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究

2023-06-29张倩

中国食品 2023年8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

食品安全意识、食品消费观、均衡膳食的内涵等都会影响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认知理念的构建,进而影响到社会公众有关食品安全的一系列行为。食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食品安全意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思政教育则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个人素养、生活习惯、价值理念等进行教育和培养,二者的共同点在于目标一致,主要都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在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本文试图将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融合,构建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食品安全认知,增进学生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一、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

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1.丰富高校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目前,高校食品安全教育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核心,结合社会上的食品安全事件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食品安全教育效果不佳。因此,高校可以转变食品安全教育模式,立足于协同育人的背景,将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利用思政教育来丰富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和深入探討,从而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将思政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相关案例进行探讨,明确不健康食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反思自身饮食习惯与社会饮食习惯趋势,从而养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

2.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目前,我国已经告别了食物匮乏的年代,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的消费群体在食品安全认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大学生作为高学历人群,对食品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关注着社会上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监管的进展。同时,大学生勇于尝试新潮的食品,能够快速接受市场上的创新食品,但由于大学生对食品相宜相克的知识了解得不够系统全面,对食品的配方和制作过程也不了解,很容易带来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可以将食品安全教育融入教学体系中,并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丰富食品安全教育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此外,高校将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也拓宽了食品安全教育的界限,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明确自身作为消费者的权益与责任,并在自身权益受损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企业作斗争,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维权风气。

3.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各学科之间的壁垒被打破,思政知识融合到各专业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个人修养,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将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扩散思政教育的内容,拓宽思政教育的视角,让各学科中蕴含的思政知识价值实现最大化,从而强化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教师也可以将思政知识融入到食品安全教育中,让学生在接受食品安全知识时,明确食品安全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力,并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

4.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更加渴望绿色、健康、无污染的食品。但是大学生对食品安全和自身的饮食健康却缺乏一定的重视,较为青睐高油、高糖、高盐的食品,生活作息也普遍不规律,这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会严重威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寻求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实现二者内容的有效衔接,进而提高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对食品安全有深层次的认知,明确食品安全对自身和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营养均衡、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助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目前高校食品安全教育

与思政教育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总体来看,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理解食品安全对于自身、社会和国家的意义,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与担当,能够以自己所学知识为食品安全工作做出贡献,但实际上二者的融合效果并不好。食品安全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涉及农学、医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高校在将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对思政教育也缺乏深入了解,难以把握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形式化严重、知识混乱等情况,导致食品安全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2.融合程度不深。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难度较大,需要高校内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相互协作,但目前高校并没有为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设置相应的管理系统,也没有相应的沟通平台。一方面,高校对食品安全教育不够重视,没有深挖食品安全教育中的思政内涵,导致食品安全教学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并没有起到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引入的食品安全知识少之又少,导致高校食品安全教育的影响力不足,学生也难以深入理解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极大地限制了高校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衔接的紧密性。

3.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教学方法落后。食品安全涉及多学科知识,既需要教师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理念,也需要具备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这样才能根据社会上发生的真实案例,结合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思政知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知识传授和价值教育。因此,食品安全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从高校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教师综合素养不足、教师队伍融合程度不高等情况。一方面,教师无法将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主要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递。另一方面,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导致课堂氛围单调、枯燥,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兴趣,更加无法发挥出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效果。

4.教育内容不全面,教学体系不完善。目前,高校各学科之间的壁垒较为严重,思政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是两个教学团队和教学体系,彼此之间并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教学小组对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也没有在各部门建立关联,导致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过程进展缓慢,制约了二者融合的效果。另外,无论思政教育还是食品安全教育,都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在教学考核方面还是以成绩为中心,忽视对学生的个人素养、学习习惯、学习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三、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

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

1.明确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虽然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教学重点不同,但是其教学本质相通,在教學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首先,二者都以立德树人为教学核心,主要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向学生传递专业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成为全方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其次,二者的教学对象相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相关知识,并深入了解二者的内涵,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明确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目标,兼顾二者的教育需求,对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进行衔接,构建多元一体、协同高效的育人机制。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实践教育活动实现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定期举办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专题讲座、校园公益活动、辩论比赛等,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知和认同。

2.深挖食品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本身就有一定的联系,都是以实际情况为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对学生开展价值理念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立足于社会,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首先,课程思政理念的核心目的在于挖掘不同课程知识体系中的德育元素,从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品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思政教育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范围较广,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食品安全教育的资源,让食品安全教育能够依托于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其次,食品安全教育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渠道,思政教育也可以借助食品安全知识和实际案例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思政教育的灵活性和现实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过程中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对基础性的知识进行讲解,再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3.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优化协同育人的教学方法。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机制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高校应该重视教师团队建设,定期举办教学培训、教师公开课、对外交流等活动,为教师提供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强化协同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积极引进社会经验丰富、个人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兼职教师,弥补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丰富协同育人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尽管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在内容上有很大差别,但教师只要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就能够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最大化。教师可以将二者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和融合,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并结合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如何改变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食品企业的违法行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丰富协同育人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又能让学生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食品观念。同时,高校还需要优化教育评价机制,转变以分数为主的传统评价理念,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个人修养、思政素养、道德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注重过程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做好反思和调整。

作者简介:张倩(1989-),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政。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