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曲式结构及演唱分析

2023-06-27代文松

艺术大观 2023年5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

代文松

摘 要: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载体,“诗者,至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占据了极高的地位,文人墨客常常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孔子曾说:“诗可采,可称,可现”。诗歌多元化的特点,为其当代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在“文化自信”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音乐领域掀起了风潮。本文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词本体、曲式结构、演唱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希望在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帮助的同时,能够为我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曲式結构;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5-00-03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古诗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体,最早可追溯于先秦时期,其在我国文学史和历史长河中占据崇高地位,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三山五岳,巍然屹立,如五谷丰登,养育万方。一代代中华儿女,在优秀诗词的熏陶下,怡情乐性,向阳生长。

20世纪初,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西方音乐开始传入中国。为了不断推动西方音乐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使其能更好地融入中国的文化语境和音乐土壤之中,并且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彰显出中国特色文化底蕴,我国音乐家和广大学者不断探索,开启了西方音乐中国化的实践进程。“1920年左右,在美留学的音乐家赵元任、青主等回国,将西方音乐学理论和作曲技法融入中华文化中,由作曲家青主创作的歌曲《大江东去》开启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开端”[1]。随后《我住长江头》《红豆词》《长城瑶》等一大批艺术歌曲应运而生。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的类型之一,在中国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以我国优秀的古诗词为歌词,作曲家依词作曲,并结合艺术性强的钢琴伴奏织体,使其既具有艺术歌曲优美深邃、精致高雅的同时,还具备了古诗词的文学性、吟诵性、韵律美和意境美,使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中国韵味、中国特色和独有的音乐艺术魅力。

近几年,在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针的引领下,我国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和核心理念,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创新,创作出了符合当今中国人民审美特征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并得到了许多音乐爱好者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广为传唱。其中一些古诗词艺术歌曲,被我国众多音乐工作者在各种音乐会和比赛中演唱。例如,第十三届金钟奖半决赛中,青年民族男高音张明旭演唱的《七步诗》和钱树林演唱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在各大平台被疯狂唱奏,经久不衰的《敕勒歌》《青玉案元夕》《白头吟》等一大批古诗词艺术歌曲。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词本体分析

(一)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诗人李白在四川游历时期所创作品。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唐诗的繁荣和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创造了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和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诗仙”李白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美景,性格爽朗大方的诗人。他“一生好游”,命运传奇而坎坷,在漫游和漂泊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其萍踪遍布中国大多数地区,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开元十八年三月(公元730年),李白听闻孟浩然即将远行广陵(今江苏扬州),便让友人传信,相约孟浩然在黄鹤楼相见。三日之后,孟浩然乘船东离,李白送至江边,临别时写下了这首颂声遍野的诗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作曲家介绍

刘文金,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我国著名作曲家,其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如来梦》等,其中《三门峡畅想曲》为钢琴和二胡演奏的典范,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三)诗词含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作品,李白的豪放、豁达、重情义在本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充分地把唐代浪漫主义流派的特点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在此首诗中,离别伤感之情只有些许,更多的是自己对好友前途的祝愿和对扬州的向往,寓情于物的写作手法在本首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老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本句开篇点题地指出了地点、人物、事情的缘由。“故人”指友人孟浩然,“西辞”指的是和友人孟浩然的离别,“黄鹤楼”指两人离别的地点。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正是初春时节,大地万物正慢慢苏醒,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孟浩然即将去往繁华的扬州,此句指出离别时间、出行地点。其中,“烟花”指的是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初春景色。

第三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将好友送至船上,孤独的帆船带着它的影子消失在碧蓝天空的尽头。远去的孤帆,浩浩荡荡的长江,将李白的情感寓于景色之中,借景抒情。

第四句“唯见长江天际流”。船消失在了水天交际之处,而李白却久久伫立在黄鹤楼旁不肯离去,好似把自己的感情托付于这一江春水,伴舟远行,直至好友的目的地[2]。

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曲式结构及演唱分析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曲式结构分析

该作品的调性是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创作的一首典型的D宫民族调式,4/4拍,曲子结构为单二部曲式,在创作中融入了古诗词特有的韵律,并且加入了许多的倚音,使得此首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曲式结构如表1所示。

1-7小节为作品引子部分,采用的伴奏是自由且无规则的散拍节奏,使得旋律变得十分流畅和温暖,乐谱中加入了许多的装饰音,作曲家用这些装饰音来营造诗词的意境美,“同时作曲家还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筝的滑音和琵琶的琶音加入钢琴伴奏织体中,把当时离别时的景象更进一步地升华。”[3]

A乐段采用散板与慢板相结合,8-13小节的a乐句为散板,结束音为A徵音上,歌词为“故人西辞黄鹤楼”,乐句的情绪发展沿用引子部分的散拍,并且加入了许多的装饰音,使得此句呈现出婉转悠长的效果。在演唱“故人西辞”时就像诗人在吟诵,情绪和旋律的起伏与古诗词的吟诵曲调完美承接。

14-15小节的b乐句开始为慢板,尾音结束为升F角,歌词为“烟花三月下扬州”。节奏使用了双八、休止、附点,旋律上采用小跳,起伏变化小。刘文金对此句加入了京剧的戏曲音乐元素,意在表现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豪放以及对孟浩然西行下扬州的向往。

16-17小节的c句结束音在B羽音上,歌词为“孤帆远影碧空尽”。本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节奏比较平稳,旋律為上下行,乐曲慢慢地将情绪和气氛推至一种新的地步,为后面的主题发展做好了铺垫。

18-19小结的d乐句,歌词为“唯见长江天际流”,结束音在升F角。旋律为上行,节奏比较规整,此句是本首乐曲的高潮部分。其中,“流”字加了自由延长记号,深情地表达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B乐段音乐旋律为行板,歌词与上段歌词相同,乐曲发展动机不变,但旋律和节奏迥然不同。此乐段的旋律和节奏明显比上一乐段速度更快,节奏更加鲜明,抒发的意境比上一段更深。此段则表达出了作者的豪放、大气以及对美好扬州的向往之情。

(二)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演唱分析

1.气息

气息对于我们声乐演唱者来讲十分重要,气息是声乐演唱中最为可靠的动力,正确地使用气息,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抒发歌曲的情感以及获得更好的共鸣效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乐句一开始便进入了散板部分,并且钢琴前奏加了许多的装饰音,用来勾勒长江的川流不息,源远流长。在演唱此句时,“故”字的起音不应太重,随着音高的变化气息逐渐加强,用闻花式呼吸使气息沉入丹田,肩部与下巴放松,小腹与横膈膜平稳地对抗。到“人”字部分时,气息应逐渐加强,随着音乐的律动慢慢舒展开来。演唱“西”字时,吸气应保持唱“人”字后半部分时腰腹部气息的舒展状态,小腹微收,随后在气息向外缓缓吐出的状态上,唱出“辞”字,不能因为音高的改变而破坏音乐的线条。演唱“黄鹤楼”三字时,要像说话时的气息一样平稳,缓缓地将这三个字随着气息的流动吐出。

第二乐句的“烟花”在本诗中是一个语气词,咽壁与胸腔要充分打开,气息往下叹,声音往前送。“三月”保持在演唱“烟花”时所使用气息的基础之上平稳地送出,而“下扬州”这三个字是本句情绪的释放点,需要让我们的情绪激动起来,并且加大气息的支撑来演唱。

演唱本歌曲第三句时,声带搭上气息,形成混声,缓缓地将“孤帆远影碧空尽”说出,就如古人吟诗一般。

第四句歌词的“唯见”两字气息的运用在上一句的基础之上慢慢加强。在演唱“长江”二字时情绪达到中期临界点,腔体全部打开,身体兴奋,气息加强,为全句的最高音“天际流”做准备[4]。

2.咬字

中国声乐作品讲究字正腔圆,尤其是对于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郁钧剑曾说:“中国民歌和意大利民歌的不同之处在于说话的方式不同,语言决定唱法”。所以,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咬字吐字就显得格外重要。吴碧霞老师在她的课上曾经讲过,咬字应该从大牙和上颚的关节处往前咬,鼻咽腔上哼住,横膈膜与小腹形成对抗,气息到达大牙和上颚的关节处,形成一条长长的抛物线。

如本曲的“故”字咬住字头“g”,母音迅速地归韵到“u”上;“西”字归韵到“i”母音上;“烟”咬住字头“y”,然后归韵到“an”上;“三”字在咬字之前嘴应该横一点,打开颌关节,舌头放平,用上颚去咬住这个字的字头“s”,归韵迅速到“an”上;演唱“远”字时,咬住字头“y”跳过辅音“u”,直接归到“an”上;“唯”字应咬住“w”归韵到“ei”上。

演唱每一乐句时,应采用头字重、尾字轻的演唱方式,咬字干脆利落,咬住字头的同时用哼唱的方式把字往前送,切记咬字时不要使用太多的力量,这会破坏整首艺术歌曲的意境。除此之外,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还应做好强弱对比,弱拍的地方不要强,结尾的字不要强,重拍的时候加大气息推动歌曲,充分将歌曲的韵味表达出来。

3.情绪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音乐与古诗相结合的一个艺术载体,它所表达的是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华夏儿女含蓄而内敛的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配曲的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他结合了改革开放初期大众的审美乐趣和自己对古诗词歌曲的独到见解而创作完成。此首诗是李白在东湖的黄鹤楼送别挚友孟浩然而创作的离别之作,所以,在演唱此首作品时,必须深入了解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人物性格等方面,充分地对这首作品的情感进行深度分析。

第一乐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演唱此句时眼里应有离别时的画面,情绪应当有些惆怅,仿佛自己站在黄鹤楼旁,想着自己相识多年的好友即将离别。

第二乐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心情由刚才的惆怅转为开心,因为友人去的地方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扬州,此番前去必定有一个好的未来。

第三乐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此句情绪与第一乐句相似,但是多了些许的大气,滚滚流动的长江水将自己的思绪随着友人的舟一同远行。

第四乐句:“唯见长江天际流”。此句的情绪是全曲的最高之处,好友已经离去,望着碧蓝的天空和翠绿的江水,心中对于扬州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融于天地之间。

四、结束语

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演唱技巧。通过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作品的学习和实践,笔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情操和艺术修养,并且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作为艺术道路上的追求者,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我们需要提高自己对美的认识和加强自己对于艺术的感悟,只有自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切实明白音乐作品的意义。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底蕴丰厚,我们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将其结合时代背景,扎根于人民之中,将其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婷婷.探究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特点[D].上海音乐学院,2013.

[2]李允聪.探究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D].中国音乐学院,2021.

[3]刘建平.古诗词艺术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4]刘航佳.诗词飘香 古韵流淌——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分析[J].当代音乐,2018(05):116-118.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
基于主题唱段及演唱形象分析的路径研究
浅析咏叹调《别说我》的艺术特点
唐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中《偷撒一滴泪》咏叹调的演唱技巧分析
艺术歌曲《我的江河水》演唱分析
浅谈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咏叹调》的演唱分析和人物塑造
高山流水 颂知音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浅析亨德尔声乐作品《让我痛哭吧》的艺术构思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