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曼钢琴组曲《蝴蝶》演奏分析

2023-06-27吴梓汇

艺术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演奏分析舒曼蝴蝶

吴梓汇

摘 要:罗伯特·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音乐家。他创作的音乐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时代特色。《蝴蝶》是舒曼在1830年至1839年间创作的钢琴套曲,在作品中,舒曼把音乐和文学结合在一起,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同时在乐曲中舒曼特殊的双重性格和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使音乐变幻莫测、多姿多彩,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钢琴组曲《蝴蝶》所表达的故事内容分析,结合作品创作背景,对作品节奏的把握、力度的控制、音色的处理、踏板的运用以及技巧的训练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揭示作者的内心情感,更好地詮释作品。

关键词:舒曼;演奏分析;蝴蝶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6-00-03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在十九世纪开始兴盛,自由平等的思想开始在人民群众中蔓延和扩散,同样的,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也有这种特质。舒曼就是浪漫主义中期十分有代表性的一位音乐家,他的音乐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1830年到1839年舒曼创作了《蝴蝶》这一钢琴作品,这几年是舒曼音乐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音乐和文学天赋上的得天独厚,舒曼的音乐创作经常与他喜欢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关联。他在1832年4月15日将一份初版副本献给母亲以及三位嫂子,他解释了《蝴蝶》中涉及的文学典故,同时在附信中这样写道:“恳请各位嫂子读让·保罗(Jean Paul)《年少岁月》(Flegeljahre)的最后一幕,《蝴蝶》的本质就是把假面舞会变成了音符。”

舒曼的《蝴蝶》选择了标题性音乐,使用全新的钢琴体裁——套曲,《蝴蝶》是舒曼创作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钢琴作品,同时在学习钢琴演奏的时候,这也是必学曲目之一。

一、舒曼简介及《蝴蝶》的创作背景

(一)舒曼简介

1810年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诞生了。他的父亲是一名出版商,热衷于文学和音乐创作,受父亲的影响,音乐和文学对舒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父亲去世之后,因为母亲的缘故,他在1828年来到了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专业。但是在两年之后,他仍旧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并且打算为自己的热爱做出努力,他写信告知母亲希望学习音乐专业,母亲看到了他的真诚,也做出了让步。舒曼希望能够快速地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和技术,为了达到速成的目的,他对自己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比如在演奏中强迫自己放弃使用某一根手指,加强其他的手指练习,但是因为长时间进行超负荷练习,舒曼的手指在1832年6月份受到很大的损伤。但他仍然坚守在音乐道路上。他作为乐评人,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在他的感情经历中,他与克拉拉的交往被维克阻拦,在此时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舒曼结合他自身的音乐天赋以及文学天赋加之其家庭、爱情等的影响,使其创作的作品具有极大的独特意义。[1]

(二)《蝴蝶》的创作背景

舒曼出生的年代是浪漫主义盛行的十九世纪,所以浪漫主义对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进行音乐创作的时候,他追求奔放的情感表达,同时作品中也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他对自由和激情的向往。1828年到1831年《蝴蝶》正式完成,这一作品以让·保罗的《少不更事的岁月》最后一章《幼虫之舞》的场景为中心徐徐展开。舒曼强调音乐和文学的关系,《蝴蝶》具有强烈的隐喻性,舒曼的作曲形式是不受拘束的,他创作了套曲体裁,在标题的运用中他选择了自由脱离乐曲的标题,不拘于任何形式。

二、《蝴蝶》的演奏分析

(一)节奏的把握

在《蝴蝶》这一作品中节奏令人感到惊艳,节奏型十分丰富,并且变化灵活。比如,切分节奏型、附点节奏型、重拍后置节奏型。创作中舒曼十分擅长错位重音以及重拍,这种音乐风格进一步促使音乐展开,让听众有一种重心失控的感受。舒曼的节奏一直以来都是变幻莫测,很难去预测的。

例如:第八段《招供》9-16小节。

bD大调,3/4拍,整个舞曲充满了庄重、华丽的氛围,在舞曲的一开始应该是重音,不过舒曼对此进行了调整,重音放到了后面第三拍,由波罗乃兹节奏变为了玛祖卡的节奏,重拍位置随意,不限于第一拍,力度记号在前八小节中的f成了p,给听众传递了一种不安的感受。

第十一段《急忙》44-47小节。

左手织体选择切分节奏,右手的旋律里面交叉八度的装饰音,保证装饰音明确短促。在使用这组节奏的时候,进行乐曲的演奏时要强调左手大指的切分重音,通过手腕为左手做好协助工作。让1指和5指完成拉伸,强调音符的重量转移。

第一段《化装舞会》1-16小节。

此处由多种节奏组合而成,注意附点节奏,第9-12小节右手犹如蝴蝶煽动的翅膀轻盈,左手始终是三拍子舞曲节奏。注意延留音以及空拍要严格按照谱子完成。

(二)力度的控制

由于舒曼受到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思想十分跳跃,追求自由,敢于表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舒曼喜欢在作品中利用力度记号传递情感,增加乐曲的层次,强调作品的感情。

例:引子部分1-6小节。

引子一开始,假面舞会就拉开了序幕,此处使用的开场模式相对简单,让观众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在前面的四小节弹奏过程中,保证指尖力度是mf,第三小节的sol是向上进行的一个节点,让人有所期待;仿佛让观众看到自己的眼前有一个自信挺拔的舞者缓缓地步入舞池中,后面两小节力度为p,在进行练习的时候笔者对指尖力度把握相对不准确,在探索学习中发现需要轻巧触键,指尖不能发虚,应当更加坚硬,所谓“使大劲、弹轻音”,可以发出更贴合作品内容的音色。就像是一位美丽的少女,轻提裙摆,缓缓向对面儒雅的绅士行礼,第六小节的自由延长记号是为舞会开始做准备的。

第五段《维娜》1-15小节。

这部分第9小节开始运用sf记号,突然变强,与前面优美的乐段形成对比,诉说着故事的反转,此时突强的和弦注意指尖要牢牢抓紧,运用腰腹发出的力量,把重量放在琴键中。小字2组与小字组之间的切换要注意时值,此处笔者在练习时拿出来单独练习对位跑动。第13小节开始力度记号变为p,左手低音作为坚实的背景衬托与高音sol形成呼应。此乐段力度记号变化丰富,练习时应严格按照乐谱标记进行练习。

(三)音色的处理

这一作品里面有大量的复调形式写作手法,很多都是四个声部的旋律,也就是“高音部,中音部,中音部,低音部”,因此想要精确地弹出更贴合作品的音色效果,需要大脑清楚地控制每个声部,做到细腻的处理,在这里需要分声部练习。

复调音乐一般来说声部比较多,它们相互叠加之后增加了乐曲的层次,让作品更加丰富,舒曼写作时,多次运用复调写作技巧。为了凸显声部的不同,演奏者进行练习的时候应该划分声部练习,防止把不同的声部搞混。

例:第五段《维娜》1-10小节。

前两小节,左手弹奏两个声部,右手弹奏主旋律,在第三小节,左右手各自弹奏一个声部,左右手都有复调存在,练习中选择分声部练习,强调旋律,所有的声部都因主旋律变化而渐强以及减弱。声音低于主旋律。

在《蝴蝶》的音色处理中,笔者除了注意到纵向的复调形式,还有横向的线条形式等。在处理具有“歌唱性”线条的乐句,往往更需要技巧的运用。

第七段《交换假面》1-13小节。

此处的歌唱性要通过手腕帮助来实现,旋律向上进行与向下进行交替。在这一段音乐中,有明显的歌唱性,要求第一段手腕自下而上实现右手上行,然后自上而下实现下行,并且利用画圈的模式将旋律完美地衔接。

(四)技巧的训练

例:第一段《化装舞会》1-8小节。

此段落是3/4拍华丽圆舞曲结构,舞会开始,瓦尔特、乌尔特、维娜的爱情故事也拉开序幕,右手主旋律线是八度级进跑动,在练习时,笔者认为右手的八度倒指连接是有难度的,通过分手练习来解决。先练习单音旋律,弹奏八度的时候可以保证旋律更加悠扬。

第二段《巴尔特》1-6小节。

随着双手琶音上行跑动,然后双手交替八度下行,这几小节音型组合形象地描写了瓦尔特匆忙进屋的情境。笔者在这一乐句进行反复练习,是有较快跑动速度的乐句,弹奏时要一气呵成。明确的大臂落键,双手发力力度均匀,塑造瓦尔特匆忙、急切、年轻气盛的人物形象。

第十一段《急忙》32-35小节。

右手分解八度:分解八度是声部和声部的呼应,弹奏中,精准控制右手1指和5指的力度,实现声部呼应。高音部声音嘹亮,通过大指弹奏中声部,要确保大指有足够的力度,同时和左手大跨度分解和弦切分节奏对位。

第九段《愤怒》1-42小节。

笔者认为,这部分的难点是手指跳音,第二行开始整个乐曲旋律都是连续的断奏八分音符,旋律属于四个声部,力度标记是pp,这里表达的情景是兄弟两将面具进行交换的情节。此处练习弹奏的时候通过手指指尖跳音进行演奏,并且保证指尖触键的时候是轻盈、集中并且坚硬的。在练习时,笔者多次分声部练习,以免造成混乱模糊、不清晰的跳音音色。

第十一段《急忙》12-15小节。

在这里进行演奏的时候需要右手跑动,练习的时候先是高抬指慢速练习,慢速是需要手指提前准备好的,随着跑动的上行与下行来渐强或渐弱。在这一乐句,音乐的连接性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手腕横向带动把每个指头衔接起来,加上手指力量转移,情绪也要逐渐饱满、一气呵成。

(五)踏板的运用

踏板是钢琴“身体”的一部分。《蝴蝶》里有清晰的踏板记号,能够结合各种演奏手段和效果进行优化。

例如:第八段《招供》9-16小节。

这一段落具有明显的圆舞曲特点,通常3拍子的踏板要做到强拍踩下,不过此处属于特殊的玛祖卡节奏,重拍放在第三拍上,所以此处踏板笔者处理为强拍踏下去,体现出动荡的节奏特点。

第五段《维娜》1-10小节。

踏板的合理使用是基于和声的变化。第五首《维娜》属于四声部的复调形式,当踏板使用不恰当,会导致四声部混乱,演奏者应该在和声基础上运用踏板,才可以保证复调层次的清晰。

第十二段《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46-71小节。

左右有25小节的持续低音,左手对于两个声部进行控制,跨度达到八度以上,所以使用立式钢琴的延音踏板没办法同时实现持续低音和另一声部旋律的清晰明确,因此要选择三脚架钢琴左踏板。弹奏过程中,一直踩下钢琴左踏板,确保低音效果持续,同时右踏板要结合音响效果进行调整,防止混乱的音效。[2]

三、《蝴蝶》的艺术特征

(一)《蝴蝶》中的文学性的表现

舒曼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让他在音乐创作上有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他对于文学的思考和情感都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表露无遗。舒曼的艺术作品中充满了浪漫、愉悦与自由,浪漫主义文学也对舒曼的音乐产生了深远而不可磨灭的影响,同时赋予了他的作品强烈的幻想性。

对于舒曼的作品《蝴蝶》来说,他在文学中得到感触,产生情感,在自己对于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上,将音乐和让·保罗的《少不更事的岁月》进行融合,通过音乐来描述故事,传递情感,带给听众的又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文学作品的感受。

《蝴蝶》里面的主要人物有三个,双胞胎兄弟巴尔特以及布尔特,另外就是女主人公维娜。在整部作品中,舒曼选择了十分多元和丰富的音乐风格以及音型和节奏展现两个男性角色迥异的性格。同时故事围绕着三个人之间的爱情进行,把音乐和文学融合起来,采用多变节奏型以及优美的旋律将人物的形象刻画得更加立体,采用各种大小调转换以及和声变化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化装舞会、人物和人物心理状态。所以从文学和音乐的双重角度上看,《蝴蝶》这一作品对于西方钢琴音乐发展史来说都是十分优秀的文艺作品。

(二)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对舒曼钢琴创作的影响

对于浪漫主义时期来说,文学作品摆脱了很多方面的桎梏和约束,作家更喜欢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情感。舒曼的钢琴创作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很大的影响,除了《蝴蝶》之外,他的《森林情景》《童年情景》一系列的作品都带有着浓郁的文学气息,还有在1838年,舒曼阅读了德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夫曼的作品,从书中的人物克莱斯勒身上得到了某种共鸣,由此创作了《克莱斯勒偶记》;在1848年他也因为在阅读拜伦戏剧诗《曼弗雷德》之后深有感触,创作了《曼费雷德序曲》。因此不难看出舒曼的作品标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3]

四、结束语

罗伯特·舒曼是一位浪漫主义时期十分优秀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浪漫主义时代特色明显。在《蝴蝶》钢琴组曲中,刻画了一场充满浪漫的假面舞会,讲述着主人公美丽的爱情故事。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不协和音程以及丰富灵活的节奏型,多变的调式调性,将一样的旋律放到多部作品里面,和声色彩具有层次性,组织结构不拘泥传统。并且通过标题性音乐创造了全新的套曲體裁,可以说舒曼的《蝴蝶》是浪漫主义时期里程碑式的音乐创作。

参考文献:

[1]翁含微.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音乐特征及演奏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2.

[2]李斓轩.浅析舒曼钢琴套曲《蝴蝶》(Op.2)踏板的运用[D].河南大学,2019.

[3]张楠楠.舒曼钢琴组曲《蝴蝶》分析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演奏分析舒曼蝴蝶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为了蝴蝶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dumka》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司鼓在潮剧舞台的作用
斯克里亚宾b小调练习曲Op.8,No.3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
捉蝴蝶
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捉蝴蝶
找找看
2014德国法兰克福展看舒曼钢琴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