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演奏中演奏者对音乐性的把握与展现模式分析

2023-06-27刘梦阳

艺术大观 2023年6期
关键词:拉威尔音乐性钢琴演奏

刘梦阳

摘 要:钢琴演奏作为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艺术,表现力十分丰富,对于音乐性的把握必不可少。《水妖》作为拉斐尔《夜之幽灵》中最丰富多彩和最具美感的部分,整体情绪基调比较悲伤,展现了水妖变幻莫测的心理变化,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必须对作品意境加以理解,把握整体,利用合理的演奏方式使故事被完整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钢琴演奏;音乐性;《水妖》;拉威尔;情感变化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6-00-03

拉威尔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水妖》利用起伏的旋律线条,深刻展现了音乐的流动性,表现了“水妖”对她爱慕和幽怨的倾诉。整部作品不管是演奏技巧,还是音乐风格,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但体现了钢琴演奏的更多可能性,还有效丰富了钢琴色彩与音响等层面的音乐表现力。因此,在实际演奏过程中,需重点对其音乐性进行把握,赋予作品以灵魂和生命力,使听众真正走进作品的演奏情境中,激发共鸣。

一、钢琴曲《水妖》创作分析

(一)情感变化

《水妖》是整个《夜之幽灵》套曲中情感色彩变化最为丰富的一首曲子,整体变化趋势遵循同名诗作的基调。正如诗作开头,并未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曲子也是如此,直接通过ppp极轻的力度伴随右手迅速且重复的和弦作为开端,这也正好成了整首曲子的中心以及韵律发展的动机[1]。这种在前几小节所营造的安静神秘氛围,给听众带来了无限遐想,尤其是高音区闪烁的和弦,更让听众仿佛进入了安静的夜空以及深沉的湖水之中。

左手旋律主题首次出现的时候,好像将水妖直接引出了水面,并跟随诗作当中的安静氛围与水妖的心理特征,最开始并未有过多音调上的变化,后来在水妖的歌声下,音乐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尤其是对旋律再次重复时,已经不再使用单音,而是分解八度,营造出了一种激动但却不安的氛围。后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音调开始有所变化,带给人一种不祥预兆,这也与诗作当中水妖开始的不耐烦相呼应。主旋律最开始出现在低音区,也就是第33小节,之后开始出现了一段具有舞蹈特性的音乐,好像水妖在应用她的魔法,体现出了其顽皮的性格,但这段欢快的音乐并未持续多久,因为诗作当中对方拒绝了她,且水妖掀起漫天水浪,这时候音乐演奏几乎应用了所有琴键对这种氛围进行营造,当这段“狂风暴雨”过后,音乐又开始变得柔软和脆弱起来,最后达到最低谷,这时音乐也静得可怕,只有右手部分的独白[2]。但不久又马上从低音区迅速进入,并从pp到ff的力度滑到高音区,来回变换,直至消失,只有结尾部分通过琶音对诗作的最后一句的“雨水”“玻璃”“流淌”进行描绘。

(二)音乐特征

1.旋律

在《夜之幽灵》中,《水妖》最以旋律见长,无论是线条感,还是律动美,都得到了充分展现,也基本奠定了整首曲子的情感基调与性质。其中“水妖”和“尘世的姑娘”就是利用旋律线条勾勒而成的,形成了乐曲的两个主题旋律,并在音乐中的每次出现都使用了不同和声、织体和调性调式进行体现,使得水妖和凡人之间对话的推进以及故事的发展得以充分展现。主题一在旋律密度层面上,基本以前缓后紧的方式进行排列,使得水妖的歌声呼之欲出;主题二在旋律层面上则主要体现在具有诉说感的等分节奏中,体现了凡人回想起尘世的姑娘时而拒绝了水妖。在乐句的流动当中力度开始逐步递进,音域也渐渐宽广起来,情绪也更为激烈。

2.织体

一是震音织体。乐曲最开始右手高声部就是震音织体,并始终贯穿全曲,伴随音乐的发展以及主人公情绪的变化进行形态转变。比如第14、15小节,其音域有所扩大,音型有序排列,整体形成了高低错落和水波荡漾的演奏效果;第41、42小节中,织体应用了单音和音程相互组合的形式,特别是单音的大量应用使得织体厚度减轻,营造出了轻盈雀跃的感觉[3]。

二是琶音织体。拉威尔绝大多数创作的与水有关的钢琴作品都会应用琶音织体。比如,在《水妖》的第16-21小节中,就在乐曲第一部分的震音音型当中融入了一些琶音织体,使得音响效果更为丰满,声音色彩也更加多樣。在37、38小节中,左手琶音织体和右手简化音型的震音织体之间同步进行,使得演奏更具层次性,展现出了水浪涌动的效果。在66、67小节中,由左右手同时进行弹奏,音域也基本拓展到了整个键盘上,且彼此错落交叉的节拍使得织体声部的音符基本都能单独出现,给听众营造出一种碎落和凌乱的美感。

三是双音织体。在第57-61小节中,出现了四音为一组的双音音型,使得水浪涌动的效果扑面而来。

3.和声

在该乐曲中,最为典型的则是平行和弦,就是和弦连接行进时,内部所有音程关系都保持平行统一的序进性,这是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当中最常见的和声语言。由于这种平行运动的方式使得常规调性调式的功能和倾向被破坏,所以听起来更加跳跃和荡漾,使得乐曲的音乐色彩更加浓厚,能带来一种光影流动的感觉。在62-65小节中,伴奏织体和旋律声部同时应用了平行和弦,伴奏琶音将每小节作为单位变换和声,右手声部则是将每个和弦作为单位不断向上递进,这就使得旋律线条和音乐色彩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钢琴曲《水妖》演奏中音乐性的把握和展现

(一)掌握作品内涵

在钢琴演奏之前,需针对曲目的实际创作背景、意图和作品风格进行分析把握,以在真正演奏当中可以融入和作品情感基调相符合的情绪内容。《水妖》是《夜之幽灵》的第一部分,是拉威尔根据诗人伯特兰的同名诗歌创作的,讲述了水妖爱上凡人的伤感爱情故事,以旋律见长,属于印象主义曲目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首乐曲。该乐曲整体结构精练,共有92小节,生动丰富地描绘出了水妖优美的吟唱以及急躁悲愤的情绪,使听众从头至尾都能感受到“水”的变换和乐曲的流动性。

印象主义的音乐作品基本都是描绘生活风俗或自然景物,整体篇幅较小,以彰显作者的主观感受与直觉。音乐状态方面也以朦胧见长,使人有一种处在幽冥缥缈氛围当中的感觉。拉威尔作为一名印象主义的代表创作家,音乐作品也都是通过较短的音乐主题呈现的。《水妖》在多个部分都突出了瞬间印象,利用轻柔的和弦以及单音重复对涌动的湖水以及水妖飘逸的身形进行描绘,同时也应用了丰富的和弦色彩对湖水潋滟的形态进行了刻画,从侧面展现出了水妖的妩媚。从整体上来看,这首作品好像一部具有流动性的音乐影像,无论是起伏的旋律,错落的织体,还是变化的和声都使音乐本身流动的美感倾泻而出,和原诗作之间相互交缠,层层推进。

(二)把握演奏技巧

在《水妖》当中,拉威尔将钢琴在音响层面的交响性、立体化、色彩性以及画面感进行了充分发挥,使音乐内涵更为丰富,更具表现力,也从一定层面上挖掘出了钢琴的技巧形态。从整体演奏层面来看,《水妖》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悠长的旋律线条以及密集轻盈的伴奏织体,并在乐思的逐步深入下,伴奏织体也愈发复杂,音域开始拉宽拉大,音符变得十分密集,特别是两只手要同时对旋律线条和伴奏进行处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演奏技巧难度。

1.右手震音

在该作品中,曲子最开始为了体现静谧的湖面,营造出朦胧的环境特征,直接利用了震音。其难点就在于左手单音旋律演奏十分安静,伴奏比旋律还要更轻,且伴奏的重复颤音利用和弦的形式展现,所以手指的音色与音量控制难度较大。基于此,在演奏过程中,一是要缩小动作幅度,手指和琴键之间保持紧密距离,最好贴键,手指尖要具有弹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手指力量直接传递到琴键上,有效控制琴键击弦,防止手指和琴键在相互接触时产生敲击感,也能规避生硬的撞击声,同时还能保持音色的清晰度[4]。二是将和弦震奏高音凸显出来,且根音和三音都要保持弹奏的轻巧度,以使音响效果更具立体感,音色更加透明,和“水”的流动性特性保持统一,营造出水妖在水中的画面感,保持音乐的整体意境。

2.双手交替

在音乐的逐步推进下,情绪色彩更为浓厚,旋律与伴奏的音域范围变得更加宽广。为在保证旋律线条延续性的同时,使伴奏幅度以及音响的流动性得以保持,乐曲还通过双手交替演奏融入伴奏织体。基于此,在演奏过程中,一是要注重音色的层次性,尽可能将旋律和伴奏音色区分开,在抓住旋律线条的同时,保持伴奏的流动感。二是触键时以指尖应用为主,下键可以适当深入一些,通过第一关节指尖将琴键勾住,以发出圆润的唱歌音色,体现诗作当中水花溅起的感觉[5]。伴奏中的触键可以应用指腹,下键要尽可能浅一些,与水的形态相互关联,使音色始终保持绵软的感觉。三是在交替演奏旋律的过程中必须确保音色的统一性,比如在第53小节中,双手交替过程中不能出现不均匀的音响,相互衔接要不露痕迹,力度要轻柔。

3.三度双音

在该作品中,最大的难点之一则是三度双音演奏。拉威尔为了让整体音响更具交响性和立体化,伴奏织体从59小节开始到60小节变成了十分轻盈密集的双音,左手旋律音域也有所拓宽,再加上低音声部的加持,使得音响更为宽厚和深沉,深刻体现出了水妖的悲痛情绪。在这一段当中,水花逐步溅起,在演奏技巧方面需特别注重动作的连贯性,而这则需要纯熟的指法,尤其是双音跑动呈现出下行阶梯感,必须依赖于大拇指与手腕之间的跨越,也就是保持双音当中一个外声部音符,这不仅能使双音弹奏更具连贯性,还能给下一个双音弹奏提供过渡。此外,基于音群走向,还可以应用手腕保证动作的连贯性,并使力量传递更具方向感,缩短空间距离,减少运动时间。

4.控制音色

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往往包含了对声音的想象以及对意境的感受,实际演奏时需基于对作品整体内涵的理解,将内心的想象力和对声音的感受发挥出来。比如,《水妖》当中的伴奏织体,就可以对水的形态进行联想,如最开始的微波潋滟,中间的涌动起伏,高潮的汹涌澎湃,最后的宁静复归,从而掌握光感的运动性以及画面的色彩性[6]。其中色彩性是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当中的一项主要元素,也是进行音色想象与控制的根本依据,在作品中基本都是利用微小的音色转变与比对凸显。基于此,在演奏时就可以基于音色选用适合的触键方式。如该作品最开始描写了水妖将要从水中出来,弹奏时音色应尽可能神秘、安静和柔和,所以触键也需要轻柔,动作幅度小。

5.控制踏板

在印象主义钢琴曲中,光线和色彩变化的表达就在于对踏板的合理应用。一是要注重右踏板的深浅层次,如在曲子最开始,整体描绘了水妖出水之前的宁静与神秘,氛围十分朦胧,这时则可以利用踏板深度控制对声音浓厚程度进行调节,此处踩下踏板深度的一半即可,以使泛音在悠长的旋律下实现短暂弥留,体现出诗作当中动人的意境。二是确定适合的踏板换踩点。通常较为悠长的旋律线条处在频繁变化的和声序进当中,就需要确定适合的踏板换踩点,确保在不影响旋律线条连贯性的同时,不出现和聲浑浊的问题。比如,在第8、9小节中,旋律绵延与和声织体交叉存在,实际演奏时可以在和声变化的位置将踏板缓缓抬起到深度的1/3即可,当第9小节出现了新的和声之后再深入踩下,或者利用抖动的形式进行处理,换踩点可以设置到这一乐句最后和下一乐句开始的连接处。

(三)注重情感融入

音乐性的展现是一种理性情感宣泄和选择性情感纳入的过程,其中前者是在演奏过程中基于创作者和听众的情感共鸣通过技艺对音乐进行加工之后表达出来的情感,主要是体现创作者的意图;后者则是对创作者的情感因素进行体验。在对《水妖》进行演奏时,就可以从原诗作着手进行情感解读,在这之中,水妖爱上了凡人但是惨遭拒绝,整个过程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妖娆到含情脉脉、倾诉衷肠,再到被拒绝之后的失落以及疯魔,直至最后消失在水中,这些情感变化在演奏时都可以作为借鉴,以使音乐内涵得到准确表达,从根本上实现情绪的有感而发,保证感染性。而基于这种情感判断,演奏者就可以直接对触键状态、力度、音节展示、速度等进行调整,使演奏内容更符合最初的表演设想。

三、结束语

《水妖》生动展现了原诗歌的意境,形象体现了水的形态,在音响方面也发挥出了立体感、色彩性等特征,使得音乐整体极具表现力。要想在钢琴演奏当中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性,就必须明确作品本身的创作意图与风格,从而掌握作品的情感因素,了解情感的高低起伏,以便在演奏过程中实现情感融入,激发听众共鸣。同时,还要注重对演奏技巧的应用,客观体现乐曲本身的艺术性和专业性,从而结合自身理解进行二度创作,使整体演奏更具意境。

参考文献:

[1]方芳.拉威尔早期印象主义钢琴作品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汇[J].四川戏剧,2021(11):128-130.

[2]李田甜.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分析[J].艺术百家,2017,33(03):210-212.

[3]李莉.拉威尔早期钢琴作品研究[J].音乐创作,2016(12):144-146.

[4]刘慧媛.试论钢琴演奏中的“动作思维”与“想象思维”之我见[J].音乐创作,2016(05):104-105.

[5]李妍.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认知[J].文艺争鸣,2016(04):200-203.

[6]邓婷婷.德彪西《水中倒影》与拉威尔《水妖》演奏技法比较分析[J].四川戏剧,2015(12):136-139.

猜你喜欢

拉威尔音乐性钢琴演奏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形象表现主义画家——大卫·拉威尔作品欣赏
从音响性往音乐性的转变Esoteric(第一极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体SACD/CD机
颇有音乐性与弹性的新作 HiVi(惠威)SUB12S超低音音箱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寂静中的斑斓——拉威尔《鹅妈妈组曲》之《睡美人的帕凡舞曲》配器分析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