲目,接着就充当起了音乐会的讲解与主持。陈冰对宁夏及宁夏文化非常熟悉,面对观众她侃侃而谈,既将乐曲解释得清清楚楚,又将演奏家的表现娓娓道来,实为一张鲜活的“节目单”。而当她指挥时,指揮家的气势又跃然全身,她对待每一首作品都倾情投入,认真万分,我在观众席上一直紧盯着她的手势和拍子,真的没有发现任何失误与瑕疵。陈冰当晚的发挥又称职又出色,绝对没有辱没她“音乐总监”和“音乐指导”的名声。
关于这场“聆听宁夏”音乐会,我所要表达的感慨有很多,首先,我对这种院地结合,协作开发地方文化的做法极为赞赏,并认为它应该是今后任何一所专业院校与地方文旅单位必须做的一项事业,而这种既接地气又务实的举措,更应该成为一项制度而长期保留下去。
此次的院地合作,中央音乐学院与宁夏文旅厅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取得了人所共睹的成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而对于宁夏文旅厅和宁夏歌舞剧院,我更要翘起拇指强烈点赞,因为正是他们那种对待民族文化振兴的一腔热血,才促成了这次民族音乐的“实地开花”,而此次在北京音乐厅中,“聆听宁夏”音乐会在经过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的“多彩绽放”后,更加博得了广大民族音乐爱好者的眼球。
真希望这场充满着宁夏民族气息的高质量音乐会能够在全国乃至世界巡演下去,让美丽的“宁夏之声”代表中国而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本文图片由景作人拍摄并授权使用)
作者简介
景作人,著名音乐评论家,音乐学家。
责任编辑 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