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2023-06-28崔宇暄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国际传播

摘要:国家形象是国际公众根据多维建构的客观性信息要素,形成的对一个国家的总体认知感受以及主观性评估,是一个国家软硬实力外在化的标识。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在与文化他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深度认同和高度信心。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于文化自信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既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文化自信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卓越品质和价值内核,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构建的国家形象,可转化为对国内民众的凝聚力、感召力,对国际公众的亲和力、吸引力。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文化自信是展现国家形象的鲜明底色和重要保障,二者在实践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文章提出强化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力,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力,以及加强自塑和他塑融合基础上的共塑力等建议,以期从文化自信的高度建构与硬实力相匹配的中国国家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关键词:文化自信;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话语权;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7-0041-04

国家形象是“基于硬权力与软权力的总和,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高层次”[1]。塑造形象的核心和灵魂是文化,其中,文化自信是建构国家形象的根基。当前,人类文明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西方中心论”难以为继,文化多样化深度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非常重视国家形象的建构。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文化自信的高度建构与硬实力相匹配的中国国家形象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

一、何以必要: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价值旨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国家形象的塑造是提升文化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以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需要。

(一)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

软实力即“文化国力”,是一国文化之于他国的吸引力、影响力、同化力。理想的国家形象意味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良好形象的树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文化软实力相对滞后。没有高度文化自信的坚定和理想国家形象的塑造,就无法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面对中西文化势差、软硬实力的落差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心理偏差,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强大硬实力的基础上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而通过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为推进和加速政治共同体的崛起和文明体的复兴提供内生动力[3]。

(二)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必要之举

我国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同时,但也面对着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国际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中国精神的独立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性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西方强势话语的压制和自身媒介传播理念、传播技巧、话语体系、技术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导致对外传播出现“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现象,进而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范式或所谓‘思维定式”[4]。

理想国家形象的塑造能够使其他国家自愿认识并接受我国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这种强烈的共识所构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结构,确证着国际话语权的合法性基础。因此,只有掌握了国家形象塑造的主动权,才能拥有与强势文明体开展国际话语权争夺的实力。

(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现实之需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力量,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5]。例如,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伟大转折,为解决世界贫困人口的深度脱贫提供了经验借鉴;秉持“正确义利观”“亲诚惠容”理念,共商共建共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以生命共同体理念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经过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努力,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迎来变革的契机。在国际局势深刻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以理想的国家形象展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从而促使更多人相信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将以成功的理论和实践观照世界。

二、何以可能:文化自信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内在联系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国家形象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要素构成[6],文化自信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国家形象塑造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高度的文化自信能为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筑牢鲜明底色,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動力。

(一)文化自信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鲜明底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形象建构的文化基础。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独立原生、文脉绵延、惠泽深远的中华文化构筑着中华民族形象的深厚根基。历史上,走过蒙昧、走出野蛮、走进文明的民族有很多[7],但唯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出了天下为公、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宝贵的民族品格,成为国际交往中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名片。

从班超奉旨出使西域保卫“丝绸之路”,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中华文明,到郑和七下西洋推进亚洲乃至世界文明进步,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随着全球交往程度加深而不断与时俱进,赋予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近代以来,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形象在西方对中华文明的毁灭性打击以及对中国人有意识的解体和歧视中淡出国际话语体系[8],中国人不得不被裹挟进以西方工业科技文化为坐标的知识体系和文化霸权式话语系统之中[9],中国的国家形象在他者构建的话语和自我意识的消亡中近乎堕入含混、失语的境地。当前,西方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话语体系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华文化仍处于被研究、被想象、被评判的境遇。因此,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形象的底蕴,植根本国文化进行话语阐释和叙事传播,表达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发展形态和时代价值。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家形象建构的价值基准。中国共产党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把握与顺应时代潮流,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彻底摆脱以资本主义精神为底色的西式现代化路径依赖,探索出来一条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伟大精神标识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和宝贵财富”,让中华民族进一步摆脱自卑泥淖[10]。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炼和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革命文化,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树立了精神旗帜。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精神财富是党和人民在长期探索中总结升华而来的,体现了中国人民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标注国家形象塑造的时代方向,用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深刻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本质,展现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先进、和平发展的文明大国形象,展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敢于斗争、胸怀天下的国际形象,展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奋斗圆梦的群体形象,进而全面展现中华文明发展图景。

(二)文化自信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保障

文化自信肇始于文化自觉,理想的国家形象又是实现文化自强的应有之义。文化自觉指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乐于分享和积极传播的一种心理状况和行为积极性[11],是正确处理文化交流、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等问题的积极心态和正确实践。目前,我国文化领域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力与影响力不强,民众对文化强国重要性认识不足且部分出现文化盲从和文化独尊心态的现象。

这种状况在文化产业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文化产业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素养的社会责任,它的发展进步最能体现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文化自信。部分文化产业滞后于民间文化发展,甚至出现运用西方话语重释中华文化、以域外文化侵蚀我国文化标识的现象。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是文化主体提升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匡正文化发展思路,为国家形象建构提供助力。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最终目标是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建立在文化强大创造力的基础上,文化创造力也意味着国家形象强大的塑造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带有浓厚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的陈词滥调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剽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亵渎革命文化、污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风在国际舆论场横行无忌,亟待我国以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占领国际思想文化阵地,为国家形象建构筑牢思想意识堡垒。

(三)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建构互为补充

文化自信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维度,国家形象建构体现着文化自信的时代高度。通过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国家形象建构,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多元价值观念,提高全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励国民自觉肩负起时代使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传播,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尊重和理解,进而促进国际合作和国家战略的实现,对外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建立起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文化自信,以此为基础,在精神状态层面引导和激励国家形象的建构,为塑造理想形象提供更加强大且坚定的精神底座。理想的国家形象也可以提升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形象被广泛接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它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也为人所接受和认同,从而产生更大范围的一致性[12]。通过开展国家形象塑造工程,有利于提升民众对国家的集体认同程度[13],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向外辐射,护翼文化自信。只有让国家形象在世界上树立起来,才能更加勇敢地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真正冲破文化隔阂和偏见。

三、何以建构: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自塑、他塑、共塑的有机结合。国家形象需强化自塑力、提升他塑力,并加强自塑和他塑融合基础上的共塑力,让各国人民客观全面地了解真实立体的中国。

(一)强化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力

以文化自信为支撑的自塑力是国家形象建构之本。自塑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形成传播合力。

首先,提炼文化身份识别度高的精神标识。标识是形象的集中体现[14]5,民族文化标识在得到受众的有效解码后,能够形成富有特色的国家形象理念。精神标识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内核,融入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富有时代意义的民族精神,采取创新性的现代化表达方式,展现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民族身份与历久弥新的时代风采。同时,还应提炼外交活动中的共识性、通识性精神标识,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海外受众能够轻松理解、易于接受的內容,从而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其次,鼓励多元传播主体共同参与。信息化时代,绝大多数普通民众习惯从大众媒体中获取信息、形成观点、表达思想。媒体、企业、高校、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等都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只有将所有传播渠道有效整合,以官方和民间力量直接与目标受众开展对话,才能推动形成客观公正、积极健康的全球舆论生态。应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打造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学术文化精品,以外国民众易于接受的叙事风格讲述中国故事。此外,应大力发展新兴媒体,提供附着中国政治理想和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和传播服务,系统性地塑造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中国形象。

最后,培养民众的国际传播意识。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人都是国家形象的名片。要培养兼备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引导他们在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主动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文化,逐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个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其维护国家形象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

(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力

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他塑往往比自塑更具说服力。当前,西方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在国际舆论场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内外形象塑造的巨大差距冲击着我国民众的文化自信,也导致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充满着割裂和矛盾。基于此,要主动参与文化竞争的舞台,秉持“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积极引导真实合理的他塑,及时根据他塑调整自塑策略,努力修正他塑带来的偏差。

中国形象的他塑主体可分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掌握全球舆论话语权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要积极与之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尊重不同文化主体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以先进文化成果充实自身文化体系。同时,引导海外媒体开设中国形象专栏,以“他者”视角进行精品内容供给和定向推送,生动呈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塑造出一个有深度、有内涵的中国国家形象。要扩展主流媒体的海外阵地,吸纳国外职业媒体人参与媒介建设,利用国家领导人出访或参与重大国际会议的机会,对中国治理理念和文化理想进行专门报道。此外,在应对遮蔽、歪曲中国真实形象的报道时,要提升我国的国际公关能力,建立污名化信息预警机制,根据事件特点进行议程设置,运用多元观点回溯事件经过,澄清事件真相。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让其增进对中国立场、中国观点的理解和认可。制定共建“一带一路”形象运营管理策略,积极与沿线国家的媒体机构、学界和智库开展深度合作,立足于利益共通点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鼓励他们在国际事件报道、解读中提供权威解读和分析,阐释中国立场和思路,齐心协力为世界提供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新思路。

(三)加强自塑和他塑融合基础上的共塑力

由于“文化间性”的客观存在,不同文化在进行对话时产生的交互作用能够衍生出兼具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新文化。这就必须客观直面不同文化体系所存在的差异,与传播客体在双向交融中建构一种与时俱进的、开放的、互动的共塑力,提高与其他文化互动及合作的可能性与成功率[15]136。

首先,积极搭建跨国界交流平台。推动各国共同参与建构跨国界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改造和优化彼此交往和互塑的模式,往往比单方面推广宣传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例如,共建“一带一路”以不同文明形态的国家人民民心相通为要旨,为不同文化和思想交流互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借用“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等跨国界交流平台,各国建构意义共通的文化空间,重构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身份认同关系,尽可能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形象误解和误读。

其次,举办具有全球性认同的大型活动。将国家身份融入活动所具有的全球性认同的身份叙事中,能增进其他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理解与认可。例如,北京冬奥会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向世界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展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风采。其以“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在充分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我国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精神风貌,让传播内容置于国际受众的文化语境传递认同,从而获取了更生动直观、更具深度的反馈。

最后,创新人文交流机制。应注重国家形象的人际传播,把握留学生、职业媒体人、专家学者等关键群体,引导他们以点对点的方式拉近与目标受众的距离,让其根据一手信息源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判断。此外,还应进一步提升国内智库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推进中国观点、中国方案“走出去”,开展国际间的智库合作,让各国精英人士全面准确地共塑中国国家形象,及时通过民意调查捕捉海外受众的心理趋向,适时调整国家形象塑造策略,通过智库公共外交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四、结语

文化自信象征着全体国民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国家形象塑造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应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塑造理想的国家形象,用独特的中国视角、广阔的国际视野形成传播合力,夯实文化软实力的依据与根基。总之,中国将以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世界文化发展,以文明型崛起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 王家福,徐萍.国际战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1.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002).

[3] 李媛媛.大国崛起的文化逻辑面[EB/OL].党建网,http://www. dangjian.com/djw2016sy/djw2016djlt/201912/t20191220_5357951. shtml,2019-12-20.

[4] 李智.中國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29.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1.

[6] 易开发,肖建东.“四个全面”战略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4):51-57.

[7] 杨共乐.中华文明及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中西文明比较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9-64.

[8] 边芹.谁在导演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19.

[9] 傅才武,齐千里.坚定文化自信,是对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科学回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1):62-72.

[10] 沈壮海,佟斐.吸引力 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71.

[11] 邱柏生.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对待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4-19.

[12] 邴正.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形象与文化符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3(3):12-16.

[13] 张殿军.习近平对外人文交流战略思想论略[J].社会主义研究,2016(4):21-27.

[14] 范红,胡钰.国家形象: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5,136.

作者简介 崔宇暄,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国际传播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