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艺术特点

2023-06-27朱丽

艺术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艺术特点巴黎圣母院艺术歌曲

朱丽

摘 要: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是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以法国浪漫主义领袖、法国小说家雨果的经典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为创作背景,诠释了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本文从歌曲创作背景、音乐结构、演唱特征等方面对其進行探析,以便在今后的演唱中更好地演绎这首作品。

关键词:艺术歌曲;巴黎圣母院;敲钟人;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6-00-03

一、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音乐特征分析

艺术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取材于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经典小说《巴黎圣母院》,小说以敲钟人——集真善美与丑陋于一身的卡西莫多为主要人物角色,描述了从小被人嘲笑、欺负,驼背、独眼、跛脚、又哑又聋的卡西莫多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制度,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心灵与肉体,崇高与卑劣的冲突与毁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悲剧美学价值。

(一)曲式结构分析

歌曲是单三部曲式结构的艺术歌曲,调性是f小调,4/4拍子,曲式结构如图1所示。

歌曲调性是小调性,带有一种忧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前奏(1-10小节):调性为f小调,中板的速度,4/4拍子,很强的力度,开始运用了一个离调柱式和弦,模仿了巴黎圣母院教堂庄严、肃穆的钟声,仿佛直击灵魂深处的沉重情感,接着以快速上行的十六分音符,每小节低音全音符柱式和弦保持一小节,力度增强,音区变高,柱式和弦转位进行,营造了一种庄严、紧张的音乐情绪,后出现三小节连绵不断的切分节奏进行,力度变为中强,动力性增强,推动音乐进行,为歌曲主题的出现做了感情铺垫,最后一小节以快速的主和声的十六分音符的琶音进行,力度变弱,仿若倾诉的口吻,带人进入回忆的思绪中,平稳引出歌曲(见谱例1、谱例2)。

A段(11-22小节):歌曲伴奏为连绵不断的十六分音符的一四五级的琶音进行,明确了歌曲的调性,营造了平稳的音乐情绪,仿佛在回忆往事,推动音乐的发展;歌曲以弱起开始,衬托音乐氛围,使歌曲具有律动感,力度中弱,开始四度跳进上行,第3小节七度大跳上行,同音重复,仿佛一遍遍地在诉说着往事,带人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第5和第6小节六度上行跳进,保持同样的空八十六八的节奏音型,加强了强调的语气,此起彼伏,绵延不断;第7小节,六度上行跳进,四级音同音反复进行,音乐情绪得到转折,保持相同的节奏音型,旋律进行,加强描述的语气,最后节奏变为小切分节奏,使得旋律和节奏富于动感,落于属音上,语气哀婉,平稳进入间奏(见谱例2、谱例3)[1]。

间奏(23-24小节):力度加强变为突强,最低声部二度全音符柱式和弦进行,第1小节上方伴奏主和声柱式和弦前加原样和弦的前倚音转位上行,和声有力饱满,第2小节运用离调和弦,增强音乐的紧张感,保持相同的力度与节奏音型,推动乐曲进入高潮,衔接B段。

B段(25-32小节):伴奏保持与间奏相同的节奏音型,力度突强,歌曲旋律八度向上跳进后同音反复进行,情绪热烈激越,表现了敲钟人卡西莫多震天的愤怒,后通过三级和弦的琶音进行引出C段。

C段(33-40小节):伴奏音型空八十六的小切分,富有动力性,弱起开始,音区下移,旋律四度向上跳进后保持同音反复进行,每一乐句开始前拍小切分后八分节奏再接小切分节奏的进行,乐句间保持相同的节奏音型,39小节旋律级下行,音乐情绪回落。

尾声(41-60小节):弱起,旋律六度大跳进行,音区提高,主要围绕降A音进行,前8小节的反复,力度变弱,衬字“啊”在高音区不断重复进行,仿若主人公撕心裂肺的呐喊,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情绪激烈,是对歌曲主题的总体回顾,表现对现实的无奈;最后12小节重复了C段主题旋律,呼应总结了全曲。

(二)旋律特点

A段旋律进行平稳,弱起开始,在中音区不断重复和流动进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便于记忆,旋律优美,给人以美的感受;B段旋律开始八度大跳进行,后在高音区持续,情绪激烈,与A段旋律进行形成反差,情绪对比强烈,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特点;C段旋律回落重复,保持AB段旋律的弱起进行,情绪回落;尾声旋律围绕主音进行,巩固调性,旋律拉宽,弱起,富于动力性,一字多音的进行形态丰富了歌曲的情感内容,进一步升华歌曲主题,最后重复了C段主题旋律,主音长音结束,呼应总结了全曲,回味无穷。

(三)歌曲伴奏

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与声乐同等重要,伴奏与人声相辅相成,是音乐进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旋律交织紧密[2]。

在歌曲的前奏中,开始采用了极不和谐的柱式和弦,模仿了庄严肃穆沉重的钟声,八分节奏的柱式和弦转位上行后变为小切分节奏,使音乐非常富有动力性,为声乐的演唱奠定了庄严沉重的情感基调,暗示着风雨即将到来。

歌曲第一段伴奏为十六分音符的琶音进行,这样使得歌曲非常富有流动性,营造了回忆的情感基调,将人们带入回忆的思绪中;间奏前倚音柱式和弦强调转位上行,音区升高,模拟了浑厚洪亮的钟声,推动歌曲情绪到达高潮;歌曲第二段伴奏保持间奏进行形态,不断地模拟震天动地的钟声,仿佛在愤怒地控诉;第三段与第二段的伴奏为绵延不断的小切分节奏,使得乐曲情绪得到回落,与第二段伴奏形成强烈反差,表现了悲剧性的艺术创作特征。

由此看出,在这首艺术歌曲中,伴奏的音型、节奏、力度、织体、和声布局、力度等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歌曲的结尾部分运用了第三段的伴奏进行形态,主题与前奏交相呼应,暗示历史的车轮依旧继续前进[3]。

二、歌词分析

歌曲总共有四段歌词,整首歌曲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出现,描述了敲钟人卡西莫多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当时法国人性的扭曲,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一段歌词:歌词回顾讲述了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圣母院的教堂中,有一个敲钟人叫卡西莫多,他的长相丑陋,但是心灵善良,“年复一年,岁岁月月”,表现了敲钟人单纯朴素的敲钟生活。第一段歌词通过丑与善的对比,表现了音乐的艺术特征,塑造了敲钟人卡西莫多善良的人物形象。

第二段歌词:“总是默默”“却”“世态炎凉”等字眼,描述了卡西莫多对这个社会的淡然与无奈;“含辛茹苦”“高尚纯洁”“终未逃脱”等字眼描绘了当时人性的丑恶,黑暗的社会制度[4]。

第三段歌詞:反复重复了钟声音色的浑厚响亮,声音震天动地,势不可挡,表现了敲钟人卡西莫多无限地悲愤情感,渲染了主人公对残酷现实的愤懑。

第四段歌词:“他宁愿陪伴那死去的吉普赛姑娘,了却他那一颗早已冰冷的心”,歌词反复地强调,表现了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深沉的爱。一个“啊”字增强了悲剧色彩,给人以一种心灵的碰撞,歌曲歌词简约质朴,段落分明,主题清晰。

三、演唱特征分析

(一)咬字归韵

歌曲演唱中,正确的咬字归韵能使我们的歌唱富于美感。在歌曲演唱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些吐字咬字的问题,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中,“在”字要准确有力地唱出来,但是口腔需要一定的控制,“在”字演唱得不规范就会使气息上浮,不平稳不流畅,所以演唱歌曲时,我们要求每个字都要有所控制地有力地唱出来,歌曲演唱中要求“字正腔圆”,规范的咬字归韵能够促进声乐的演唱,声音才会变得圆润,每一个字也不会显得模糊,字义更为清晰,才会持续保持正确的口腔状态和科学的发声[5]。

(二)头腔共鸣的运用

在声乐的演唱中,头腔共鸣虽然被频频提及,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声乐学习者来说,演唱时真正做到头腔共鸣是一大难题。首先,头腔共鸣需要连贯循环的呼吸,那怎样才能做到连贯的呼吸呢?连贯循环呼吸需要我们的身体保持放松,同时心情的放松也很重要,呼吸强调自然呼吸而不做作,不乏自然地吸一口气,你会感觉到小腹特别空,人的小腹、胸腔、鼻腔、头腔有一个集中的点,呼气时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平稳呼出,换气时同样也是如此,呼吸连贯是做到头腔共鸣的基础,切记只为呼吸而去练习呼吸,呼吸的深浅要依据作品的需求来选择,而这首歌曲就要求我们需要有浑厚、循环流动的气息方能较好地演绎。其次,头腔共鸣需要保持积极的面部状态和演唱状态,比如微笑,面部肌肉有力提起,为良好的歌唱状态让出空间,鼻咽腔打开,这样声音就会有穿透力和有空间感。最后,合适的力度,空空的口腔状态,也有助于头腔的共鸣。在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中歌曲的高潮部分,大跳的音程,需要我们能自然地快速换气,呼吸流畅,空空的口腔,积极的面部表情,良好的头腔共鸣,小腹力度的支撑,方能表现出铿锵有力、震天动地的钟声[6]。

(三)循环自如的气息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这首艺术歌曲的演唱对于很多声乐学习者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需要演唱者能够自如地控制歌唱的气息。能否正确地使用歌唱的气息,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演绎好声乐作品的关键,是衡量声乐演唱水平的一个标准,没有科学的演唱气息,是歌唱者学习进步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如对于歌曲A段的演唱,A段密集的切分附点节奏型,弱起,同音反复的平稳旋律的进行,要求声乐演唱者气息足够下沉的同时又要掌握声断气不断的演唱技巧,气息能循环流动的同时又要在演唱时能够均匀地送出,这就需要声乐学习者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气息的练习,对不同的声乐作品要选择合适的呼吸方法,而不是一以贯之;歌曲B段的八度大跳的演唱需要演唱者拥有浑厚的气息,在演唱完一个乐句时气息能瞬间下沉至丹田,全身的力度也需要快速加强,能快速为下一乐句八度的大跳演唱做好准备,下沉有一定控制的同时又不能失去气息的流动性。

(四)以情带声

音乐作品是服务于人的,若是脱离了人的情感属性,那便没有了任何意义,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具有悲剧性的色彩,卡西莫多是一个身世悲惨的人物,悲剧情感在演唱过程中应该得到体现。

歌曲第一段叙述了卡西莫多丑陋的相貌,悲惨的身世,但是他拥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演唱这一段歌词时,应该声断气不断,声断情不断,叙述性地表现卡西莫多这个丑与善的人物形象;歌曲第二段描述了卡西莫多高尚的人格,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在刑台上遭受折磨,演唱时需要演唱者唱出对卡西莫多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其悲惨命运的惋惜与同情;歌曲第二部分,浑厚响亮的钟声传达了敲钟人卡西莫多的愤怒,演唱者应将自己置于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中,达到与歌中角色相融;第三部分情绪回落,表达吉普赛流浪艺人爱斯梅拉达被处死,而主人公却无可奈何,以及对爱斯梅拉达至死不渝的感情。“啊”字尾声部分,是全曲最高潮部分,表达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人性的丑恶,以及对广大底层民众的同情之情。

四、结束语

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是一首艺术歌曲,歌曲A段舒缓的旋律叙述了敲钟人的故事,与B段八度大跳跌宕起伏的旋律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敲钟人内心的愤怒、悲愤欲绝,歌曲情绪形成强烈反差,具有较强的戏剧性;独具特色的伴奏与旋律的交融,传达了“真善美”的心灵,也显示出我国艺术歌曲的魅力和独特的创作手法。通过分析其艺术特征,让我们对此歌曲的演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启发,在今后演唱这首作品时,更能把握住歌曲的艺术特点和情绪情感,深刻诠释其所蕴含的人类纯洁的“真善美”的高贵品质,时刻警醒自己做一个像卡西莫多这样善良的人。

参考文献:

[1]赖丽.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作品论析[J].音乐创作,2013(04):159-161.

[2]唐悦.艺术歌曲钢琴部分写作手法类型初探[D].沈阳师范大学,2011.

[3]张桂宝.真善美的赞歌——为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伴奏有感[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9(02):45-47.

[4]东青.尚德义艺术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之艺术特征[J].艺术评鉴,2016(04):40-41.

[5]杨敏娟.浅谈艺术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演唱分析[J].明日风尚,2020(17):123-124.

[6]谢金玲.论艺术歌曲《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艺术特征与演唱诠释[J].艺术评鉴,2017(06):146-147.

猜你喜欢

艺术特点巴黎圣母院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巴黎圣母院之殇——纪念巴黎圣母院
拯救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玫瑰三愿》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思想
文学作品与舞蹈的艺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