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辅助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23-06-27吴平
吴平
摘 要:文章以武汉大学通识选修核心课程“图书的学问与艺术”为案例,从研究生辅助教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包括:研究生在辅助教学的工作中不断成长,是身心发展的主体;研究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融会知识与能力,是知识创新的主体;研究生在辅助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身份,是导师应给予更多关心关注的客体。
关键词:研究生;辅助教学;探索;思考;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对研究生辅助教学提出过要求,经多次实践证明,研究生辅助教学不仅有益于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有益于主讲教师集中精力教学与科研,更重要的是有益于研究生的成长,有益于师生共同进步[1]。“图书的学问与艺术”是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通识教育中心批准设置的一门全校核心通识课。协议期内,每学期都必须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课程团队成员除主讲教师外,每学期都有博士研究生做助教。除了给予选课本科生图书学问之渊源、书籍审美之情趣、装帧文化之艺术、数字图书之未来等图书前世今生的知识体系与思考回味之外,辅助教学研究生的管理能力也得到锻炼,专业基础知识得到巩固与加强,科研能力得到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最近,笔者与相关人员有过“导师如何带研究生”的专题讨论,对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研究生辅助教学的功能等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
在万方数据库上搜索“研究生辅助教学”的研究论文,发现近五年发表文章的篇数均为个位数,再从1996年检索至今,发现发表10篇以上的年份仅2003年(10篇)、2004年(12篇)、2007年(13篇),最多的一年是2009年(23篇)。辅助教学是众多高校对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研究生在校阶段的重要实践环节,但在重视学术交流、争相发表研究成果,论文层出不穷的新时代,这种研究论文不多的现象,十分令人遗憾。讨论少、研究少、成果少,至少说明两方面的问
题:一是对此现象司空见惯,感觉平淡无味,没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二是上至领导管理、中到部门职能、下至导师认识均未达到应有的高度。重视不够的原因无外乎研究生教学是辅助的而非主要的,是从属的而非主体的,是可有可无而非必须要求的。检索已有的研究也大多是从课程个案展开,起辅助作用的研究生非教学主体、不具有共性,因课程个体的多样性难以对共性、群体特征展开研究。因而,研究生辅助教学这一工作应该如何理解、怎样认识值得认真讨论;从更加有利于研究生成长的角度也值得管理干部、职能部门重视,需要导师提高认识。本文可作为研究思考此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拙文以此为对象展开讨论的意义与价值。
一、研究生在辅助教学的工作中不断成长,是身心发展的主体
从教学的角度,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研究生通常被认为是辅助教学的,至多是主体的一部分。但从成长的角度,每一个个体都是自我成长的主体,通过外在观察,对环境事物的认识,自我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内化于心,转为成长的因素,既滋养自己,也服务社会。如果将辅助教学作为放松研究生管理的理由,只关注教学进度、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忽视研究生个体的成长,是对辅助教学的研究生主体的放任。导师如果未将它与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思考,便不会在研究生身上下更多的功夫,自然也不会给予适当而必需的关注、积极的鼓励,教学方法手把手地传授。因此,研究生是独立成长的个体,无论他所从事的是研究、教学还是联系本科生、批改作业、参与课堂讨论等,都并非依附于课程而存在,是自我成长的主体。
同时,无论什么课程,辅助教学的研究生都是课程教学的团队成员,不应该游离于团队成员之外。他可以从课程教学计划制订、教学大纲撰写、教学手段更新等环节中了解教学组织流程,把握课程教学进度,他的参与会赋予教学活力,联系并反映本科生学习中的难点与兴趣点,起到老师难以起到的作用。这种辅助是不可或缺而非可有可无,是课程教学能量的自然释放而非额外的附加,是课程有机的组成部分之一。于研究生而言,是完成个性化培养方案的步骤与流程,与其他课程学习、专题研究、论文撰写一样应予以高度重视且认真完成,是当然的学习主体。
编辑出版专业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图书的学问与艺术”核心通识选修课,每年都有本专业的博士生作为助教参与,一般两个学期更替一次。作为该课程負责人与导师,初始,与其他学生相比并没有给予做助教的研究生更多的关心,但逐渐发现与他(她)们有更多的话题、更多的交流、更默契的合作,相应地也会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于研究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为其今后做人做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门课有两位主讲老师,风格不同,但对课程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感十分相同,通过两位老师的讲授可以体会不一样学科背景下的图书美感,有利于开阔思路,对本科生有吸引力,对辅助教学的研究生也带来更多思考,利于其专业知识拓展。如教师A融入科研成果,擅长从书籍中抽取内容信息,分类整理图像数据,从古文字与图像符刻的关系,思考文字与出版文明、古代书画与典籍、图书历史的人文属性等,语言犀利,藏“图”丰富,令人眼界大开。教师B有多年从事图书学、编辑学研究的经历,对图书构成要素、版本结构、内容与形式、部分与整体阐述自如,深浅得当、驾驭娴熟,历史脉络铺陈清晰。有时,两位老师相互穿插,彼此补充,既给学生讲授装帧开本纸张之美,又引导学生享受排版文字插图之妙。
研究生作课程助教有两个学期或更长时间,边听边参与课程教学,与导师及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有了更多的互动,是读研阶段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段美好时光。助教李同学在她的文章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从研究生助教视角思考通识选修课程给自己带来的新角色、新体验和新挑战,包括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从课堂参与到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融入的认知改变,从台下‘认真听到台上‘仔细讲的能力转变等,增加了自己对人文社科类通识选修课的认识和理解。”辅助教学的过程,也是研究生对专业认知加深理解的过程。助教章同学说:“课程启发了我系统梳理和归纳数字出版理论知识。在讲解有关数字出版概念、数字出版物载体材料等专题内容的过程中,我基于图书学理论框架,分析数字出版的特征,形成了自身对于数字出版的认识。结合课堂同学的反馈和提问,我也发现了自己认知上的不足。从而激励我从更多元的视角来强化对数字出版的研究”。角度不同,但成效与收获一样,也是满满的。同时,当本科生听课出现“审美疲劳”时,讲台上严谨的老师换成了“知心大姐”,那种期待与笑容反作用于研究生也会加速其身心健康发展。
因而,研究生在辅助教学的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不说强化了教学团队力量,不说增加了师生润滑剂,不说丰富了教学内容,单说自身蓄势待发、蓄积能量的活动过程就值得导师、部门、管理者认真对待。学校所有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培养人吗?将人(此处特指研究生)成长放在第一位,它就一定不会是附加的、附属的、辅助的,而是主体与中心。
二、研究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融会知识与能力,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图书的学问与艺术”是门核心通识课,通过对图书史、论、法的综合讲授,使学生深入了解书籍艺术,理解图书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及知识积累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热爱书籍、热爱阅读的情感和习惯,促进学生成长,使其成为有内涵、有修养、知书达理、情趣高尚的读书人、文化人。因而,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都应该对图书的产生与发展、内容与形式、插图与开本、纸质材料与数字出版物、封面装帧与书籍美学等有系统、全面、深入的了解。当然,不同知识结构背景的人对课程的理解不一样,课程产生的作用自然也不一样。通识类课程不是技术、操作、应用型的课程,不会立竿见影、立刻上手。许多本科生,特别是理科、工科、医科的学生对其内容大多是第一次接触,仿佛推开了一扇新的学科之窗,体会出与“机械”的公式、“冷淡”的模型、“无情”的数据不一样的人文;对于喜爱社会科学、爱读课外书的本科生,则通过欣赏古今图书,比较简策制度、册页制度,知晓善本宋本等文献知识,体会天头地脚界行书根的版式渊源,感悟中华文明、图书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助教的研究生无疑比本科生对古今图书理解更深,“对每本书背后的深度与厚度”体会更深。所有这些,对于编辑出版学的研究生是十分有意义的,更加懂书、爱书、读书,为今后做书、教书或其他岗位就业奠定基础。而且,透过图书,将文献学、图书馆学、版本学、校雠学、历史学、经济学、技术科学等串联起来,从传承知识中搭建起复合的知识体系结构,终身受益。
“图书的学问与艺术”每学期的助教工作都有较为固定的内容,比如讲授两三个专题或某一个章节,短则二十分钟,长则一节课;比如联系参观、与出版社讲座老师沟通、点评学生作业等,这些工作都是他(她)们本科阶段没有做过的。因而,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比如讲专题,是研究生独立备课、走上讲台、面对学生展开的较为规范的教学活动。对每个研究生都是一次考验,也是检验其专业基本知识是否掌握、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准确、板书及PPT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清晰美观的一次机会。比如,“新型图书载体材料”这一节,不同的研究生讲授有不同的风格,但大多都从实际出发,跳出课本多方搜集资料,用文字、动画、视频等表达方式传授给本科生。如,研究生孙同学把存贮知识信息的载体分为硬质材料、软质材料、新型载体材料,着重介绍电子出版物、网络、缩微图书类的光、电、磁材料,再引入数字出版产品、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据库出版物、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原创文学、有声书等现代知识信息传播媒介,讲述传统内容形态相对应的数字化,对图书内容生产与形式创新作综合的思考与回顾。最后,让大家脑洞大开,思考未来之书将如何发展。讲授内容新颖,时代感强,且将前后所学知识串连了起来,引发学生思考,很受欢迎。孙同学在课程结束后的总结里写道:“在平时的观察中慢慢学习,观察到同学们可能会感兴趣的知识和授课方式,将自己所了解的专业前沿事物和学术知识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与同学们的兴趣所在,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让同学们感受到更多的可能。”孙同学想努力表达出自己对图书的热爱,并把这种喜爱传递给课堂上的每个人。这种独立授课无疑是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训练,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除此之外,该课程还有“我最喜欢的书”阅读分享、载体材料更迭讨论、“我喜爱的图书封面”、古籍修补活动等三至四次的作业。这些作业除导师批阅、评分外,辅助教学的研究生也需要对每份作业给予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点评时既要参考导师评语,也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评价意见,这也是对研究生总结概括能力、辨析能力的考验。经历過这些工作的研究生进步很大。
以图书为对象,掌握古今图书文献发展特征与趋势,是编辑出版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培养他们对图书的情感、对专业的热爱、对人类文化传承意义的理解,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无疑会为其今后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奠定良好情感与专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知识记录、图书生产等过程中,体会每一次技术革命带给图书文献及用户阅读、收藏、利用的变化,如跳出课程看教育,就能跳出图书看知识信息生产,跳出个体阅读看人类文化发展,如此视角的每一次转变都会为编辑出版学的研究生带来收益,从而转化为多读书、读好书、出好书、积蓄为中华文化及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动力源泉。这是知识创新的种子与基因,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护,更应促进与激励,给予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与水分,助其生根、开花、结果。
三、研究生辅助教学扮演双重身份,是导师应给予更多关心关注的客体
研究生在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身份,面对学生他是老师,面对老师、特别是在导师面前,他是学生。这种双重身份如果把控得当、处理适宜,各方均受益。但事实是,在学生面前,他们一时难以树立起老师的权威与威严,专业能力也缺乏足够的自信。在导师面前,他们更是一幅学生态,即受教育者的身份定位,既胆怯羞涩,也不敢冒犯顶撞,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与导师的关系。面对这种双重身份,导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关注[2]。
研究生不是“大五”,已经有至少四年大学独立生活、与同学相处、毕业论文(设计)训练的经历,在校园生活的丰富经验足以使其在本科生面前充当名副其实的“师兄”“师姐”。作为教学团队的成员,他们是导师与学生中间的“润滑剂”,有的学生不愿课堂提问却愿意私下咨询,有的不敢问老师却与师兄师姐交流频繁。导师觉得他们学科基础知识还需要更加牢固与深入,本科生评价助教却是“很专业和有针对性,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些都证明双重身份作用的不可或缺。作为导师为此也十分欣慰,可放心交给他(她)们诸如了解本科生学习要求、做些意见反馈等工作。
但导师也需要给予他(她)们更多的关心、关爱与关注。他们在本科生面前的“师者”不证明他们内心的强大。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辅助教学应该是与导师打交道比较多的时候。故导师用好这段时间,增进彼此的了解,对研究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关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大多研究生就业会选择去高校或从事相关教学工作,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称颂,其实也是对教师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问题,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3]总书记站在国家的高度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思想品德的要求,很有指导意义。一个思想品质有问题的人,做事做人大多消极,喜欢抱怨,负面情绪占主流,世界观、人生观、生活态度容易偏狭,如果时常被这种情绪所左右,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学生。而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心胸宽阔,积极向上,即使遇到一时的挫折与失败,也能顽强应对。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只有知书明理,强大自己的内心,方能妥当处之。这对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对成长中的研究生给予交流与指导尤其重要。
(2)授之以渔。知识无穷尽,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海无涯。无论一个人拥有多么聪慧的头脑都无法全部获取并永久保存。作为导师,教授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尤其方法正确可使人少走弯路。教育教学的方法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并实践获得的,如果后来人有什么捷径可走,那就是多听听老师的经验与教训。辅助教学过程中,有的研究生制作的PPT很美观,却不适合讲台,因为字太小,坐在台下的学生看不清;有的研究生讲授的声音过小或过快,也不适合课堂。而如何在教学中把握重点不跑题、如何让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回到课堂、如何讲解概念、如何讲解重点、如何处理PPT与板书的关系……,导师将自己的原则、标准、教学体会毫无保留地告诉研究生,一是为师责任,二是与研究生溝通的好方法,三是在分享与讨论中导师也理清了更多的事理。
(3)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当今的研究生思想活跃,新技术、新媒介运用自如,对图书市场的现状、网络动态、研究技术手段甚至比老师更清楚。作为导师如果利用研究生辅助教学的过程,课前课后与学生切磋交流,向学生学习,也会有不少收获的。“图书的学问与艺术”课上的视频大多都是研究生剪辑的,直观、清晰、生动,有利于内容传授,效果很好。同样,学生的收获也鼓舞了导师团队、鼓励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展开对图书的研究。助教章同学说:“课程激发了我研究图书形制的兴趣。通过参观古籍展览馆,亲身体验古籍的修复与装订过程等,我对古籍的载体材料和结构等产生浓厚兴趣,在之后作了有关图书形制演变特征的探究工作”。本科生的肯定也增加了课程团队讲好课程的坚定信心,“希望更多的人能领悟到图书的魅力”“对以后图书的购买及欣赏都多了一些挑剔的眼光”“对书的分享和看法,提供了更广的视角”“老师讲的各种学科交叉研究人文社科的事例,……很有意思,有启发性”。
其实,研究生辅助教学看似为研究生成长提供的一个过程,但又何尝不是课程发展的过程、本科生多方面知识进益的过程、师生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呢?也许,这就是通识核心课程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吧。
参考文献:
[1]张婳,郑鸿鹏,刘美君,等.研究生助教在本科在线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S1):88,114.
[2]杨柳群.博士研究生教学学术能力的培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48(06):40-45.
[3]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577(24):5-7.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第四批“武大通识3.0”“图书的学问与艺术”(武大本函〔2021〕9号)]
[责任编辑:周晓燕]