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思维形态

2023-06-27王秀贞

艺术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画

王秀贞

摘 要:中国画中的写意画是较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写意性与情感特征,中国写意画要求应用较为简单的笔墨描绘出具体物象的神韵与形态。本文对中国写意精神的思维形态展开具体探究,希望由此对写意精神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思维发展展开具体探讨。

关键词:写意精神;中国画;思维形态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6-00-03

在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写意是较为主要的精神意境,同时也作为主要的创作手法可表现出绘画的核心思想。因此,在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写意精神的思维形态是中国画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只有良好地体现出写意精神,才可以表现出中国画具体内容的思维内涵。本文以述为基础,首先探究写意精神的具体内容,其次从写意精神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形式展开讨论,最后探究中国画中写意精神的思维形态。

一、写意精神的內涵

写意精神的具体内涵可通过不同的角度加以解释。就写意精神这一词语的具体内涵而言,《辞海》中认为写意是一种中国的独特画风,主要是指通过较为简单的笔墨描绘可以将具体物体的形状与神态表达出来,表现出物体之外的意境;就写意精神的绘画审美本质而言,《书画传习录》的作者明代王绂认为,写意是可表现出绘画者独特审美内涵以及审美体验的方法,在该著作中指出元代人的绘画表达以写意精神为主,绘画者在绘画时的情感与独特审美会通过写意的手法表现在画作中;就绘画的技巧与方法而言,《图绘宝鉴》的作者元代夏文彦在其著作中认为,写意是中国水墨画中的艺术表达手法之一,是我国绘画者在认识世界与感知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方法。因此,综合多个角度的表达与内涵阐述,本文认为写意是绘画描述方式中的多个层面结合体,可良好表达作者绘画时的情感状态与思维精神,因此写意是绘画过程中的独特语言手法,是表达绘画者精神境界的最高形式,而不应局限于某一角度,单纯地将写意局限在某个概念中。

二、中国画创作中的写意精神分析

(一)将现实生活与精神融入中国写意画

中国画作品中有很多作品具有写实派的特征,表达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或者生活片段。与此同时,中国写实派绘画作品中的物体或者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对照物具有高度一致性,体现出严谨认真的造型特点,与此同时,还体现出我国传统中国画的独特审美,不但反映出现实生活与社会公众的情感,还保留了中国画的审美意境,表现出现实生活写意派的独特绘画风格,在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表现中具有独特性。

总结而言,在创作中国画中体现出将现实生活与精神融入画作的写意派优秀画家相对较多,这些画家的画作都体现出了生活特征与实际性,如吴山明的知名画作《藏族老汉》,在该中国画中绘画者应用简单且厚实的线条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生活阅历的藏族老汉绘制在纸上,用笔风格较为奔放,应用简单且粗犷的线条刻画出主角的外貌特征,使得观赏画作的人可以通过外貌了解藏族老汉的内心世界与所表达的情感。这一画作顾名思义,所选择的主题对象符合中国画写意派写实风格的取材要求,所描绘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在绘画作品时的所想所感,是将现实生活与精神融入中国画的良好体现,达到了融现实生活于写意的创作目的[1]。

(二)将情感表达与抒情融入中国写意画

在中国画绘画创作过程中,抒情手法是表达意境最主要也对直接的途径,因此将情感表达与抒情融入中国写意画是众多绘画者选择的创作思路。在绘画界,部分学者将抒情写意的绘画创作手法归类为“新古典”,如此归类的主要原因为许多中国画绘画者习惯在创作中应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创造意境的方法体现出现写意精神。

(三)将视觉语言与审美融入中国写意画

部分中国画学者认为,中国画作为一种意象级的视觉审美艺术,具有高雅的基本特征,体现出较强的可视性与空间立体感,画作中所表达的层次较为明显,使得画作观赏者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可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与审美情感。通过对相关文献及画作梳理可知,20世纪以来我国中国画中的视觉表达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写实造型、形式构成和写意创作。在上述三个方面中,写意创作是中国画视觉表达的最主要方向,借助画作的视觉描绘可以凸显出作品独特的写意精神,反映出作者此时的情感与审美境界。以刘国松的《通流》为例,该作品的色彩层次较为显著,体现出一定的递进性,画作的上层部位为太阳视觉体系,主要颜色为蓝色与紫色;画作的中层部位为余晖视觉体系,主要颜色为红色与粉红色;画作的下层部位为大海视觉体系,主要颜色为黑色、白色与粉红色。这种层次叠加的色彩绘画方式,使得整体的视觉语言体系较为夸张,在反映出写意精神的同时体现出作者的视觉语言与审美[2]。

三、中国画写意精神中“写”的情感基础

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表达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在先秦时期中国画十分注重自然景物的绘制,以自然景色作为主要描述对象。据查阅可知,《周礼·考工记》中提到“画缋之事,杂五色”,这句话中对这一时代绘画的主要内容及精神进行简要概括,也是当时中国画绘画的表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写意精神也有所丰富和完善,汉代王延寿所著作的画论《鲁灵光殿赋》中对写意派画作进行了简单描述,认为“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随色象类,曲得其情”。这句话主要是指中国话的内容以天地间的景物为主,所描绘的内容包含各色各类的景物,但无论是哪一主题都表现出具体的意象,通过绘画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其中“写载其状”要求在绘画过程中准确描绘事物的具体形态;“随色象类”则认为在绘画中去描绘出对象的具体情感,并且这种描绘是较为间接的。《鲁灵光殿赋》是我国首篇描绘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著作,在此之后,魏晋南北朝的许多杰出文人对此加以深入探讨并实践,此后中国画正式变更为可用来抒发思想感情的工具。

部分个体认为应用“写”的方式完成中国画难度较低,但这些人的思维想法存在一定的误区,在绘画过程中根据现实事物以及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描绘在纸上具有较高的难度,绘画者需要劳心伤神。以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郭熙为例,郭熙字淳夫,因此画作具有写实特征而被公众所熟知认可,早年期间曾在四方游历。郭熙曾与他人说过:“拿笔作画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在绘制绘画作品时需要一定的创作条件与创作氛围,如果绘画者的心情不佳或者深情抑郁时,会导致整幅作品的风格与神韵受到影响。因此绘画者可根据自己的不同心情选择对应的题材绘画,元代画僧觉隐说过:“我常常以喜悦的心情画兰,带着怒气的心情画竹”。因此他的作品体现出较强的个人情感,将创作精神融入作品内容,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具有较强的写实性与生动性[3]。

由上述可知,中国写意画中的“写”所包含的范围较多,如“写神”“写心”“写实”等,这些范围是绘画者完成画作的具体环节与过程。自先秦以来发展至今,中国写意画中的“写”伴随着中国画的发展而有所变更,其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也有所发展,逐渐成为格物致知的证道过程。

四、中国画写意精神中“意”的思维形态

中国画写意精神中“意”是指绘画中的心愿与愿望。在《说文解字》中,“意”是“意,志也,从心,察言而之意也”,主要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事物所获得的情感以及自己内心的想法。中国画写意精神中“意”可通过中国画的形神描绘而得到发展。

在宋朝时期,大多数文人非常重视“意”的描绘,此时“意”已经表现在中国画的绘制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全面且深刻的解释与发展。宋代欧阳修曾指出,画作的描绘应该做到画意不画形,主要是指在中国画绘制过程中要将自己的感情全部融合在画作中[4]。

发展至明清时期,恽南田对“意”的追求高度更加高等级,其认为“意”是相同的予以保留,将不同的地方划分出来,在他的观点中,意存在于人中,也存在于画中。

五、中国画写意精神中写意的笔墨表达

中国画写意精神中写意的笔墨表达给观赏者的第一感受是生生不息的笔墨,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形状。在中国画的绘制中所应用的笔墨表达是主要的语言形式,也是传统中国书画价值判断的主要切入点与评判标准,同时也是“写意”的主要体现方式,因此在中国画的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

北宋时期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指出“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主要体现出在中国画的造型立意中笔墨表达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画笔墨精神与思想表达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境界最高等级为“大象无形”,也就是通过绘画者的笔墨表达与审美取向所体现出的情感体验与独特审美,其中所表达的不仅是大自然与世界精妙的物体,同时还是体现画家本质内心的独特语言。因此,笔墨表达不只是中国画的写意技巧,同时还是绘画者精神本质的追求与主要表现,所承担的不仅是中国画的精神传承与美学表达,同时还是哲学文化精神的体现,生动表达出绘画者对客体的观察结果与表现水准。

中国画写意精神中写意的笔墨表达具体可分为两种表达方法,分别为笔法与墨法。其中笔法主要强调对物体外形与状态的表现,在中国画的笔墨表达中应用笔法时主要强调的要点较多,如笔力、笔气、笔韵、笔性等,在应用笔法完成绘画作品时神具是最高的追求境界。其中“意”和“笔”的关系类似于虚实结合,在应用笔法的过程中需做到实处体现虚,虚处体现实,二者融合其中,在应用笔法时不仅要体现在纸面上的魃、钩、擦、点,还要体现出绘画者的思想感情与人生体会,将创作思维与自我修养体现在其中。

我国的书法与绘画同源同法,二者具有紧密联系,在书法中线条可体现出较强的艺术性,可通过多样化的手法表达出背后的写意精神。以草书为例,其中的写意精神与绘画在境界层次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墨法顾名思义是将墨水与水调和,在我国所特有的宣纸上进行晕染与绘画,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也可被称为境界,表达出绘画者此时的思想感情。中国画写意精神中的意境所表达的不仅为气,还体现出一定的势,是绘画者的情感与物体的交融与渗透,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超过事物本身,体现出哲理性的感悟与思想表达。墨在实际应用中可分为五色,绘画者可根据实际需求選择调配想要的墨色。

六、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由上述可知,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写”与“意”具有自己独特的概念与表现形式,中国画中的写意画与工笔画相同,都是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之一,但二者的特征体现出一定的对立性。在写意方面着重强调物体的情感与神情,而工笔画则着重强调事物的具体形态是否符合实际,体现出较强的真实性[5]。

中国画整体强调“写意”,大多应用平面透视法表达画作的神态与韵味,在光影的考虑方面并不加以深入,也不重视其对整个作品结构的影响。在我国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魏晋时代是重要的转折节点,在魏晋早期的中国画写意画中所表达的精神内容并未体现出一定的实质,由于时代的更迭发展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影响,所绘画的内容以传统的儒学为主。随着顾恺之等竹林七贤的出现与发展,魏晋时代的风骨精神逐渐演变成我国优秀中华文化中的主要体现。魏晋时期的特征以开放性的思想为主,此时中国的写意画也逐渐变化为士大夫阶层的情怀体现和表达自己情感的主要物品。自此以后,写意精神开始强调传神,也就是要表现描写对象和绘画内容的精神、内涵,此时写意画中的事物都体现出各自的风采和神韵。根据顾恺之等人所说的“写意要以形入神”,在中国画的写意绘画过程中,绘画表现事物的鲜活灵动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事物内在的特征,引发观察者思考和想象。

七、结束语

纵观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思维形态,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追求。如宗炳、王维的山水画作带有浓郁的闲适意味;唐代王维借鉴佛教的思想观念,作品充满禅意;宋朝的文人士大夫画作简明扼要地表达了他们的兴趣;明清画家徐渭、石涛、朱耷、郑燮等倾情于笔墨,将传统笔墨发挥到极致;现代大写意画家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等人提倡写生,注意异同;现代画家在写意画中注重深度刻画、写实,并尝试吸收素描、油画等不同画种的媒介,极大地丰富了写意的表现手法和内涵。

总之,中国写意画以其抒情的特点和丰富的艺术内涵为国人所喜爱,同时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笔、墨性能。因此,它一直占据着中国绘画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一种流行而雅致的绘画风格。中国历史悠久,每个朝代在绘画上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品质,绘画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不同朝代写意画的内涵向我们展示了时代英雄人物的感受和思想,古人很好地将自己的思想与写意画融为一体。现代中国画要继承写意的优良特点,在继承技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杨威,李卓毅.现代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再认识[J].美与时代(下),2022(06):90-93.

[2]林洁.中国画写意乡愁元素在服饰设计上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2,44(04):80-82.

[3]石岩,王思齐.浅析写意性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的意义与价值[J].艺术教育,2021(10):167-170.

[4]王润.中国画的写意精神[J].国画家,2021(01):59-60.

[5]杨幼梅.语境与回应——当代中国画人物创作的写意精神与人文情怀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11):112-114.

猜你喜欢

中国画
多彩链接(中国画)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紫气东来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康庄大道(中国画)
《早春过秦岭》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