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饮酒”常态化有多少“暗自伤神”
2023-06-28陈振翔
陈振翔
跨界“饮酒”成为一种新趋势。2022年12月8日晚间,同仁堂公告称,公司预计向京宜生物投资约1.9亿元,取得京宜生物51%股权。据了解,京宜生物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药酒、白酒、配制酒,未来将向同仁堂供应白酒基酒、黄酒等战略资源。然而,刚抛出橄榄枝,也就只是挥了一下,还没有“热恋”就提出分手。12月16日,同仁堂发布公告称,与楚园春酒业、栖凤生态、京宜生物签署投资协议,预计向京宜生物投资不超过1.9亿元、取得京宜生物51%的股权由于本次交易方案较为复杂,在与相关部门沟通过程中,就部分安排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继续推进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经审慎考虑,决定终止本次投资。
业界认为,随着白酒消费的升级、白酒上市公司的业绩以及众多酒企的高速增长,稳定的产业和低风险、高回报成为众多资本关注的对象,在业内收购入股的同时,行业外的资本进入也日渐成为常态化发展趋势。酒是好酒,都想抢一杯尝尝,但喝过之后才知道,谁是真的“陶醉”。
跨界“饮酒”很疯狂
跨界饮酒并不是近几年随着酱酒热才有的投资行为,早在近20年前就曾经疯狂过,只不过当时参与的资本不是太多,可关注的项目也没几个,多数属于靠着地区“援助”的心态和经济“扶持”的初心来的,但也有几个是白酒大省地方政府给争取过来的。准确地讲是在狼多肉少的条件下,抢招商引资项目也不容易,在“挖到篮子都是菜”的思想作用下,也有一些项目搞得风生水起。
从国台2021年跨入百亿俱乐部、金沙和钓鱼台分别实现60.66亿元和30多亿元的业绩来看,跨界做酒的风险还是很小的。经过大浪淘沙式的洗礼,“国台、金沙、钓鱼台”,成为早期跨界染酱中较为经典的案例。
业绩是最好的广告,从2015年开始,随着酱酒的火热和整个白酒行业的蒸蒸日上,白酒产业成为资本关注的宠儿,进军白酒仿佛成了跨界抢生意最好的战略。随着大量资金的流入,跨界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名头越来越大,金额越投越多,圈地面积和控股份额也越来越高。
酱酒跨界很疯狂。2022年10月13日,贵州省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注资贵州李兴发酒业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32.85%,跻身其第二大股东。据悉,这是新动能产业基金投资入股肆拾玖坊、国帅·龟仙洞之后,注资的第三家酱酒企业。
10月25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复星系舍得酒业和夜郎古酒业共同投资组建的夜郎古酒庄正式成立,复星正式染酱。复星“喝”酒的时间长一点,酒量也还行,近几年先后拿下金徽酒、舍得酒,未来酒量可能还会大一点。
华润从1993年涉足啤酒行业,通过收购、定位、创新,從而奠定了啤酒“龙头大哥”的江湖地位。可能是啤酒的“劲儿”远没有白酒生猛,从2018年2月投资汾酒成为汾酒第二大股东开始,四年时间中,华润先后收购景芝和金种子;2022年10月25日,又以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55.19%股权,拿下“浓清酱芝”四大香型,可谓是“豪饮”。
在资本的关注下,跨界“饮酒”的大军越来越多。岩石股份、香港步长集团、步步高、红牌集团、史丹利、五叶神、香港唐庄集团、京东集团、鲁花、天虹股份等知名企业纷纷染酱,歌德盈香则喜欢浓香产品。2022年6月7日,全兴酒业股权发生变更,成都金瑞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工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退出全兴酒业股东序列,宁波歌德盈香酒业有限公司出资3696万元进入股东序列,持股比例为33%。
业界认为,跨界“杀”入对白酒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对白酒升级和整体提升有所帮助,通过资本运作和市场的精准布局以及营销创新,有助于实现酒业稳固发展。
“酒量”也很重要
如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没有哪一家企业是冲着不赚钱、陪玩儿的心态“饮酒”的,同仁堂做酒也不是心血来潮。2022年9月,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南京同仁堂与南京弘景健康产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中仁科健康产业发展中心(有限合伙)两家企业合资成立南京同仁堂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然而,投资还真要谨慎,从同仁堂叫停收购不难看出,跨界还是有风险的。上一轮的跨界,娃哈哈在坚守多年后挥泪离开茅台镇,海航集团、维维股份、联想等大品牌也先后“戒酒”。
从2011年到2012年,联想疯狂地“喝酒”,浓香、酱香来者不拒,但是联想可能“酒量”有限,多数企业发展不尽人意,几年下来,有部分企业易手老白干,还有企业被迫甩包。2021年11月3日,酒便利发布关于股东持股情况变动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股东佳沃集团有限公司于11月2日与河南侨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其持有的酒便利29.80%股份,河南侨华商业以2.98亿元接棒酒便利。
复星跨界风生水起,在白酒经营上得心应手,但是也有一些小小的“危机”。2022年9月3日,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豫园股份及其一致行动人,拟以19.37亿元出售上市公司的6594.38万股。
2021年6月20日,种金针菇的众兴菌业宣布拟收购茅台镇酱酒企业圣窖酒业100%股权;6月28日,区块链科技公司吉宏股份公告称,拟收购贵州钓台贡酒业不低于70%的股权;随后,两家企业先后宣布停止收购。从中不难看出,跨界真的不容易。
部分企业做酒多少有点水土不服,甚至部分企业或品牌在公布营收数据时,没有显示酒类产品的营收数据,可能是份额太小的缘故。记者在几大电商平台上了解到,几家跨界“饮酒”企业的产品销量也不太突出,与其他白酒产品相比,多少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