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与发展思路及举措

2023-06-27吴玉龙杨中陶黄春秀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主要特征发展思路举措

吴玉龙 杨中陶 黄春秀

【摘 要】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取向、以开放交流为动力、以多元主体协同为基本保障、以改革创新为重要抓手、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为重要导向。广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阶段的关注焦点是教育效能,强调的是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要以高质量的教研体系为支撑、以科学研究为抓手、以教育信息化为加速度、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促进广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主要特征 发展思路 举措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3-01-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支撑,而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要点在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建成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2023年全国“两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尤其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见其重要性。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石,具有先导性地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学界围绕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形式样态、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本文认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立德树人的视域审视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建设,是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集中彰显,是践行教育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遵循,是推动教育回归育人初心的核心保障、行动诉求和有力举措。”[1]“基础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时期,需要把进一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和根本标准。”[2]因此,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基于基础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充分考虑学生的天资禀赋、兴趣爱好等因素,不断深化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改革,坚持以德為先,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第二,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取向。高质量教育体系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取向,“所谓‘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体系更加完备、更加丰富多样、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3]。虽然我国在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存在,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分布与供给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不足,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是相对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进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着眼于优质均衡、普惠共享的价值导向,以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抓手,重点解决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不断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逐步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格局。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公平性还体现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习能力存在困难、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相对弱势学生群体学习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弭。

第三,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以开放交流为动力。实际上,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应是开放互动的体系,而不是封闭发展的体系。靳玉乐认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应着眼于服务国际国内大格局、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以包容的胸怀、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4]。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交流互动的角度来看,开放互动是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开放互动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校际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教育资源的流动上,而且体现在从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出发,主动对接国际基础教育的标准和经验,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教学理念、课程改革设置、教学方式创新、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学习国外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不断打造开放型、发展型的现代化基础教育体系上。

第四,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以多元主体协同为基本保障。高质量建设基础教育体系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内外联动、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成为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加上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人们在教育领域的多样化需求,影响了教育系统的内外部条件,仅仅依靠单一主体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靳玉乐指出,“统筹教育系统内外部条件,协调各方参与主体,开拓‘程序正当、决策科学、权责分明、行之有效的教育治理新局面,激发教育系统的内部活力,打通教育系统的外部助力,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5]。多元主体互动除了基于开放型特征形成的国际国内内外联动,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强调的多元主体还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多元投入,同时还包括家校社多方联动的育人体制机制。家长应扮演好第一任老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与学校共同培养好孩子。对于学校而言,除了给学生提供学习成长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还应将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质量建设基础教育体系的重点工作和重要保障,要加快提升教师的“文化历史”观、“国家国际”观、“立德生命”观、“协同发展”观、“科技学习”观、“教育未来”观等核心素养[6]。

第五,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以改革创新为重要抓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是效率更高、质量更优的现代教育体系,是不断改革创新的动态系统。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创新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性,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二是要求改革学生的培养模式,特别是要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组织管理、课堂教学方面有所创新,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创新,“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7],“从注重共同基础到关注个性需求,从注重学科逻辑到关注生活逻辑”[8],努力构建高质量的课程和课堂;三是更加关注信息化,积极推动基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的嵌入打造数字教育平台,赋能教育资源共享,缩小教育资源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

第六,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为重要导向。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发展指标,从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维度,以学校、教师、学生为主体,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前进动力,也要挖掘教师的潜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力、道德素养、生命健康素养等内容,以科学的评价持续引领基础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

二、当前广西基础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

关于教育的发展阶段,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对相关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划分也表现出不同特点。根据学科自身发展的成熟程度,将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多样化阶段、深入发展阶段。

按照学生获取知识的角度分类,由深入浅可以将教育划分为教育普及、知识获取、知识深化和知识创新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育普及,目标是为适龄儿童提供足够的学位,需要解决的是教学机会有和无的问题。第二阶段为知识获取,在学校教育中以“教”为中心,让学生获取良好的考试成绩,关注的重点是知识获取多和少的问题。第三阶段为知识深化,这一阶段提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侧重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能力,关注的重点是知识获取优和劣的问题。第四阶段为知识创新,重在培养学生采用自下而上的知识获取方式,由学生采用类似科学家探究知识的方式获取知识,关注的重点是知识创造的问题。

为了适应教育阶段的代迭和以此为基础的思维模式的跃升,我国教研领域也进行了深度的改革,到目前大致经历了四次教学模式的探索。第一阶段为教学模式建构,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并在全国广泛开展以“关注方法、基于教材”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建构,教学内容严格遵循给定的教科书的逻辑,尚未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到21世纪初出现并被广泛推广以“关注内容、优化教材”为主要特征的学科结构优化的第二阶段,开启了教师创造生成课程的主体性,使教师变成国家课程的主动演绎者,揭开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新篇章。但由于学科间割裂严重,知识过度分化,导致课程的整体意识不足。以“关注跨界、自编教材”为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旨在弥合分科教学的割裂,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融合的课程形态。第四阶段为学科间深度融合(STEM),强调高度的协调和统整能力,重点是将学生学习到的零碎知识与机械过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2015年江苏省正式实施STEM课程,随后教育部在全国推广。

从知识获取角度来看,当前广西的基础教育基本处于知识获取向知识深化的过渡阶段,与整个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度,特别是与区外教育水平较高的省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度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学生学业表现较差、教师教学能力偏低、教师队伍建设短板突出、教育经费投入无法支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教研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六个方面。因此,当前广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阶段的关注焦点就是教育效能,强调的是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应切实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即我国的基础教育已从“有學上”转向了“上好学”的发展阶段。

三、广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及举措

(一)以高质量的教研体系为支撑促进广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研工作支撑,高质量的教研前提是要有完备的教研体系,包括健全的教研机构、高质量的教研队伍、教研方式科学合理、条件保障到位等条件,缺一不可。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教研工作意见》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五级教研体系,体现在从‘顶天到‘立地的全系统构建”。[9]

然而,从广西实际来看,面临着完善自治区、市、县三级体系和着力加强校本、促进教研“立地”的双重任务。广西自治区、市、县三级教研体系还不成熟,各级教研部门均有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自治区层面来看,教研机构独立设置、队伍比较健全、运行规范、教研常态化开展,但对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指导力度不够、专业引领示范不足、保障条件不足;从市、县层面来看,14个设区市和111个县(区、市)教研部门在职能定位、人员配置、管理方式、条件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从人员配置来看,能够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按照“学科配齐”每个教研机构至少应配备专职教研员20名的标准,14个设区市中只有6个达标;按照“学科学段配齐”每个教研机构应配备专职教研员45名的标准,只有1个市达标,县区层面没有一个达标。从职能定位来看,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领导将教研机构看成是行政部门的延伸,以行政的方式实施管理,将教研人员当作“万金油” “秘书班子”,随时可能成为协助其他行政部门工作的“机动人员”;部分地区教研机构也存在把自身等同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现象,自愿替代教育行政部门行使部分职能,在管理方式上几乎照搬、模仿教育行政部门模式。由于教研机构设置类型的不同、职能定位不同,导致了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客观上造成了教研工作实际效果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均衡。

因此,在自治区、市、縣三级教研体系建设中,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教研机构职能职责并规范其运行,这是各级教研工作常态化开展的前提。同时针对性地分层解决自治区、市、县三级教研机构各自面临的突出问题,自治区级层面应着力提升教研人员专业水平和教研活动品质,一方面要加强对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升区域教研工作系统设计、整体实施与持续推进的能力,另一方面“教研工作的重心需要从执行教学政策走向发展地方课程政策”[10],加强地方课程、区域课程研究和开发,成为专业课程的领导者、组织者。市、县层面应着重推进教研机构标准化建设并开展督导评估,进一步明确教研机构职能职责,加强专职教研员配置,健全教研队伍,规范其运行,推动其“去行政化”和提升专业化水平两手抓。

在校本教研层面,由于当前广西广大农村学校(截至2022年底仍然有农村学校教学点8000多个)点多面广、专业教师不足、教师工学矛盾突出、研究能力不足,既无能力也无精力开展校本教研,这成为严重制约广西农村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作为“立地”的校本教研也应从广西实际出发,采取分层实施的策略,对于镇以上的学校,应着重提升校本教研质量,工作重心需要从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走向校本课程开发,即学校教研组应当成为专业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实施者,着重提升课程育人水平;对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说,应着重解决因为学科教师数量少无法建立教研组,导致校本教研无法正常化开展的突出问题,应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线上的形式参加自治区、市、县乃至镇以上学校开展的各类教研,促进乡村学校教研常态化开展,以缩小城乡“教研鸿沟”。

(二)以科学研究为抓手促进广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科研工作就是要研究各种教育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包括教育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用于指导教育实践。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一是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从“四育”并举上升到“五育”并举,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到新教材、新课标重新编写再到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从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到推进教育评价综合改革,从五项管理到“双减”的实施等,这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背后有着深刻的意蕴,这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所处的阶段、所面临的形势、所肩负的任务等的科学判断,又是根据未来发展形势,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国家层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顶层作出的设计。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整体规划、统筹部署,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根基,只有基强本固,我国的教育大厦才能屹立不倒,教育现代化之舟方能行稳致远。作为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者、工作者,只有对国家宏观的教育政策有全面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二是加强对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如果说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宏观上对“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作了定性规定,那么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就是国家宏观政策对学科人才培养要求的具体体现。那么作为在一线工作的直接育人者,只有准确、全面、完整的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设计理念、课程定位、实施要求、操作建议、评价要求等,厘清课标、教材及教学逻辑,强化课程育人意识,以多样化的活动实现有效教学,关注全过程评价设计,努力做到以评促教,才能将国家宏观的政策要求变为指导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方法策略。

三是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特别是课例研究。课堂教学是育人的直接载体,国家所有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地最终都要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所有的教育教学方法均由课堂教学来检验。课例研究既是连接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枢纽,也是能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升教师个体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课例研究”是除了教学观摩、校际交流、参观考察,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教学帮助比较大的培训形式。优秀的课例是同行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典型案例,其中包含有价值和借鉴意义的方法、策略等,通过不断学习优秀的课例,既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又可以借鉴如何做实学情研究、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如何设计问题情境、如何开展教学评价等,通过理论研究来引导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课例研究与实践才能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育人水平,提升教育质量。

(三)以教育信息化为加速度促进广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信息化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两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重点在于教学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软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转向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这一不断拓展深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1.0阶段以‘教学环境变革为主要特征,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引发的量变,强调教育信息化应用驱动、融合发展”[11],主要任务是着力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基础建设、大力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通过信息技术建设精品课程、开放课程、优质资源共享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育信息化2.0阶段以‘教育系统变革为主要特征,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引发的质变,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引领作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系统生态变革”[12],以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标志。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促进知识创造、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着重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和育人方式变革,在知识的获取方面着重培养学生采用自下而上的类似科学家探究知识的方式获取知识,关注重点是知识的创造问题。

与全国教育信息化过程相比,廣西大致晚了10年,从2015年的《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到2016年的《广西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广西的教育信息化在规划管理、应用能力、基础设施和设备、教学资源和应用上更强调“课外教学应用与整合”,在“课内教学应用与整合”方面涉及不深、范围也不广。

因此,广西教育信息化面临着双重的任务,一方面建立高质量的信息化发展应具备硬件支撑条件,加强包括各类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开发,特别是要提升向边境地区、国家重点帮扶县等边远山区提供优质数字资源供给的水平,着力补齐广西教育发展短板,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以教育信息化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和育人方式变革。

从教研视角看,破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信息化教研,换句话说,教研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信息化之所以与教育教学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技术部门与教研部门的分裂。因此,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必须推进教研信息化,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作用。教研信息化包括两个层面,指教育研究和教研工作要依托信息技术,既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研究不同学科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差异,重点把握不同学科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渗透,在差异化应用中找规律”[13],要以信息技术提高教研活动设计、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信息技术来检验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

教研信息化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要以学科教研促进信息化教学,即要求学科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课程整合。积极鼓励城区学校和有条件的县区学校能从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及意义,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全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为依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通过3D资源、全息资源、仿真资源等具有沉浸性、交互性、逼真性、强智能性、高体验性的智慧学习资源,构建智慧育人环境,促进广西教育生态系统变革。

(四)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促进广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既是新阶段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战略任务,又是新时代新阶段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部署。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广西义务教育质量发展城乡不平衡,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校际差异较大,因此,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广西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现实关照和实践路径。

一是建立常态化的帮扶机制。加强国家重点帮扶县的送教下乡、送研上门等重点帮扶,并形成相关的政策和机制来保障帮扶的持续开展。要在开展传统送教送研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思路,提升送教送研的品质,将过去上一节示范课、作一次专题讲座上升到帮助诊断问题、评估教学、搭建平台、建设资源、开发课程等综合深度教研,构建起新的深度送教模型和送研机制,与乡村教师建立起问题诊断、问题解决、及时反馈、行为改进专业发展共同体。

二是积极探索新的帮扶机制。探索实施自治区教研部门联系县级学校、市级教研部门联系乡镇学校、县级教研部门联系村小的帮扶机制。通过开展自治区、市、县、校跨越式一对一精准帮扶,形成四级城乡联动机制,让优质资源实现合理的、正向的流动,甚至适当地向薄弱地区倾斜,辐射到边远山区和广大农村学校,实现资源配置的均衡与共享,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专业支撑。

三是探索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内生路径。无论何种帮扶,均是外源式输血送血,要真正起作用,要真正实现乡村学校的高质量且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唤醒和释放出学校特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外源式发展模式能够高效推动城乡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均衡,但却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不能在外部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提升优质资源的内生能力,增强农村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品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这一命题也就失去了存在前提。

【参考文献】

[1]冯永刚.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2).

[2]辛涛,李刚.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新时代内涵[J].人民教育,2021(1):17.

[3]周洪宇,李宇阳.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J].现代教育管理,2022(1):2.

[4]靳玉乐.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在诉求[J].中国电化教育,2022(1):26.

[5]同[4].

[6]李子建.高质量教师的核心素养[J].中国电化教育,2022(1):27.

[7]余文森.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体现[J].基础教育课程,2021(Z1):18.

[8]申继亮.养其根,俟其实: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育人方式变革[J].基础教育课程,2021(Z1):4.

[9]杨九诠.中国教研体系的定位与定性[J].教育发展研究,2022,42(8):13.

[10]崔允漷.论教研室的定位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9(8):4.

[11]王运武,黄荣怀,杨萍,等.改革开放40年: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的嬗变与超越[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1):6.

[12]同[11].

[13]赵枫,刘长海.信息化教研概念的嬗变与重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4):18.

猜你喜欢

主要特征发展思路举措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范畴研究
浅谈东海吕剧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试论28、29、30届奥运会男子篮球冠军队主要特征
唐宋乐部制度基本属性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