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学”三步走,助力课堂高效教学

2023-06-28周曼青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2期
关键词:毛虫生字课文

周曼青

大部分小学生尚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上太过依赖教师,不够独立自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去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本文基于现状,结合我校正在实施的融合式教学,探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融前”以预习为起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通过对以往教学的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在遇到新知识、新内容时,常常会感到陌生,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出大体方向,但不宜过多干预。如何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呢?这时候就可以用我们的融学单,引导学生们先“融”到学习中来,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先教后学,从而形成先学后教,即学生学在前,教师教在后,让教师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而服务。

以往,教师大多会在教学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但是,教师提出的预习对学生们来说往往比较笼统。在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級下册课文《小毛虫》之前,我给学生们提出了预习建议:一读课文,即通读课文;二标段落,即标注出重点段落;三圈生字,即在文中圈出蓝色条框里的生字;四提问题,即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们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预习,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了。当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不是被迫参与时,其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潜能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二、“融中”以有效情境为牵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我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图片是我提前在本课教材中选取的,利用图片编辑工具,配合舒缓的背景音乐,循序渐进地展示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学习兴趣也瞬间被调动。当我要求他们说一说观看感受时,学生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于是,我顺势引出了这节课的主角——小毛虫,同时抛出问题:“同学们,这只可爱的小毛虫是怎样变成吸引人眼球的美丽蝴蝶的呢?”

引出课题以后,我根据先前提出来的预习目标组织了一次预习汇报,其实就是对学生们的预习状况做一个检查。我请一位学生站起来为大家读一读自己认为文章中写得最好的部分。学生读完,我再范读,并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们听完范读再进行自读,直到读准、读顺、读通,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随后,根据预习小锦囊中的“二标”,我引导学生们展示出课前预习时所标的自然段。然后检查“三圈”,我依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对识字教学进行了如下安排:以游戏的形式导入,引导学生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即把文中与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圈出来,然后邀请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纠正其读音,同时穿插一些小游戏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接着,我提出新要求,增加难度,要求学生去拼音读。在读之前,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黑板上的生字进行识记。这样,学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识记生字的方法,还强化了合作、互助的意识。在最后的师生交流中,我鼓励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总结出同偏旁归类识字、利用偏旁与字义相联系等方法进行理解记忆。然后,再把这些词语带入句子中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引出本课的多音字“尽”,通过理解字义、组词、造句的方式来区分它的不同读音。这样一来,学生们既掌握了字音又学会了运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融后”反思,在总结中促进成长

课后,我对整个授课过程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了反思与总结。首先,课堂开头巧用多媒体导入,帮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中直观地获取了知识,成功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出示课前准备的三幅画,让学生在黑板上排列出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加深了印象,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小毛虫蜕变成蝴蝶的华丽进程。但是,在讲解小毛虫的笨拙时,如果能适时插入一段小毛虫缓慢翻过一片叶子到另一片叶子上的小视频,学生们或许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小毛虫的笨拙,这样也可以为接下来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巧借多媒体将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转化成更易于其理解的形式,将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也是我在以后的备课及教学中应当多加注意的地方。总之,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是需要教师多花时间、多花心思去研究的。

猜你喜欢

毛虫生字课文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读儿歌识生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背课文
毛虫与蛾子
生字变身
毛虫和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