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视角下声乐艺术的内涵及实践

2023-06-27孙丹

艺术大观 2023年13期
关键词:声乐艺术实践方法内涵

孙丹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声乐艺术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可以说做到了跨越式发展,主要表现为各类优秀声乐艺术作品诞生,声乐艺术的发展层次大幅度提高。不过想要在声乐表演活动当中充分展现声乐艺术以及美学价值却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只停留在表面表现与表达的层次,不注重内在美学艺术和价值挖掘的话,很难把作品中的内在精神与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从而给声乐艺术的发展带来阻碍。从这一角度看,从美学视角进行声乐艺术内涵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立足美学视角提出声乐艺术创新发展和综合实践的策略,实现美学和声乐艺术的深度结合,发挥出声乐美学在歌唱艺术活动当中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美学视角;声乐艺术;内涵;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3-00-03

声乐艺术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至今仍旧显现出极大的魅力,可谓是历久弥新。在步入新时代之后,声乐艺术也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也在这一时期诞生了很多优质声乐艺术作品[1]。在有优质作品的同时,还应该深层次解读与挖掘作品并对作品的精神情感与思想内核进行正确诠释和完美演绎,这无疑增加了音乐工作者的难度,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考验与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必要从美学视角出发,探索研究声乐艺术内涵,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探索声乐艺术美学价值以及有效的实现路径,为新时代声乐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助力。

一、美学视角下声乐艺术内涵概述

(一)音乐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声乐艺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人声音乐,是依托专业性音乐表现方法,促进人声艺术化的一个过程,当然该过程也是把艺术灵魂注入人声的过程。为了对声乐艺术性进行表现,必须包含旋律、音调、节奏等音乐要素。只有在人声和音乐深度相融的情况下,才可以被称作声乐。声乐艺术在表现手法和形式上要依靠音乐,同时音乐品质高低会对声乐演出效果带来直接影响[2]。音乐对声乐艺术的重要价值除了体现在上述几个方面之外,还表现在声乐艺术表现过程中。整个声乐实践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接力比赛,演唱人员所获得的是无声乐谱,要利用人声演唱的方法,对声乐艺术美进行表现。整个过程中的单个音符、整个旋律、音准控制、思想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是有音乐灵魂注入的,所以音乐决定声乐艺术价值以及表现力[3]。

(二)歌词是声乐艺术的内容

只重视音乐性的声乐艺术是不完整的,会因为欠缺表达内容而失去原本的光彩。歌词的出现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为声乐艺术注入了内容,也是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满足阅读和传唱的要求。整合歌词和旋律不仅可以在音乐中展现文学之美,也可以把旋律美注入歌词中,让人在接触声乐作品时有无限回味。事实上把旋律和歌词融合起来是一种重要的美学手法,而这样的手法古已有之,在先秦时就已经实现旋律和诗歌的结合。伴随历史发展,音乐和诗歌始终保持密切关联,并在如今演变成歌词。歌词的音乐配适性很强,适应广泛,能够写景抒情与描绘人物,也能够用来进行事件的记录。音乐是人们传达情感的有效方式,和写景叙事相比歌词更擅长抒情,因而有很多的歌曲从表面看是在写景和记事,不过本质上是寓情于景,用景抒情。所以,歌词是把情感表达作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形式,和音乐的差别体现在歌词表达形式,且可以帮助人们准确理解作品,进入作曲者的思想情感世界,获得心灵共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歌词美学价值必须要依托演唱的方式进行体现,否则歌词就成了单一的文学作品,难以把音乐美体现出来。

(三)人声是声乐艺术的载体

人的发声器官是进行人类沟通互动的有效媒介,同时还是对声乐作品魅力进行传达的重要载体。人类的歌喉是最普遍的乐器,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本质上分析,人声是人体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本身是没有美学价值的,想要完成艺术蜕变,具备美学价值,就必须运用艺术手法进行加工。所以要经过理论知识学习以及演唱技巧训练,把握多元化的演唱方法,以便在声音中注入美学价值。艺术蜕变的过程是很艰难的,要求演唱者更新思维同时要展开长时间科学化的歌唱训练。所以,对声乐艺术来说,人声是等待加工的毛坯料,先要经过专业筛选机制找到合格材料,然后还要经过长时间和连续性的专业声乐训练,最终才能够把人声变成声乐艺术。

(四)伴奏是声乐艺术的辅助

声乐是红花,伴奏是绿叶,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巧妙融为一体,才可以真正为观众表现出完整而又让人无法忘怀的声乐作品,进而把作品中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发挥到最高水平。通过对人类音乐发展史进行分析,发现声乐比器乐的出现要早。不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歌唱是单纯的清唱,不存在器乐伴奏,虽纯净,但也单调。这和时代局限性有关,也是歌唱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伴随多种乐器的产生,歌唱艺术逐步发现知音,并在二者合作之下共同发展。歌曲旋律为器乐产生提供了条件,也发挥了借鉴作用。乐器伴奏和歌唱融合起来让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变得越来越丰富,更促进了声乐艺术美学价值的产生与发挥。目前,除了占很少比例的清唱,表演绝大多数的声乐作品,要有器乐伴奏。器乐伴奏是声乐演唱的辅助者,要避免喧宾夺主,不过站在音乐艺术性和音乐美学角度分析,乐器伴奏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乐器的伴奏旋律为声乐演唱者提供了指引与路标,可以引导演唱者在旋律提示下对歌曲节拍、音准等要素进行把握,奠定演唱的基础,提供表演保障;伴奏中的前奏可以给演唱者酝酿情感和烘托意境带来良好铺垫;伴奏中的间奏可以让演唱者拥有休息调整的时间,从而在后面的表演当中调整状态,维持积极情绪和良好心态。伴奏旋律是声乐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歌唱旋律共存一体,同步展开伴奏和旋律创作,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强化曲子的表现力,才能让歌曲美学价值得到提高。

(五)表演是聲乐艺术的外观

声乐艺术的本质是表演艺术,虽然该属性要在作品二度创作中实现,不过对广大观众来说,歌唱和其他类别的表演艺术是相同的。如果演唱者的技巧和对作品的理解上升到声乐艺术层次,就会淡化歌唱的娱乐性,提高艺术表现力,促进美学价值的实现,当然,这也是演唱者展开声乐表演的最终目标。在声乐艺术表演中,演唱者和观众面对面互动,让演唱者在传达美妙歌声的同时,也把表演形象输送给观众。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在多行业领域的应用,人们获取声乐作品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如今可以依托网络、唱片、广播等形式进行声乐艺术鉴赏。不过这样的形式是声乐艺术复制品相较于现场声乐表演来说缺少鲜活度以及生命力,也不能和观众产生深入的情感交流和良好互动。声乐表演是声乐艺术的外观,也是声乐艺术作品美学价值体现的一个方面,这就要求表演者正确把握表演的视觉要素,打造优质的视觉形象。

二、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

在基于美学视角分析与挖掘声乐艺术内涵的同时,有必要在研究当中对声乐艺术美学特征进行正确把握,从而挖掘美学要素,使其和声乐艺术的发展完美结合,为声乐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一,创造性美学特征。该特征指的是基于原有的艺术体系展开创新式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注意保留传统声乐艺术精华之外,还积极和现代声乐艺术进行整合,并对西方声乐艺术进行有效学习和借鉴,为声乐艺术注入了现代气息,也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声乐艺术的创造美学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现有美学特征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日益形成属于自身的独特的演绎体系以及理论解析方法,除了积极吸收传统声乐艺术精华,还在社会引导下创造特色,服务现代文艺事业发展。第二,现代性美学特征。我国的声乐艺术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过不管在形式与体系上怎样改变都始终和群众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和群众意识观念与生活态度保持着深刻共鸣。现代性是声乐艺术体现出来的重要美学特征,但是这也不能缺少传统文化资源的支持。第三,综合性美学特征。声乐艺术的创作以及表演过程中一首作品从计划制作到在舞台上呈现包含的专业技术很多也非常复杂,同时还整合了创作人员的真实情感和各种各样的美学因素,依托综合美学艺术形式进行美学特征的展现,同时又把声乐艺术之美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表现,进而体现美学规律。这样的过程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美学,内容也可以更好满足人们差异化的美學需求与艺术需求,对综合性进行充分展示。第四,时空性美学特征。声乐表演者要经历很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以及经验积累,才能够把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进行准确展现,同时让观众得到优质体验。优秀表演者除了要有天分以外,还应该经历时间和社会洗礼,对歌曲产生共鸣和独特情感,然后在持续的训练当中,提高技巧运用的准确性,真实感知声乐艺术内涵,并把音乐作品的情感与艺术美表现出来。经过时间磨砺的艺术能力,可以让观众在倾听时被深深吸引,然后逐步感受声乐魅力与价值。另外,声乐艺术的空间性是非常强的,表演人员所处场景以及地点不同,所表达的艺术情感也不同,当然观众也会由于周围环境和个人生活经历经验相联系而感受不同美感。

三、美学视角下声乐艺术的实践发展策略

(一)准确把握作品内核

演唱者在对声乐艺术作品进行演绎的过程中,应该把声乐美学表现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责任,并且认识到把握作品风格、思想和情感内核的重要性。要真正做到上面几点,演唱者应该做的就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度研读和准确分析,了解整部作品创作的背景,并对整部作品的音准、旋律等表现要求进行熟练把握,领悟作品整体气质和表现出来的美学特质。比如,对《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部声乐作品进行演绎,演唱者先应该对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该作品的背景进行分析,知道这部音乐作品的调式是宫调式为主,风格爽朗而又轻快,应该一边演唱,一边对大草原以及蒙古族人的辽阔悠扬以及苍凉气质进行综合表现。只有做到这几点,演唱者才能把握作品内核,并且为受众准确阐释音乐作品的美学内涵与艺术魅力。另外,演唱者在作品演绎中还需要基于作品内涵加入一定的二度创作内容。演唱者应该对作品的内容、气质、风格等进行深层次挖掘,在表现作品的过程中,除了基于作品内涵进行表演之外,还要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拓展作品的内涵和外延,优化作品呈现过程,为美学表现注入鲜活生命力。

(二)熟练运用演唱技巧

开展声乐表演的基础保障是歌唱技巧,同时也是提高作品表现力的先决条件,关乎声乐表演能否成功。不管声乐作品的作曲是多么高明和多有内涵,假如该作品是技巧层次低的演唱者表演,最终表现的风格和内容也是无法让人满意的,更不用说对作品核心内涵的表现了。所以为了实现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演唱者必须掌握丰富和高超的演唱技巧,并对各种技巧进行灵活准确的运用。演唱人员应该对节奏规律进行把握,因为音乐节奏是作品骨架,是形成完整作品的支撑。演唱人员需要结合作品风格的差异,对不同作品音乐节奏的普遍和特殊规律进行把握,为声乐演唱注入韵律以及节奏感;演唱人员要把握演唱层次感,把提高作品表现力以及感染力作为重要目标。同时也要对作品曲调节拍变化和对比进行掌握,做好切换技巧的准确运用,让作品表现层次分明,美学特点表现也更有层次感;演唱人员要注意发挥个人的想象以及联想能力,以便对音乐作品意境进行有效烘托与表达。演唱者先对歌曲的形象进行整体把握与想象联想,将该形象印在大脑中,更有利于运用多种演唱技巧进行艺术形象的准确传达,引起共鸣;演唱人员应该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适当融入声乐演唱当中,利用自然而又不经意的真情流露,给作品注入生命力,升华表演过程,升华声乐艺术的美学层次。

(三)融合人声和作品

人的声音是声乐艺术的载体,不管是哪种声乐作品都要依靠人声完成,不过想要对作品进行有效诠释,必须结合作品特质来调整人声力度和强度。如果是表现慷慨激昂、节奏明快的音乐作品,演唱人员应该增加人声力度;如果是要诠释温婉舒缓的作品,演唱人员需要适当控制人声力度。对此声乐演唱者应该对作品特质和艺术风格进行准确理解,明确要用怎样的强度和力度的声音来表现作品,并结合作品意境和氛围进行人声切换,确保人声和作品风格特质高度一致。这种做法能够大大增强观众对作品的理解,也可以提高表演质量和美学价值。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视觉形象进行综合表现。声乐表演二度创作和舞台表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要求演唱者在舞台上恰当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为观众展现优质的艺术视觉形象。舞台表演涉及的元素有很多,如服饰、化妆、肢体语言、灯光、布景等。为了获得综合性的舞台表现效果,在演唱者个人形象的塑造以及舞台布置方面应该做到通力协作,把握作品整体的风格和美学表现,分析作品视觉形象的塑造要求,思考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案把声乐表现的姿态、意境以及情感融合起来。

四、结束语

声乐与艺术是拥有悠久发展史的音乐艺术形式,之所以历久弥新,在经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而没有丝毫败落,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具备深刻的审美价值,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需要,促进声乐艺术价值的实现。真正合格的音乐人不能只是追求把声乐作品表演出来,运用多样化的演唱技巧,而是要对作品内核进行分析与把握,传递正确的声乐艺术形象,真正把人的声音和声乐作品的内在审美融合起来,实现声乐艺术美学价值,在美学和声乐艺术的结合中增加声乐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承华.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美学的历时性展开——从《师乙篇》到明清“唱论”的历史演进轨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02):7-14+161.

[2]姜楠.论李斯特的“情感论”音乐美学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10):186-191.

[3]王静.基于美学视角下声乐艺术的内容和特征分析[J].音乐时空,2019,15(22):186.

猜你喜欢

声乐艺术实践方法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审美定位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
唱法与教法·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