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型企业脱困研究

2023-06-28于青陈瑞华

银行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于青 陈瑞华

【摘要】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是钢铁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受内外部环境影响,2015年华菱钢铁集团自身经营遭遇了困境。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华菱钢铁集团充分尊重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终止跨界并购重组,反其道而行之,以“脱虚返实”、聚焦回归传统优势产业的方式成功脱困。华菱钢铁集团的脱困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华菱钢铁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困境企业,脱困路径

2015年,湖南华菱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华菱集团”,2022年2月已更名为“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湖南省最大的省属国企,面对全国钢铁行业需求下降,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困境,其自身经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华菱集团充分尊重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终止跨界并购重组,反其道而行之,以“脱虚返实”、聚焦回归传统优势产业的方式成功脱困,既实现了主营业务的重整发展,又保留了上市平台,为后续资本运作和市值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顾2015年至今华菱集团的脱困案例,结合市场对于公司的正向评价,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国企转型路径和经验。

案例介绍

华菱集团是湖南省属特大型国有企业,1997年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及衡阳华菱合金钢管厂联合组建而成,主要涉足钢铁、信息、金融等产业。1999年,华菱集团集中原有炼钢、轧钢部分优质资产,成立湖南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8年,“华菱管线”更名为“华菱钢铁”)。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湖南省国资委”)为华菱集团实际控制人。

2015年,华菱钢铁亏损严重,其母公司华菱集团整体经营也出现严重亏损,债务压力巨大。面对如此困境,华菱集团一度考虑通过重组置换方式,出让上市公司平台给湖南财信控股,出售钢铁业务,引入金融类业务来退出资本市场。

致困原因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2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刺激政策消化的交互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回落,GDP增速由2012年的7.9%持续回落至2015年的6.9%,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低迷,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严峻;同时,国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持续加大,钢铁行业的融资难度不断加大。

钢铁行业下游需求下降,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步下降,越发注重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平衡,在宏观经济态势与国家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建筑、制造等钢铁下游行业发展日趋饱和、迈入转型发展阶段,用钢需求呈现出需求下降、质量要求上升的新特点。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环境日趋严峻。一方面,钢铁产业具有重固定资产、重原材料、规模化生产的特点,其成本议价能力弱、倾向于盲目扩张产能、整体盈利水平与经济发展周期高度相关,我国经济转型使钢铁企业盈利下行,在淘汰产能、转型升级上面临人员安置、固定资产处理等重重困境,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另一方面,着眼于国际市场,钢铁出口能够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但我国出口钢铁以低附加值钢铁产品为主。国际议价、盈利能力较差,下游业务联动不足,国际综合竞争优势不高(王彦芳,陈淑梅,2018)。并且由于其他国家贸易政策影响,我国钢铁出口具有较大波动性。

此外,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近年来,国家并不鼓励发展低附加值钢铁产品,通过调整出口退税率等方式控制低附加值鋼铁产品发展态势,倒逼钢铁产业升级成为新的政策出发点。从钢铁供给量看,截至2016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减少6500万吨/年,产量为8.08亿吨,市场对低技术含量钢材的需求减少,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行业恶性竞争严重。在钢铁行业市场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部分钢铁企业由于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市场行为呈现种种问题:债务履约保障程度下滑,如2015年中钢股份有限公司明确表示将延期支付规模20亿元的“10中钢债”本期利息;行业内恶性竞争严重,由于低端产品滞销和债务负担是业内普遍问题,部分钢铁企业为缓解财务危机,竞相压价以抢占市场,加剧了钢铁行业整体转型困难。

脱困策略

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明确“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华菱集团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目标持续发力,实现华丽转身。同时,为保持投资者与社会各界对华菱集团发展的信心,华菱集团兼顾“舆情阵地”,在各类媒体、各类渠道上宣传华菱集团转型发展成果,报道参与国家一系列重大工程,向社会传达华菱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新动态。

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能够强化区域经济合作,为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了新机遇(倪中新,卢星,薛文骏,2016)。有研究表明,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国GDP增长率的预测和我国钢铁产能不再增加的条件下,“一带一路”战略将逐年化解我国过剩的钢铁产能(赵明亮,杨蕙馨,2015)。华菱集团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并积极参与和融入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聚焦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瞄准轮船、汽车、桥梁等高端市场,切实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企业产品,拓展生产价值链,推动企业生产理念模式转变。同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国家间、地区间的深入合作为我国解决钢铁企业产能过剩提供了新的切入口,华菱集团在创新企业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需求,通过国际市场化解企业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并逐步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钢铁产业上下游,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转型升级去产能。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以大型化、智能化提升运行效率。投入资金超百亿元,推进技术装备大型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质增效能力显著提升。湘钢中小棒新增高端品种材4万吨;涟钢加快冷轧硅钢项目建设,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电工钢生产基地;衡钢720机组改造项目年增高端钢管15万吨;VAMA二期项目将新增年产45万吨高端汽车用钢。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助推智能制造,华菱湘钢推出的“5G+智慧天车项目”成为钢铁行业5G网络实景应用的首例实践,涟钢“钢企一体化智慧指挥系统”、衡钢智能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全面提升劳动生产效率。目前人均产钢超过1600吨/年,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三大战略去库存。2015年以来,华菱集团充分挖掘现有工艺技术装备潜能,持续推进精益生产、销研产一体化和营销服务三大战略支撑体系建设,聚焦细分行业市场构建差异化竞争能力,产品结构梯次配备更加科学合理,主导产品序列日臻完善。在海工、造船、汽车、压力容器、工程机械等下游用钢领域的细分市场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优势,并打造多个“隐形冠军”。其中,造船板、海洋平台用钢、极限薄规格耐磨钢、桥梁及高层建筑用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市场化债转股去杠杆。市场化债转股是化解企业债务困境,稳定市场经济环境的有效手段,能丰富企业的融资方式,熨平经济周期风险,降低宏观杠杆率,对转股双方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李广子,2018)。华菱集团基于上市带来的优势,通过证券市场将企业原有债务转变为债权企业的股份投资,变原本的债务关系为股份关系、还本付息为按股分红。这一策略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华菱集团的财务杠杆,减轻了华菱集团的经营负担,为华菱集团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技术创新补短板。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技术竞争门槛。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动力,华菱集团高度重视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构建人才梯队,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领先优势,并持续加大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年均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通过引入集成产品研发模式(IPD),持续推进销研产一体化体系建设,聚焦研发资源优化配置,培养引进高端人才,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主要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取得长足进展。

对标挖潜降成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日趋减小。华菱集团深入开展标杆管理,对照行业标杆,制定对标体系,对各领域的短板、弱项进行系统审视,制定系统方案进行专项整改补足。例如,针对喷煤比、高炉利用系数、铁水单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华菱集团对照标杆企业,推行项目制管理,深挖技术、工艺潜能,有效降低了企业工序成本;针对采购成本过高问题,华菱集团从原料种类、来源、运输方式等多方面着手优化采购系统,通过烧结煤替代焦粉、提高水运比例等一系列措施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成效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华菱集团也及时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扭转了钢铁业务生产经营的颓势,并顺利在2017年扭亏。

生产经营持续向好。经历2015、2016年低谷后,华菱集团于2017年扭亏,并实现盈利持续增长,生产能力和各项经营指标不断向好。截至2022年末,华菱集团资产规模为1571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超过34%;资产负债率为54.25%,较2015年末下降32.31个百分点。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01亿元,较2015年增长近260%;净利润由2015年的-4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26亿元(见表1)。

市场反应持续强烈。经过系列改革措施,华菱集团经营状况日趋好转,市场对其产业转型升級的信心日益高涨。2017年9月14日,华菱钢铁股价攀升到10.26元/股,市值接近300亿元,成为2017年第三季度A股市场上的“牛股”之一。

截至2023年4月20日,华菱钢铁收盘价为5.64元/股(未剔除除权因素)。公司最新市值约410亿元,较2015年底的100亿元增长超过310%,年化增长率约为21.75%。

启示

发挥国家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具有广泛的作为空间。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支持性政策,从资金、技术等方面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为钢铁、制造等企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鼓励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树立典范和出台政策规范,为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模板。

深入改革凝聚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深化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贯彻实施“三去一降一补”,加速推进国企改革。各类企业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企业技术、结构、发展等模式持续变革,助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

加强创新塑造企业发展的新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华菱集团在转型升级中创新思维与经营管理,通过降杠杆、调品种、优结构等方式推动企业革新,打造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同时,实施规范董事会建设改革,推进采购、物流、资金集中管理改革,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凝聚企业竞争新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彦芳,陈淑梅.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形成机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9-18.

[2]倪中新,卢星,薛文骏.“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化解我国过剩的钢铁产能吗——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平均的预测[J].国际贸易问题,2016(3):161-174.

[3]赵明亮,杨蕙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钢铁业过剩产能化解:贸易基础、投资机会与实现机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4-92,169-170.

[4]李广子.市场化债转股:理论基础与中国实践[J].国际金融研究,2018(12)):31-39.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南开大学,其中陈瑞华系 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对口支援喀什大学〕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孙 爽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运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银行业的困境与出路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劳动关系探讨
债转股的法理分析
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