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錾花工艺

2023-06-27张亚堃

艺术大观 2023年1期
关键词:设计研究

张亚堃

摘 要:“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的是宋代时期磁州窑系盛行的珍珠地划花瓷器,珍珠地划花瓷器是宋瓷产品为后世留下的一笔珍贵财富,展现出宋代时期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本文从珍珠地划花瓷器的窑址、造型、工艺、纹饰、使用群体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珍珠地;划花瓷器;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1-0-03

一、珍珠地划花瓷器窑址分析

珍珠地划花瓷器,始烧于晚唐时期河南密县西关窑,繁盛于北宋时期,延续至金代。我国发现的珍珠地划花瓷器窑址在河南地区数量较多,北宋时期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部分窑场受河南窑场的影响开始烧制珍珠地划花瓷器。由于唐宋时期河南陶瓷业进入鼎盛阶段,且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地居民经济条件富足,审美上易接受金银器錾花工艺风格的珍珠地刻画工艺,受以上因素影响,河南地区生产珍珠地划花瓷器的窑场相对密集,分别为密县西关窑、登封曲河窑、鲁山段店窑、豫西新安窑等,其中以登封曲河窑生产的珍珠地划花瓷器数量最多,工艺水平最高,故在民间常把珍珠地划花瓷器等同于“登封窑”,把“登封窑”作为生产珍珠地划花瓷器的窑场代表。

二、珍珠地划花瓷器造型分析

出土和收藏的珍珠地划花瓷器造型主要有瓶、枕、碗、洗、钵、盘、盆、罐、炉、执壶等10种器型。其中瓷瓶的生产比重居首,从器型上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梅瓶、橄榄瓶、四系瓶、多管瓶。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主要作为盛酒的器具,如大英博物馆藏珍珠地“清”字铭瓷瓶。橄榄瓶腹部饱满浑圆,如故宫博物院藏珍珠地划花双虎纹橄榄瓶。四系瓶瓶身为橄榄型,小口短颈,颈口附四系,主要用于盛水、盛酒。珍珠地多管瓶造型较为罕见,有五管瓶、六管瓶,瓶口处有花式六孔,瓶肩分置六根空管,高度与瓶身齐平,常作为花瓶使用,如故宫博物院藏白釉珍珠划花六管瓶。

珍珠地划花瓷枕在各窑口均有出土文物发现,数量较瓷瓶次之,造型丰富,造型上主要分为圆形、长方形、八边形、扇面形等;其中以圆形枕数量最多,又可分为腰圆形、圆梳形、银锭形、椭圆形、海棠形等,反映当时对圆润的审美追求。瓷枕造型一般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8厘米左右[1]。瓷枕于唐代时期开始使用,盛行于宋元时期,出土的珍珠地划花瓷枕多生产于北宋时期。由于瓷枕冰凉细润,在夏季有缓解炎热、清凉怡神的作用,又因瓷枕造型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更贴近人的颈部,在使用时,颈部处于自然弯曲的状态,不仅可以使女性发髻免于凌乱,同时使古人免于颈椎病的困扰,反映了古人高超的造物智慧。唐代珍珠地瓷枕一般棱线直挺,枕面平坦或者微凹;宋代珍珠地划花枕面微凹,枕面稍大于枕底,枕墙内斜,枕前阔于枕后,作梯形状,前枕墙内曲[2],唐宋时期瓷枕造型的细微变化,得以在使用时更加舒适易用。其他类型的珍珠地划花瓷器如碗、钵、盘、炉、执壶等,相对出土数量较少,常作为生活用具出现(见图1)。

三、珍珠地划花瓷器装饰工艺分析

珍珠地划花工艺是受唐代金银器錾花工艺影响,在我国北方窑场出现的一种瓷器装饰工艺技法,大体工序如下:先在瓷器胎骨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在化妆土上刻画出主体纹饰,再用圆管状工具(竹、芦苇或金属管等)在纹饰的空隙或花纹以外的底子上压印珍珠纹,后在瓷器表层着一层色粉并用力摩擦(或不着色粉),促使主体纹样和圆圈纹的凹槽处着满色粉,最后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烧造即可。由于该类瓷器白赫相间,白地上个个圆圈犹如洒落的珍珠,“珍珠地划花”由此得名。初烧时期,珍珠地划花具有一定的唐代金银器风格,珍珠纹小而浅,圆圈规格约1mm,排列不规则,分布稀疏;宋代繁荣时期,珍珠纹直径较大,圆圈规格通常为2、3、4mm[3],排列整齐,色彩鲜艳,珍珠纹的变化可能受火候、胎体干湿程度、工具类型、审美习惯等因素影响。

四、珍珠地划花瓷器装饰纹样分析

珍珠地划花瓷器装饰纹样可大致分为五类:动物纹样、花卉纹样、人物纹样、吉祥文字纹样、几何纹样。植物花卉纹样主要有菊花、牡丹、荷花等,呈缠枝或折枝状;辅助花卉纹样如莲叶纹、葵花纹、卷枝纹、蕉叶纹等。人物纹样主要有醉翁、送子观音、婴戏莲花等,装饰在瓷瓶、瓷枕等器表。动物纹样主要有鹦鹉、鹿、鸭子、兔、凤凰、羊、老虎等。吉祥文字纹样主要有吉祥语和诗文警句,吉祥语如“福寿、福德、齐寿、富贵、风花雪月、家国永安、福德齐寿”;诗文警句如“富家出贵子,门善出贤良”“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等(见图2)。文字纹样也有文字和其他图案的结合形式,如“福禄”,“福”为文字,鹿取其谐音“禄”。吉祥文字的出现饱含人们对“健康、长寿、平安、福禄”的美好愿望,对生命延续、多子多孙的护佑和祝福,还代表着对理想浪漫生活的期许。几何纹饰主要有钱纹、圈纹、回纹、弦纹、曲带纹等,该类纹饰主要作为辅助纹饰使用。

唐末创烧初期,鹦鹉、鹌鹑、卧鹿和卧羊等动物纹样较具特色,花卉纹样以折枝牡丹、折枝菊花数量最多,风格刻画简练;宋代初期至中期为繁荣阶段,纹样类型丰富,以花卉和人物纹样为主,花卉纹样主要为菊花、牡丹,动物纹样少见,刻画生动流畅;宋代中晚期为衰落期,出现吉祥文字纹样的瓷枕,并占据主要地位,花卉纹样仅剩卷枝纹装饰瓷器边角。珍珠地划花瓷器纹饰的装饰手法受同时期民间的审美思想影响较大,如富贵、家国永安等吉祥文字笔画淳朴简练,充分彰显民间朴素豪放的审美观念。该时期装饰纹样以吉祥文字为主,其他类型装饰纹样减少,可能受宋代中晚期政局的影响,社会动荡不安,居民思想意识上对家国平安、生活安定的追求更为迫切。

珍珠地划花瓷器纹饰的装饰手法常采取格律、開光、环带等装饰手法,采取连续、对称、均衡、散点等装饰手段。瓷瓶的主体纹样多位于瓷瓶中上部,约占整个瓶身面积的1/2或2/3;瓷瓶的辅助纹样位于瓶底和瓶口位置处。瓷瓶主体纹样的位置可能受宋代时期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影响,该区域范围内瓶身纹样视觉范围更佳,主次对比、明暗对比明确,生动形象;或受使用方式影响,如梅瓶作为酒器,使用时一手握颈部,一手托底部,故瓷瓶颈部和底部经常触摸磨损,饰以辅助纹样,减少对瓷瓶美观程度的影响。瓷瓶的典型案例如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白釉珍珠地双虎纹瓶,瓶身刻画着两只老虎,一站立,一行走,龇牙翘尾,栩栩如生。瓷枕的主体纹样多位于枕面中心,枕面装饰有一朵、两朵、三朵的对称花卉纹样或吉祥文字,构图均衡饱满,约占枕面面积的4/5。四面枕墙留白较多,纹样多采取对称、连续的装饰手法,枕面与枕墙纹样疏密对比强烈,主次鲜明(见图3)。

五、珍珠地划花瓷器使用群体分析

珍珠地划花瓷器受名贵工艺品金银器的装饰风格影响较大,属于民间的高档瓷,满足使用者追求高贵的心理因素,其使用者应属于等级、身份较高的中小地主和商人[2]。河南禹县白沙宋墓描写地主生活情境的壁画中有类似登封窑高档瓷器形象,可作为了解宋代使用北方民窑的高档产品的参考[4]。珍珠地划花瓷器在满足物质实用性的基础上,满足居民对平安富贵、子孙延绵的精神追求,体现出居民简单淳朴、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

六、结束语

珍珠地划花瓷器是唐宋时期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瓷器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对研究该时期的生产技术和人文文化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军,刘彦锋.珍珠地划花工艺浅析[J].考古,1995(06):564-571+542.

[2]刘德朋.珍珠地划花瓷器研究[D].苏州大学,2008.

[3]张悦.登封曲河窑珍珠地划花瓷器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7(17):45.

[4]中国硅盐酸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设计研究
基于电信运营商及物联网运营平台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设计研究与创新
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在小家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
办公大楼环境景观设计
营房数字化系统文物保护模块的设计与研究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包装设计研究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