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道德教育理念下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2023-06-28俞敏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劳动教材

俞敏

新道德教育理念强调,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结合学生不同年段的特点和教学活动,开展民族精神、劳动、法治、感恩、诚信、自信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在德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道德教育下,如何以语文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学渗透德育,达成道德品质的培养目标,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一、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种族、血统、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哲学思想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精神样态。新道德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结合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体验等进行有效引导,将民族精神根植于学生心田。

以识字教学为例,由于小学生识字量较少,理解能力有待发展,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感情。如教学“金木水火土”一课,教师出示“水”字并给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让学生对代表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神话故事有初步的了解,民族精神的种子也随之得到了滋养。

二、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有效渗透劳动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渗透劳动教育可以落实“以劳育人,以劳树德”的德育目标,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其吃苦耐劳的品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塑造健全人格。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也会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活气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劳动教育获得润心启智之效,教师要抓住具有劳动教育因素课文的教学契机,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劳动的感情。

比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了一幅图片,再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在一片地里,有一个小孩在劳动。”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逐渐从时间、人物的角度欣赏农家耕织的场景,感受不分日夜、不论男女的田园劳作的辛苦,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对劳动人民产生深深的敬重之情。

2.习作教学挖掘劳动素材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劳动素材,比如写家务劳动,写卫生值日以及对劳动的认识理解等。这样的写作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劳动的感受,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结合教材联系实际,适时进行法治教育

小学阶段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法治观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中的法治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应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教学,适时渗透法治教育。

比如教学《掌声》一文,教师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1.为什么残疾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2.生活中如果遇到残疾人,你会帮助他们吗?3.残疾人和其他公民是否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之后,教师再向大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内容,在渗透法治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真诚、温暖、善良的美好情感。

再如,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也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将生活中、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一些违法犯罪案例作为讨论话题,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活动。学生可以就这些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则要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增强规则意识,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做守法公民的意识。

四、整合丰富教学资源,深入推进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感恩有关的课文,教师可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感自然之恩、感父母之恩、感社会之恩、感祖国之恩,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感自然之恩

大自然是万物之母,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大自然相关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感恩大自然的教育。

比如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感受秋天美丽缤纷的色彩,分享丰收的喜悦,细心观察秋雨中自然景物的变化,让学生体会秋天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感恩之情。

2.感父母之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无私地爱着孩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父母,体会父母对自己的默默付出,唤醒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小学语文教材编入多篇歌颂父母之爱的课文,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课文的教学渗透感恩父母的教育。

比如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和崇敬之情。在拓展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故事,说出对父母的感激,使学生的感恩之情得以升华。

3.感祖國之恩

感恩祖国的教育可以教材中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课文为切入点,比如《望洞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等;也可以在教学描写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的课文时渗透感恩教育,比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等。

4.感社会之恩

新道德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人。比如教学《画杨桃》一课,就可以渗透感恩教师的教育。

五、挖掘诚信教育资源,立好学生人生之本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新道德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挖掘诚信教育资源,为学生立好人生之本,将学生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的一代新人。

比如教学《我不能失信》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时,可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诚信,加深对诚信内涵的理解。

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培养良好价值观念

语文课程是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教师要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目标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心。比如教学《塞下曲(月黑雁飞高)》一文,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品读诗句,由景入情,感受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情景,体会将士不畏艰险、奋勇追敌的豪迈气概。这一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其中的精神内涵。

综上所述,新道德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积极探求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途径,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不负时代赋予自身的光荣使命。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劳动教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