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大文章
2023-06-28戴凌云
戴凌云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国际运输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港口正在从以装卸、运输、仓储为主的传统物流模式逐渐向功能完善的港口物流枢纽转型,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多重叠加,为扬州市推进区域协作、协同创新、产业集群、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注重抢抓资源禀赋与国家重大战略高度契合的重大机遇,将多重叠加势能转化为跨越发展动能,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动力,通过打造新港口、构造新产业、塑造新城市,做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大文章。
一、扬州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作为扬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接古城,东沿京杭大运河,南临长江,坐拥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扬州港和全市唯一的综合保税区。为加快发展临港经济,开发区港口物流产业园于2021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产业园区位于沿江开发的前沿地带,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交汇处,规划面积约7938.76亩(5.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5834亩,北区依托综合保税区,南区紧临扬州港六圩港区。总的来看,目前开发区仍然处于港产城低水平融合向高质量融合的迈进阶段。
基础设施支撑度不足。一是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运作方式有待完善。现有港口物流园低效用地亟待盘活,物流资源分散,园区因缺少集中行政服务大厅而无法提供海关、海事、边防、税务等一站式配套服务;相关单位服务模式与管理技术创新不足,设施和装备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水平不高,无法有效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税、加工、配送、物流金融等增值物流服务发展滞后。二是港口岸线资源效能尚未充分发挥。港口基礎设施支撑不足,现代化智慧物流体系尚未建成,港口运营效率低,功能层级不高,尚未完全实现“扬货扬出”。自2004年中远集团主导建设扬州港以来,近20年时间仅新建2个泊位,且码头后方场地缺口较大,码头堆场及公共仓库供给不足,严重制约着现有项目的发展和新项目的引进。随着晶澳扩建项目陆续投产及钢材贸易等适港产业的引进,集装箱场地需求陡增。而现有基础设施(堆场、仓库)及服务配套设施(政务、商务、生活配套)供给不足,不仅严重制约了开发区产业发展,而且难以整合高邮、宝应等较远地区的物流资源。三是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河江海联运设施尚未完全建成,与苏北内河水运通道尚未完全打通,高效联运体系尚待完善,航线数量相对较少,深水岸线资源和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业集聚优势。2020年扬州港码头吞吐量仅3126万吨,与设计通过能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匹配。随着晶澳组件和TPI风电叶片等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适港产业的持续引进,集装箱和件杂货数量将成倍增长,而码头通过能力的短板将严重制约开发区的产业发展。
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程度不高。临港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而开发区目前尚未将港口岸线资源充分转化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优势,临港产业迫切需要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临港产业集群亟须依托港口实现快速发展。一是高端装备、大宗物资加工贸易、冷链物流、重装加工等适港产业的集群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扬州综合保税区虽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两大主体功能培育不足,难以充分发挥保税功能平台作用。三是缺乏大宗物资供应链、保税物流、跨境贸易、智慧物流等新业态,缺少专业的运营管理、企业金融服务、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无法有效整合园区资源和港口优势进而形成产业链集群。
港城空间融合不充分。一是空间布局有待优化。扬州南部城市建设仍处于启动阶段,港口与周边镇区呈产城分离、港城分离状态,缺少地标性建筑,尚未成功打造独特的沿江城市形象,尚未建成规模化生态旅游园区。二是配套服务尚不完善。临港镇区生活空间品质、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中心城区差距较大,集聚人气能力较弱,港城互动不佳,导致高效化、品质化新城空间难以形成,港口发育迟缓。
二、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扬州优势
扬州天然的港口优势,为港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扬州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也是长江北岸最大且唯一同时经营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码头的区域港口,处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T”形战略交汇点,拥有12.5米深水航道而通江达海,拥有为风电产业提供专业化吊装服务的公共泊位,配备4043台轮机。
港产城融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港口优势地位日渐突出,强化临港经济发展已成为临港城市共识。扬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扬州地理上位于江苏中心、长三角中心的区位优势,构建“三个枢纽”,重点加快构建长三角河江海水水中转枢纽,发展枢纽经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增强扬州在区域发展中的集聚力和吸附力。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港口物流园空间与产业规划及综合保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逐步完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申报成功,基础设施改造稳步推进,与江苏省港口集团签订的合作共建协议项目有序开展,保税仓等项目开工建设,长江精工、泰盛风能等一批适港项目逐一落地,产业链日益培大育强。
产业基础较为扎实。作为扬州港的直接经济腹地,扬州拥有良好的制造业产业基础。2020年,扬州工业开票销售额为6000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63.1%,拉动全市产值增幅4.6个百分点。相关统计资料显示:600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额对应工业原材料和零部件销售额为3500亿—4000亿元。2020年,扬州累计外贸进出口770.2亿元,其中出口580亿元、进口190.2亿元。扬州潜在的工业产品适箱货物总规模超6000亿元,主要集中在优势机电产品以及其他先进制造业产品,相关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适箱货物达到4000亿元规模。扬州各大沿江开发区均有各自优势产业,如仪征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大数据产业、高新产业和临江产业;邗江高新区以智能装备、生物科技产业为主导;广陵经济开发区以液压装备、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为支撑;江都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机电冶金、船舶制造、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确了“双千亿过百亿”的目标定位,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开票销售额超800亿元,在新能源领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商——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半导体照明上游MOCVD关键设备约占全国总量的1/10;电子书产业核心产品“电子纸”占据全球90%以上市场份额。随着扬州各大开发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举措的落实,沿江园区将创造出巨大的产业链、供应链物流服务需求。
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扬州港六圩港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打造河江海联运、公铁联运、空水联运枢纽提供了腹地拓展潜力。在水路方面,沿长江下行300公里可直达上海,上行100公里连通南京,经京杭大运河、通扬线、芒稻河等航道与长三角地区内河水网相连,可辐射苏、鲁、皖、川、鄂、赣、沪等省市部分地区。在公路方面,开发区周边规划建设有京沪高速、宁通高速、G238国道、沿江高等级公路、S332省道,分别通往南京、盐城、泰州、镇江等周边地区,其中润扬长江大桥已成为直接沟通长江南北两岸的重要纽带。在铁路方面,依托宁启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和北沿江城际,构成扬州对外和市域轨道交通主干线;依托宁镇扬都市圈轨道交通,成为三个城市城际间快速联系的重要通道;六圩港区目前虽无铁路专线规划,但未来可与城北作业区合作开展铁水联运业务,实现六圩港区与城北作业区、扬州北站货运站的一体化发展。通过宁启铁路与国家干线铁路网联网,通过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铁路把扬州与徐州、淮安、镇江连接起来,通过北沿江城际轨道连接长江以北沿江城市。在航空方面,扬州拥有一类航空口岸——扬州泰州国际机场,目前扬州泰州国际机场通航航线39条、通航城市39个,并将力争成为苏中地区客货运的中转平台和区域枢纽机场。随着辐射范围的持续扩大,扬州港可依托便捷的公路网成为承接机场货物的集疏运通道。
三、进一步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坚持高起点规划,推动高标准融合。构建长三角经济带有较大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河江海水水中转枢纽,首先要高标准制定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产业规划要有效促进物流链、贸易链、产业链、文化链、價值链深度融合,吸引更多需要大范围采购、生产、分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港区集聚发展;空间规划要坚持有序开发、适度超前、集约用地、盘活存量、多方受益的原则,按照“前港—中仓—后产”模式,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土地储备和规划力度,高标准建设扬州港口物流产业园区,将中仓定义突破园区红线范围、提升港口物流体系的辐射能级,发挥其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立足于扬州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位于长江、京杭大运河交汇点的生态优势,通过打造高规格、多功能、有内涵的“城市客厅”,建成产业聚集、功能复合、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综合经济功能区,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力争成为长三角地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典范。
重视基础提升,推进港口建设和园区开发。推进园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加快六圩港区改造;与各单位密切配合做好低效用地整理、回收、合作工作,不断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尽快引进引航站、船级社,协调市口岸办、市边检,积极为港区口岸开放提供便利服务;成立合资公司作为全市国有经营性港航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对扬州市低效岸线、临港土地进行兼并整合;积极推进新引进港口物流产业合作项目,为入驻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整体优化提升港区营商环境。
紧盯项目招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一是依托扬州港和江苏省港口集团资源优势,集聚枢纽紧密型产业,发展港口物贸、重装加工、总部经济、创新服务、新能源及风电产业,放大港口枢纽在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质量打造枢纽经济片区。二是根据全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开发区产业定位,结合现有产业优势,重点围绕半导体产业、电子产业、高端装备和医疗健康等先进制造业,引进一批旗舰型、龙头型制造业项目。三是深度融入长三角经济带,特别要关注并承接因土地要素资源紧张而外溢的项目,有序引进供应链管理、大宗商品、跨境电商、检测维修、保税租赁、文化贸易等相关企业。
强化平台功能,激发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在政策创新方面,深入研究港区口岸功能后移到综合保税区的可行性,推动港区联动、政策叠加、优势互补、功能集成;设立专门的海关监管场地,建立覆盖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区的进出口钢材交易平台、绿色建材商贸中心、风电设备出口基地。在区港合作方面,综合保税区应加强与扬州港的深度融合,优化信息畅通、货物流动、合力监管机制,简化扬州港和综合保税区之间货物流动相关手续,实现区港“无缝对接”,促进多种运输方式有效整合、货物快速流入流出;加强与扬州泰州机场空港的联动发展,重点关注飞机及零配件保税维修、进出口商品互通、空运进口舱单分拨等项目。在产业培育方面,综合保税区应充分发挥保税功能平台作用,重点聚焦跨境电商、大宗商品物流贸易、供应链管理三大领域,招引现代化仓储物流和销售总部项目,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中心。
多角度深入联动,谋求更大合作空间。通过产业联动、港口联动、区域联动,逐步形成“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一是产业联动。依托港口和各大产业园区,按照“前港—中仓—后产”模式,在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继续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的同时,持续引进相关优质产业特别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物流、商贸、产业深入联动,完善金融、商业、生活服务,实现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二是港口联动。依托省港口集团整合高邮、宝应等河港货主码头,实行一体化运营管理,提供公共物流服务;发挥扬州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多式联运“一张网”,扩大扬州港对苏北地区的辐射效应;与南京港、镇江港合力打造宁镇扬组合港,形成集聚效应;与南京江北新区、太仓、张家港等地港口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协同共享、制度协同创新;与苏南先进地区港区合作,加强多式联运物流建设和监管合作,创新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效率。三是区域联动。当前开发区的港产城融合互动,尚处于自身空间和内部要素的低层次互动阶段,与外部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延展“前港—中仓—后产”理念,将扬州沿河沿江产业园区全部纳入港口“后场”范畴,将以仪征经济开发区、扬州高新区、广陵经济开发区、杭集高新区、江都经济开发区等为支撑的“一廊三区多点”与高邮、宝应的物流需求无缝对接,通过建立区级协调机制整合港区土地资源;主动借鉴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实现综合保税区与港口深度融合,发挥港口大进大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无锡等先进综合保税区建立联动合作机制和两地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推进投资领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贸易便利化;根据现有基础,在综合保税区内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中外合作产业园。
(作者系扬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席、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